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刚
摘 要:“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是目前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过程中广泛使用的两个基本概念,然而有些学者由于对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和本质特性含混不清,往往造成对这两个概念的误读和误用。因此,科学区分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内涵,辨别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在理论的实践过程中传承“马克思理论”的本真思想,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回归“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的人民本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理论; 主义; 理论
中图分类号: A811;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6-0052-04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是目前学术界关于马克思的学说、思想、体系研究普遍采用的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无论从外延上还是从内涵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是有些学者或者初学马克思思想的人却经常把这两个概念混用、误用,导致对马克思本真思想的错误理解;因此,科学地阐释“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对于我们当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主义”和“理论”概念之分
“主义”和“理论”是我们在生活中或科学研究中经常听到和采用的两个概念,比如“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邓小平理论”、“思辨理论”、“批判理论”等等;那么到底什么是“主义”?什么是“理论”?“主义”和“理论”在使用上有无区别?目前学术界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还存在着很大差异。
有学者认为,“主义”等同于“理论”,因为两者都是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正确认识;有学者认为,“主义”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具有很强的阶级性,比如“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等;还有学者认为,“主义”是一种信仰,比如“共产主义”。尽管这些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主义”的本质,但都是不全面、不完整的。
“主义”作为一个中性概念,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学说和信仰;在涉及到社会形态方面,它又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阶级性,是为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服务的。
“理论”不同于“主义”,“理论”是指利用一定的概念、范畴去反映事物运行发展的一般规律所形成的科学的观点和方法体系,它具有科学性和不科学性之分,同时又具有特定性,即由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期,针对特定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所形成的科学认识。
但是,“主义”和“理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辩证统一的关系。“主义”是以一定的“理论”为依据或指导的行为,是“理论”和行为的统一;“理论”是表达“主义”的理论性的文章和书籍,具有非常深的学术性、科学性、实践性和价值性;“理论”是特定的,具有相对稳定性;“主义”由于其主体性的不断变化,使其具有多样性和不稳定性,是一个发展的、变化的范畴;“主义”是一种信仰,“理论”是一种成果;“理论”决定“主义”的形成,“主义”随“理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二、“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之别
1.何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针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当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和学者都对这一概念做出了不同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弗兰茨·梅林于1879年提出的,用于标志马克思的理论和学说,并且直到19世纪80年代末才被“马克思学说”的批评者和拥护者用作斗争概念。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文本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由他们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但是并未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做出过明确的概念界定。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指出:“马克思在谈到七十年代末曾在一些法国人中间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时也预见到会有这样的学生,当时他说:‘我只知道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1]由此可见,马克思本人并不赞成“马克思主义”这一提法,他更愿意把他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学说称为“新唯物主义”、“共产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很多方面是恩格斯的杰作,因此,“马克思主义”原本是某种“恩格斯主义”。恩格斯针对如何对党内的领导者和年轻人进行马克思理论的教育,使他们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的确定,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主义”是应无产阶级的实践需要而产生的,是实践中的理论创新,是一种信仰,是用来教育广大民众的科学的理论和学说。
列宁在其著作《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中简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斯大林在其著作《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2]毛泽东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通过苏联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因此他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列宁主义,也即苏联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邓小平针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因为“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3]。
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和学者也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国际无产阶级领袖和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4]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对现代社会的内在批判,它标志着现代社会科学的诞生,它表明了现代社会关于自由、平等、理性的主张是如何通过市场和组织而转向了它的反面。”如此等等。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和学者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解,我们可以给“马克思主义”下一个概念,即“马克思主义”是恩格斯依据马克思和他自己的理论创立的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学说,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2.何为“马克思理论”?
