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宇,王秉安
(福州大学 阳光学院,福建 福州350015)
马尾船政文化,是福建人民对中国复兴大业的一个重大贡献,也成为福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尾区政府提出了构建“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城”的设想,该设想准备以船政文化人文景观和历史遗址为依托,以船政文化内涵所衍生产业为支持构成船政文化景区。但这一设想目前仍停留在文化创意旅游业领域,与文化创意社区的内涵还有一定的差距。从现有的文献看,文化创意社区的研究主要限于创意城市的探讨,只有少数研究者关注创意城市以外的创意社区,例如,胡沂佳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思考,即从传统的“创意园区”演变为融入日常生活态的“创意社区”[1];陈媞、喻金田从创意资本角度讨论了创意区域[2];此外,也有极少数学者从区域特色文化角度来探讨创意区域,如刘剑从城市文化研究创意上海[3],闫珊珊从双语文化研究创意邯郸等。[4]可见,文化创意社区研究正处在起步阶段,尤其对依托独特价值的地方特色文化的文化创意社区研究更是鲜少。基于此,本文将对文化创意社区的发展进行研究,构建文化创意社区发展模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文化创意社区理论框架体系,并对马尾船政文化创意社区进行实证研究,这将是对我国文化创意社区理论研究的有益深化。另外,船政文化是福建重大文化遗产之一,立足于“船政文化——中国梦起点”,挖掘船政文化资源,开发与培育船政文化创意产业,从全新的视角与高度研究船政文化创意社区,推进马尾船政文化创意社区建设,也具有极大的实践价值。
有一定数量的人群集聚在一起生活的区域就形成社区(community),文化创意社区是指以特定文化为核心要素而发展起来的社区。马尾船政文化创意社区是以船政文化为区域发展核心要素的马尾新社区。
文化创意社区强调文化作为区域新兴的战略资源,在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它与资金、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等一样处于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地方特色文化的独具性、难转移性等使它对所属区域具有更大的价值,如船政文化作为马尾地区的特色文化,是马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转移和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文化创意社区是以某一特定的文化(特色文化)为核心元素,覆盖文化创意经济、文化创意社会和文化创意环境的新型社区,是文化主导型的社区。在这样的社区中,特色文化融入社区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区到处都能感受到这一文化熏陶的氛围,特色文化核心价值被生活在社区中的绝大多数民众所认同,成为民众衡量真善美的基本准则而被自觉地遵循和传递。
地方特色文化创意社区培育的首项工作是对本土长期积淀的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有的本土特色文化比较模糊;有的虽然可识别但个性不显著,与其它区域雷同;还有的本土特色文化明确,与其他区域文化相比也能呈现出差异性来,但是当地民众对此却是模糊不清,有待进一步挖掘与整理。
地方特色文化要成为推动社区发展的一种资源,就要对其进行提炼。一方面要提炼出其核心价值,另一方面要提炼出其文化基本要素体系,然后通过符号化处理使之可“视”化。特色文化基本要素主要有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的主题词(相当于企业CIS中的主口号)、LOGO(或图腾)、形象物(人、植物、动物、物体、建筑体等)、代表图案、代表曲调等。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能被广泛认同为这一特定文化的代表性符号。然后,将这些地方特色文化基本要素融入本土的传统产品,推进传统产业的文化转型升级,形成基于传统产品的文化创意产业,沿着传统产业文化化战略途径发展;或者将地方特色文化基本要素与本土传统技艺(如工艺美术技艺、手工生产技艺等)相结合,形成基于传统技艺的文化创意产业,沿着传统技艺文化产业化战略途径发展。产业文化化战略以及传统技艺文化产业化战略形成一定的规模后,就具备了将这个地区培育成具有特色文化的创意社区的条件。
依托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业链、产业集群乃至特色经济体系之后,可依托此文化资源开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和建设社区区域文化与社区形象体系,还可以将此文化资源的精神与元素符号再现在社区的环境建设中。
文化创意社区正是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平台,它是区域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及文化建设的最新切点。从区域发展而言,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更高价值在于它对整个区域发展的贡献,而不仅仅限制在经济领域。当地方特色文化从融于社区文化创意经济,延伸到社区文化创意社会和社区文化创意环境中去的时候,就能形成一个文化创意社区,其模型构建见图1。
图1 文化创意社区模型构建
推进马尾船政文化创意社区建设的首项研究应是对其船政文化历史地位与船政文化精神的再界定。船政文化研究是个成熟的命题,已有多个学者对船政文化精神做了研究。郑剑顺将船政文化精神归纳为自强、自主、自造、自驶和求精[5];陈日红将船政文化精神归纳为求实、创新和爱国[6];陈沙麦提出船政文化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中所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7];石沙诠释了船政文化精神即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8]这些船政文化精神的表达,大都与船政文化史实相吻合,多是一种史实的映像,它们之间的差异仅是由于视角不同而产生的,从中华民族历史演化高度进行深层次的挖掘都有待提升。
