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
菏泽市医院急诊科,山东菏泽 274000
近年来,严重创伤成了社会人口主要死因之一,主要由交通伤事故、爆炸和高处坠落所致[1]。严重创伤患者的伤势严重、病情不稳定,容易出现失血过多、休克、重要脏器损伤等严重危及生命健康的现象[2]。因此,研究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方法成了迫切需要。传统的严重创伤急救模式一般为分科救治,需要患者辗转于不同科室间进行会诊和救治,这种急救模式常因耗时、拖延等原因,导致严重创伤患者耽误最佳抢救时间,未能接受及时的救治,最终救治效果不理想[3]。而近年来,该院急诊科采取了一体化急救模式,将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损伤控制性手术、术后监护、康复融为系统性、全面性的整体,严重创伤患者仅需要在急诊科进行救治,不需要辗转于不同科室间进行会诊、治疗,有效节省了救治时间[4]。该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4年1月入住的100例严重创伤患者,分别进行传统急救救治和一体化急救模式救治,现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急诊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5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31~59岁,平均年龄(42.6±4.3)岁,创伤类型:车祸20例,打击14例,爆炸5例,坠落7例,挤压4例,其中开放性损伤12例,多发损伤10例,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分数为(47.2±2.8)分,对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模式救治;另选择该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5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29~60岁,平均年龄(43.1±4.1)岁,创伤类型:车祸21例,打击13例,爆炸4例,坠落8例,挤压4例,其中开放性损伤11例,多发损伤9例,ISS分数为(46.8±2.9)分,对患者实施传统急救救治。所有研究对象在严重创伤发生之前无明显的影响该研究的疾病情况,一般临床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传统急救模式 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急救模式,其模式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院前急救采用全体护理人员轮流值急诊班随车急救,院内急救按照随机组合,各班次按各自工作职责进行,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常规检查,根据个体情况联系一个或者多个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和救治,对于需要手术抢救的患者,按照医嘱进行术前准备。
1.2.2 一体化急救模式 (1)建立高效率的急救护理小组。急救护理小组成员由经过急救培训的护士组成,每组护士人数4~5名,设立1名组长,由急诊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组长负责在急救护理过程协调与各科室的联系,指导护理小组的急救工作。其中1名护士协助医生通畅呼吸,做吸痰、吸氧等工作。1名护士建立静脉通道、输血、给药及收集样本。另外1名护士做其余监护,例如术前准备、固定肢体等工作。小组成员快速、高效进行急救护理,将每个急救护理环节发挥最好功效。
(2)院前急救。以维持患者循环呼吸、控制出血和安全转运为原则进行院前急救。应该加强与120急救中心的合作,力争将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紧密相扣,保证严重创伤患者每个救治环节得到最好的救治。在接到120急救电话后应保证医护人员4 min内出车进行急救,120急救车应该配备好一流的监护及救护设备,力争在关键抢救时机中做好有关急救护理。到达现场后应立即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严重创伤急救原则为[5]:①及时检查并维持生命体征;②先处理威胁生命的窒息、严重出血和胸部开放伤,后处理休克和骨折。具体措施包括: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患者呼吸道和口腔内的异物,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吸氧,应按照简便有效的原则进行,避免气管插管等复杂操作;其次,检测患者生命体征,配合医生进行病情评估,检测患者有无多发伤、合并伤和开放性伤口等,给予一定处理;最后,实施边问诊、边检查、边急救和边快速转运的原则,有效降低转运时间,在转运过程中应保持沟通畅通,通过车载GPS和通讯设备将患者病情及时传至院内。除此之外,可以在社区及院内进行正确急救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民众自救和急救他人的常识,为后续的急救创造有利条件。
