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明慧
(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近年来,加强中国文化输出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茶文化,以深受国内外民众喜爱的茶为物质依托,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茶文化融合中国儒、道、释三家思想,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对于人类追求生态、健康的生活,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维护促进世界和平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黄汝干,2010)因此茶文化的对外译介无疑对突显中国文化的普世性,提升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意义重大。而“茶圣”陆羽所撰《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巨著,是中国茶文化精髓的体现,因此《茶经》的有效译介对中国茶文化的国际传播具有很大的价值。
迄今《茶经》已被译为十余种文字,但正式出版的《茶经》英译本却不多,全译本只有1974年Francis Ross Carpenter的译本The Classic of Tea:Origins&Rituals,收录于英国《大百科全书》(1982)和2009年大中华文库资助出版的大连理工大学姜欣、姜怡教授组织翻译的《茶经》(The Classic of Tea)汉英对照本,而对《茶经》英译的研究目前主要是大连理工大学姜欣、姜怡教授及其带领之下的一批共同翻译《茶经》的译者根据其翻译体验,从美学、互文性和社会符号学等视角对《茶经》翻译原则、翻译困难、翻译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这些研究揭示出了一些《茶经》和茶典籍翻译的问题,但总的说来还相当有限。首先,大部分研究者是参与《茶经》翻译的译者,其研究对象是自己参与翻译的《茶经》译本,对其他译者,如英语国家本土译者的译本甚少关注,而实际上,单译本研究往往十分有限,多译本比较才能揭示更多的翻译问题。此外,在研究内容上,当前研究大多是译者自己翻译实践经验的总结,研究显得比较主观、随意,且对译文的分析大都只停留在语篇概念意义层面,对《茶经》作为一个完整语篇体现的其他意义如人际意义、语篇意义在译文中的体现鲜有关注,缺乏真正从语篇层面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解释。因此,本文拟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中,对中美两国译者的《茶经》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考察两个《茶经》英译本在传递原文概念意义、人际意义以及实现文本语篇意义方面的差异,对两个译本的翻译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为《茶经》英译研究引入新的研究模式,也为进一步开展茶典籍翻译实践提供借鉴,以促进中国茶文化的有效译介和国际传播。
由Halliday(1994)提出的功能语言学是一种普通的语言学理论,其目的之一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这个理论框架可以用来分析语言中任何口头语篇或书面语篇,任何单语或双语(或更多语码混合)的语篇,当然也可以用来分析译本。(黄国文,2006:17)
相对于其他视角,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语篇分析更为全面。Halliday&Hasan(1976:327)曾明确指出,对一个语篇进行语言分析的目的不是“说明”(interpretation),即弄清楚该语篇表示什么意义(what),而是“解释”(exp lanation),也就是弄清楚该语篇是怎样(how)表示意义以及为什么表达某种意义。也就是说,在功能语言学框架下进行语篇分析是要对语篇进行“评估”(evaluation),并且是从“语篇表达的是什么意义”、“语篇是怎样表达意义”和“语篇为什么表达某种意义”这三个方面对语篇进行综合考察,结合语篇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评估语篇在交际情景中是否合适地起到了它应起的作用。(黄国文,2001)翻译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对原文和译文进行语篇分析和解释,再对译文进行评估,看译文是否能够在译文语境中实现其翻译目的,因此功能语言学非常适合用于翻译研究。
不同于其他语言学分析方法,功能语言学特别强调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在语言系统中的体现,这三种功能对应语篇同时体现的三种意义,即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一个完整的语篇应该是这三种意义的有机统一体。“翻译一般是寻求原文和译文在意义上的对等……,但这种对等不能只建立在一种意义(通常是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在寻求两种语言语篇的概念意义对等的同时,还必须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表达讲话者的态度、动机、判断、角色等人际意义,以及在表达媒介、渠道、修辞方式等语篇意义的对等。”(胡壮麟等,2005:366)因此,在功能语言学框架下对原文和译文的分析更全面,由此对译本的评估也更客观。
