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玲
华北油田公司审计部
内部审计实现企业价值增值途径之我见
张 玲
华北油田公司审计部
随着组织形式的发展变化,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管理层次的逐渐增多,内部审计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要继续生存发展就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应由传统的监督型内部审计发展成增值型内部审计,因此,内部审计应该努力寻找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途径并做出相应的转变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内部审计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途经。
内部审计 价值增值 途径
内部审计的新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实现组织目标”。[1]可以看出,增加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识别运营过程的改善方面,降低风险水平,即通过帮助机构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评价改善风险管理过程。二是增加组织目标达成的机会,即在与总目标保持一致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帮助组织实现目标。由此可见,内部审计部门存在的价值在于满足“增加组织价值并改善机构的运营”的目的。一切合理合法、可以增加组织价值的方法都应运用于为组织服务,内部审计工作也应围绕着为组织增加价值这一目标而做工作。
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类别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显性价值增值。显性价值增值是传统的常规性审计业务,比如财务审计、内控审计等,主要以凭证、账簿、财务报表为基础,以“查错防弊”为目的,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检查和监督,重点是事后的查处。内部审计带来的价值增值在审计结束后即可体现,审计难度相对较小,易操作,因此长期占据了内部审计的大部分业务范围,但因为它的常规性,与不同时期的企业战略定位联系度较小,在现代高度不确定性的企业环境下,这些常规的业务不能高度体现与组织长期价值创造目标相匹配的战略管理重点和高风险点,因此从内部审计资源的稀缺性和优化配置角度来看,它不是驱动战略管理时代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核心动力。二是隐性价值增值。隐性价值增值主要依赖于开展更多高增值性、非常规性的审计业务,这些高增值性的审计业务紧紧围绕着组织的战略发展需求与风险控制,致力于企业长期价值创造能力的改善与提高。隐性价值增值的业务短期内难见效果,一般要在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才能见效,并且业务开展难度大,对审计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内部审计部门很少或谨慎涉及这些业务领域。因此选择高增值性的审计业务,是实现内部审计增值效用的核心驱动因素。在保持对企业运营的常规高风险领域关注的同时,尽可能地扩大基于战略视角的高增值性审计业务的比重是内部审计部门扩大其增加组织价值效用的有效路径。
内部审计的对象已经从传统的以控制为基础转变为如今以风险为基础的风险导向审计,审计目标从监督检查向价值增值转移,增值范围从传统的财务领域向风险管理领域、内部控制领域以及公司治理领域增值拓展。总而言之,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部门通过确认和咨询活动可以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并将这些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企业管理层以及其他职能部门, 后者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运用这些信息, 可以创造出预期之外的超额价值,那么内部审计如何更好的实现企业价值增值,我认为应有以下途径。
1、参与公司治理,加强对企业战略的审计
早期的内部审计以财务监督和评价为主,似乎并不具有治理功能,实际是内部审计在当时呈现隐性治理状态。此后经营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效益审计等成了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管理和控制职能不断得到强调, 但它也不具备鲜明的治理功能。随着公司治理成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主题,内部审计的治理职能得到开发。[2]战略计划是良好的公司治理的开始, 一个组织要进行有效的公司治理必须重视战略计划和决策制定过程。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综合经济监督部门,要为决策层在宏观经济决策上提供准确而科学的依据。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是审计部门的职责。内部审计工作直接接触生产经营的第一线,易于发现、了解公司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内部审计人员应深入到战略管理活动的每个环节,对各层次的战略管理活动以及战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的分析、评价和监督,尤其是对战略选择的合理性和战略实施的有效性进行重点审查,合理评价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针,就企业的目标、计划、程序和决策提出建议,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各种资源和技术要素,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管理层根据审查的结果可以优补劣,逐步提高企业的治理效果。
2、充分发挥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面临的风险无处不在。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风险管理都是其经营过程中的核心内容。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对大量企业进行长期观察后得出的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有效的风险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企业的损失甚至倒闭都是由于不良的风险管理所造成的。内部审计师的职责是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和报告。对于风险的认识、防范和控制需要从整个价值链的角度来考虑。由于风险在企业内部具有感染性、传递性、不对称性等特征,即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或者疏忽带来的后果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担,而会传递到其他部门,最终由整个企业来承担。由于内部审计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业务,内部审计工作独立于各个业务管理部门,这样特殊的独立性就使得内部审计可以从整个企业的全局、从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并及时建议各个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风险,帮助企业改进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规避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从而确保企业增值。
3、信息技术的支撑是内部审计增值的利器
内部审计必须要从以事后审计为主,逐步转向事中、事前审计的范畴,才能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战略风险,而这又必须有强有力的信息平台支持。首先将手工查账的传统方法与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的先进方法结合起来, 对于存储在磁介质上的程序、文件、数据, 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 建立审计数据库。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可以更迅速、更有效地完成审阅、核对、分析、比较等各项审查内容, 及时提供审计结果, 提高审计效率[3]。其次, 内部审计部门就应不断开发应用审计软件,创新审计手段,加大非现场审计力度,建立起一套贯穿审计业务前台和后台的审计信息系统,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工作效能。再次在内审中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风险的预测、评估和分析等工作,以保证内审的保证、咨询等职能充分发挥, 提高审计效益,为公司增加价值,这也是实现审计流程高效、灵活、互动的根本保证。
4、审计人员结构的多元化是内部审计运行的核心
战略视角下的内部审计触角延伸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和战略高度,需要内部审计部门建立一支多元化素质结构的审计队伍。根据战略视角下内部审计的要求,更为有效和可行的方式是从各管理层和业务部门选聘审计人员,经过审计的培训和两三年的审计实践锻炼,再去审查他们擅长的业务领域将是建立战略导向型审计队伍的最佳途径。同时具备战略管理能力的审计人员也可以输送到公司的管理高层,实现管理人才和审计人员培养的良性互动,增加企业价值。
5、建立内部审计人员的考核和奖励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由于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专业结构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功能的实现。因此,我国内部审计部门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升内部审计人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在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和能力大小来确定其职位升迁和薪酬福利,促使内部审计人员牢牢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其次在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建立有效的自我评估机制,定期考核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对组织的贡献,促使内部审计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专业水准,实现内部审计部门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最后在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那些业务能力较强,专业素质较高的内部审计人员给予奖励;对那些业务能力低下,专业素质不高的内部审计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甚至予以淘汰。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支具备综合业务能力的高素质内部审计队伍,做好企业的监督与服务,增加企业价值。
6、组织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内部审计
由于内部审计工作基础弱,高管层对内审工作重视不够,在改革的今天,高管层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内部审计。这是内部审计能为组织增加价值的必要条件。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的方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方式包括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直接核减预算、定额等;间接方式包括监督或调查组织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指令的贯彻执行情况,向组织的经营和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咨询、资料等。显然,如果没有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就没有足够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就很难用直接的方式增加组织的价值;如果组织的经营管理人员不积极采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建议,不主动向内部审计人员咨询,不注意利用内部审计人员提供的资料,内部审计也很难用间接的方式增加组织的价值。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如何增加组织价值,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在企业改制中,内部审计要立足于本职工作,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探索和改进工作方法,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又要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强化审计监督职能、支持企业发展,及时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和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建议,为高管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不断增加组织价值,促进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早日实现。
[1]高文进,刘介星,基于价值增值视角的内部审计功能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4, 125.
[2]钟黎明,钟源,基于价值增值的内部审计研究,价值工程,2008,1, 47-47.
[3]钟黎明,钟源,基于价值增值的内部审计研究,价值工程,2008,1, 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