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双重认同机制

2015-04-23 15:10邹国振雷艳芝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学生

邹国振 雷艳芝

摘 要:认同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双重态度模型理论为揭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从信仰形成的认同机制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和确立同时存在外显认同和内隐认同两种机制。双重认同机制反映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难度。深入探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双重认同机制,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认同机制; 外显认同; 内隐认同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6-0065-04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崇高的信仰。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是否坚信马克思主义信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但是,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严重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此,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离不开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的深入研究。从信仰形成的深层机理入手,深刻理解认同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中的作用,深入探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认同机制,对于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具有重要作用。

一、认同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重要意义

认同就是认可、接受、赞同和支持,是个体对外界人或事等一种带有肯定性的心理判断。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比较稳固的价值观念。信仰认同是认同主体对自己信奉的信仰的坚信不疑,对自己信奉的理想的执着追求,伴随着积极的情感投入的心理过程。信仰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认同心理结构,是信仰认同的最高境界和理想状态。

认同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信仰性认同的形成过程。认同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支持作用

认同是人们信仰形成的心理基础。信仰需要态度或情感的支持。这种支持来自于人们内心的自觉认同,来自于人的心理或感情上的归属。在消极认同或不认同的情况下,即使是科学的、崇高的信仰,大学生也难于内化为自身的价值体系,也不能将它确立为自己的信仰。认同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和确立具有支持作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只有得到大学生的广泛认同,也只有大学生接受、认可、支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将它纳入个体的价值体系,成为其自身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形成和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一个大学生只有在产生认同感的基础上,才能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表现出最大的热忱和忠诚,才能真正产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信服和尊崇。

2.评价作用

认同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和确立的重要前提。如果一个大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而不是被动地服从,那么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容易内化成为其自身的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容易形成和确立。反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就难于形成和确立。认同对信仰的形成和确立具有评价作用,是衡量信仰形成和确立的标尺。大学生只有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它,才会珍重它,才能产生使命感、义务感和责任感。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度的高低是反映其信仰稳固程度的感应器和晴雨表,如果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度普遍降低,就要及时去研究情况,寻找其发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哪些认同是健康、积极的,哪些认同是颓废、消极的,适当调整治理的方略,加以引导和顺应,从而保证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和确立朝良性方向发展。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双重认同机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态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美国心理学家Wilson和Lindsey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双重态度模型理论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可能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能被人们所意识到、所承认的外显态度,另一种则是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内隐态度。当人们由旧的态度改变到新的态度时,旧的态度仍然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中以内隐的形式潜在地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行为,这就导致了“双重态度”。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能共存于人的记忆中。出现双重态度时,内隐态度是被自动激活的,而外显态度则需要较多的心理能量和动机从记忆中去检索。即使外显态度被检索出来,内隐态度也还会影响人们那些无法有意识控制的行为反应(如一些非言语行为)和那些人们不试图去努力控制的行为反应。而且,外显态度相对易于改变,内隐态度则较难改变。[1]双重态度模型理论为我们进一步认识、解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认同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按照双重态度模型理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可能同时拥有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两种不同的态度。同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认同机制既包含外显认同,又包含内隐认同。正是在外显认同与内隐认同这两种有机统一的机制共同作用下,促使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和确立。

1.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外显认同机制

外显认同是个体能够自我意识到的认同。它是社会教化之产物,是社会权威强制推销其观念之使然。外显认同具有清晰明确的意识知觉性、彰显自我的主体性、存在多种价值取向的矛盾性。