《茶经》是一种向世人介绍茶学知识,宣扬茶文化的说明性文本,同时具有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那么,对《茶经》及其译本的对比分析围绕这三种意义进行便能发现《茶经》两个译本更多的相同或相异之处,在此基础上对译文有效性的评估也会更为客观。
语篇的概念意义主要体现于语篇的及物性系统。及物性系统是以动词为核心的语法系统,它将体现及物过程的小句成分划分为“过程”(process)“参加者”(participant)和“环境”(environment)三部分;再按过程的不同特征细分为物质过程(Material)、心理过程(Mental)、关系过程(Relational)、行为过程(Behavioral)、言语过程(Verbal)、存在过程(Existential)六个小类。(Thompson,1996;司显柱,2007:50 -51)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理论,当人们用语言来表现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时,往往要借助及物性系统提供的可供选择的意义潜势。具体地讲,语言使用者通过合理使用及物性系统中的各种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来表现他们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不同的过程所表达的意义不尽相同。翻译时,改变原文使用的过程类型就有可能改变其意义。(程晓堂、梁淑雯,2008)而在《茶经》英译中,我们不难发现,两个英译本(姜欣、姜怡译本,以下简称姜译①;Francis Ross Carpenter译本,以下简称Carpenter译②)在很多地方对原文及物性过程的体现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在传达原文概念意义上出现了不同。
如在第四章“茶之器”中对风炉上刻字的描述,有这么一句:
①原文: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茶经》第四章,之器)③
姜译:Li for fire,Xun for wind and Kan for water.(P19)
Carpenter译:Sun rules the wind,li rules the fire and k’an rules the water.(P78)
在这一句中,原文的动词“主”是“表示”、“代表”的意思,因此这三个小句是一个识别式的关系过程,动词前后的成分是平等的识别者和被识别者的关系,姜译文省略了谓语动词,但从句子结构可以看出姜译文省略的是be动词,因此姜译文也是一个关系过程,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概念意义。而Carpenter译文使用动词“rules”,表示的是一种物质过程,原文的“巽”和“风”,“离”和“火”,“坎”和“水”的关系因此发生了改变,作为八卦符号的“巽”、“离”、“坎”变成了有行动能力的动作者,导致了对原文概念意义的偏离,对西方读者理解中国的八卦文化造成了障碍。
在同一章,介绍茶碗时,原文提到:
② 原文: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④
姜译:Hierarchically,the tea bow lsmanufactured from Yuezhou in Zhejiang are best in quality,far superior to those from Dingzhou in Shanxi and Wuzhou in Zhejiang.Bow lsmade from Yuezhou in Hunan are preferred over those from Shouzhou i n Anhui and Hongzhou in Jiangxi.(P29)
Carpenter译:Yüeh Chou ware is best.Ting Chou ware is next best.After that come the bow ls of Wu Chou,Yüeh Chou,Shou Chou,and Huang Chou.(P90)
原文这一句包含两个分句,两个分句又包含多个小句。而对于每个小句,原文都是以关系过程呈现信息,客观地描述出不同地方茶碗的质量等级。姜译文第一个分句译为了关系过程,但对于第二个分句“岳州上,寿州、洪州次。”则使用动词“prefer”,将其译为了心理过程,将原文对各地茶碗优劣的客观对比变成了个人心理上的一种主观偏好,偏离了原文的概念意义。Carpenter译本第一个分句译为了关系过程,第二个分句改变了句型,但仍然展现的是一种关系过程,从这点来看,Carpenter译本在传达原文的概念意义上更准确一些。
人际意义涉及人们如何使用语言与他人沟通,建立人际关系,如何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或用语言来表达对世上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张美芳,2005:126)
