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次妹
如何让工作类会议报道出彩
■唐次妹
会议报道指的是媒体关于工作会议本身 (如会议程序、会议内容)以及与会议相关的新闻报道。它具有新闻和宣传的双重价值,特别是工作类会议。然而,我国会议新闻普遍存在程式化、缺乏实质内容、阅读性差等弊病。这样的会议新闻,其传播效果差,无法真正达到宣传的目的。如何让会议报道出彩出新,提高会议新闻的传播效果,这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一点思考的路径。
厘清会议新闻报道的观念和态度,指的是我们的会议新闻报道,特别是工作类会议新闻报道,报道的原初目的是什么?是基于会议而报道,还是基于新闻的价值而报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会议本位”还是 “新闻本位”问题。这关系到会议新闻报道的指导原则,即要不要报、值不值得报、如何报等根本性问题,必须清楚明白。
会议报道首先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它具有信息含量和新闻价值,能够为记者提供多方面的新闻素材。但是,会议并非自然的或天赋的具有新闻价值,只有具有新闻价值的会议才值得我们报道。真正的会议报道重在挖掘会议中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而不是报道会议本身。
在中国传统的会议新闻报道中,往往预设了 “会议就是新闻”的错误观念,所以有会必报,而且是就会议报会议,而非遵循新闻规律进行会议报道。这样的会议报道,更像会议纪要,老百姓当然不爱看。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必须改变 “会议本位”的观念,从 “新闻本位”出发来处理会议报道。换言之,把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作为报道会议与否的判断标准。强调会议报道要跳出会议,抓住实质性内容,把最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呈现出来。
在 “新闻本位”主义的基础上,再来考虑会议报道的思维和视角。通常而言,新闻报道大抵有三个视角,即平民视角、政府视角以及专业视角。中国传统会议报道中最常使用的就是政府视角,也即会议主办者视角。它与平民视角、即受众视角是相对的。
政府视角就是站在官方的立场出发做报道,党报最常采用这种视角,其好处是体现出相对的高度,不足的是与平民不够贴近。一般认为,会议报道往往是体现高度的报道,突出强调它的政治性和指导性,因此常常使用政府视角进行报道,这对普通百姓来说是缺乏亲和力和感染力的。以政府视角所做的会议报道,具有明显的缺陷,报道中充斥着冗长的会议议程、出席者名单,以及领导讲话的大段摘要或直接引用等,重要的内容反而被湮没在程式性的报道中,无法真正达成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广大群众的工作目标。这种政府视角的报道思维模式至今仍非常典型和普遍,需要大力调整。
平民视角,即受众视角的报道思维,新闻报道要向读者负责而不是向会议的主办者负责,会议报道要让更多读者感兴趣而不仅仅是主办者感兴趣。平民视角的会议报道,最重要的是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这些事情为什么值得受众关注。此外,记者除了要写官员说了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及其对受众的意义等等。基于受众视角的报道思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非常强调解释性报道,注重思考哪些人会受会议决定或政策的影响,解释会议将对受众产生的影响,解读会议对于受众的真正意义等等。
专业视角,强调突出专业深度,一方面是新闻的专业主义,另一方面是对会议涉及问题所能达到的专业领域的深度掌握,强调全面解读会议召开和会议所通过的决议、政策、工作内容等对一个或若干个专业领域的影响的专业视角。这种专业视角,除了各种分析解读外,还要以具体的人或事实来加以说明验证,强调具象思维。所以,采访对象包括了政府官员、相关领域的专家、资深参与者、典型人物或事实、普通人物或事实等。
在会议报道中应该尽量做到视角多元化,多采用平民视角和专业视角,把与受众相关的信息传递出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提高易读性和悦读性,进而提高宣传效果。
丰富报道内容可以从议题多元化、信息来源多元化以及挖掘会议新闻的深层次意义等方面着手。
首先,关于议题多元化的问题。目前国内的会议报道往往是记者在主办方提供的材料和数据的基础上采写出来的,通常有一套程式化的叙述模式,会议新闻的内容和选题被限制在一定的框架内,显得刻板单一。这也是造成会议新闻缺乏可读性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明白,会议的议题并不一定就是会议报道的议题,会议报道应该寻找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作为议题展开报道。因此,如果具备新闻价值,一个会议可以有不止一个议题,分别就每个议题展开报道,把最实质的信息和内容传递给受众,以此提升会议报道的实质效果。当然,每个议题的主题必须突出。
