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文美,曹 强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蚌埠 233000)
当前大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各类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大学教育的产品——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安徽财经大学作为教学研究型大学,2014年实现了全国绝大多数省份进行一本招生,因此管理人员和教师应特别需要思考如何树立全新的价值观,采纳新的教学方法论,以更好地培养高质量的学生。
创新型大学未来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加深原有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难度,比如上海财经大学已经实现了数学、西方经济学和金融学中高级难度;第二,推行大多数专业选修课双语或者全英文教学;第三,实践教学和实践育人的新模式,在专业限选课中增加一定比例的实验课或者专门开设实验课。本文主要集中探讨如何提高双语教学的有效性,刘兆龙等(2012)的研究也表明,教材建设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关键环节。基于这种思想,笔者对安徽财经大学本科学习指南2010、2011、2012和2013级的培养方案进行统计,发现全校共开设了61门双语课,其中金融学院拥有18门课程,金融学院教师承担双语课程多达28门,占比46%,因此如何深化财经类高校的双语课程建设,是教材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选择教材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在教师教授知识过程中学生是主动构建者,不是需要受到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到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所以教材知识就不能仅仅看作是教师上课内容的灌输,而应该做为创设学习情境、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Rodriguez(1998)最早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基于社会转型期间的建构主义可以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教学的革新。Livengood等(2012)认为,建构主义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组织课程资源起到很好的作用,并且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评估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从建构主义具体内容看,包括认知理论和学习理论两个方面。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由学生主动建构,并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学习者基于先前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外界刺激物的相互作用形成对新知识和新理解的建构,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发生学习、如何建构概念和最有利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因素等。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对事物理解的程度与其自身的认知结构有关,学习个体的自身认知结构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可使个体获取知识。学习过程是一种协商活动,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学习者起到积极活跃的作用,主动摄取知识,而知识的传递者不能仅机械地传授知识,而要注重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良好的教学过程应该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外界刺激的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问题,通过自我建构发现新的知识来源并且消化吸收知识的新来源。
建构主义理论本质上是从学生角度入手,基于需求分析理论框架,在课程设计和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建构的框架必须要让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与学生进行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研究,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学生到底学什么和如何学习两个重要命题。例如,Waters和Vilches(2001)以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的需求框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材的需求。这种需求具体表现为难度系数和实用性方面。第二,获取专业技能的需求。这种对于实用技能的需求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第三,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需求。可以是英语、专业知识、实验技能以及资助学习能力等。Tsai(2013)以ESP(专门用途英语)为例说明基于任务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一方面学习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课程设置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另一方面课程的设置必须与具体的行业相关,这可以解决课程内容的特殊性。
因此,建构主义往往侧重教师对整个双语授课的理解,但是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学生的中心作用越来越重要,必然需要引入学生的意识以补充建构主义理论,而需求分析理论则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建构主义进行了改进。建构主义为我们研究双语教学相关方面(比如教材选择)提供了新视角,有利于重新认识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推动整个双语教学改革,同时把这一改革红利深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中去。
双语教学是未来高校专业课改革的三大方向之一,而教材建设则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如何顺应财经类大学双语课建设的新趋势,对当前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有着重要意义。双语教材建设的新趋势体现在:第一,教材编写与选用更强调质量,集中体现为“一流”与优秀。第二,强调评价指标体系在教材评价与激励中的重要性。第三,强调政策性指导在教材建设组织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财经类大学的双语教材还停留在引进国外教材和国外课件的层次上,但是编写双语教材具有学术性和专业性特点,不应该由外语专业的教师进行编写,而是需要具有专业背景的海外博士来编写教材。由于海外人员编写教材的收益较小,因此需要拿出国家九五重点规划教材那样的方法,由教育部或者省一级部门进行统筹安排,但是这次教材编写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构知识体系。同时考虑到2010年以后的使用者的特点,教材编写需要注重微信二维码和网络视频资源,使双语课程学习者方便使用视频资源或者用二维码阅读课后资料,体现用户的时代需求。在内容的安排上,不仅需要有基本的课程内容,而且在每一章都需要附有一些阅读材料,以供学有余力的同学深入做学术研究,充分体现双语教材和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和国际教学和研究接轨。曹强和虞文美(2014)也认为编写双语教材有利于引发大学生的学术兴趣,从而全面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目标。
双语教材的编写是一件长期建设的事情,短期内双语课程建设的主要工作是如何选用合适的双语教材。优秀的双语教材可以激发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性,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预习相关内容,课后及时复习,对于学生掌握该门课程乃至该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都有重要作用。但是教材的选用需要学校施加强有力的外部约束,才能更好地发挥双语教材建设的监督作用。目前我们认为实施双语教学既可以使用国际上流行的英文教材的中文版,教师使用英文授课;也可以使用国外的英文影印版教材,教师使用中英文授课,保证英文的授课比例不低于50%。比如笔者所讲授的金融学相关课程,我们更倾向于选择米什金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下册)》,博迪的《投资学》,罗斯的《公司理财》,这些教材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好评,然而缺点就是内容繁多,所以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授课中进行互动,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学校也可以聘用第三方教材选用监督部门,它们对于教材选用和教材供应可以提供更为客观公正的意见与建议。