根据Martin&White(2005),体现语篇人际意义的重要形式是语言的评价系统,由三方面组成:态度、介入和级差。态度是评价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情感(affection),指说话者的喜怒哀乐;2)评判(judgment),指对人物做出好恶判断;3)评赏(appreciation),对事物的价值做出评估。一般说来,人们对事物的评赏、评判以及情感体现这三个方面又都可以分为正反两面,即褒与贬、赞美与批评两个方面。(张美芳,2005:17)介入指说话者运用语言资源,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他人的话语,在表明自己价值观念同时,希望其他人对此作出反应,使对话成为可能。级差指评价的程度,评价的程度又分为语势(force)和聚焦(focus),语势指评价程度的强弱,即说话者可以加强(raise)也可以减弱(lower)评价的程度;聚焦使人或物的范畴明显(sharpen)或模糊(soften)。(Martin & White,2005)
Thompson(1996:65)曾指出评价是任何语篇意义的一个核心部分,任何语篇对人际意义的分析都必须涉及其中的评价。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评价意义应该在译文中得到充分表达。
《茶经》作为一部茶文化典籍,在对茶学知识的介绍中实际上处处隐含着作者对茶的评价和看法,正是通过这些评价和看法,读者才能在阅读《茶经》的过程中品味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因此在译文分析中特别需要关注体现作者态度的语言表达,以此作为译文是否能够传递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说来,评价意义大多是由词汇的选择来体现(Thompson,1996:65),这些词汇主要指带有感情色彩的名词、实义动词、形容词和副词。限于篇幅,本文仅围绕态度和级差,以形容词为例进行分析。
例如在第四章里,作者介绍泡茶的加工器具时提到:
③原文: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铁也。(《茶经》,第四章,之器)⑤
姜译:Silver woks would be extremely clean,yet too extravagant and expensive.So iron,though not as clean and as nice,is the best material for making a long-lasting tea-boiling wok.(P23)
Carpenter译:For long usage,cauldrons should be made of silver,as they will yield the purest tea.Silver is somewhat extravagant,but when beauty is the standard,it is silver that is beautiful.When purity is the standard,it is silver that yields purity.For constancy and long use,one always restores to silver.(P82)
这一句是对煮茶锅的介绍,表示评价意义的形容词是“至洁”、“涉于侈丽”、“雅”、“恒”,表示对茶器的评赏。从原文来看,作者对银器虽有正面评价,如使用“至洁”和“雅”来说明银器的特性,但在这里,作者却并不赞同用银来铸造煮茶锅,这体现于作者对银器的负面评价“涉于侈丽”和随后使用的“则”、“亦”这两个转折连词。
对于这些评价性形容词的翻译,特别是“洁”和“涉于侈丽”,姜译和Carpenter译本表现出明显不同。姜译在总体基调上十分坚决地提倡使用铁器,在字里行间传达出崇尚简朴的茶道精神。为突出铁器而不是银器更适合用来制作煮茶锅,姜译在说明银器的优点时按照原文的意思,将原文的“至洁”译为“extremely clean”,虽说原文中汉语的“洁”字还可以表示“纯洁、高洁”之意,但若从作者对银器的立场和态度而言,原文不太可能过于拔高银器的价值,因此只用“clean”体现了银器的物理特性,而在说明银器的缺点时和原文一样,用了负面评价词语“extravagant”,而且加了程度副词“too”,强化了对银器的负面评价。而提到铁器时则添加了原文没有的评价词语“the best”。虽然和原文相比,姜译文加强了评赏的语势,但体现了和原文相同的立场。而Carpenter译本在这一句里体现的是完全不同于原文的立场,在句首就明确提倡使用银器。为此,在介绍银器时,对于银器的优点使用了强化的正面评价。将“至洁”译为“the purest”,使用了最高级增强语势,提高了正面评价的程度。而且用“pure”来翻译原文的“洁”,将原文介绍的银器的物理特性拔高到精神层面,这也是对银器正面评价的一种强化。而在说明银器缺点时,使用“somewhat extravagant”,这里的“somewhat”减弱了评赏的语势,也就弱化了原文对银器的负面评价。如此译文体现的是对银器的赞赏态度,这完全有悖质朴天然的茶道精神。
又如在《茶经》第三章里,作者提到了鉴赏茶饼的方法:
④原文:或以光黑平整言嘉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嘉者及皆言不嘉者,鉴之上也。(《茶经》,第三章,之造)
姜译:Judging by their looks,good comments tend to be given to those with smooth edge and in glossy black tint.However,such hasty judgment is often more prejudiced than precise.Assum ing a tea to be good by its wrinkled or rugged yellowish appearance is no more well-grounded.Justifiable opinions should offer the why in addition to the what.(P17)