作为一种机制的外显认同,借助心理学家凯尔曼的态度改变理论可以获到很好的理解。凯尔曼认为,人的态度变化过程存在服从、同化、内化三个阶段。服从是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和避免惩罚而采取表面服从的行为。表面的服从并非出自于内心的真实的、自觉的意愿,是因存在外力压力下才被迫接受的行为,是虚假的认同,具有被动性、功利性、非自觉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2]同化是把别人的看法、观点、判断等行为方式吸收过来,看成自己的东西。这种心理过程,精神分析理论中又称为表同。[3]同化与服从不同,它不是在外界压力下形成与转变态度,而是出于自愿。[2]同化主要是内在需求影响的结果,是一种自觉的接受,体现了主体的自我选择能力,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但是,同化还没有把社会影响与自己的价值体系统一起来,是尚不深入的过程。内化是在同化的基础上,把接受来的观念变为自己的价值观并纳入价值体系。[3]内化意味着人们已把他人的观点和思想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深刻的心理过程,具有高度自觉性、高度自主性和持久性的特点。由此观之,外显认同是依从性接受行为,是接受的开端,是认同的基础和起点。尽管这种依从性接受行为,缺乏自觉意识,但随着这种行为的反复实践,也会向认同性接受发展,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并纳入价值体系。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过程是从认同性接受到达信仰性接受的过程,同样存在外显认同机制。因为外显认同是普遍存在的,大学生一开始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本是社会教化之产物,是社会权威强制推销其观念之结果。这种认同当为外显认同。显而易见,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外显认同是属于较低形态的认同形式,具有被动性、功利性、矛盾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但是,外显认同是极其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它是其他认同方式的基础,正是这种外显认同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化认同并最终成为信仰打下基础。

2.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隐认同机制

内隐认同是认同主体并未清晰意识到但却对其发生实在影响的价值作用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自身具有记忆、认知以及学习的内隐机制。同样,内隐认同作为一种认知与学习,作为外在观念的内隐影响在个体身上发生作用,以内隐的方式发生发展。个体价值观念、信仰的习得以及形成,多是以内隐认同的方式发生作用的。[4]内隐认同机制是在无意识状态中进行的认同过程和方式,因而具有自然而然地发生作用的自动性,不受时间与地点等限制的不确定性,对于个体心理与行为信念的决定性以及不易改变的抗干扰性等特点。

显然,如果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只局限于外显认同的话,那么,其信仰难于形成和确立。因为外显认同是属于较低形态的认同形式,仍具有被动性、功利性、矛盾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信仰性接受应该具有高度的自觉性、稳定性、持久性,绝非仅仅依靠单一的外显认同机制,还要依靠内隐认同机制。因为人的观念的建立和信仰的形成是社会环境不断作用的产物,往往是在无意识状态中完成的。文化的熏陶与制约是任何人都无法摆脱和随意超越的。[4]具体的生活阅历、人生遭遇对人完成信仰起着巨大的作用。在具体的经验观察中,人们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理解和构建着自己的信仰模式。一旦完成了个人信仰形成的过程,则通常难以改变。作为大学生信仰形成的发生机制,内隐认同在个体行为信念的选择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个体内隐认同了消极的价值观念,就会妨碍其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正确认同,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和确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根植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双重认同。正是由于这两种认同机制及其相互之间存在分歧,让我们认识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和确立的复杂性,也让我们认识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一般的知识教育的不同。

3.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外显认同与内隐认同的关系

事实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过程中,存在外显认同和内隐认同两种机制,这两种机制以各自的方式发挥着作用,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和确立。当这两种机制作用方向一致时,会强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当这两种机制作用方向不一致时,大学生则由旧的态度改变到新的态度,这时旧的价值观念仍然留存于他们的记忆中以内隐的形式潜在地影响着他们的认识和行为,由此形成了一种具有内在张力的认同结构或“双重认同”。由于外显性价值观念与内隐性价值观念共存于人的记忆中,出现双重性价值观念,这时,内隐认同是被自动激活的,而外显认同则需要较多的心理能量和动机从记忆中去检索。即使外显认同被检索出来,内隐认同也还会影响人们那些无法有意识控制的行为反应(如一些非言语行为)和那些人们不试图去努力控制的行为反应。而且外显性价值观念相对易于改变,内隐性价值观念则较难改变。因此,不控制和改变内隐性价值观念,新观念的内化就会受到阻抗,新的价值认同就没有真正完成。而改变内隐性价值观念的难度远远大于改变外显性价值观念的难度。这决定了新的价值认同比先前价值观的形成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5]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双重认同机制的启示

双重认同机制为我们深入揭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们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外显认同机制与内隐认同机制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不断相互影响,使大学生产生内在张力,催生其个体需要,为大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了客观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1.利用双重认同机制所产生的内在张力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水平

(1)要消除信仰认同机制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全面、准确地了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水平、接受状况,是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础。双重认同机制产生的内在张力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要正确认识和协调外显认同与内隐认同两种机制。在以往的认识中,我们往往比较容易注意到外显认同而忽视内隐认同。双重认同机制有助于我们准确地了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水平、接受状况。事实上,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过程中,外显认同与内隐认同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塑造。据此,认识和解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问题的目标和途径,不能削减其复杂性而固守其某种单一认同,而是要不断扩大和提升两种认同的共同范围和一致性的程度,实现多元一体的综合认同;更不能陶醉、迷恋和固执于外显认同,而要不断更新和强化其内隐认同,努力实现一种相互协调的动态认同。

