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非遗保护中的马街书会——与刘永涛先生商榷

2015-04-18 07:04许钢伟
晋中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书会马街赵庄

许钢伟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刘永涛先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民间自觉——以马街书会和赵庄魔术为例》(载《文化遗产》2010年第3期,以下简称刘文)一文中指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产业化”或缺乏保护而加快失落的背景下,民众的主体性、民众的文化自觉、民间力量的热情显得弥足珍贵,并且认为马街书会和赵庄魔术开发保护中的民间自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提供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样本。该文提出民众的主体性、民众的文化自觉、民间力量的热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作用,可谓慧识;将赵庄魔术开发保护的行为称为民间自觉,亦颇为中肯。但是笔者既不同意刘文将马街书会的开发保护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民间文化自觉,也不同意将其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实践样本。本文拟对刘文中在论述马街书会开发保护中的民间文化自觉时的主要观点逐一进行商榷,然后对如何正确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马街书会提出一些看法。

一、“美气”的好客待艺传统近乎消逝

为了说明当地百姓对马街书会十分喜爱,刘文论述道:“马街村世代相传的一种风俗就是家家户户都会热情地免费接待来马街书会亮艺的民间艺人,当地百姓对待民间艺人关怀备至,管吃管住,分文不取。正月十三是马街书会的正会,但从农历正月初五就开始有艺人陆陆续续来到马街村,热情好客的马街村民就连续十余天免费为说书艺人提供住宿、茶水和饮食等。当地教师司连升说‘接待艺人历年如此,从我开始懂事就接待,这是家传的。’”[1]刘文用这些材料来证明马街村民在马街书会保护开发中的民间文化自觉,笔者以为不妥。

热情接待民间艺人的确曾经是马街一带村民的习俗。历史上马街村民信守“无君子不养艺人”的朴素观念,民间艺人则坚持用书艺答谢住家,并说马街人“美气”(当地方言,人好之意)。门前的热闹让村民感到“美气”,艺人们也觉得这样做人才算“美气”。但是现在,美气不再,免费接待艺人的传统几乎消逝,只有极少数村民免费接待艺人(像马街村民张满堂),更多的则是放弃了这个传统,并且出现了“干店”现象——即村民在马街书会期间临时在自己家里开旅店,以盈利为目的,收取住宿费和伙食费。

笔者在马街书会调查时与书会艺人同吃同住在“干店”里,曾就这个问题跟艺人交流,多数艺人都说,没什么,现在社会都是这样了。(1)这是艺人的心里话,尽管流露出对以前美气的留恋和现在美气不再的惋惜,但是他们从内心深处理解绝大多数村民不再免费接待艺人的做法。这些现象的出现无可厚非,笔者这样认为,实际上艺人对此也多表示理解。根据马街村民(主要是张满堂先生和张一栋先生)近几年反馈给笔者的情况来看,在接待艺人方面,近两三年的情况,跟笔者2006年在马街看到的一样,并未发生什么变化,“无君子不养艺人”的“美气”传统近乎消逝。(2)

如果要从事实出发,从近几年村民们接待艺人的情况看不出马街书会开发保护中的民间文化自觉。所以笔者认为,刘文用以前马街村民热心接待艺人(其引用的材料来自1997年《马街书会会刊》,当时我国尚无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这一说法)来论证马街书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中的民间文化自觉是站不住脚的。

二、民间艺人书艺传承青黄不接

刘文认为,由于“技艺传承人对草根文化和自己所擅长的技艺有着深厚感情,对技艺的传承有着高度的自觉,而没有出现技艺失传和断层情况的发生。无论是马街书会还是赵庄魔术,都延续着传统的拜师习俗,有着一套较为完整的师徒宗亲体制”[1]。

说“技艺传承人对草根文化和自己擅长的技艺有着深厚感情,对技艺的传承有着高度的自觉”,这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说“没有出现技艺失传和断层情况的发生”,笔者就不能认同了。实际上,赶马街书会的说书艺人多数找不到技艺传承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据马街村民、马街书会研究会的会长张满堂的调查,许多年长的说书艺人相继辞世,一些年事已高的说书艺人由于身体健康等原因也不能来马街登台演唱,说书这个行当已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2]王青对马街书会的调查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在其论文中指出:“现在的说书艺人常常感到后继无人。”[3]