Carpenter译:Among would-be connoisseurs there are those who praise the excellence of a tea by noting its smoothness and commenting upon the glossy jet shades of the liquor.They are the least capable of judges.Others will tell you it is good because it is yellow,wrink led and has depressions and mounds.They are better judges.But the really superior tasters will judge tea in all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comment both the good and the bad.(P74)
在这一句中,对于鉴赏茶叶的方法,作者分了三种情况,通过使用“下”、“次”、“上”三个形容词对鉴赏茶叶的不同行为进行判断。这里的“下”和“次”都是有失偏颇、不可取的鉴赏方法,而“上”是指好的鉴赏方法,并非最高级的意思。这里,姜译很好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将“下”和“次”皆译为评价意义更为具体的、带有很强负面评价的形容词“hasty;more prejudiced than precise”,“no more well-grounded”。而Carpenter译本用了英文中的比较级、最高级来表述“下”、“次”、“上”,“下”译为“the least capable”,和原文一样是对“或以光黑平整言嘉者”这种评估方式的负面评价,然而对于“以皱黄坳垤言佳者”这样的评估方法,使用“better”,则是一种强化了的正面评价,表现出这种有失偏颇的评估方法也是好的方法,完全改变了原文的评价意义,而这样的改变无疑有悖于中国茶文化所提倡的中庸之道。
以上可以看出,在对体现原文评价意义的形容词进行翻译时,两个英译本存在明显差异,而这种差异不仅导致两个译本在传达原文概念意义的差异,更体现出译者对茶和茶事态度的差异,这种态度又进一步反映出文章所体现的茶文化内涵的差异。
语篇意义指的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怎样把信息组织好,同时表明一条信息与另一条信息之间的关系。语篇意义主要由语篇的主位-述位系统和衔接系统体现⑥。
小句的主位系统由主位和述位两部分组成,主位位于小句的开头部分,是信息的起点,也自然是关注的焦点。而述位则是小句起首成分之后的部分,是话语的落脚之处。(司显柱,2007:64)由于主位是信息的起点,因此不同的成分充当主位就意味着小句有不同的起点和注意点。(黄国文,2006:11)作为一部严谨的茶学典籍,《茶经》句式工整,结构缜密,具有独特的主位结构。以第一章“之源”为例:
《茶经》第一章是对茶的茶树原产地、茶树的性状特征、茶的用字名称、茶的生态环境与栽培技术、茶的功用以及茶道精神进行总的介绍,几乎通篇围绕茶来展开。大多数小句皆是以“茶”或与茶相关的话题如茶树(其树)、花(其花,这里省略了“其”)、茶的用字(其字)、茶的产地(其地)作为主位,或者某种类型的茶,如“野者”,“阴山坡谷者”作为主位,使全文信息焦点突出,思路清晰。原文中这样的主位有20余处,其中包括省略“茶”的主位,如“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一句中的主位便是茶树,只不过在此省略了。而两个英译本在主位的选择上则存在明显差异。在姜译本中,直接围绕茶的主位只有10余处,而Carpenter译本中直接围绕茶的主位有22处。
此外,从段落连接来看,在这一章中,原文每段话皆以“茶”或茶的代称“其”开头,如茶者(第一段)、其字(第二段)、其地(第三段)、茶之为用(第四段)、茶为累也(第五段),使得这一章总体看来结构非常清楚,信息重心突出。姜译本将这一章分为了九段,但并不是每段话都以tea作为起始语,以tea,指代tea,或出现tea的成分做起始语的只有五处。Carpenter译本也将这一章分为了九段,以tea,指代tea,或出现tea的成分做起始语的有七处。由此可见,Carpenter译本更接近原文,体现出原文组织语篇的方式,即以“茶”为主线组织整个语篇的信息。
总的说来,从主位结构来看,Carpenter译本在对文本主位结构的选择上非常接近原文,使得译文条理非常清晰,而姜译本对主位结构的选择比较随意,导致译文思路比较混乱,文章重点不突出。
我们知道,语篇承载的信息内容并不是随意拼凑、堆集在一起的,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将语篇世界(textual world)里的各种概念、事件、关系等有机组合在一起的,从而使得整个语篇表现出连贯性(coherence)。这种连贯性在语言层面的体现则是语篇的衔接。(司显柱,2007:90)
对于语篇的衔接手段,Halliday&Hasan(1976)主要提出了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五种。对于衔接手段的使用,《茶经》两个英译本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仍以第一章“之源”为例,原文和两个英译本的衔接方式如下表所示(表中括号里的数字表示该词在文中出现的次数):
