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演绎与符号的变迁
——以佛山“行通济”为例

2015-04-17 21:40申小红
关键词:生菜佛山习俗

申小红

(佛山市博物馆历史研究部,广东佛山528000)

传统的演绎与符号的变迁
——以佛山“行通济”为例

申小红

(佛山市博物馆历史研究部,广东佛山528000)

始建于明朝的“通济桥”是佛山的著名桥梁之一。“行通济”有数百年历史,该习俗与北方和江南等地区的“走百病”、“走三桥”、“渡厄”等民间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寄托着人们追求平安、幸福的良好愿望。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移风易俗的实践,新兴的文化元素不断补充,导致某些原有的文化符号发生变迁,这是民间民俗文化适应社会发展而自我调适的结果。

通济桥行通济;走百病;摘灯带;生菜;舛变

古桥是构成水乡的重要因素,也是水乡形成的重要见证。它们不仅是一种具备实际交通功能的建筑,而且是既具美感又有人文气息的艺术品,是“合理与浪漫的巧妙结合”[1]。

古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是以桥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的展现,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完美结晶,它一般包括桥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2]等方面内容。

一、“行通济”习俗与水乡信仰

佛山“行通济”的传统仪式,一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也带有其它地方“走桥渡厄”、“走百病”等传统民俗的典型细节,充分体现了佛山作为移民社会、工商城市的特性。

(一)“行通济”习俗的表证物:吉祥三宝

在传统社会中,佛山居民“行通济”主要携带花灯、风铃、生菜,也有携带纸质金元宝、香烛等拜神用品的。

如今的“行通济”习俗,一般是携带风车、风铃、生菜,它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作“吉祥三宝”:风车象征时来运转,顺风顺水,也叫转运风车,意头好,又因为轻巧,无安全隐患,所以老少咸宜;风铃的铃声悠扬、悦耳,象征着福音;生菜,在广东也叫做“胜意菜”,取谐音“生财”,象征着财源滚滚、财运亨通。

1.花灯

旧时正月十六晚行通济,人们提着各式各样的花灯,除了给夜色中的城镇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外,也主要起到了照明的作用。“上元(元宵节),开灯宴,普君墟为灯市……自元旦(春节)为始,他乡皆来买灯,挈灯者鱼贯于道,通济桥边,胜门(现城门头)溪畔弥望,率灯客矣。”[3]人们趁着元宵余兴未尽,于正月十六到通济桥上来游玩。开始人们行走通济桥,只是为了观赏花灯,游览夜市而已。“行通济”祈福,这种民俗活动则是后来逐步形成的。

如今因现代城市的夜晚都实行了亮化工程,几乎每条街道每隔两三米就有路灯,热闹的公共场所更是灯火辉煌,形同白昼。没有了照明需求,花灯也就慢慢退出了行通济活动的历史舞台,现在主要是用作城市的节日装饰,如悬挂在路灯下或放置于公园、风景区内,供广大民众观赏。

古时的花灯,因多在南济观音庙附近摆卖,所以,其上绘制的图案主要是观音菩萨像。解放后,随着“行通济”活动的逐步恢复,也随着城市建设中路灯的添置,已经不需要用花灯来照明了,另外也是为了安全起见,因为花灯里放置的是蜡烛,容易发生火灾,所以花灯也渐渐被风车取代了。

近年来,一些精明的商家为了迎合人们求财、求富的心理,在风车上绘制的图案主要是财神像,同时为了满足少儿的需要,风车上也绘制了喜羊羊等卡通图像,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

2.风铃

风铃,既有视觉造型之美,又有听觉悦耳的享受;既是居家的小摆饰,也是宗教的重要器物;它可以是轻松休闲的,也可以是庄严肃穆的。

中国古人悬挂风铃,是实用性超过装饰性,是以其悦耳的声音,达到或警示,或静心养性,或祈福的目的。如今的佛山“行通济”活动中,风铃的主要目的是用来祈福,迎来福音的。

刚开始恢复“行通济”活动时,还没有商家敢公开卖生菜,烧香拜神又被当作封建迷信活动而被明令禁止,所以,一些精明的商家就拿风铃等小商品来兜售,既取其“迎来福音”的好意头,又能吸引小朋友的眼球,所以风铃就成了“行通济”活动中非常抢手的吉祥物,也渐渐成为该民俗活动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3.生菜

