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国家级赛事导向性作用 推动歌唱艺术繁荣发展

2015-04-24 19:11赵琳宇
人民音乐 2014年12期
关键词:声乐赛事比赛

赵琳宇

作为创办于1985年的国家级艺术赛事,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声乐比赛在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以发现优秀青年演唱人才、促进声乐艺术繁荣发展为己任,目前活跃在国内外的很多歌唱家彭丽媛、阎维文、王秀芬、幺红、戴玉强、聂建华、吴碧霞、刘和刚、王传越、伊泓远、曹芙嘉等都是在全国声乐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在为青年演唱者提供展现平台的同时,全国声乐比赛注重演唱曲目的规范化,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对中国声乐艺术教学发挥了持续的导向性作用,有力推动了声乐艺术的发展,逐渐确立了该赛事在业界的权威地位,有效发挥了国家艺术赛事代表性、示范性作用。

2014年8月6日至15日,由文化部、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哈尔滨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在第三十二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期间举行。比赛获得了圆满成功,受到声乐界的高度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被媒体誉为“声乐界的奥斯卡”。纵观此次比赛,呈现出以下5个特点:

一、参赛规模不断壮大,报名人数首次逾千

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共收到有效报名材料1156份,包括1130名个人选手(美声组485人,民族组402人,流行音乐组243人)和26支合唱队伍。个人报名人数较上届853人增加277人,增长幅度为32%。报名地区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澳门特别行政区;选手来自全国艺术院团、院校、部队系统等,国家艺术院团报名人数也呈现递增态势。这一方面说明了大家对全国声乐比赛的认可与重视,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声乐艺术教育、表演事业取得的长足进步,同时也为本届声乐比赛发现、推介优秀青年声乐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比赛内容更加规范,选手艺术水平普遍提高,体现了国家级赛事的风向标作用

作为由政府举办的国家级赛事,全国声乐比赛一贯坚持鲜明的导向性,鼓励选手演唱中国当代原创音乐作品,并不断在规范比赛内容上下功夫,对于提升参赛选手艺术水平、指导全国声乐教学规范化发挥了持续而明显的作用。自2010年起,全国声乐比赛规定个人选手初赛、复赛、决赛每轮演唱3首曲目,彼此不得重复,累计演唱作品达9首,创下国内同类比赛演唱曲目数量之最,与国际一类声乐比赛接轨。同时,针对美声、民族、流行音乐、合唱的不同特点,细化曲目类型:美声组曲目范围覆盖中外艺术歌曲,17、18世纪外国歌剧咏叹调或受难曲、神曲、弥撒、康塔塔中的独唱曲,民族组曲目涉及戏曲曲艺、中国民歌、中国歌剧选段、当代创作歌曲,流行音乐组曲目包括中外流行歌曲、音乐剧选段;合唱组要求演唱5首作品,并规定必须从“全国音乐作品评奖”合唱类获奖作品中选择1首,重点考核参赛队伍演绎当代作品的能力。

面对比赛的高标准、严要求,一些准备不足的选手不得不抱憾退赛,正如他们所说的:“在全国声乐比赛上演唱的曲目足够开一场个人演唱会。”但这也激发了教师、选手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全面素质的拓展与提高。从报名选手资料显示,有些选手已经连续参加数届比赛,他们参赛不单是为了取得名次,同时也将每两年一次的比赛视为检验业务、交流学习的一次机会。

专家普遍认为,本届参赛选手整体都展现了较高的演唱水平,更加注重对不同风格演唱曲目的积累,对音乐情感的诠释更加深刻,比较好地处理了技术与情感的关系,对作品的艺术表现也更为成熟。尤其是在民族组戏曲选段部分,充分展现了选手在准备阶段所付出的努力。本次获奖选手,比如美声组一等奖郑斌、民族组一等奖黄训国、流行音乐组一等奖陈鹭虹,都是经历过多次比赛检验的成熟选手,无论在声音条件、演唱技术,还是在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方面,都十分出色。

为了更好地发挥对国内声乐艺术教学、表演的指引作用,由艺术司音舞处提议,全国声乐比赛组委会组织专家编纂出版了《全国声乐比赛参考曲目丛书》,目前已经出版中国歌剧、中国艺术歌曲、合唱歌曲等分卷,还将进一步规范外国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等曲目的要求。

此外,针对本届比赛的选手表现,专家还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首先,要进一步增强音乐基本素质训练,在音准、节奏、吐字方面要更加下功夫,同时注重发声方法的科学性训练,注重音区音质的整体统一与气息通畅;其次,进一步增强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完整声乐艺术的表现基于对作品的正确深刻认识,尤其是歌剧、音乐剧、地方戏曲等带有特定故事背景的音乐片段,一定要“带着人物”演唱,综合表演身段、手势、眼神等方面因素,即使是一段3分钟的音乐,也要力争塑造出完整生动的人物形象;第三,进一步拓展表演曲目范围与数量,不但要演唱好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也要善于挖掘不太为人熟知却同样具有珍贵艺术价值的曲目以及当代的优秀原创作品,这不但有利于拓宽演唱者的表演道路,增强艺术修养,而且也有利于促进音乐创作、满足观众的审美欣赏需求;第四,积极参加艺术比赛及演出,积累舞台实践经验,在实战中锤炼本领、提高能力,促进自身艺术成熟。