对双语教材进行评价可以有效降低教材编写者和学生之间的迷茫,有利于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因此,双语教材的重要价值体现为教材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前者是从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和促进能力发展等方面考虑的,能够真正满足学生迫切的需要。后者是从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来说,让学生毕业后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说,应该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质量评价内容以及指标体系对双语教材进行评价,应在教材建设、教材投入、教材全面应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中确定最合适的评价指导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学生努力学习从而获得成功的良性循环机制。任何事情的实施都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同样双语教材的建设也不例外,高校需要对优秀的国内外教材,尤其是优秀的国外教材进入课堂加强政策导向,才能有效地建立以激励机制为中心的一系列环节,从而全面提高教材建设的内涵。
高校管理者在教材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组织和管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加大对双语教材建设的投入力度。可以考虑在实践育人项目中拔出专项经费对双语教材项目进行支持,这也是管理者重点研究的宏观问题;需要学校从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全局出发,建立双语教材建设与专业建设协调发展的机制,形成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个层面的教材体系,以教材建设带动教学建设,从而有效促进科研建设的良好发展。第二,成立专门的教学团队,遴选优秀的双语教材。双语教材的难点在于不断更新的内容和新时期新规律的教材学科特点,这对于学科建设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当前高校科研中存在着忽视教学团队的建设的现象,双语教材的建设正好可以在创作过程中整合团队的教学凝聚力。第三,不断追踪双语教材的质量。随着定量机制逐步进入到考评的各个领域,双语教材也面临着对新出版教材的推介和评价问题,同时考虑到用户至上的理论,因此需要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和教师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建议最好每隔几年就要修订和完善至少一次。第四,管理者要搭建各种研究平台,注重与优质出版社的合作。比如可以经常举办教学改革研讨会,定期选送优秀教师外出培训深造,在双语教学活动中引入更多新思想等。
高等教育中双语教材的改革,经常滞后于整个学科教材的建设,比如中国中文教材的建设始于“九五”时期,有关双语教材的建设至今仍然是高校各自为战,目前还没有出台统一规划。根据教育部在2001年出台的新政策,要求高校在进行教材选择时应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因此建设双语教材必须与时俱进,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必须要采用新的方法与方式进行教材建设,以适应学生做为知识构建主动者的角色,另外,笔者认为,双语教材的建设是一个不断进行动态调整的过程,存在复杂性以及新趋势。考虑到双语教材建设的新趋势,我们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希望能够为安徽财经大学双语教材的改革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材是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作为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动者,学生往往希望双语教材充满趣味性和活泼性,可读性较强。本着一图胜千言的理念,双语教材的编写可以表现为丰富的案例、阅读扩展专栏和插图。对著名理论的提出者可以增加作者简介和作者肖像,使得学生非常容易理解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加深对理论的内涵式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双语教学为专业课服务、为学科建设服务目标。
在MOOCS的冲击下,学生总是很容易通过网络平台找到海量的视频资源,因此应该把网络视频资源与双语教材进行有效整合,方便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从而提高双语教学的有效性。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教学环节的立体展示,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教材和教学过程。有效整合双语课程网络资源,可以参考慕课等网络资源和youtube视频网站以及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模式。
双语课程的难度是一个重要问题难度适当的原版教材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也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摄取知识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否则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也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然而目前国外的原版教材大多数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引进,难度较大,并不适合安徽财经大学的授课模式,因此高校教学团队应发挥自身的优势,遴选适合于本土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材。
[1]Livengood,K.,Lewallen,D.W.,Leatherman,J.,Maxwell,J.L.The Use and Evaluation of Scaffolding,Student Centered-Learning,Behaviorism,and Constructivism to Teac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Ir Spectroscopy in a Two-Semester Organic Chemistry Course[J].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2012,89(8):1001-1006.
[2]Rodriguez,A.J.Strategies for Counterresistance:Toward So-ciotrans formative Constructivism and Learning to Teach Science for Diversity and for Understanding[J].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1998,35(6):589-622.
[3]Tsai,S.-C.Integrating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Course ware into Task-Based Learning in a Context of Preparing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Fairs[J].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3,29(1):111-127.
[4]Waters,A.,Vilches,M.L.C.Implementing Elt Innovations:A Needs Analysis Framework[J].ELT journal,2001,55(2):133-141.
[5]曹强,虞文美.大学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4(12):14-16.
[6]刘兆龙,罗莹,胡海云.高校双语教学实证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2(5):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