生菜因与“生财”谐音,成为广府人心目中的“胜意菜”,由于“生”可寓意生发、生育、生财、生猛等,尤其是“菜”和“财”是谐音,意味着“钱财”、“财运”、“财势”等,因而生菜也渐渐地在一些民间民俗活动中变成了“求财”、“求运”的吉祥物。

人们普遍相信生菜有“生财”、“生发”、“生育”之吉兆,故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也经常能见到它的身影。

(二)“行通济”习俗的传统禁忌

走通济桥时,人们普遍会遵从一些自古至今的传统禁忌,如不能逆走,生菜不能扔掉,不要踩住通济桥牌坊下的门槛等等,否则就不灵,就不会带来好运。

1.忌逆走

人们认为行通济必须一次性从桥头走到桥尾,古时的通济桥是东西方向,是从桥的东头走向西头的,现在的通济桥是南北方向的,应该从北走向南的,切不可走反了方向,或者走回头路,更不能停留,否则就会因犯忌而不灵验,因为“行通济”有“九出十三归”的讲究。

“九出十三归”是传统社会时期佛山典当行的规矩——抵押值为九块的物品要用十三块赎回。通济桥从桥头到桥中有九级台阶,而从桥中到桥尾则有十三级台阶,与典当行“九出十三归”的行规吻合,否则就会认为蚀本而觉得不吉利。

2.忌扔菜

走完通济桥以后,一般是要将生菜带回家,供奉在家神牌位前,不能扔掉,因为“生菜”寓意“生财”,“财”得拿回家,不能扔,否则就会犯忌,就会蚀财。中国作协会员、佛山市文联名誉主席任流先生还就此创造过一首劝善歌《引财归家》,其中有两句是:“引财归家享繁华,春风得意遍地花;通济桥畔星光洒,祝福贺喜红灯挂。”[4]在引导人们特别是新移民如何处理生菜的问题上,起了很好的正面劝化的作用,既环保又不浪费。

3.忌踩槛

门槛,是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是有出入门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构件,如宫殿、民居、庙宇、牌坊等等,是门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通济桥牌坊时,不能脚踩牌坊下面的门槛,应该抬腿跨过,而且最好是男抬左脚,女起右脚,否则就被认为不吉利或灵验,这是对古桥的谦恭和敬畏。近几年,随着这项民俗活动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其中。为了避免人流量高峰时期人们过门槛时不小心摔倒而发生踏踩事故,如今牌坊下面的门槛已经被移走,一下子就觉得少了很多韵味和内涵。

(三)“行通济”习俗的主要仪式

佛山“行通济”与其它地方“走桥渡厄”、“走百病”等传统民俗相比较,我们发现仪式主体基本相同,信仰基础基本一致,可以说是全国各地“走桥”、“走百病”等民俗的一个缩影。其传统仪式主要有:南济观音庙里扯灯带、庙前买生菜、桥上用硬币掷石龟、桥尾烧香拜社公(土地神)、回家拜祖先等。

1.摘灯带

佛山“通济桥号南济”[5],桥头原有一座尼姑庵,也叫白衣庵,供奉观音大士。顺治年间,僧人园朗募集资金将其改为南济庙,民间把观音看作是生育神,故有“送子观音”的说法。“行通济”那天,已婚妇女不管是已婚未孕、已婚已孕还是已婚已育,成群结队地来到庙里摘灯带,祈求子嗣,如果有男子到庙里抽签,那一般是求功名、求前途或求钱财的。

灯带,其实是指庙里长明灯四周悬挂的纸带,也有少量的丝带,分红、白两种颜色,以白颜色的居多,扯着白色的是生男之兆,扯着红色的是得女之兆。人们普遍相信,摘灯带时必须闭着眼睛或低着头,不能偷看,更不能有意为之,否则就不灵验,摘灯带求子嗣的习俗在华南特别是广东很普遍:“元夜,妇女到神庙摘灯带,怀归置床箦下,云宜男。”[6]

