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燕
(浙江省嘉兴市东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 浙江 嘉兴 314021)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我社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加味苇茎汤口服治疗CAP,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全部患者均为我社区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0例,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痰热壅肺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18~78岁,平均38.9±10.2岁;病程1~5d,平均病程3.6±1.5d。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头孢他啶3.0g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对β-内酞胺类药物过敏者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加味苇茎汤:芦根30g,冬瓜仁15g,生薏苡仁30g,桃仁10g,金银花15g,连翘10g,生石膏30g,鱼腥草30g,败酱草30g,桔梗10g,杏仁10g,生甘草6g,1剂/1d,水煎2次后混合浓煎成300ml,2次/d,150ml/次。其他治疗如吸氧、祛痰及支持治疗等措施两组相同。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咳嗽咳痰等症状、体温、肺部啰音及胸片阴影吸收的变化。
1.4 疗效标准[3]: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及X 线等恢复正常。显效:症状积分较治前减少70%以上,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有改善,X 线检查肺部病灶较前吸收。有效: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有所改善,X 线检查肺部病灶尚未完全吸收。无效:病情未见好转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则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18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16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胸片阴影吸收时间比较:观察组退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片阴影吸收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2.3 不良反应:两组用药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肺炎是肺泡、远端气道和肺间质的感染性炎症。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肺炎,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近年来,随着CAP致病微生物的演变、微生物耐药情况的加重以及患病人群结构的变化,如何合理选择抗微生物药物、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医疗费用、延缓微生物耐药已经成为广大医务人员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广谱抗菌、调节免疫、不易耐药、简便价廉等特点,是解决上述难题的一个很好途径。
表1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胸片阴影吸收时间比较
CAP属于中医学风温肺热病、咳嗽、喘证、肺痈等病证范畴,临床辨证属于痰热壅肺者多见,治疗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消痈散结为主。自拟加味苇茎汤中以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清肺化痰、利肺逐瘀;金银花、连翘、生石膏汤辛凉宣透、清热平喘;败酱草、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与杏仁相配,一升一降,宣畅肺气;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达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消痈散结之功效[4]。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退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片阴影吸收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用药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综上所述,加味苇茎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1-655
[2]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J].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6
[3] 侯代宏,袁维真.千金苇茎汤合桑白皮汤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0):24-26
[4] 林鸿春,焦扬,李楠,等.加味苇茎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及对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7):55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