衔接方式 照应 省略 替代 连接 词汇衔接原文其(5)之(3)如(7)(茶树)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茶之)为饮(茶)与醍醐、甘露抗衡(茶)采不时,造不精者(15) 若(1)况(1)则(1)茶(重复5次)草/木(1)树 /叶/花/实/茎 /根(1)紫/绿/(1)笋/芽/(1)卷/舒(1)姜译 it(3)its(4)they(1)their(1)that(1)those(5)that(1)ones(3)Though(1)in addition(1)while(1)when(1)however(1)just as(1)if(3)Which(2)Than(3)Tea(24)tea-plant(2)Branches/trunk/leaves(1)Plant/leaves/flower/seeds/root(1)Herbage/arbor/shrubbery(1)Purple/green(1)Unopened/stretched(1)C译本 it(3)its(6)they(1)them(1)those(3)and its leaves,of the gardenia sometimes“tree”and sometimes both those(4)these(1)that(2)ones(1)While(3)but(1)whether(1)than(1)when(1)if(2)which(2)Tea(15)tree(3)Tea-plant(2)Herb/tree(1)trunk/leaves/flower/seeds/root(1)russet/green(1)shoots/buds(1)curled/open and unrolled(1)
从上表可以看出,原文和译文在衔接方式上的典型差异在于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方面的差异。原文出现了多处对主语的省略,而省略主语刚好是汉语,特别是文言文的一个典型特点。英语由于对语法要求严格,主语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因此两个英译本皆不存在主语省略现象,但Carpenter译本有两处出现了动词省略,这在英语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而姜译每个句子都非常完整,甚至有些过于完整,反而有失自然。
对于小句间的连接,原文的连接词非常少,而两个英译本在需要体现句子间逻辑关系的地方都添加了连接词。
在词汇衔接方面,中文和英文都使用了大量的词汇衔接手段,但在具体使用上也存在一些差异。如对“茶”的重复,在原文中“茶”重复出现了5次,姜译本中则出现了24次,Carpenter译本出现了15次。两个译文都明显多于原文,当然这是由于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造成的,因此译文和原文的这种不对应是非常正常的。然而就两个英译本而言,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姜译本比Carpenter译本多出现了9次。一般来讲,若非有意强调或是修辞的需要,英语总的倾向是尽量避免重复,在指称前面出现的名词时,一般会用替代、改变说法或省略的方式。(连淑能,2006:164)姜译本比Carpenter译本重复多,说明在姜译本中很多地方的重复是不必要的。例如第二段:
⑤原文: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姜译:The composition of Chinese ideographs for tea implies its etymological provenance,categorizing tea as a herbage,or an arbor,or a shrubbery in between.In addition to“cha”,tea has also been referred to in the classics under various bynames such as jia,she,m ing,tu,and chuan.(P5)
Carpenter译:The character for tea,which we call ch’a,is sometimes made with“herb”as the significant element,sometimes“tree”and sometimes both.Its common name is varied with chia,she,m ing or ch’uan.(P59)
在这一段中,姜译本中划线的两个tea实际上都是不必要的重复,而应该根据英语的习惯用代词表示。
由此可见,在语篇意义的体现上,两个英译本体现出明显差异。总体看来,Carpenter译本和原文的语篇组织方式更为接近,同时也更符合英语语篇的成篇方式和语言表达规范,而姜译本对语篇的组织显得比较随意,在语篇衔接上不太符合英语语篇的表达规范。
在功能语言学框架下,我们围绕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发现《茶经》现有的两个英文全译本皆存在一定的问题。总的看来,美国译者的译本若是作为一篇纯粹介绍茶学知识的说明文,其简明、通俗易懂的译文是成功的,对原文概念意义的部分偏离也影响不大,但该译本对原文人际意义,特别是评价意义的偏离导致《茶经》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茶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遗失变形。而中国译者的译文总体看来虽然在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的传达上都更忠实于原文,但其对于语篇意义的体现存在缺陷,影响了译文的可读性,这就有可能导致其难以在西方世界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也难以真正实现传播中国茶文化的目的。而《茶经》英译面临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当前大多数中国典籍英译面临的问题。