其实,摘灯带与明清时期的华南特别是广东的求嗣信仰或习俗有关,或者说是一脉相承的:

一是“花王信仰”习俗:据《广东新语》记载,“越人祈子,必于花王父母。有祝词云:白花男,红花女。故婚夕亲戚皆往送花,盖取诗‘花如桃李’之义。诗以桃李二物,兴男女二人,故桃夭言女也,摽梅言男也,女桃而男梅也。”[7]梅花主要是白颜色的,桃花主要是红颜色的。又如吴川县梅箓镇的已婚妇女在彩桥上摘花,据说摘到白花就会生男孩,摘到红花就会生女孩。

二是“用灯求丁”习俗:因灯与丁谐音,如顺德龙乡“元夕张灯…送灯与人,以为生男之兆者。”[8]如海丰习俗“元夕于江干放水灯,竞拾之。得白者喜为男兆,得红者谓为女兆。或有诗云:元夕浮灯海水南,红灯女子白灯男。白灯多甚红灯少,拾取繁星满竹篮。”广州的元夕灯节“士女多向东行祈子,以百窦灯供神,夜则祈灯取采(彩)头,凡三筹皆胜者为神许,许则持灯而返。逾岁酬灯。生子者盛为酒馔庆社庙,谓之灯头,群称其祖父曰灯公。”[9]

三是“采青”、“偷青”习俗:如龙山乡“十六日…是夕,妇女偷摘人家蔬菜,谓可宜男。”[10]在阳江县“上元夕,摘邻家园蔬,谓之‘偷青’,取得子之兆。”[11]四会县“元夜,妇女步月至人家,撷菜少许,曰‘偷青’,云‘宜男’。”[12]

四是“偷红”习俗:如四会县“元夜,妇女撕取人家门前春联,曰‘偷红’,云‘宜男’。”[13]

五是“拾爆首”习俗:如顺德龙山乡“正、二月,各庙社烧花爆,男女往观,拾得爆(首)者来岁须还,以鼓吹送至家,谓为添丁之兆。”[14]花爆“高不过三四尺,内实杆槁,外施五彩”。爆首是指事先放置于花爆内的一个小铁环,花爆引爆后,各家各族纷纷争抢爆首,往往也会酿成械斗,导致命案发生:如嘉庆年间的三水县,由于在节日活动期间争抢爆首而发生宗族之间的械斗,所以此习俗多次被地方官府叫停。[15]

2.买生菜

人们行通济桥前,通常会买上一扎生菜,提着过桥,取其“胜意”、“生财”的好意头。旧时行通济,人们手里提着的生菜一般来说是有个“一二三”的讲究:即每扎生菜里有一棵葱,二棵生菜,三支香。一棵葱表示“一生聪明”,二棵生菜取“好事成双、生财有道”之意,而且葱、菜要有根须,“有根有须,子孙繁庶”,三支香,因“三、六、九”在古代都是大数,表示“子孙香火不断或续香火”之意。一般情况下,每扎生菜里还会有一个红包,即利是封,人们走桥之前会先到南济观音庙,将红包(利是封)投进功德箱里,接着男求上签,女摘灯带,然后拎着生菜走过通济桥,到桥尾的通云社坛将三支香点燃,用来拜社公(即土地神),最后将生菜带回家祭祖,而且还美其名曰“引财归家”。现在卖生菜的商家会在每扎生菜外贴上一小片红纸,用来代表红包。

买生菜,应该是“采青”习俗的流变形式。如今的生菜扎里偶尔也会有一棵芹菜“芹”取谐音“勤”,寓意勤奋、勤劳,“葱”取谐音“聪”即聪明、聪慧,芹菜加葱加生菜,寓意勤奋加上聪明就能生财,无形当中对行通济的年轻一代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劝谕教化作用。