(2)要利用内隐认同机制增强信仰认同的效果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随之发生矛盾、冲突和震荡。大学生在有意识地接受正规的价值观教育之前,实际上已经在生活实践和环境氛围中形成了一定先在性的内隐观念积淀。在这种情况下,不容否认,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双重认同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张力。这一矛盾和张力的消解,依赖于双重认同机制的转换和跃升,在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过程中实现外显认同和内隐认同的统一和协调。而要进一步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的效果必须扩展内隐认同机制。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不断加强大学生外显认同机制的建设,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内隐态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增强其被意识程度,在此基础上,注重引导大学生在积极主动地质疑、讨论和对话中显现和检验内隐态度,使之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变,逐渐形成习惯化的内隐认同,以积极的内隐认同机制替代强化消极的外显认同机制,不断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外显认同机制向内隐认同机制迁移。

2.利用双重认同机制所催生的个体需要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层次

(1)要研究大学生的个体需要 个体需要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的强大动力。马克思说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6]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需要引起的,没有需要,就没有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是以需要为起点,是靠需要来指向的。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个体需要的深入研究。以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之所以缺乏实效性,其根源之一就是过多地强调和集中于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等宏观层面的研究,而较少地关注大学生主体当前主观现实需要的满足。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使得大学生更重视现实需要,对这种需要的研究不足也使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收效甚微。个体现实的需要是联系大学生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纽带,我们要从更加微观的大学生个体现实需要的角度,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给大学生所带来的各种问题的角度,去研究和反思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2)要激发大学生的自觉需要 引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化认同的动因是大学生的需要。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需要,表现为他律性需要和自律性需要两种形式。他律性需要是指出于外部压力而非内心的需要。自律性需要,是大学生发自内心的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觉需要。这两种需要相互联系,他律性需要是自律性需要的基础,自律性需要是在他律性需要基础上的升华。他律性需要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外显认同发生的主要动因,自律性需要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内隐认同发生的主要动因。内化认同就是实现这两种需要的必然中间环节,其成效取决于他律性需要向自律性需要的转变程度。实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化认同,关键在于激发大学生内在的自觉的需要,因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化认同,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转化为他们的世界观方法论,转化为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并成为他们的自觉意识与主动行为。因此,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化认同要激发大学生的需要意识,特别是要激发大学生内在的自觉的需要。我们应当关注大学生内在的自觉的需要,提高他们需要的层次和内化的自觉性,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3.利用双重认同机制所提供的客观条件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质量

(1)要重视认同的“内化”与“外化”两个环节 信仰产生并作用于社会主体的活动中,存在于主体的精神世界中,体现在信仰主体的行为中。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和确立包含“内化”和“外化”两个环节,既要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又要外化为大学生的实践行动,体现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因此,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既要坚持理论灌输原则,又要坚持实践体认原则。既要从外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通过大学生的思想内化,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确认,又必须坚持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理论灌输与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实际体验,外化为大学生的实践行动,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化与外化的有机统一。

(2)要重新审视环境育人的作用 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现象,信仰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学生信仰的形成和发展始终受到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以往的信仰教育中,我们很重视通过价值观念灌输和改变的环节而比较忽视育人环境的优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双重认同机制表明,内隐认同的改变难度远大于外显认同的改变难度,而且内隐认同还会影响大学生无意识的行为反应和人们不试图去努力控制的行为反应。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利益多样化的现实和多种社会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各种信仰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更增加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和形成的难度。因此,必须认真审视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作用,积极把握学校文化情境的创设,寻找契机进行社会文化环境的优化,在大学生中形成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良好氛围,使之在无意识中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参考文献

[1] 张林,张向葵.态度研究的新进展——双重态度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71-176.

[2]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4] 荆学民.现代信仰学导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5] 陈宪章.双重态度模型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J]. 探索,2012(3):142-145.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庞 达]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的信仰困境和信仰塑造 
互联网时代怎样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现代化视域下个人信仰与社会信仰的关系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网络多元时代如何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的哲学思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