其次,关于信息来源多样化的问题。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也是丰富会议报道、增加报道的信息含量和可读性的一个重要手段。所谓“跳出会议来报道会议”在某种程度上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传统会议报道,其信息来源大抵为会议主办方(会议材料)、与会领导(讲话)、与会专家学者 (发言)等,这样的信息来源结构具有相对较高的权威性,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得信息来源比较单一,不利于拓展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在会议报道中,除了官方信源外,其实还可以大力依靠专家、学者、知名人士、民间组织、普通民众等非官方信源,丰富的信源能使新闻报道更为多元化,增加报道的可读性。
再次,关于会议新闻的意义层次问题。不可置疑的是,会议是产生新闻的重要场所,但是会议本身并非新闻。新闻所报道的是会议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而非会议程序、会议活动本身。会议报道中,交待会议的时间、地点和议题有时是必要的,但是,要做好会议报道,更要注重挖掘会议的深层次意义。具体而言,这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其一,随着媒介素养的不断提高,受众已不再满足于媒体一般信息的报道,他们除了想知道发生了什么,还想知道事情为何发生,如何发生,影响如何等,这就需要记者对新闻事实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在这个意义上,记者就像一个勘探者,会议就是新闻的矿藏,越深入挖掘,越有可能挖出好的新闻和有深度的报道。每一次会议可挖掘的新闻资源都很多,要想挖掘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有赖于记者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高度的新闻敏感。
其二,会议上的重要信息可能被淹没在繁杂的文字或数据之下,需要记者慧眼识珠,找出线索,做出有深度的会议报道。这是 “跳出会议报道会议”另一层面的意思,换言之,会议只是提供新闻线索,更重要的信息来自于会议之外,需要记者另外做大量的采访工作才能完成一篇扎实的报道。
传统的会议报道之所以面目模糊、不讨人喜欢,除了报道视角高高在上、没有实质内容,与受众的距离过远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报道方式程式化,报道风格一成不变,使受众难以亲近。会议报道报道方式和风格包含了复杂的内容,无法一一展开,本文仅以其中个别内容加以阐明。
第一,在写作方法上,强调 “展现”的手法。在会议报道的写作表达方式上,要改变以往以 “陈述”为主的做法。西方新闻写作的原则之一就是要求新闻的表达方式要以 “展现”为主,尽量避免“陈述”的方式。陈述是中国记者惯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能反映客观事实的概貌及发展变化的过程,帮助读者快速形成对新闻事实的初步认知。但是,陈述是概念式、概括式、概述式的表达方式,这种平铺直叙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生动性和可读性。而展现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细节描写和直接引语等方式给人以直观的感受,引领受众感受事务在时间和空间发展上的细节变化,具有形象性。当然,展现的手法也有缺陷,因为过分强调细节,使受众缺乏对整体的了解和对全局的把握。因此采用展现的方式一定要把细节描写得生动而有趣,吸引受众把整个报道看完,才能完全把握报道的内容和思想。
第二,直接引语的使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曾指出,没有直接引语是中国新闻文风的癌症。一方面说明新闻写作中直接引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凸显了中国新闻文风在处理直接引语上的缺失,特别是会议报道,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频繁出现的 “指出”“强调”“强调指出”“认为”“表示”等等,这种叙述呆板、机械,令人望而生厌。直接引语的使用可以使文本表述更自然,更直接有力,更形象亲切。在直接引语的文本使用上问题,西方媒体显然比我们做得好得多。
第三,标题的实化及形象化。标题作为新闻报道的眼睛在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帮助读者了解新闻事实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标题的制作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实题,并将重要的实质性的内容放在标题里,令人一目了然。但是,当前会议报道普遍使用抽象度比较高的标题,往往突出报道事实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却缺乏对新闻事实亮点的呈现,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吸引受众注意。
此外,其他的一些报道方式和编排手法对提升会议新闻的可读性和悦读性也很有帮助,记者和编辑应该多多联动,把会议报道做得更好。
综上所述,无论媒体性质如何,在处理会议新闻报道的问题上,必须平衡考虑宣传与传播的功能,只有传播做好了,宣传才能真正发挥其功效。简言之,处理会议新闻时,要尊重新闻规律,要更多地从普通受众的视角和专业视角来报道会议新闻,丰富报道的内容,使报道的议题和信源更多元化,并提升会议报道的意义和品质。同时还要创新会议报道的采编手段和风格,使报道方式要多元、适当,增强会议报道的趣味性和悦读性。
(作者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