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职教体系需研究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2015-04-20 18:55邹有奇
学子·上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职教产教体系

邹有奇

2014年全国职教大会的召开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也为正在进行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重新探讨现代职教体系中的几种关系,以提高该体系的建设速度与质量。

一、现代化职教体系中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全国职教大会的讲话中着重强调了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重大作用,因此在针对现代职教体系的研究中,政府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务必要把握好。具体来说,政府和职业教育院校的关系可以分为两方面:

第一方面是政府通过政策、财政等措施给予职业教育院校的直接支持。目前来看,学校在该关系中习惯处于被动地位,对各项政策的争取和运用缺乏主动性,这不利于政府支持作用的全面发挥。因此学校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理应将政府支持也考虑进去,实现学校发展的统筹规划,提高自身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

第二方面是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之类的方式给予职业教育院校的间接支持。在这种关系中,政府更多地起到一种加强学校和市场联系的作用,政府通过这些方式吸引社会力量,让它们更多地参与进职业教育中来。这样一来既能为产教合作打下基础,又能强化政府本身和学校的关系,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

二、现代化职教体系中市场与学校的关系

在2014年5月下发的国务院文件中,明确指出了市场对职业教育的引导作用,因此坚持市场的引导作用是建设现代化职教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的市场目前正面临着转型期,从原本的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逐渐转变,因此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具体来说,传统的纯技术型人才与操作型人才已经渐渐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需要的是既具有技术操作能力,又了解技术理论和技术发展,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新时代综合性人才。在这种背景下,职业教育院校要积极调整教育方向,利用市场和学校之间的导向关系,建立多元化、综合化的现代职教体系,为市场输送现代化创新型技术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市场本身就具有多变性特点,需求浮动较大,学校和市场联系的加强必然导致职业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容易受到影响,这不利于长期性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因此,职业院校在把握市场与学校关系时要具备一定的长远目光,注意到双方关系的发展性特征,不能完全拘泥于眼前。

三、现代化职教体系中学校与学校的关系

2014年的全国职教大会肯定了当前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高级技术人才的输出方面,质与量都急需提升,集团化办学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措施。在集团化办学的背景下,传统职教体系中学校与学校的关系急需调整,具体来说,原本各个职业教育院校之间相互独立,甚至相互对立的关系必须加以改善,各个学校要认识到彼此的缺点与长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通过构建集团化的办学体系,弥补各自的缺点,提升总体的办学水平。这对各大职业教育院校,尤其是教学资源有限的职业院校来说具有极大的提升作用,能加快现代职教体系的建设,从质和量两方面提高新型技术人才的产出。

四、现代化职教体系中企业与学校的关系

产教合作的办学模式在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中被多次强调,在相关文件中也被明确提及,由此可见,产教合作会在未来成为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更好地应用产教合作的教学模式,把握好企业与学校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来说,学校要注意在合作中与企业保持平等、互利、互信的关系,这样才能令产教合作模式得以正常运作。

保证学校和企业的平等关系,能令学校间接控制好市场对职业教育的干涉和引导作用。如果学校在产教结合中的地位过高,则会削弱人才培养与市场的联系,并降低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如果学校在产教结合中的地位过低,则职业教育有完全被市场所控制的危险,最终丧失本身的教育职能。

保证学校和企业的互利关系,能同时激发学校和企业进行产教结合的积极性,有助于双方将这一教学体系长时间地发展下去。原本产教结合就具备互利作用,既能为学校提供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教学资源,又能为企业提供与自身需求相一致的技术人才,这种关系的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会成为现代职教体系的建设基石。

保证学校和企业的互信关系是产教结合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该关系中,双方的交流既是方法又是结果,通过不断的交流能提高学校和企业对彼此的信任与了解程度,而双方的互信又促使双方进一步寻求更多的交流,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我国预计在2020年完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职业教育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握好与各方的关系,实践教育改革,这样才能为国家提供必要的综合型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职教产教体系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本”转为职教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