3.掷钱币

最初建成的古通济桥,为三拱桥,在靠近桥尾的中拱与尾拱的左右两侧各有两只石龟,石龟的脑袋与现在的篮球差不多大,每个石龟的背上都有一块石碑,每个石龟的占地面积大约四平方米,从底座到碑顶每个大约四米高,与桥拱位置持平。行通济那天,人们纷纷站在桥上用钱币或果品掷向石龟。如果掷中石龟的头部,人们会认为来年会交好运;投掷的钱币或果品如果留在龟背上,而没掉入水中,人们就会认为来年必有好运。[16]成立人民公社后,1960年9月通济桥也被改成了单拱公路桥,石龟也被搬到了中山公园的秀丽湖旁边。[17]

4.祭社公

行通济时,扯灯带的妇女先要到南济庙烧香,其他人可以不去。但是,下桥后,人们争先恐后地到桥尾通运社坛烧香,祈求社公(即土地神)保佑佛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有时还会烧一些写有“福禄寿喜”“四季平安”“四季安康”“财源广进”之类的红纸包,并且燃放爆竹以酬神。

土地神属于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会供奉土地神。土地神还是商人崇拜的财神,每个月的初二、十六,都要祭拜,在广东被称为“做迓”(或做牙)。

5.拜祖宗

走完通济桥以后,人们通常把生菜、纸质金元宝等带回家中,将生菜供奉在家中的祖宗家神牌位前,焚香、烧金元宝,祭拜祖先。

“行通济”习俗过程中的祭土地、拜祖先仪式,也可以看作是佛山社会地域文化与商业文化的一个典型特点。

二、“行通济”习俗的舛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需求、风俗习惯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佛山“行通济”这项习俗的舛变过程中,有两个主要方面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一是人们的求财富、求平安的功利心态;二是慈悲为怀的情结。

最开始的“行通济”活动,人们主要是奔着求财、求富、消灾、祛病的目的去的。传统社会中,基层民众特别是草根阶层在农闲之时的娱乐、消遣活动是极其有限的,这样一来,在枯燥、繁重的劳动过后,基层社会中的民间民俗活动就给他们的心灵以慰籍,这样的活动就成了他们一年之中难得的休闲时光和狂欢节。特别是像“行通济”一类的民俗活动及相关仪式,其仪式细节本身就具体到祛病、消灾、求财等功利心理上,呈现出趋利避害的本能。所以,广大民众是趋之若鹜,具有典型的功利心态是不足为怪的,这也是人之常情。

明清时期,特别是到了清代,在“行通济”活动期间,就出现了人们自发、自觉做善事的现象:如在行通济当晚,不少商家在沿途摆放点心、茶水等,供行人免费享用,有的药家还免费施医赠药,民间团体也自发组织捐款活动,用善款来扶危济困。[18]

现在,“行通济”的仁爱、互助精神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而且有了新的发展:一些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等出现在“行通济”活动中,如着装统一的志愿者站在桥头、桥尾的人行道旁,或向民众派发宣传资料,或手捧募捐箱募捐,或在“行通济”的人潮中帮忙推轮椅,或搀扶老人,或引导人们的行走路线。慈善组织还组织义卖、专题募捐等活动。所得善款主要用于佛山辖区内的扶贫济困工作,如定向帮助一些弱势群体等,其主要资助项目有:助学、助医、助残、助孤、助老、危房改造和临时救济等17项。[19]真正体现了“行通济”民俗的“通济天下”的精神。

任何民俗都是一定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必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变化而发生变迁,不是一成不变。不变的只是一些基本内核和民俗基因,是相对的,而变化是绝对的。

从历史的长河中一路走来,绵延了几百年的佛山“行通济”习俗也毫不例外地发生了舛变:习俗平台和空间的变化,仪式细节的增减;抗日战争、文革期间曾两度废止,后来参与活动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民间民俗活动的草根性渐行渐远,活动路线被规划且时有变化等等。

(一)习俗展示的平台和空间不断演变

“行通济”习俗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变化的,而这些变化就会具象在该项习俗的平台——通济桥及其附属空间的变化上,由此也带来一些仪式细节的增减和丰富发展。

从前文的记述中我们了解到,通济桥的修建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并且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就有十次。从木质结构到木石参半结构,从石质结构到混凝土结构,从混凝土结构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从钢筋混凝土结构再回到石质结构,通济桥的修建,经历了从实用、交通到彰显家族荣耀,从心理依赖到功利需求,从信仰萎缩、实用功能突出到文化回归的过程。

