中医治疗脾胃病症临床疗效观察

2015-04-26 06:55李燕嫦嘉禾县中医医院湖南郴州424500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5期
关键词:病症西药内科

李燕嫦(嘉禾县中医医院,湖南 郴州 424500)



中医治疗脾胃病症临床疗效观察

李燕嫦
(嘉禾县中医医院,湖南 郴州 424500)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内科脾胃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92例内科脾胃病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药对症治疗(维生素B 120mg/次+吗丁啉8g/次+雷尼替丁100mg/次),观察组患者则予以中药辨证治疗,持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内科脾胃病症疗效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内科脾胃病症;中医;西药;临床研究

脾胃病症属消化系统疾病中较普遍的病症,患者临床表现为嗳气、食欲减退、上腹疼痛、腹胀等,类似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将脾胃病症归属于胃痞、胃脘痛,且一旦患病,直接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严重影响[1]。该病症在情志不遂、外邪侵入以及内伤饮食等诸多病因的诱发下,发生于食管、脾胃、肠道等部位,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且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当复杂,可反复发作,西药还未有相应确切的治疗方案[2]。因此,医师必须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正确地选择相应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以92例内科脾胃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西药对症及中医辨证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将结果综合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92例内科脾胃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41.2±3.1)岁,病程2~11个月,平均病程(6.3±1.2)个月。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2.4±3.2)岁,病程3~12个月,平均病程(6.4±1.1)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开展之前,所有患者均在自愿原则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反复或持续性上腹部不适;②症状超过3个月;③经实验室、影像学、临床检查确诊者。排除器质性病变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对症治疗:口服维生素B1(葵花药业集团唐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0407),每天3次,每次20mg;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03),每天3次,每次8mg;雷尼替丁(重庆福安药业集团胡庆余堂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1259),每天2次,每次100mg。

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麦芽20g、茯苓20g、党参20g、白术20g、厚朴15g、槟郎15g、炙甘草12g、干姜8g、云木香8g,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温服。同时辅以针灸治疗,取患者气海、中脘、足三里等部位予以针灸,同时于患者公孙穴、阳陵泉、内关等穴位配合针刺,每天1次;如患者伴有脾胃虚弱症状,则予以推拿按摩治疗,每天1次,同时外敷药膏。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15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出院后3个月内无复发;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得到一定缓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并未发生任何变化,同时表现出加重的趋势。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脾胃病症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属较常见的多发病症,病因复杂且较易复发。由于患者胃部受到严重损伤,久而久之逐渐出现气机不调和、气虚胃弱的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中医中,脾肠病症属“胃脘痛”范畴,多表现为外邪入侵导致积气瘀滞,无法有效调节气息,胃部为症结多发所在[3-4]。我院应用中医内科治疗的方法,药方组成中麦芽性平、味辛,可行气消食、健脾开胃;茯苓味甘,可用于安心宁神、健脾和胃;党参微酸,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良好功效;白术性温,味微苦,可燥湿利水、健脾益气;厚朴味微苦,性温,有行气消滞、降逆平喘之功效;槟郎可用于腹脘胀痛、消积食滞;炙甘草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胃之良效;干姜性热,可燥湿通脉、温肺化饮、温中散寒;云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滞。以党参为君药,可补中益气、和脾胃,是治疗胃虚气弱患者最根本的药物;白术为臣药,可起到扶植脾胃、消食除痞的良好作用,尤其是对于食少腹胀的患者有最佳改善作用;炙甘草为使药,有效消除腹满、补脾益气。诸药合用,可进一步起到补脾和胃、行气活血的功用。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92例内科脾胃病症患者实施了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医治疗内科脾肠病症疗效显著,可提高临床有效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马一文.中医内科脾肠病症72例临床探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9):70-71.

[2] 田止学.探讨人体脾肠病症在中医临床上的表现及治疗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30(12):6854-6855.

[3] 邵战海,王静霞.浅析人体脾肠病症在中医临床上的表现及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5(19):256-257.

[4] 覃崇宁.中医治疗内科脾肠病症的疗效观察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11(15):109-110.

(责任编辑:魏 晓)

2015-02-04

李燕嫦(1975-),女,湖南省嘉禾县中医医院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呼吸内科。

R256.3

A

1673-2197(2015)15-0095-01

10.11954/ytctyy.201515046

猜你喜欢
病症西药内科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青春期病症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