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傅兴春
教学微视频和微课程在促进师生成长中的作用
◎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傅兴春
线上线下教学(O-TO-O)即将来临,教学微视频和微课程是其中的纽带,如何发挥其在教师和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本研究提供了一些方法供参考。
微视频;微课程;翻转课堂
教学微视频是对学生学习具有指导作用的微型视频,它包括电影、记录片、教师教学视频片段等。微课程是指经过教师教学设计针对某一项学习内容组成的学习计划书和教学资源,由一个或若干个微视频、学习素材、练习或作业组成。笔者重点讨论的是教学微视频和微课程在促进师生成长中的作用。
(一)制作过程
教学微视频的制作过程要求教师对一个重难点知识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如何让学生理解,如何启发学生思考等需要进行一个前期的研究和设计;而微课程更需要教师对如何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兴趣、如何组织教学素材和内容、如何评价等进行研究和设计,这个过程是教师教学基本功得到提升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1.教学微视频
教学微视频制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摄像设备(如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手机等),主要是对实际场景如实验室、教师教学、社会场景等进行记录;二是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等,可配合写字版使用),主要记录电脑屏幕的内容和变化,常用于教师对某一内容的教学。
教学微视频一般小于10分钟,围绕某个关键的或重要的知识点展开,试图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帮助。要达成这个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微视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效果的保证。各个环节要突出重点,强化难点,力求直观、形象、简洁、生动。课件所呈现的内容需要吸引学生眼球,利于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理解思维过程。可见设计教学微视频教师要进行细致的工作,做完后,便于教师自己观看,并反思和重录。这些都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2.微课程
微课程是围绕着一个知识点,为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课程化设计,一般含学习计划书、内容(含微视频)、练习和测试等,对于简单的教学内容,有时也可以由一个微视频组成,所以有人把微视频等同于微课程,笔者认为微视频主要是教学内容,作为课程除教学内容外还应该有课程目标、学习支架(指导)、情境创设、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形成性练习和目标达成测试等,因此本文对微课程和微视频进行了区分。
微课程的集成和制作软件有多种,我们使用的是免费的“魔灯”系统,它是由澳大利亚教师Martin Dougiamas开发的。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即教育者(老师)和学习者(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他们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魔灯这个词是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即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的缩写,是一个用来建设在Internet上使用的课程的平台。目前厦门教科院已开始采用此系统进行微课程的制作,以迎接全市采用线上线下教学(O-TO-O)的学校进行试点。
微课程的设计是一个面向对象的教学设计过程,其重点是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教学过程的引导下启发学生思考,并适时让学生进行形成性练习,经过测试题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些都需要教师使用教学设计等教和学的理论,基于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对学生学习特点的把握,这种任务驱动式的工作,将促使教师的教学专业成长。
(二)组织研讨
通过中央电教馆的“一师一优课”教学平台或“魔灯”系统,将微视频和微课程通过同一课题的不同教学设计,让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开展“同课异构”,通过教师们的研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还可以利用“一师一优课”平台进行磨课,由一位教师主备,其他教师参与讨论、修改完善,再进行微视频或微课程的初步设计,经过多次的研磨,达到最佳教学效益,参与活动的教师也能得到专业成长。
(三)后台数据统计
将微视频和微课程应用到学习平台,配合网上问卷,可以得到学习者学习时间、重复学习的次数、测试成绩、对微视频和微课程的评价建议等许多后台数据,通过大数据下的云计算可以获得许多关于微视频或微课程的统计分析数据,这些数据定量的呈现了学习者的使用信息,通过定性的分析就可以对微视频或微课程进行改进,教师也可以得到专业成长。
(四)无校园式的慕课平台的普及
随着慕课平台的普及,全国乃至于全世界的教师的微视频和微课程可以共享,如何在信息时代不落伍不掉队,也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逐步实现,校校通、班班通和人人通的实现,学习手上的信息化学习机器越来越多,这就为微视频、微课程对学生系统学习课程、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的碎片学习提供可能,微视频和微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翻转课堂应用
翻转课程是对传统课程结构的调整,相当于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先学后教”和“导学案”教学,主要特征是学生先通过微课程(含微视频)的自主学习和练习,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主要是后台学习情况的统计),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问题,设计一问题,通过问题讨论和展示答辩,进行针对性学习和提高,这样的课堂可以说是对课堂关系进行改革,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课堂解决的是学生的难点,提升的是学生的能力,学生还可以在合作学习中获得合作、对话、演讲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使用翻转课堂进行我国的“导学案式先学后教”的好处是学生的学习是智能控制的,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支架调整,可以减轻教师改作业的负担,通过电脑的自助阅卷和统计功能,可以让教师在课前轻松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判断。同时由于微视频可以重复、暂停播放,不同的学生可以较好的达成自主学习的目标。对技能形成性学习内容,系统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定量的技能形成性训练,达到教学目标。
现在还能将教学游戏和虚拟实验室加入到微课程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也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二)信息化课堂应用
目前,许多地方开展了使用平板电脑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尝试,教师和学生人手一机进行信息化课堂教学,这就为价值取向教学提供可能,也就是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用微课程进行教学,使信息技术应用恰到好处,也充分实现各种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
微课程适合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和问题解决式教学,较不适合需要感知过程(实验)、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达成,也较不适合思维教学和学科能力教学。因此,在信息化课堂中,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还是先让教师进行情感的激发、方法的指导、思维和能力的训练,还是先进行实验等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结构的调整,从而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达到教学价值的最优化配置,形成多元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从而实现多元教学目标,防止单一教学模式的不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课外学习
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家用电脑的普及,利用微课程进行课外学习成为可能,而且由于微课程的非实时性特征,对课堂中或自主学习还没有学好的内容,学生可以重复观看,目前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课外可以进行的学习方式有:
自主系统学习:学生可以使用微课程系统学习某一个知识内容,通过学习计划书的指导完成阅读、视频观看、形成性练习和测验,达到学习目标。这实质上也是翻转课堂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主辅导学习:学生根据课堂或自主学习情况,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选取微课程的部分片段,开展针对性的自主学习,从而达到补缺补漏的自主辅导学习。
互助式学习:当学生在课外学习遇到困难时,可求助教师或同学,教师或同学可以利用微视频技术,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
形成性训练:我们使用的“魔灯”微课程系统有强大的练习管理功能,适合对学生进行技能形成性训练。大数据的应用使生本作业成为可能,利用学生测验的数据,配合基本练习题库,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和能力点,形成个性化的作业,刚开发完成的“厦门市教学质量动态监控系统”已具备此功能。
诊断性测验:使用微课程功能,可对学生某项学习的达标情况进行基于标准的测试,从而知道学生学习达标的情况,特别符合目前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方式。
碎片化学习:由于微视频和微课程有短小精练的特点,使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成为可能,公交车上、等车时的点点滴滴时间都可用于学习。
(四)参与微视频的制作
由于微视频制作简单,学生在自主学习后,采用微视频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自己的发现,将是促进其发展的一个好方法。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到了使传统教育向现代信息教育转变的前夜,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摆在老师们面前的新任务,我们的教学如何融入“互联网思维”值得进一步研究。
(责任编辑:邹开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