佛山位于河网密布的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中心地带,境内河流纵横,因此桥对水乡民众的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通济桥横跨佛山涌的洛水,是通往顺德、番禺等地的必经之路,因此也是佛山河涌地带的水上物流、人流集散要地。孙丽霞称:“明清时期的佛山,是可以与省城广州比肩的手工业、商业非常发达的工商重镇。众多的手工业者和商人求财求利的商业诉求和功利心理特别强烈,他们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实力,这是许多民俗活动风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科学、文化还不发达的传统社会,人民对自身特别倚重的地域或建筑也常常会产生精神上、心理上的寄托或依赖。”(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周年学术研讨会暨2013年年会)所以通济桥经历屡修屡坏、屡坏屡修的过程是不足为怪的,因为它是佛山广大民众的心理寄托和信仰平台,具有依赖惯性。

从通济桥的十次修建情况来看,其附属设施及桥场空间也随之发生变化。桥亭(茶亭、且住亭等)的修建,除了给旅途中的过客提供歇脚和休息的场地外,它们还是本地民众休闲的地方,有时还是族长与族人商讨制订家规、颁布族约的场所。桥头的南济观音庙能满足已婚妇女祈求子嗣的心理需求,向石龟扔钱币果品,能满足广大民众祈求好运的功利需要,到桥尾祭祀社公,祈求风调雨顺,能满足人们的信仰需求。

抗战爆发前,通济桥及其附属设施、桥场空间的基本功能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仪式细节也基本保留,人们的信仰需求、心理需要、休闲娱乐等还能得到基本满足。抗战爆发后,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百业凋敝,生灵涂炭,朝不保夕,就连起码的生存也无法得到保障,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娱乐休闲等文化生活简直就是一种奢望,所以“行通济”活动也就基本消失了。

解放后,百废待兴。通济桥也被多次拆除改建,附近或附属设施等都被拆毁,习俗展示的平台及其周围环境已被弄得面目全非,再加上“文革”期间,随着破除封建迷信活动及破“四旧”等活动的深入,像“行通济”一类的民间民俗活动也毫无例外地被贴上了“封建迷信”的标签而加以严令禁止,所以“行通济”活动也被迫废止。

(二)参与活动的主流群体时常有变化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思想观念的改变,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断多年的“行通济”活动又开始复兴,整个活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参与该项活动的主流群体不断变化,人数也不断增加,规模也越来越大。另外,一些仪式细节也有增减。孙丽霞称:“从单纯性、自发性的民间民俗活动发展成了政府引导、管理,多机构团体参与的泛民俗活动。”(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周年学术研讨会暨2013年年会)2001年佛山市政府在原址附近重建了通济桥:以通济桥为中心的一些附属设施及桥场空间,如通济牌坊、通济广场、乐鱼亭、知鱼轩、生菜池等,环境变化了,“行通济”活动本身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参与活动的人数变化

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加大了对民间民俗活动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并加以引导,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重建后的通济桥是南北方向的,“行通济”活动一般是佛山春节习俗的压轴戏,人们又常常将之与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并在了一起,所以,行通济的高峰时段通常在正月十五晚八点到十六的凌晨一点之间,2001年参与“行通济”活动的人数是近30万,2006年为47万多人,2009年增至73万多人,2010、2011年都达到了百万之众,2013、2014年的正月十四至十六这三天,每天的人数都超过了40万,2014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又恰逢西方的情人节2月14日,所以“行通济“的人数更是达到了63万[14]之多。以上只是官方公布的参与“行通济”的人数,而且也主要是在元宵节这个时间段统计的。其实,如果按照传统社会里的三天“灯节”来统计,即从正月十四零点开始,到正月十六二十四点截止,参与“行通济”活动的人数就会大大超过官方公布的数字。

