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特点及逃生要点

2015-04-17 22:22:54陈建领
江西化工 2015年1期
关键词:场所火灾公众

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特点及逃生要点

陈建领

(江西省抚州金巢经济开发区公安消防大队,江西 抚州 344000)

摘要:近年来,公众聚集场所火灾事故频繁发生,通过了解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的特点,采取恰当应急措施,有效的安全疏散,正确的避难行动。

关键词:公共聚集场所火灾特点逃生

0引言

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们物质文化需要提高,公众聚集场所作为经济文化的主要载体承担着各种商业活动,娱乐活动,文化活动,交通运输活动,体育活动,宗教活动等,每一次活动都伴随着大量的人群聚集。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发生火灾时如何采取恰当的应急措施,安全地进行人员疏散,正确采取避难行动。

1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特点

1.1 人员集中,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

一些大型公众聚集场所如宾馆等内部不仅仅提供住宿,而且还有餐饮、健身房、桑拿室、KTV等娱乐配套设施,多数由不同的经营者承包,使消防管理变得很复杂,甚至脱节,造成责任不明确,消防安全得不到可靠保障。加之人员流动大,相对集中,特别是在一些节假日期间,顾客云集,而且部分从业人员未经过培训,无证上岗,对一些基本的安全应急常识知之甚少,可以想象,在人员流动如此集中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火灾,在火灾的发展阶段,人员是很难疏散完毕的,即使是小的火灾事故,也会导致人们惊慌失措、争先逃生、相互拥挤,不能及时疏散,加之人员对火灾烟气的恐惧心理,在缺乏消防安全培训、无应急照明设施、安全出口被锁、疏散通道和疏散门未按建筑防火规范设置等的情况下,极易造成混乱局面,出现踩死、踩伤等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2 用电设备多,着火源多,不宜控制。

公共娱乐场所一般采用多种照明和各类音响设备,且数量多,功率大,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局部过载,短路等而引起火灾。有的灯具表面温度很高,如碘钨灯具的石英玻璃管表面温度可达500℃-700℃,若与幕布、背景等可燃物靠近极易引起火灾。公共娱乐场所由于用电设备多,连接的电器设备、线路也多,大多数影剧院、礼堂等观众厅的闷顶和舞台线路纵横交错,尚若安装不当,使用不当,很容易引起火灾。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往往还需要各类明火或热源,如果管理不当会引起火灾。

1.3 燃烧迅速,蔓延快,扑救困难。

大多数公众聚集场所的建筑与经营面积较大,空间范围广,空气流通,采用大量的可燃、易燃物品如:衣物、鞋帽、纺织品、木质家俱等;在内部装饰、装修过程中,使用可燃织物如:化纤地毯、海绵等。发生火灾后,若是在火灾初期没有对火灾进行及时扑救或有效控制,火势会沿着可燃物迅速燃烧,蔓延到其它部位而发展到猛烈阶段,使火势难以控制,极易造成房屋的倒塌,往往会给扑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2公众聚集场所火灾逃生

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惨剧,且火灾中多数的死亡人员是因不懂疏散逃生知识,选择了错误逃生方法或者错过逃生时机而造成的。绝大多数人缺少逃生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发生火灾时采取恰当应急措施,有效安全疏散,正确避难行动,免遭烟、火的危害,才能在险象环生的死亡深渊上架起生命之桥。

2.1 要保持机智、镇定的良好心态。

在火灾突然发生的异常情况下,由于烟气及火的出现,高温的灼烤,场面混乱,多数人因此而心理恐慌,这是人最致命的弱点,不同的人在事故中则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一些人处于良好的应激状态下,其大恼运转异常活跃,表现在行为上则是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眼前的火情,采取果断措施保护自身。也有一些人会变得意识狭窄,思维混乱,发生感知和记忆上和失误,做出异常举动。如火灾中一些人只知推门而不知拉门,将墙当门猛敲猛击等等。在某市的一高层建筑中,部分人员已从着火楼层下到一层,本已脱离险,然而,由于一人发现楼梯道外门打不开,便折身上楼,其它人竞也跟其上楼,被火逼下后,门不开,又上楼,如此折腾,最后大部分罹难。其实它们只要转身通过一层楼道水平逃向大厅,便可脱险。因此保持冷静的头脑对防止惨剧的发生至关重要。

