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晓楠
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及对策研究
文/吴晓楠
本课题以地方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和数据载体,对大学生展开学习动机与学习心理障碍方面的研究,进行普遍性抽样调查,分析数据,客观把握当今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和学习心理,进而找到有效的方法缓解障碍。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深入认知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在学习上存在的心理障碍,有助于高校教师对症下药,选择更为合理、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教育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改善现有对学习的负面心理。
地方;大学生;学习动机;心理障碍;对策
引言
本课题提出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把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研究对象;第二、大学生对学习为什么会产生心理障碍;第三、如何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缓解心理障碍。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清晰的认识自己的学习动机是否偏离,另一方面有利于第一线教师准确把握学生思想,改善教学方法,及时在学习内容上给予建议、方法上给予指导,通过适时合理的引导从点滴之处解决问题。
众所周知,客观的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动机产生和发展的源泉,由于客观社会现实生活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目前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多样性。根据对某高校四个年级的部分学生抽样调查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这样四种类型的学习动机:第一是“知恩图报型”,有10%的大学生学习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辜负老师对自己的苦心期望”;第二是“谋求职业型”,有19%的学生明确回答学习是“为了能够得到一张文凭,获得满意的工作”、“能够离开农村,在大城市工作”.第三是“自我实现型”,有37%的学生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得到更多的尊重”、“不甘人后,要使自己在同龄人中保持强者的地位和形象”。第四是“成就事业型”,有30%的学生回答学习是为了“做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以便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履行一种当代青年人的社会义务,为中华民族的振兴、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贡献”。此外,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中还有一种“应付考试型”,这种学生的学习往往表现为只求考试过关而“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虽然这类学生是极少数,但还是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2、近景性。鉴于以上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大学生虽然已是成年人,但在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鼓励、自我调整等方面还不成熟,是介乎成年人与青年人之间的重要过渡阶段。作为高校教师一方面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担当好给学生源源不断输送动力的发动机。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清醒的认识自己,找到差距;其次,在明确差距后告诉自己如何改进,怎样进步。只有把问题变成自己的,改变源自内心的,进步才是理性的。
在对学校4个年级随机抽取的40名大学生进行的“进入大学后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40%的学生回答“希望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50%的学生认为“还没想好,目标不明确”;在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问卷中发现,认为自己学习勤奋程度同高中相比,有所提高的仅占8%、大体相当的占30%、有所下降的占25%、大大下降的占18%;对学习主动性方面的问卷调查显示:自认为能积极主动学习的占11%、能完成学业,但学习比较被动的占45%、也有极少的学生认为只要能应付作业和考试就可以。在大一至大四随机抽取的40名学生参与的“你认为大学期间你学习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7%学生认为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分配时间,总觉得学习状态很混乱、有23%学生认为自己不能自主学习,需要人督促。
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学习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而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后果更为严重。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消极,缺乏学习主动性。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学习动机及学习心理障碍,分析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针对以上情况提出调整措施。
1、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适对策。建立分级心理保障体系。大学生心理障碍救助工作必须有一定的组织保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核心,在学院成立院级心理信息工作站,在院系指定心理健康指导老师,班级有心理信息员。对于存在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沟通,适度缓解。在建立健全心理保障网络的同时,要对担任心理健康指导的老师和学生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心理学专业水平,学会区分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需配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与救助,帮助那些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
从新生入学教育着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会产生陌生、紧张和不适应等各种心理问题,可以通过讲座、座谈等活动,使大学生了解大学与中学的不同,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作好思想准备。
2、缓解学习心理障碍的现实做法。首先需教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确立恰当的学业期望,培养自信心。二是要正确对待考试结果,不以成败论英雄,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三是开展适当的考前心理辅导。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自我心理调整能力,有效地化解外来压力,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3、课堂教学的正面引导。课堂是学校整体教学工作的心脏,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的引导如涓涓溪流每天渗透到学生的内心,转化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内在动力,以从学业、专业程度和就业趋势几个方面,教师能够给学生最前沿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正是学生苦苦寻觅和缺乏的。所以,任课教师对学生积极正面的引领非常关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剖析及对策》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晓倩
[2]《中国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结构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杨渝川
吴晓楠(1980-),女,汉,江苏徐州人,讲师,文学硕士,徐州工程学院院长办公室,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C
A
2095-9214(2015)02-0257-01
徐州工程学院院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