2.参与人群的构成变化

旧时,参与“行通济”活动的群体一般以家庭为单位,主要以佛山本地人为主,其次是佛山周边村镇的人。后来,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广东经济快速发展并且异军突起,数量众多的用工单位的存在,自然就需要和吸引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在这样的背景下,外来人员大批南下广东各地。如今在佛山的外来工作人员数量差不多超过了本地人,所以他们也逐渐成为“行通济”活动的主力军。孙丽霞称:“他们或是同事或是同乡,以年轻人为主,成群结队,家庭形式较少。”

陶思炎先生在论述当代民俗变迁的标志时曾提出“主体空间的流动”的理论:指主体原相对封闭的生存空间被打破,进入一个彼此相联、上下流动的开放空间。其主要潮流是从农村流向都市,也包括其他人流群体的定向与多向的运动,它们包括打工群(弃农从工者)、商务群(外出经商者)、学生群(外出求学者)、海归群(归来的海外学子)、游客群(旅游观光者)等。[15]“行通济”活动参与的主流群体的变化特征正是这一理论的典型验证。

(三)传统与现代仪式细节的变迁

由于“行通济”活动的几度废止,许多本地的年轻人和大部分外来人员并不了解该项活动的民俗内涵,尤其是仪式细节方面的变化,如花灯的退出、生菜应带回家但被抛掷、摘灯带祈嗣习俗的消失、掷钱币投石龟、祭祀社公等仪式因建筑物的拆除而被废止等等。

在传统社会中,花灯、风铃、生菜是“行通济“活动所需的三个主要吉祥物,其它的还有纸质金元宝和香烛等。花灯(灯笼)是传统社会时期晚上外出的主要照明工具,所以花灯(灯笼)是晚上走桥的必备用品,而且正月十六“行通济”民俗的形成与正月十五的开灯节和正月十六的散灯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花灯(灯笼)就演变为是“行通济”活动的最主要的吉祥物。

解放后,城市开始设立路灯并且逐渐增多。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也随着城市亮化工程的实施,公共场所如公园、风景区等的照明设施也日益增多和不断完善,作为照明功能的花灯或灯笼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也就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而现在的花灯或灯笼主要用作装扮节日的城市,起美化城市的作用。

所以,如今的佛山民众“行通济”,一般都习惯带风车、风铃、生菜,它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作“吉祥三宝”。

传统社会时期,人们“行通济“后,会把生菜带回家,并且要供奉在家神牌位前。进入二十一世纪,很多人嫌麻烦,再加上外来务工人员不了解其民俗内涵、富裕起来的本地人也不再稀罕两棵生菜,不再将其带回家,而是从桥上直接扔到河里,造成了河道污染堵塞和很大的浪费。佛山民俗专家、地方名人一再呼吁“引财(菜)归家”,不要乱扔生菜,但是情况一直没有多大改观。

后来,在听取民俗专家的意见后,市政府斥资在桥尾的通济广场里修了个圆形池子,池子中间立了一个两米多高的陶塑生菜。本意是想用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劝导人们不要扔生菜,结果没料到,人们走完通济桥,到桥尾又把生菜往池子里的陶塑生菜上扔,而且比以前往河里扔的劲头更猛,如果能碰巧扔到陶塑生菜上而没掉下来,就会喜笑颜开,认为来年会大吉大利,无意之中“扔生菜”就形成了攀比和竞赛,所以导致最近几年,每年“行通济”活动结束后,环卫工人都要清理十几、二十吨被砸烂的生菜。

至于摘灯带祈嗣习俗的消失,掷钱币投石龟、祭社公等仪式的废止,是因为通济桥的附近或附属设施的拆除而造成的。

1958年至1982年期间,随着通济桥的几次拆除改建,其附近的南济观音庙、社坛、桥亭,其附属的石龟等所谓的“封建毒瘤”也被一一拔掉。2001年修建的通济桥,虽然满足了人们的祈福、消灾的心理愿望,但没有了历史意蕴,更没有了民俗内涵。因此,不要指望“行通济”仪式细节的保留,更不要奢望仪式细节的复兴,因为没有了南济观音庙、石龟、社坛、桥亭等设施,所以,与这些设施相关的“行通济”习俗的仪式等原生态细节也就被永远地废止了,非常可惜。