马尾船政文化产生背景是中国历史上的两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都是以清朝的懦弱而告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仅隔六年(1866年6月25日),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向清廷上呈奏折,以“泰西巧,而中国不必安于拙也;泰西有,而中国不能傲以无也”为据,提出创建中国船政。不到三周时间即1866年7月14日,奏折即获清廷批准:“实系当今应办急务……所陈各条,均着照议办理”,自此翻开了中国船政文化的第一页。由此可见,船政文化是肩负民族复兴强国的重任而诞生,是中华儿女最早的复兴强国梦。这一认识可以从船政文化所涵盖的内容进一步得以佐证:建厂造船、工业救国,办学育才、开放留洋,组建水师、血护海权,等等,无一不紧紧扣住中华民族复兴强国这一伟大主题。这一本质还原将大大彰显船政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时代价值。
依据文化创意社区演化周期的规律,马尾船政文化创意社区培育应该包括:船政文化核心价值的深度挖掘,船政文化基本要素的确定及符号化处理,船政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及其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的开发、培育与发展,船政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开发、培育与建设,船政文化创意环境体系建设的开发、培育与发展。贯穿在此庞大的文化创意社区建设系统工程中的一条重要主线,就是船政文化核心价值以及以它为中心的船政文化基本要素体系。
马尾船政文化基本要素体系提炼是船政文化创意社区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船政文化创意社区建设过程就是将船政文化融入社区经济、社区文化和社区环境的一个过程,只有船政文化基本元素体系能被准确提炼,才能保障这一融入过程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船政文化基本要素体系可以包括以下方面:船政文化核心价值——复兴强国,表达该核心价值的主题词、标识符号或图案,船政文化旗和船政文化歌,以左宗棠与沈葆桢为代表的形象人物,以船政衙门为代表的形象建筑,以万年清号军舰为代表的形象物等。这些要素能比较准确地承载船政文化的核心价值,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与典型性。
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建议可以组织制定《船政文化基本要素体系手册》之类的资料。这样的手册资料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核心层,由上述这些基本要素构成;二是延伸层,相当于区域文化的名片,可包括船政文化的名人、名舰、建筑、物件、名句,等等。手册的制定能够使船政文化形象化、规范化和固化,确保船政文化创意社区建设中能准确并方便地应用这些基本要素,使整个社区成为表达船政文化的一个载体。
1.马尾船政文化创意经济子系统建设。船政文化资源对马尾文化创意社区建设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其文化创意经济子系统中。现有的关于船政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大多集中于船政文化旅游产业上。例如,高祥杰提出船政文化是旅游资源的概念[9];王学昭等进行了船政文化旅游市场开拓研究[10];宋立中等进行了船政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11]
船政文化创意经济子系统的建设可沿着文化创意经济体系发展链推进,即从船政文化基本要素体系出发,进行文化创意产品与文化创意服务开发,将文化创意的产品生产与服务提供培育成船政文化产业链,进而发展成为船政文化产业集群,继而开发周边产品的产业链,最后形成一个以船政文化为核心资源的、由多个与船政文化相关的创意产品集群与创意服务集群融合为一体的区域船政文化特色经济体系。从创意学原理出发,通过厉无畏、郭占锋、韦信宽提出的文化产业化战略途径,发展出丰富多彩的船政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这正是船政文化创意社区建设最需探究的核心命题之一。[12-14]
船政文化创意经济子系统的重要载体就是“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城”建设工程。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城建设可以按照“一镇、一园、一场、一线”的总体思路推进。一镇指马尾古镇,围绕古渡口(千里闽江第一渡)和古街区等项目,再现马尾悠久历史及其在福建交通史中的地位;一园是指马尾船政文化园,通过马尾造船厂的搬迁进行改建,围绕船政衙门、船政前后学堂、船政工厂等古迹建筑群和中国船政历史文化博物馆等项目,建成船政文化城船政核心区;一场是指马江海战纪念广场,围绕昭忠祠建筑群、马江海战纪念塔和马江海战体验馆(可在现在船政文化博物馆的基础上改建)等项目,建成船政文化城海战核心区;一线是指北起古渡口,南至一号船坞,围绕古渡口、古船坞、船政码头、海战码头等项目,建成船政文化滨江带,显水露江串联整个船政文化城。
要充分运用船政文化积淀和开发出来的基本要素体系,大力开发船政文化创意产品,如纪念品、饰品等,大力开发配套的船政文化创意服务,如文艺与体育表演等,丰富船政文化城的内容与色彩。