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译者和美国译者的译文各有优劣,而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刚好可以形成互补,即在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的传达上中国译者有优势,而在语篇意义上中国译者则处于劣势,而译入语国家的译者在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的传递上虽存在劣势,但在语篇意义的传递上却是有优势的。因此若要解决《茶经》翻译乃至其他中国典籍翻译的问题,我们应该进行一种合作翻译,即中国译者和目的语国家的译者一起参与整个翻译过程,目的语国家的译者作为主要译者,负责译文的写作,中国译者负责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的解释,而不是像当前大多数合作翻译那样,由中国译者主译,目的语国家专家只进行后期微观层面的语言审核校对。
注释:
①姜译本选自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姜欣、姜怡翻译的《茶经》,以下引用只标注此书页码。
②Carpenter译本选自F.R.Carpenter翻译的The Classic of Tea:Origins and Rituals,以下引用只标注此书页码。
③本文案例分析中的《茶经》原文皆来自姜欣、姜怡译的《茶经》汉英对照本中的汉语部分。
④对于这一部分,原文有不同版本,有的版本是“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还有的版本是“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吴觉农,1987:115)而Carpenter的译本从其意思来看,应该依据的是第二个版本。这里因为版本的差异导致两个译文的差异本文不作评价。
⑤对于这部分的最后一句,原文也有不同版本,有版本是“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铁也”,也有版本是“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银也”,区别就在于结尾部分,一个是“铁”,一个是“银”,姜译文是采用的第一个版本,而Carpenter的译本明显依据的是另一个版本,这也可能是导致他在整个部分极力对银器进行正面评赏的原因之一。不过从这部分作者使用的几个转折连词“但”、“则”、“若”可以看出,作者是不提倡使用银器的,这也符合作者所提倡的崇尚简朴的茶道精神,因此这里的第二个版本显然是有错误的,美国译者Carpenter并未从上下文中辨别出这里的问题,而对典籍原文缺少考证也是国外译者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
⑥实际上,除了主位-述位系统和衔接系统,语篇意义还体现在已知信息-新信息系统,即信息结构上,但由于已知信息-新信息系统和主位-述位系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主位结构的分析已足以揭示原文信息的流动,因此大多数研究在对语篇进行语言分析时,不专门分析语篇的信息结构,本文也是如此。
[1]Carpenter,F.R.,tr.The Classic of Tea:Origins and Rituals[Z].By Lu Yu.New York:The Ecco Press,1974.
[2]Halliday,M.A.K & 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3]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1994.
[4]Martin,J.R.& P.R.R.White.The Language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5]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1996.
[6]程晓堂,梁淑雯.及物性理论对英汉翻译中转译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2):42-45.
[7]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1-4.
[9]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古诗词英译本的语言学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0]黄汝干.中国茶文化对外交流与翻译人才的培养[J].农业考古,2010,(2):37-39.
[11]姜欣、姜怡(译).茶经[Z].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12]连淑能.英译汉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3]司显柱.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构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4]吴觉农.茶经述评[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15]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