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杰,宋 涛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 沈阳110004)
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我国许多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交通问题也日趋复杂,交叉口拥堵已成为我国许多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常态。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的咽喉,是人流、机动车流与自行车流的汇集点,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使行车速度降低,发生交通拥挤,甚至交通堵塞。有资料表明,因交叉路口拥堵而造成的交通延误占城市道路交通总延误的1/3以上,在交叉路口发生的事故约占整个交通事故的50% 以上。因此,如何较好地设计交叉口,合理组织交通,对提高交叉口的车速,减少延误和交通事故,避免交通阻塞,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平面立交工作机理为基础,以沈阳市平面立交的成功实践为例,着重介绍平面立交的基本机理及应用实践,为国内城市平面交叉口的治理改善提供借鉴。
平面立交是在十字路口的各个角修建一条小型环路,如同将一座立交桥放到平面上,汽车转弯必须经过路口旁边的环路才能实现。小型环路使十字路口起到立交桥的作用,在十字路口处,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车辆全部直行。需要在十字路口左转弯的车辆,必须直行通过路口,在十字路口之后的小型环路处,经过连续2次右转,最终实现左转。需要在十字路口右转的车辆,必须在进入十字路口之前,进入转向车道,实现右转。由于没有转弯车辆经过十字路口,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路口车辆的交叉点,保证了交通畅通。典型的平面立交如图1所示。
图1 典型平面立交
1)左转车流:增设转弯车道,车辆经过2次右转实现左转,将转弯车流转变为直行车流,避免了左转车流与直行车流的冲突。左转车流的交通流线如图2所示。
图2 左转车流交通流线示意图
2)右转车流:增设右转专用车道,在进入交叉口前驶出,大大方便了右转车行驶。右转车流线如图3所示。
3)直行车流:根据交叉口信号的相位指示行驶。直行车的流线如图4所示。
4)非机动车流和人流:右转非机动车流和人流在进入交叉口前转向,直行非机动车流和人流根据信号相位指示走行,左转非机动车流和人流根据信号相位指示可采用“二次过街”形式走行。非机动车和行人流线如图5所示。
图3 右转车流交通流线示意图
图4 直行车流交通流线示意图
图5 非机动车流和人流交通流线示意图
从2010年开始,沈阳市对中心区90处左转车流量较大的交叉口进行了交通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冲突点数目、信号相位及配时、交通流量、交叉口饱和度、平均延误、信号周期损失时间、左转车通过交叉口需信号周期数等指标(见表1)。
表1平面立交与平面交叉口交通运行参数比较表
与平面交叉口相比,采用平面立交进行交通组织后,交叉口的冲突点减少为1处,交叉口信号精简为2相位,交叉口平均饱和度、车辆平均延误、信号周期平均损失时间、左转车通过交叉口需信号周期数等指标大大改善,反映出交叉口机动车运行效率的大大提升。
城市道路立交分类及选型直接影响立交功能、规模和工程造价,是立交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立体交叉口应根据相交道路等级、直行及转向车流行驶特征、非机动车对机动车干扰等进行分类,可分为3类:
A类:枢纽立交,包括A1(主要形式为全定向、喇叭型、组合式全互通立交)和A2(主要形式为喇叭型、苜蓿叶形、半定向、组合式全互通立交)2类;
B类:一般立交,主要形式为喇叭型、苜蓿叶形、环形、菱形、迂回式、组合式全互通和半互通立交;
C类:分离式立交。
与A、B、C3类立交相比,平面立交通过增设右转和左转匝道,保证了右转车流无交织,并将左转车流与直行车流一并考虑,采用信号灯进行控制,提高了交叉口的运行效率(见表2)。
表2 交叉口类型及交通流行驶特征
在工程造价方面,根据沈阳市经验,在同等建设条件下,平面立交仅为A类立交的1/8~1/7,B类立交的1/6~1/5,C类立交的1/5~1/4。
1)主干路-主干路交叉口、主干路-次干路交叉口,采用平面交通组织形式;
2)交叉口转向(左转、右转)车流量较大;
3)交叉口交通流量较大;
4)交叉口改造资金有限;
5)交叉口相交道路绿化防护带较宽或两侧建筑后退红线距离较大;
6)近远期结合,近期采用平面交通组织,远期采用互通立交组织。
前期分析阶段:在对现状土地利用、交叉口及各转向交通流量和现状交通条件调查基础上,将区域用地规划、交通流量预测和交叉口改善条件,作为平面立交设计的基本依据。
规划设计阶段:首先进行平面立交的整体形式设计,结合交通流量预测结果,在保证满足左转车匝道排队需求、车辆最小转弯要求基础上,进行转弯匝道设计。
方案评价阶段:从改善前后交通运行指标对比、车流行驶顺畅程度、工程造价、近远期衔接关系、对沿线地块交通影响等指标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方案优化的基本依据,平面立交规划技术路线如图6所示。
为保证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的胜利召开,作为全运会主功能区的沈阳市浑南地区先后建设了浑南大道-金阳大街交叉口、航天路-白塔大街交叉口、航天路-桃仙大街交叉口等3处平面立交,并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航天路-白塔大街交叉口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城,相交道路航天路和白塔大街是沈阳市重要的交通主干道。根据沈阳市浑南新城综合交通规划,航天路-白塔大街交叉口预留了远期建设互通立交的用地条件,航天路规划东西向直行有轨电车1条。
由于近期两处交叉口交通流量不大,近期为节省工程造价,在原立交控制用地内,规划建设平面立交。在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象限,分别增设1处右转匝道和1处左转绕行匝道,交叉口左转车辆走行左转绕行匝道,车辆通过2次右转实现左转。车辆最小转弯半径控制在25m以上,保证了车流的顺畅行驶。航天路-白塔大街平面立交规划如图7所示。
图6 平面立交技术路线
图7 航天路-白塔大街平面立交规划
通过实例验证,采取平面立交交通组织与其他交通组织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行能力提升,交叉口由4相位缩减至2相位,交叉口运行效率提升35%左右;
2)节省工程造价,仅为互通立交造价的18%左右;
3)安全提升,交叉口禁止左转后,避免了航天路左转车辆与直行有轨电车的冲突。
平面立交因其交通组织灵活、造价节省、近远期结合较好等优势,已成为平面交叉口交通改善的重要手段。根据沈阳市平面立交实践结果,采用平面立交进行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交叉口信号可精简为2相位,交叉口冲突点减少为1处,交叉口机动车运行效率大大提升。另外,平面立交可与绿化景观相结合,并为远期建设互通立交预留了条件,真正实现了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内城市平面交叉口治理改善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1] 黄从俊.城市立交规划的体系和方法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564-567.
[2] 崔笑川,寇磊,陈京荣.基于人均延误的公交优先信号交叉口配时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5,17(2):1-4.
[3] 肖秋生,徐慰慈.城市交通规划[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6-47.
[4] 张文春.城市立交的选型与方案设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4):82,84.
[5] 徐健,俞雪雷.城市立交节地规划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5):8-12,5.
[6] 相谱,叶家玮,王宇.基于交通流仿真的平面立交方案研究与实现[J].交通科技,2008(6):97-100.
[7] 郝晨羽,刘小勇.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适用性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4,16(4):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