2.马尾船政文化创意社会子系统建设。船政文化创意社区建设不能仅停留在区域经济的“船政文化”化层面上,还要进一步将船政文化融入马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区域文化、城市软硬环境中,也就是要在这些领域实现“船政文化”化,构建船政文化创意社区的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
船政文化创意社会子系统应该覆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区域文化与区域形象等领域。要将船政文化的精神与内涵融入马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马尾电视台和基层综合文化站等的建设,使船政文化成为马尾区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最重要特征。要将船政文化的精神与内涵融入马尾区域文化建设,包括企业文化、机构文化、校园文化、社团文化、基层社区文化等建设,逐步增强马尾民众对船政文化的认同和自觉。对船政文化的文化认同就是对船政文化的复兴强国核心价值的认同,对船政文化的文化自觉就是将船政文化精神融为民众自身的“基因”,船政文化创意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将船政文化与社区民众文化融为一体。
3.马尾船政文化创意环境子系统建设。船政文化创意环境子系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嵌刻船政文化符号的城市硬环境,二是凸显船政文化特点的城市软环境。船政文化城市硬环境建设包括城市建筑风格、城市形象建筑、城市大型雕塑、城市广场、城市公园等的建设,在这些可视的硬体性公共建筑与设施上充分展示船政文化元素;船政文化城市软环境建设包括区域形象及其传播体系的培育与发展,区域形象体系是指具有表现区域形象功能的人、事、物。其中人是最重要的,人人是形象,文化就是一个特定人群的思维与行事的习惯,要用船政文化复兴强国的价值来教化民众,让船政文化元素在马尾民众的言行举止上得到很好的显露,使民众成为船政文化环境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深入研究船政文化本质,将船政文化核心价值提升到“复兴强国”的认识高度,这对船政文化的传承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要拓展船政文化研究的范畴,从船政文化、船政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延伸到船政文化创意社区研究,从全新维度丰富船政文化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内容。开展对文化创意社区命题的研究,需要全面揭示文化创意社区的内涵、构成、运行机理、建设途径与推进对策,并对文化创意社区理论及其应用框架进行探讨。船政文化创意社区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涵盖了船政文化核心价值再升华、船政文化基本元素体系的符号化、船政文化创意经济子系统建设、船政文化社会子系统建设、船政文化环境子系统建设以及船政文化创意社区建设对策体系等领域。当前正在推进中的“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城”建设项目,应从一般景区建设上升为马尾船政文化创意社区建设,并将建设领域从旅游业与博物馆业领域扩大到整个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和环境领域,从局部区域扩大到整个马尾区。在船政文化创意社区的建设过程中,要紧扣船政文化创意社区建设的主线,从组织对策、人力资源对策、政策对策、投入对策等方面全面推进船政文化创意社区建设,为我省、我国文化创意社区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做法。
[1]胡沂佳.从“创意园区”到“创意社区” 山水杭州的创意之道[J].时代建筑,2010(6):114-115.
[2]陈媞,喻金田.欧洲学者对创意资本理论的质疑与完善[J].管理现代化,2012(3):64-66.
[3]刘剑.城市文化视域下的上海创意城市构建[J].上海企业,2010(5):61-62.
[4]闫珊珊.依托双语文化打造邯郸创意城市[J].中国市场,2010(26):92-93.
[5]郑剑顺.福建船政的五种精神[C]//张作兴.船政文化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6]陈日红.论船政文化精神与先进文化建设[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1):19-24.
[7]陈沙麦.福建(马尾)船政文化民族精神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6-90.
[8]石莎.船政文化精神对高校思政教育之借鉴[J].法制与社会,2008(3):217-218.
[9]高祥杰.福建船政文化是福州宝贵的旅游资源[C]//张作兴.船政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10]王学昭,宋伟.马尾船政文化旅游市场拓展策略探寻[C]//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市场学会,2006.
[11]宋立中,谭申.复合型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路径分析——以福建马尾船政文化为例[J].旅游学刊2012(10):95-103.
[12]厉无畏,王玉梅.论产业文化化[J].科技和产业,2004(11):10-14.
[13]郭占锋,罗树杰.发展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基于云南的田野调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1-90.
[14]韦信宽.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2011(3):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