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涛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能够满足生产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型人才,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入。近年来,专业英语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等方面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于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高职教育要突出职业性,因此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要考虑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能力的要求、毕业生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学院自身的行业特色,建设有高职特色的、与普通高校有所区别的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体系。下面笔者以所在省份和学院为例进行讨论和分析。
一、调研情况
(一)调查对象
笔者所在的郑州水利学校始建于1955年,其中水利工程系开设有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监理等水利类专业。建校以来,学校先后为河南水利建设事业培养了高质量的中职毕业生3万多人、高职毕业生8400多人。为了进一步了解笔者所在学校水利类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英语使用情况和河南水利行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能力需求的实际情况,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电话访谈、QQ交流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对上述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
本次调查研究分为两部分,一是对河南水利行业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英语能力要求的调查,调查对象为河南水利系统的一些企事业单位,调查涉及水利行业施工、设计、监理、招投标、国际劳务合作、工程投资、质量监督多个部门和岗位。二是对笔者所在学校水利类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英语使用情况的调查,调查对象为我院部分往届毕业生。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1.河南水利行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能力要求的分析
表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能力的要求
由表一我们可以看出,水利行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并不高,认为学历需要在本科和本科以上的占22%,认为专科能满足工作需要的占78%,这是因为水利行业对一线施工、监理单位的需求量很大,施工、监理单位更看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另外,认为毕业生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应当并重的单位比例达到60%,这说明有一技之长、懂英语的毕业生会更加受到欢迎。除此之外,这些单位对毕业生的道德素质、学习能力、团队意识等素质均十分看重,这也是现代职场对员工的必然要求。
表二、用人单位对资格证书的态度
由表二可以看出,不同性质的单位对相关资格证书的要求不同,大多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事业单位对毕业生拥有专业证书提出了要求,就英语类证书而言,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一般会要求毕业生获得四级证书,而多数民营企业则希望毕业生至少通过英语A级或B级考试。
表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工作中使用英语出现的最突出问题评价
表三显示,水利专业毕业生使用英语的缺陷在于缺乏应变能力、缺乏专业英语知识、口语能力比较弱。用人单位尤其是涉外单位要求毕业生在熟悉掌握英语通用词汇、语法知识与常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能够扩展语言应用技能,了解和水利相关的知识和背景,具备水利专业英语和汉语的双语运用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及英汉互译等能力。因此,在现阶段的水利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应该侧重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的来说,水利行业用人单位尤其是涉外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目前,一些竞争力强的用人单位承接海外业务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对员工的英语技能要求就比较高,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专业人才的缺乏甚至成为一些单位发展的瓶颈。虽然水利行业一线基层岗位对英语技能的要求较低,但用人单位更欢迎同等条件下有英语专长的毕业生。
2.毕业生在水利行业工作中英语使用情况的分析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校水利工程系近几年毕业后一直从事水利行业的部分毕业生进行了调研,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96份。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毕业生从事一线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绝大多数毕业生毕业之前就已通过英语B级考试,还有部分同学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
表四、英语证书在求职时是否起作用
表五、英语水平能否满足岗位需要
通过调研发现,工作时间越长的毕业生越能深刻认识到英语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多数毕业生认为无论是工作需求还是学历进修、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对外语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有的毕业生尽管在工作岗位中不会用到英语,但仍然认为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以备不时之需。有8%的毕业生认为已有英语知识不能满足岗位需要,准备重新进修英语,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表六、学校英语教学能否满足工作需要
由表六可以看出,将近一半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教学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认为自己的英语学不致用,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要把握好岗位针对性、职业应用等问题。
二、调研结论
(一)大多数河南水利行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能力较为重视,甚至视英语能力和专业能力一样重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涉外业务、国际援助任务越来越多,拥有一技之长并且有一定外语能力的毕业生更加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学生普遍重视自身的英语能力,并认为良好的英语能力能在就业时给自己增加底气,也利于工作后学历提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多数学生会在毕业之前努力学习并通过英语A级或B级考试,不少学生更是把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定为自己的目标。
(三)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普遍反映,专业英语知识背景缺乏、口语表达能力弱是毕业生的软肋,这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的业务拓展和发展。
(四)学生在学校所学英语知识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学用脱节比较严重,行业岗位针对性不强。
三、对高职水利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要体现工学结合原则、体现职业性原则,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也不例外,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以实用为主、以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的”。基于本次调研得出的结论,笔者认为,高职水利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进一步推进分层次教学和模块教学
随着本科院校的逐年扩招,高职生源进一步减少,高职学生一部分来自参加普通高考的高中毕业生,一部分来自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的职高、中职毕业生。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也给统一教学带来了难度,而分层次教学能够满足“因材施教”原则,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针对不同的专业,实施不同的专业英语模块教学,做到有的放矢,这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二)注重专业英语背景知识学习,研发校本教材
专业英语是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内容应当满足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但实际上多数高职院校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英语背景知识讲授不多,英语教学与行业实用性关联不大。另外,专业英语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与时代发展脱节。针对以上情况,在专业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专业英语背景知识学习的引导,同时应根据学校情况和生产实际,尝试研发符合行业实际状况的校本教材,这对完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完善专业英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大多来自于师范院校,他们的主修方向多数是英美文学、语言学,教师自身对专业英语知之甚少,这就给专业英语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学校要完善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支持英语教师多参与专业知识学习、外出进修,和专业课教师合作进行教学研讨等,促进专业英语师资队伍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责编 周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