(四)民间民俗文化的草根性渐行渐远

民间民俗活动常常伴随着禁忌习俗,因为有了禁忌人们才会心存敬畏。旧时的“行通济”活动最大的禁忌就是走回头路,而通济桥的方向基本都是东西方向的,所以明清到民国时期是从东边的桥头走到西边的桥尾,过桥尾右边的大基,经存院围兜至澳口返回家中,具体时间是从正月十五子时开始,到十六的子时止。

近年来,在市政府的主导下,围绕“行通济”民俗活动,佛山多方合力举办了内容众多、主题鲜明的大型文化活动:如2006年的“畅行通济·引财归家”的万家通济系列文化活动;2007年的“著名作家佛山闹元宵”;“2008年的“省港传媒精英佛山行通济”;2009年的“岭南文化名家行通济”以及“闹元宵论财势行通济系列活动”等;2010-2014年,在佛山传媒集团和佛山市慈善会的具体组织下,在禅城区多个职能部门及社会慈善机构的配合下,连续几年举办“温爱佛山”慈善万人行系列活动,组织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市民、宗教界代表等组成十几个方阵“行通济”,以“温爱佛山,通济天下”为主题,倡导扶危济困、互助友爱的慈善情怀,但与其民间自发、自愿的草根性相去甚远。

而现在重建后的通济桥是南北方向的,“行通济”活动又经政府宣传与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并在一起了。所以,行通济的高峰时段通常在正月十五晚八点到十六日凌晨一点之间,所以每年官方统计的“行通济”的人数也主要是这个时间段的。“行通济”时,人们由北向南一路浩荡通过。而现在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为了图方便、省时间,又从桥尾逆行回桥头,根本没有什么禁忌和敬畏之心。

另外,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城镇化速度的提升,现如今的佛山,不仅很多地名、街道或变了,或消失了,而且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每年的“行通济”的线路都是政府有关单位强行制定的,其基本路线是:从岭南大道行至同济东路再折向西,从同济市场前面的路口左拐进入骑楼通道,然后过通济桥,由通济广场出口到普澜二路向北、西、南三个方向疏散,但每年的路线都有所调整,而且路线是强制性的,还专门划定了紧急疏散区和出口,制订了严格的安保措施和配备了数量众多的安保人员。

民间民俗活动逐渐被政府主导,年轻一代又缺乏必要的敬畏之情,“行通济”习俗的草根性也就渐行渐远了。

三、余论

桥下面流不尽的是岁月沧桑,桥上面走不完的是人生匆忙。

古时,洛水两岸竹木摇曳,河中舟舫如织,桥上行人络绎。斜阳映照,桥影倒映水面如虹,俗称“村尾垂虹”,古人遂将之列入“佛山八景”之中。每逢正月十六,自薄暮至清晨,家家户户扶老携幼,成群结队,拎着花灯,由东往西走过通济桥,祈求时通运转,吉祥如意。

“行通济”习俗既缺乏原始图腾的古老积淀,也没有神祇崇拜的隐性支撑,但是始终风行旺盛,发展成佛山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民俗事象。[16]其实“任何一种民俗事象,都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社会普遍传承的风尚和喜好。”[17]佛山的“行通济”也不例外,其主要仪式是“过桥”,纵观穿插在仪式中被增补的民俗行为——拿花灯、举风车、摇风铃、提生菜,“过桥”显然不是交通枢纽的物理功能,其深层寄托只能从大众心理内部给予解读。正如叶春生先生所言,民俗事象所演绎的相关仪式,“是一种心意文化,是民间思想的一种潜在意识。”[18]

佛山“行通济”习俗其实是北方“走百病”习俗南移并实现在地化的结果。全国各地“走百病”的主要仪式和其它细节,几乎都可以在佛山“行通济”习俗中找到其遗迹或踪影,但是佛山“行通济”又与佛山地域文化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是中国的祈福文化与佛山的家族文化、工商文化、宗教文化等相互交融的产物,再现了佛山地方多神信仰共存的突出特征。