笔者在马街书会调查时同样关注了这个问题。和艺人们吃住在一起,给我印象最深的当数底层艺人的生活之艰辛。干店除了提供住宿外,还提供简单的饮食服务。住进去当晚,我吃了三元钱一碗的面条。吃完后回到房间,就跟几个艺人一起聊天。正聊着呢,突然听见外面房东大声叫喊:“水开了——”。正在跟我聊天的几个艺人听到叫喊后,都赶忙出去了。我想艺人到书会那天要说书亮艺,多喝点开水润润喉咙,也很正常。但是他们回来后的举动告诉我,我的判断错了。他们打回开水后,竟然是用来泡方便面的。我留意了一下方便面的袋子,是河南最便宜的那种——五角钱一袋。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第二天吃早饭时,好多艺人只买了馒头和稀饭,连一点菜都没打。我才知道自己在马街的饮食消费是多么奢侈了。仅从他们在干店的饮食,就不难看出他们生存状况的窘迫了。由此我才真正懂得,今天民间艺术衰微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大部分民间艺人生存之艰难使得艺术传承失去了昔日的吸引力。后来跟艺人聊天证实了我的这种判断。我所访谈的民间说书艺人都是农忙在家种地,只是到了闲暇时节才会出去说书卖艺。他们说靠这个挣不了几个钱了,连自己的孩子都不愿意学,更不用说别人了。言语之间,满含着无奈。(3)

笔者在近几年的跟踪采访中持续关注了这一问题。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赶马街书会的艺人收到徒弟的是极少数,民间艺人的技艺传承断层现象严重,不少艺人甚至面临技艺失传的困境。(2)

所以,刘文说马街书会的民间艺人没有出现技艺失传和断层情况的发生,与实际情况不符。笔者倒是认为,说马街书会说书艺人的技艺传承青黄不接,并非耸人听闻。

客观地说,确实有艺人收到了徒弟,将技艺传给了年轻人,像多次获得书会说书状元的说书艺人胡润芝,2006年笔者在马街书会调查期间,看到她带着弟子参加书会。但是像她这样科班出身的名演员(1981年考入河南省戏校曲艺班,曾获全国河南坠子十大明星之一)相对于草根艺人来说是极少数的。对绝大多数草根民间艺人来说,收一个徒弟,将书艺传下去,是一件令他们头疼的事情。马街书会不是靠这极少数艺人就能传承下去的,若绝大多数艺人的技艺后继无人,随着这些中老年说书艺人的相继离去,赶马街书会的说唱艺人必然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现在还能参加书会的艺人确实喜欢自己的技艺,但这辈艺人不在了,谁来充当他们的角色?

三、草根艺术未成为普遍的价值追求和风尚

刘文认为“马街书会和赵庄魔术在当地已经成为民众普遍的价值追求,马街书会和赵庄魔术的表演者主体不乏年轻人。”[1]这样的定位适合赵庄魔术,却不太跟马街书会对的上号。刘文在论证其观点时对马街书会采取的是含糊的表述。我们并没有在其论述中看到证明马街书会“成为当地民众普遍的价值追求”和“表演者主体不乏年轻人”的实质性证据。

若笔者没有理解错的话,刘文说的“马街书会和赵庄魔术在当地已经成为民众普遍的价值追求”中的“民众”应是指的马街一带的“当地”民众,而“马街书会和赵庄魔术的表演者主体不乏年轻人”中的“表演者主体”就马街书会来说指的应是赶马街书会的说书艺人。那么,马街书会到底是不是已经成为当地民众普遍的价值追求,马街书会的表演主体是不是真的不乏年轻人呢?