三、进一步完善评奖机制,确保比赛公平公正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评奖制度的总体要求,本届比赛进一步改革评奖机制,以确保比赛公平公正、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评选办法》明确规定了晋级数额,提高比赛奖项的含金量,同时坚持回避原则,与选手存在师生关系、亲属关系、隶属同一单位的评委,不能为该选手打分,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分数悬殊过大,影响对选手的客观评价。

权威的评委队伍是确保比赛过程公正、结果公平,发挥赛事导向性作用的关键因素。本届比赛制定了新的评委产生办法,按照办法规定,艺术司根据评委会结构比例和人数要求,按照1:3的人数比例,建立候选专家库;监察局在候选专家库中,以抽签方式确定各组评委的通知顺序,依次落实,产生评委名单。通过发挥艺术司与监察局的双重作用,既确保了评委会的权威性和结构的合理性,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为确保比赛的公正打下了良好基础。另外,本次比赛更加关注从历届全国声乐比赛获奖选手中选择已经具备评委能力的成熟艺术家,这种做法在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等国际权威音乐赛事中已有先例,既有利于发挥赛事多年积累的资源优势,又为后起新秀树立了榜样。endprint

评奖制度的改革,不仅为本届比赛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赛事氛围,也获得了参赛选手和社会舆论的普遍认可。正如美声组一等奖获得者、来自山西大学音乐学院的郑斌所说:“作为一个地方综合院校的教师能够获得第一名,没有评委老师公平公正的评判是得不来的。”

四、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优势,扩大赛事影响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从筹备阶段就高度重视媒体宣传工作,收集、整理历届声乐比赛珍贵资料,制作全国声乐比赛专题宣传片,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黑龙江卫视滚动播出,营造出良好的赛事氛围。黑龙江卫视对四个组别的决赛和颁奖音乐会进行全程录制、“上星”播放,全面提升了赛事的影响力和辐射面。《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音乐周报》《人民音乐》等中央新闻媒体、专业音乐媒体以及地方新闻媒体也对本届比赛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

在新媒体宣传方面,本届比赛从三方面入手开展工作:一是针对移动互联网社交类应用迅猛发展的特点,建立“国家艺术赛事”官方微信平台,跟踪报道赛事进程。报道内容涉及赛事各阶段入围结果、评委点评、选手感言、组织工作介绍等方面,阅读量超过十万人次。很多选手、观众都是第一时间从微信上了解到各方信息,尤其是评委对于参赛选手的中肯点评,谆谆教导,见字如面,对于指导选手和其他学子继续提高深造,直接发挥了作用。二是与网易音乐频道合作,开设全国声乐比赛专题页面,图文并茂,宣传推广获奖选手,并对历届全国声乐比赛进行追溯性报道。三是有效发挥艺术资源信息库现场录制、资料储备功能,全面留存赛事资料,为今后艺术资料利用奠定了扎实基础。

五、坚持节俭办赛,树立赛事活动新风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及五部委的通知精神,本届比赛从实际出发,坚持节俭办赛,简化开幕式,以一台简朴大方的交响音乐会代替了大型文艺晚会,既节约了资金成本,又突出了艺术本体;在工作细节中体现人性化,当组委会得知一位流行音乐组选手的外祖母刚刚离世,立即对其进行慰问,并在抽签环节破例允许他自主选择参赛时间;合唱组的比赛现场原计划拆除两排观众座椅,重新安装桌台,以方便评委打分,但组委会考虑到此举可能对剧院正常演出带来影响,最终决定放弃拆卸;流行音乐组原本设置在评委身后的屏蔽板,也因为可能遮挡后排观众视线,当场决定撤下。这些变动既减轻了地方负担,又为观众营造出更加适宜的观赛环境,充分体现出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作风。

为集中展现选手风采,提升赛事形象,颁奖音乐会首次采用交响音乐会的形式举行。虽然音舞处已经提前约请艺术资源信息库专家及导演,共同策划音乐会,然而,仅仅一天的排练时间仍对组委会的组织协调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确定参演选手、演唱曲目,进行乐队总分谱编配、合成排练、颁奖仪式彩排……众多工作内容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为此,组委会全体工作人员和主创团队充分发挥连续作战、精益求精的优良传统,使颁奖音乐会成为了专业性与视听性并重、民族风格与地域特色兼具的华彩乐章,为本届比赛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2015年,适逢全国声乐比赛创立30周年,我们将组织全国声乐比赛30年获奖选手巡礼演出和大师班,进一步增强赛事品牌号召力,更好发挥国家权威赛事的导向性、示范性、代表性作用,推动祖国声乐艺术蓬勃健康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声乐赛事比赛
本月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最疯狂的比赛
赛事赞助沟通对感知匹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