“马克思理论”也可以理解为“马克思的理论”,是指马克思本人结合自己所处时代的基本特征,在总结和继承前人优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结论,是一种社会实践的批判性理论和革命性理论,它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马克思理论”的形成经历了马克思个人思想的不断发展和转变,是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本人一开始并不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他经历了一个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马克思早期的思想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马克思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毕业后,在工作实践过程中,马克思认识到哲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始对黑格尔哲学的基本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受费尔巴哈的影响,经过与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论战,使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彻底清算,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伟大转变。此后,在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等一系列文章的发表,使马克思理论的核心思想即唯物史观得以确立。
唯物史观思想形成以后,为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一般规律,以便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科学的理论武器,马克思自1843年开始进行了40年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完成了《资本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理论的伟大著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总体性的指导。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理论”的基本形成。
3.“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概念之别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它们之间既存在着理论的相通性,又存在着外延和本质特性上的差异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存在着理论上的相通性。“马克思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与“马克思主义”是源与流的关系,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则是对“马克思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因此,基于“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这种理论上的相通性,我们必须要正“源”,只有正“源”才能清“流”,深化对“马克思理论”的研究。因为深化对“马克思理论”的研究,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点,也是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和创新的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在概念外延上存在着差异性。“马克思主义”的概念范畴要比“马克思理论”的概念范畴广泛得多,尤其是现在。著名的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保罗·托马斯说:“并非所有马克思的信念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理由既充分又简单,当马克思主义发展起来的时候,马克思所写的知识不够用了。”“今天面对浩如烟海的各类马克思主义,其中,马克思自己思想的位置模糊不清了。”[5]“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的理论、恩格斯的理论、列宁的理论以及后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些思想和观点,“马克思理论”是基于原著的马克思本人的思想,这一部分思想数量有限。比较起来,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和原则是自称与马克思本人的信念和信仰保持一致的思想,并不是所有的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都是马克思的信念。因此,从概念范畴和外延上讲,“马克思主义”比“马克思理论”具有更加广泛的外延和范畴,是对“马克思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再次,“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在概念的本质特性上存在差异。“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政治概念,具有政治性、意识形态性,它涵盖了马克思以及马克思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学说和观点;“马克思理论”则是一个科学概念,具有科学性和具体性,是系统地探讨马克思本人思想的理论,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然而,在当今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部分经典作家或学者往往看不到这两个概念这种本质上的差异性,习惯于将这两个概念混用、误用,尤其喜欢将“马克思主义”误用于“马克思理论”,也即将经典作家或者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观点或思想误认为是马克思本人的思想,这样往往会导致对马克思本真思想的误读,如果放在指导思想上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在社会主义问题的探讨上,马克思“事实上只是指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得出了资本主义要灭亡的结论。但是,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应该不应该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应该不应该局限于苏联形式的公有制,都是他所没有回答的问题。他甚至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但是,列宁和他领导的十月革命改变了这一切。列宁认为,在落后的国家,尤其是像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同样可以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权,因为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走到了它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后来,列宁成功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这甚至被认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贡献”[6]。其实是列宁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概念的置换,“毋庸置疑,俄国进行的革命本质上是农民革命,他要解决的是农民问题或者说是土地问题。士兵是这次革命的主力军,当然也包括先进的、集中的工人阶级。但是,夺取政权与维持政权是两回事。夺取政权可以依靠当时的工人阶级,而维持政权就不得不更多地考虑农民的利益。所以,这里并不涉及对资产阶级革命的问题,因为当时俄国的资本主义非常幼稚,甚至还没有资格被革命。可以看出,列宁进行的革命,与马克思所言的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是两回事”[7]。
三、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理论基质来源于“马克思理论”,“马克思理论”是马克思本人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结论,是一种社会实践的批判性理论和革命性理论,“马克思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之间是一种“源”与“流”的辩证关系,只有科学地、历史地对待“马克思理论”才能够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只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够使马克思的本真思想得以传承和继续。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理论的实践过程中去传承“马克思理论”的本真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首先,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纠正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在概念上的误读和误用,还“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在概念使用上的本来面目。“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所反映的概念内涵以及时代特征具有很大差异,“马克思主义”是在新的时代特征的情况下,对“马克思理论”基本观点、立场、方法的丰富和发展,是一个发展的理论体系,它所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和对问题的认识远远超出了“马克思理论”中马克思本人对同一问题的观点和认识,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因此,在使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内涵,准确把握它们不同的使用语境,科学地利用这两个概念,避免在研究过程中对这两个概念的误读和误用。
其次,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后来的研究者、继承者对“马克思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学说的创新和发展,是革命的和社会批判的,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真理性和时代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伟大理论品格,同时还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特性。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迎击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但是能够始终挺立潮头,永葆青春,其原因就在于它的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特性。因此,在当前多样化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凸显的形势下,为了永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理论特性和理论品格,我们必须要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的新特征,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新情况和新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再次,批判继承地对待“马克思理论”,杜绝对“马克思理论”做出狭隘的和意识形态化的解释。“马克思理论”是马克思本人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一种批判的、革命的理论和学说,具有科学性的特征。因此,对待“马克思理论”我们应该用科学的眼光,坚持批判和继承的态度,回到马克思,科学揭示马克思在它所处时代对一些问题的本质认识,批判当前各种对马克思本真思想无中生有、任意发挥、任意扩大的错误解释,揭示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理论”。
最后,回归“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的人民本性。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马克思理论”,它们之所以能够永葆理论活力,不断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发展,原因在于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反映人民的本性。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8]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并不是某种神圣的和神秘的东西,它们和历史上一些伟大理论一样,都是人类文明发展长河中一个智慧的成果,它们融汇于人类文明的浩瀚洪流之中,成为它的一个有机的水滴。因此,我们决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凌驾于人民之上,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自异于人民之外。我们应该回归“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理论”的人民本性,使它们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代表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始终代表时代的现实和未来。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5.
[2] 斯大林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8.
[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383.
[4]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5] Paul Thomas,“Critical Recaption:Marx Then and Now”,in Terrell Carver,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arx[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26.
[6][7] [英]梅格纳徳·德赛.马克思的复仇——资本主义的复苏和苏联集权社会主义的灭亡[M].汪澄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译者前言”7,8.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责任编辑:成方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