(一)先来说当地民众

当地真正热心说书艺术的绝大多数是中老年人,而真正热心马街书会传承与保护的当地人并不多。也有不少的青少年赶马街书会,但不是去听说书的,更多的是凑热闹。也就是说,在说书艺术受众的传承这一点上,马街书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王青在2004年和2005年对马街书会的调查中就涉及到这个问题。在她的硕士论文中曾指出:“随着乡村打工族的日益增加,城市的一些消费体验也被带入了乡村,更多的年轻人钟情于流行音乐或卡拉OK。从笔者的调查情况看,电视节目对于中老年的吸引并不大,调查问卷中有65﹪的中老年听众选择了在农闲时看戏或听说书;但电视节目及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吸引却相当大,在青少年组的问卷中9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看听音乐或看电视。”[3]也即青少年中绝大多数已经不是说书艺术的受众。并且王青还论及年轻人不喜欢说书的原因:“首先年青听众不满意说书的音乐,认为‘说书的曲太单调,现在的歌曲配乐丰富听着过瘾’(张栋,24岁,男,马街村民),其次不满意说书的年龄和说相,认为:‘说书人年青人少,太老的(说书人)听着没劲,说的时候,闭着眼只管说他的。’(李敏,18岁,女,杨庄镇人)”[3]

不难看出,能够将马街书会作为自己价值追求的最多是中老年人,他们是真正习俗化了的马街书会的忠实听众,而更多的青少年不喜欢说书艺术,也就谈不上将马街书会这样一个说书艺术的行当会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以此来看的话,说马街书会在当地已经成为民众普遍的价值追求恐怕是言过其实了。

(二)再来看表演者主体

马街书会上确实有年轻艺人甚至还有少儿,但是就上面我们已经论述过的民间说书艺人书艺传承的情况来看,很多艺人传承人都找不到,怎么带着自己的徒弟来赶马街书会。笔者在书会上看到的艺人中,绝大多数是中老年人。所以笔者认为,说马街书会的“表演者主体不乏年轻人”是不符合马街书会艺人的实际情况的。

总之,无论是从马街当地的民众还是马街书会表演者主体来看,草根艺术并未成为普遍的价值追求和风尚。

四、言说非遗保护应尊重事实

综上所述,对于马街书会来说,马街村民好客待艺习俗几近消逝,这直接导致马街书会内涵的流逝;多数民间艺人书艺传承青黄不接,技艺传承已经出现断层现象,甚至将导致技艺失传,马街书会表演者主体也将不可避免地减少;艺人中中老年占了绝大多数,听众中也是中老年居多,而绝大多数的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说书这门技艺和不喜欢听书,这足以说明草根艺术并未成为普遍的价值追求和风尚。就此三点而言,马街书会的传承和保护不容乐观。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马街书会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几个。

1949年前马街书会一直由艺人组织——三皇社和村民组织——火神社共同组织。新中国成立后,艺人组织三皇社和村民组织火神社被停止活动,书会的组织者一直处于不确定的状态,马街书会基本靠习俗力量延续。80年代后随着一些名艺人(如刘兰芳)的参与,书会渐渐进入官方视线,并逐渐受到官方的重视。但是官方的介入并未解决书会管理的问题,反而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书会主办权问题,青苗费的补偿问题,保护经费的使用问题等[3]。这些问题到目前尚未解决。

另外,马街书会原本的很多内涵丢失,比如民间资本对书会的支持远不如从前,对书会延传具有动力作用的马街一带唱灯书、对戏、对书等习俗已经消亡,火神庙等村落信仰的衰落等。毋庸置疑,马街书会原本丰富的民俗内涵变得越来越单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背景下马街书会的开发保护尚处于探索之中,其传承保护面临的问题还很多,就现实情况来看,笔者认为还称不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民间文化自觉,自然也不能急着将其作为实践的样本。在此指出非遗保护中马街书会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非危言耸听,盲目悲观,而是想指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作为研究者应尊重事实,依事实说话,如此才有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

注释

(1)2006年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二,马街书会正会的前一天)笔者在马街的田野调查笔记。

(2)2010年12月7日对马街村民张一栋的电话采访;2012年3月24日对马街村民张满堂的电话采访。

(3)2006年2月9日、10日(农历正月十二、十三)笔者在马街的田野调查笔记。

[1]刘永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民间自觉[J].文化遗产,2010(3):73-77.

[2]王立力.马街书会 草根曲艺的天堂[J].文明,2006(3):116-129.

[3]王青.马街书会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关于河南马街书会的调研报告[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猜你喜欢
书会马街赵庄
一本书
南宋永嘉“九山书会”研究
简论元代“书会才人”
薛莉:因为一座城,爱上摄影
记忆深处的马街书会
泥巴地里的曲艺盛会
——马街书会
赵庄雄狮
怪鸟夺妻杀夫(上)
许仙人
宝丰十三马街书会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