2.2 熟悉环境,利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自救逃生。

公众聚集场所在建造时须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批。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设置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在额定人数内。只要有组织、有秩序的疏散,五分钟内即能全部疏散完毕。我们进入公众聚集场所时,应首先观察和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及时向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方向逃生,疏散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疏导和指挥,要注意朝逃生指示标志方向或空旷地方跑,不要盲目跟风,相互拥挤,乱冲乱撞。

2.3 自制器材工具逃生

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时,利用周边的物品自制器材逃生,或利用落水管、房屋内外突起部位等建筑物设施。要学会随机应用,如将毛巾、口罩用水浇湿当成防烟工具捂住口、鼻;把被褥、窗帘用水浇湿后,堵住门口阻止火势蔓延;利用绳索或把布匹、床单、地毯、窗帘结绳自救,顺绳下滑逃生,注意应将绳索、结扎牢固,防止负重后松脱或断裂。例如在哈尔滨市天鹅饭店火灾中,住在楼内的几位朝鲜客人发现起火,楼道以被烟火封锁,就开窗跳楼,结果不是摔死就是重伤。而一位日本客人却先用浸湿的被子堵住门,然后将床单撕成条,连成绳子,顺窗下滑,逃出火海。

2.4 寻找避难所逃生

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如到阳台、楼层平顶等待救援,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房间如有水源要立即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以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速度,无论白天或夜晚,被困者都应大声呼救,不断发出各种呼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帮助自己脱离险境。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剧院天幕起火,大厅断电,疏散逃生无组织无秩序,局势混乱,人员拥挤,造成325人葬身火海,出人意料的是有两名10岁的小学生,发生火灾时,两人躲进厕所里,最后被人救出,幸免遇难。

2.5 逃生过程中要防止中毒

公众聚集场所在装修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海绵、泡沫塑料板、纤维等装饰物,这些物品燃烧后,产生大量的氰化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科学实验证明,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大于3%时,人只需吸入几口就可以致命,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于10%,也会很快致人死亡。同时,燃烧中产生的热空气被人吸入后会严重灼伤呼吸系统的软组织,也会造成人员窒息死亡。逃生的人多数需经过充满浓烟的路线,才能离开危险的区域。因此逃生时应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行,身边没有毛巾,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替代。要多叠几层,使滤烟面积增大,将口鼻捂严。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否则就有立即中毒的危险,同时,由于烟气悬浮在建筑空间上部,所以通过烟雾时应弯腰快跑,必要时匍匐爬行。如唐山林西百货大楼发生火灾时,一片混乱,在浓烟和热浪扑来时,有位女顾客正在三楼购物,她却临危不惧,趴在地上,顺着三楼楼梯爬到二楼窗口跳了出去,仅造成一点轻伤。2008年深圳“9.20”舞王俱乐部火灾,在起火2分钟内,有毒烟气已迅速笼罩整个场所,大量人员陷入逃生无门境地,很快被烟熏毒倒。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公共聚集场所的火灾特点的具体分析,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公共聚集场所的火灾发生情况复杂多变,一旦发生火灾势必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加强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公共聚集场所的防火能力,提升自我的逃生基本知识和技巧,早已成为保障国家财产、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何国富,孙茜.大型公共场所火灾安全疏散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0,6(26):44-48.

[2]刘伟,李东明.公共聚集场所火灾隐患及预防对策[J].价值工程,2012:322-324.

[3]胡大鹏.浅谈如何提高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2,29:246.

[4]李旭东.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特点及预防[J].商业文化:2011,352.

猜你喜欢
场所火灾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听的场所
现代装饰(2020年7期)2020-07-27 01:28:32
远离不良场所
遇火灾怎么办?
恋爱场所的变化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