“行通济”从实用性到象征性升华的过程,就是佛山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祈望跨越艰难、抵达康乐的真实心路。这一点并非佛山人的特殊心理,上元或元宵节前后晚上的桥俗在中国汉族的岁时节日里十分普及,“人们为避灾求福,出游走桥的风俗,实具有全国性的规模。”[19]民俗意义上的走桥,在各地被命名为“走百病”、“度厄”、“走三桥”、“游桥”、“游百病”、“烤百病”、“消百病”等等,与佛山习俗的本质指向是基本一致的。地方民俗中的过桥仪式,企盼着渡过不幸或消除疾病,以求获得健康、财富和人丁兴旺。

佛山人行通济与中原地区或江南地区传统的走百病有所不同,广大民众世俗性、功利性的求丁求财的愿望和节日性的狂欢多于巫术性的宗教驱邪与度厄的诉求。

人的一生,磨难与希望同在,危险与机遇并存,桥其实是通向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代称,是坎坷与坦途的完美连接媒介。桥本身蕴含的民俗象征意义,升华为命运戏剧性转折中的文化意象。“行通济从实用性到象征性升华的过程,就是佛山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祈盼福祉、抵达康乐的心路历程。”[16]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移风易俗的实践,对于“行通济”这项民间习俗来说,新兴的文化元素不断补充,导致原有的某些文化符号正在消失或发生变迁,这是民间民俗文化自我调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1]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M].陆学善,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45.

[2]李关寿,孙家驷.论巴蜀桥文化的风格特征[J].公路交通技术,2011(2):139.

[3]陈炎宗.乾隆·佛山忠义乡志[M].卷六:乡俗志·上元开灯宴,[出版者不详]佛山市博物馆藏线装书.

[4]任流.通济天下[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178.

[5]冼宝干.民国·佛山忠义乡志[M].卷八:祠祀二·观音庙,[出版者不详]佛山市博物馆藏线装书,13.

[6]四会县志[M]//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866.

[7]屈大均.广东新语[M].卷六:神语·花王父母,北京:中华书局,1985:214.

[8]龙山乡志[M]//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801.

[9]阳江县志[M]//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842.

[10]黄芝.粤小记[M]//清代广东笔记五种,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439.

[11]佛山市城乡建设局编纂组编:佛山市城市建设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58.

[12]申小红.佛山“行通济”民俗探析[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1(4):176.

[13]张辉辉.探讨地方习俗的产生与变异:以佛山“拜北帝”、“行通济为例[J].黑龙江史志,2009(15):43.

[14]岑雪莹,吴振山,李锋,等.暖流汇聚,快乐公益[N].佛山日报,2014-02-15.

[15]陶思炎.论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J].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4):61.

[16]谢中元.佛山“行通济”民俗的价值探讨[J].佛山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5):61.

[17]陶立璠.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7:27.

[18]叶春生.探索民间信仰的深层意蕴,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性根本[J].文化遗产,2007(1):53.

[19]周星.桥与文化随笔系列[J].文史知识,1998(12):44.

(责任编辑:刘岭峰2572756826@qq.c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 and Extension of Symbols——An Evolution on Folk Custom“Xing Tongji”in Foshan

SHENXiao-hong

(HistoryDepartment ofFoshan Museum,Foshan 528000,China)

Tongji Bridge is one of the famous bridges in Foshan.For several centuries,“Xing Tongji”has been one of the folk activiti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water villages.The custom has the same equal satisfactory results with those i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and other regions about“bridge walking”“walking for peace”etc.The sustenance of people for this is to pursue peace,healthiness and happines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ulture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change of existing habits and custom,emergency of new elements,and the transition of the original culture symbol,the folk culture is adapting to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s conducting self-adjustment.

Tongji Bridge;“Xing Tongji”;walking for no sickness;romaine lettuce;change

K892.29

A

1008-018X(2015)06-0020-08

2015-10-09

申小红(1969-),男,湖北浠水人,广东省佛山博物馆文博馆员。

猜你喜欢
生菜佛山习俗
脆嫩爽口的生菜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佛山瑞光
生菜怎么吃更健康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生菜?你爱吃圆的还是散叶儿的?
生菜有道
广东佛山 小记者参观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