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庆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内容与会计岗位标准对接的探讨
胡国庆
为贯彻执行“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为目标,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如何将细化的职业标准融合到教材和教学中,使学生在校所学与其将来的就业岗位实现无缝对接,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与企业会计岗位标准对接的角度对如何将会计职业环境融入《财务会计》课程内容进行了探讨,对《财务会计》课程提出了改革、完善和实施的建议,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胜任会计岗位工作,提升学生的会计职场竞争力。
财务会计;课程内容;会计岗位标准
随着高等教育成为“大众教育”的发展,参加高考人数数量逐年减少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在发生不断的变化,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财务会计》涉及的业务多、内容繁杂且难度大,而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所用的教材是以六大会计要素为主线来展开讲述,理论体系虽然完整,但教学内容安排过于理论化,没有与具体岗位相衔接,与实际工作中的具体经济业务的职业情景相脱离,不能体现会计岗位对会计技能的基本要求,加之高职学生的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较差、逻辑性不是很强,学生学起来觉得抽象、被动,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为提高高职教育对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规定: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将会计职业环境融入课程设计中,对课程内容和模式进行调整、改革和创新,将知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实现财务会计课程内容与会计岗位标准“零距离”对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会计专业技能,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相应的会计岗位。
基于以上原因,针对会计专业《财务会计》课程,对企业会计岗位职业标准及能力需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为《财务会计》课程内容与会计岗位标准对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一)调研目的及对象
为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职场竞争力,完善高职《财务会计》及《财务会计实训》的课程内容,完成《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内容与会计岗位标准对接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任务,启动了本次调研任务。调研采集的数据及分析结果,将应用于《财务会计》及《财务会计实训》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由于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进入中小企业就业,因此本次调研的对象主要为中小企业,本次调研的60家样本企业中,中型企业和小企业各占50%。为深入了解中小企业会计岗位的设置及其标准,课题组成员对相关企业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数据分析
1.会计岗位设置分析
表1 会计岗位设置
由于成本核算岗位和纳税核算岗位的设置及岗位标准的研究分别属于《成本会计》和《税务会计》课程研究范畴,本次的调研中没有涉及。从表1会计岗位设置来看,每个单位都设有出纳岗位,而财产物资、往来结算、资金等具体会计岗位,由于中型企业涉及的业务量较大,会计岗位设置较为详细;小企业相对来讲业务量较少,存在“一人多岗”现象,只设了出纳和一般会计人员。
2.会计专业毕业学生存在的问题
表2 从事会计岗位的会计专业毕业学生存在的问题
在对“会计专业毕业学生存在的问题”的调查中,根据表2采集的数据分析,72%的被调查企业反映毕业学生的会计操作技能不够熟练;55%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账务处理能力不够准确;认为沟通协调能力较差的为20%,缺乏职业道德的有25%。被调查企业反映,会计毕业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工作实践,融会贯通能力较差;大部分企业认为会计专业学生上岗以后不能迅速适应会计岗位工作,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适应;同时沟通协调能力、会计职业道德有待加强。
3.财务会计课程内容设计
表3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安排
从表3采集的数据分析,70%的被调查企业赞成以岗位核算进行模块化教学,辅之以相应的理论教学;78%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应将企业具体业务的工作流程(包括单据的传递、审批流程)贯穿于理论教学中;超过一半的被调查企业认为高职财务会计的课程内容按岗位进行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学生会计技能的提高。
4.企业会计岗位标准
对被调查企业各会计岗位的标准进行调研,将收集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形成各岗位标准如表4所示。
表4 会计岗位工作标准
(一)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选取
根据调研的结果分析,当前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与学生的就业定位和会计岗位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以适度、够用为原则,遵循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将课程内容与会计岗位标准相对接。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的设计应将每个工作项目按会计岗位分解为若干个工作任务,以培养技能为目标,加强技能训练。《财务会计实训》课程应围绕课程目标,在课程设计中应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模拟企业,建立仿真的校内实训教学环境
由于会计的特殊性,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很难涉及到企业的实际账务处理工作,而且也不能让学生大规模进入企业长时间实习,如果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对会计岗位的认知度的培养,会造成学生进入企业后很难迅速开展实践工作,这就要求会计专业需要模拟企业,建立仿真的校内实训教学环境。会计实训室应按部门、按岗位分工,且各岗位操作台应设置岗位牌,同时增加工商、银行、税务和债权债务单位。在实训过程中老师要强调各种会计凭证的传递及审批程序,要经过哪些环节,经过哪些岗位,这样会实训更具仿真性,增强学生对各岗位的感性认知,明确各岗位的任务和内容,熟悉各会计岗位的职责和会计职业道德,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实践和强化,实现课程内容与各会计岗位标准的“零距离”对接,以增强学生的学生兴趣,提高实务操作技能。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在调研中,被调查企业认为应加大实训教学的比重,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采用边讲边练模式,尽可能增加随堂实训课时,使理论与实训课时的比例达到1:1。通过随堂实训,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得以实践,提高业务核算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同时增强岗位认知感,使课程内容与会计岗位有效对接,实现课岗融通,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四)注重实训操作考核和过程考核,建立合理的学业评价考核制度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院财务会计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不断的变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是按“平时成绩*30%-40%+期末成绩*60%-70%”,期末考试通常按卷面考试的方式;近2年的考核方式变为“课外作业—10%,单项实训操作—10%,阶段(单元)测试—20%,期末考试(无纸化测试)—50%,教师评价—10%”等五部分组成的全程化考核评价体系,笔者认为这些考核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实践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应对该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加大单项实训操作的考核比重,将考核方式变为“课外作业—10%,单项实训操作—30%,教师评价(学习态度、出勤、自主性学习、课堂提问等)—10%,期末考试(无纸化测试)—50%”,以调动学生实践技能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会计技能。
通过与会计岗位标准对接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的改革,将职业环境融入课程设计,以强化学生的会计技能操作,增强学生的会计岗位认知感,提高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实现财务会计课程内容与会计岗位标准“零距离”对接,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毕业以后能迅速适应会计岗位工作,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实践性会计人才。
[1]刘瑞红.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我院《财务会计》核心课程改革为例[J].商业会计,2014,(08).
[2]王静.与企业岗位对接的高职会计实训课程的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2,(10).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S].2006.
[4]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S].2011.
(作者单位: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浙江省教育厅研究项目《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内容与会计岗位标准对接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201330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