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蕾
浅析《中学国文教科书》的“逆序选文”
文/夏蕾
本文对吴曾祺所主编的《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逆序选文”这一编排方式进行了一番浅析。重点论述其优点,分别从此教科书的系统性、学生的接受度以及老师的运用率三角度加以阐述。
《中学国文教科书》;逆序选文;阅读能力
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清末最通行的教科书是190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吴曾祺编的《中学国文教科书》。这套书共五册,每册前有例言一篇,论文家渊源,文章优劣,并介绍一些文学史常识。最值得一提的,笔者认为是其编排的方式。其采用逆序选文的方法,由近及远,从清上溯至秦汉。
《中学国文教科书》这套教科书的编辑意图,在于选古今名家的文章做范文,让学生大量诵读,而后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写各种常用文章。其意图与国文教学的目的相契合,即“训练学生使得自由运用文字以发表思想及阅读书报的能力。”
为何此套教材能够实现国文教学的目的?笔者认为其逆序选文的方法是其中的一项保证。
1、逆序选文体现教材编制的系统性
要使语文教学有效率,教师就必须让学生对所学课文产生共鸣。途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唤醒他们适当的旧经验来寻求新文本的含义。故此,“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教材的排列,应从旧到新,由近至远,由浅入深。”①逆序选文正与此契合,编排方式中体现类化原则,即以旧观念融合新观念,使新观念更加明确。教师可以根据类化原则的教学法,利用此切合学生旧经验的教材把握教学节奏,使学生扎实掌握知识。
吴曾祺所编《中学国文教科书》名为“国文”,同时十分注重文学史的体系。此按照文学史的逆序编排选文。这样,在达到国文教学的主目标“训练学生使得自由运用文字以发表思想及阅读书报的能力”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国文的次目标“养成文艺的兴趣,是学生明白文学、学术变迁的大概。”②
逆序选文注重选取每个时代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文本。笔者觉得选取全文,好于按编者主观意愿删减或重排文章。这样,才能向学生展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而非编者强加的意图。这和吴曾祺在他的著作《涵芬楼文谈》中所提出的“首尾贯通‘本末联属”之法相通,即“以整体、联系的方式来把握全文。与之相对,吴氏则批评了“只知篇取一节,节取一句”之法,认为持此法者,只是选择其中“造语隽而陈义新”者,记录在册子中以“供撏扯之用”,对于全篇大意却茫然不知,待临文之时偶加征引,便又附于博极群书之目。孰不知,天下之“至陋者”,正是由此而生。”③且采取逆序的层层递进的方式,也是尽可能避免学生因内容较深奥而产生不学,怕学的现象产生。编者可谓用心良苦。
2、逆序选文顾及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我们知道,学生除了具有的现阶段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还有可以通过教学获得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就应该考虑到学生现有语文知识的程度,将语文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潜能能以发展。
而吴先生编的教材,采用逆序选文的方式,于此理论不谋而合。
先从中学生熟悉的当时代文本即清朝文言文出发。有利于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有的放矢。在老师的教导下,让中学生的阅读视角与课本文本相融合,提升其自我水平后,致力于更高层次的新的最近发展区。层层上升,让学生逐步适应。
也正因为逆序选文,从当时代最熟悉的清朝文本开始,学生自有的知识结构辅之老师的课堂讲解,较易对文本吸收、消化,故能降低学习紧张感,并唤醒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步步实现学生欲读、阅读、悦读。如能此,就实现了自动原则的教学,“此种教学不仅是教师的讲解,而是要养成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探求事理的精神。”④。也就是达到叶圣陶所说的使学生养成阅读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让更多而非仅小部分文学基础好的同学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同时,更利于激发其继续学习的兴致。进而养成阅读的习惯,增进阅读的能力。
3、逆序选文有利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
有人觉得选取吴曾祺编选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全文,内容多,难度大,必然会有些内容中学生较难消化。笔者认为,教师在此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智慧选择文本,具体措施如下:
(1)选取适宜文本作为课堂精读篇目,给予语文教学扎实的支撑力。
(2)择取相应文本作为精读的参读篇目,给予语文教学有效的推动力
(3)其余文本可供学生自主选择,作为课外阅读的略读篇目,给予语文教学持续的影响力。
扎实的支撑力: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根据全班学生均衡程度,课时数等综合因素,在《中学国文教科书》中选取适当的优秀文章作为课堂精讲的教材。学生在自我有效的预习后,辅之老师的指导,在语文课堂中细细品味文章的字、词、句,注重文法结构的学习,学会修辞格的运用以及了解文本的取材特点等。在此,老师除了教会学生语文知识点,更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寻找更多的文本来阅读,并能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一篇美文,加之老师声情并茂的分析,中学生较易引起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但如何稳定住学生的此兴趣?叶圣陶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写到:“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已熟习了例子,占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参读相关文章。”
有效的推动力:养成学生阅读的习惯
一篇美文,加之老师声情并茂的分析,中学生较易引起语文学习的兴趣。但要保持兴趣的稳定性,笔者认为,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与课堂内学习的文本相关的文章、书籍,作为参读的文章,以便学生课后学习。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更能打通语文知识点之间的链接,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
在《中学国文教科书》中,逆序选文的编排方式能保证同时代立意以及文体相似的优秀文章在一起出现,可以节省从古今“类选”、“类纂”中去找寻相关文本的时间。
此二步均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目的是做到叶圣陶所说的国文教学的目标即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师傅领进门,修行要靠个人。入乎其内,还需出乎其外。我们更要努力达到叶圣陶所说的国文教学的更高的目标,即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除了课内的精读与参读外,更多的则是要在学生课外进行自主的略读。
持续的影响力:培养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学生写作文字的技能
保持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进而养成一种语文阅读的习惯,需要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略读。叶圣陶认为,就效果而言,略读比精读更注重应用性。“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笔者认为,吴曾祺所编选的此套教材,里面有可以作为学生略读的篇目,学生可自由选取。且“每集之首,有例言一编,综论其时文学之渊源。”,文章分析采用传统办法,对精彩的文句加以圈点勾画,还有总评、眉批。以便学生运用略读法,配合老师布置的类似好词好句摘抄与读后笔记的形式培养自己对阅读文本的鉴赏力,以及自身的语言功底。
现在沪教版的教材以话题为单元,笔者认为,可以在每个话题中融入逆序选文的概念。例如,七年级第一学期的第一单元“大师风采”中,笔者注意到了编者考虑到了“中”“外”,有杨振宁所写的《邓稼先》,也有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同时,也可以增加“古”这个范围内的文章,例如:使其拥有古今中外的视角,使学生对同一个话题有更深入的知识面。
扩大了学生视角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逐渐培养阅读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提升其能力,而不是只在文言文单元一味囫囵吞枣,死记硬背。
吴曾祺所编选的《中学国文教科书》也存在着“全书材料过多,似非中学五年所能卒业。”等不足,但仍不失为一部在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教科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当借鉴其精髓并为自己所用。
G
A
2095-9214(2015)02-0258-02
上海城市科技学校)
注解:
①杨同芳《中学国文教学所应依据的重要原则》,选自李杏保主编《语文学科教育参考资料类编》p194,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宋文翰《一个改良中学国文教科书地意见》,选自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p483,四川教育出版社。
③兰培《吴曾祺“主于识见论”浅析》,广播电视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一期,P66。
④杨同芳《中学国文教学所应依据的重要原则》选自李杏保主编《语文学科教育参考资料类编》p191高教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