(3)院内急救。患者入院后,①进行快速的严重创伤评估,根据ABCDE法[6]:气道(airway,A):是否堵塞;气管是否居中。吸(breathe,B):是否正常呼吸;是否有异常呼吸音。循环(circulate,C):血压、脉搏、皮肤颜色、出血来源。神经功能(Disability,D):是否清醒;对声音、疼痛是否有反应;瞳孔情况。裸露情况(Exposure,E):检查受伤部位,注意保暖。②保持呼吸顺畅,给予充足氧气。观察严重创伤患者呼吸情况,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给予鼻导管吸氧或者呼吸机辅助吸氧,保证患者氧气充足。③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正常循环。严重创伤病人往往由于失血过多导致休克,因此应该在保证氧气充足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输血,同时抽取适量血液标本进行检验。④控制止血,固定肢体。⑤做好术前准备。⑥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紧张心理,有利于患者配合医生、护士的救治工作。
(4)院内转送。及时开通院内急救绿色通道,实现院内转送的无缝衔接。根据患者的伤情进行转送,院内必要的检查与专科会诊应同时进行,X线、B超检查应极可能在床边进行,如需进行CT等检查应做好及时转送,检查后送至骨外科、神经外科、ICI等相关科室,减少科间转送时间。在转送前应根据患者病情填写转送风险评估单,告知家属患者风险。护士及时填写抢救护理记录、转诊记录、绿色通道登记表,并与病房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接。
观察两组研究对象急救治疗前后的呼吸状况、血压、出血量、精神状态等,并根据这几项指标判断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其中,痊愈:严重创伤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完全恢复到正常;好转:患者的各项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可进行正常生活;无效:患者各项指标显示未恢复,不能正常生活,甚至死亡。而有效治疗时间是指患者从入院接受治疗开始到病情基本恢复所经历的时间。给予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表,分为医疗工作服务态度、急救方案满意度和治疗效果满意度3方面进行评分,分为“十分满意”3分,“基本满意”2分,“中立”1分,“不满意”0分4个等级,3个方面得分累计相加后为家属满意度总得分。
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处理,各组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为(13.6±12.1)min,急诊科救治时间为(16.7±12.1)min,对照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为(17.8±15.2)min,急诊科救治时间为(23.8±15.5)min,实验组急救反应时间和院内救治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有效救治时间的比较[(x±s),min]
应用一体化急救模式的严重创伤患者痊愈和好转率达到92.0%,而传统急救方法仅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救治效果比较[n(%)]
家属对于应用一体化急救模式的满意度总评分为(7.7±0.3)分,而传统急救满意度总分为(5.8±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x±s),分]
近年来,由于交通伤事故、爆炸和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率上升,随之带来严重创伤率升高。严重创伤患者的伤势严重、病情不稳定,容易出现失血过多、休克、重要脏器损伤等严重危及生命健康的现象[7]。因此,研究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方法显得十分迫切。对于严重创伤患者而言,第一个死亡高峰发生在创伤后数分钟,尚来不及抢救,主要死因为严重的脑损伤、出血过多。第二个死亡高峰为创伤后6~8 h内,主要死因为呼吸衰竭和循环障碍,这段时间内的快速、高效抢救将大大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生还率和创伤恢复率[8]。传统的严重创伤急救模式一般为分科救治,需要患者辗转于不同科室间进行会诊和救治,这种急救模式常因救治环节不能高效衔接从而耽误患者最佳抢救时间,未能接受及时的救治,最终救治效果不理想[9]。而一体化急救模式,将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损伤控制性手术、术后监护、康复融为系统性、全面性的整体,严重创伤患者仅需要在急诊科进行救治,护士有预见性地事先协调与其它科室的会诊、救治工作,有效节省辗转于不同科室间的时间,大大提升了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10]。
该研究中,实施一体化急救模式的严重创伤患者急救反应时间和院内救治时间明显比传统急救的缩短,这对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与实验组的护理人员急救意识、岗位职责、护理技能更加专业化,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院内转运工作有条不紊,医护人员相互协作,实现了无缝衔接有关。而实验组患者救治效果也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因此认为一体化急救可保障严重创伤患者救治的快速、高效进行,是临床上值得应用的急救模式。
除了给严重创伤患者带来好处之外,运行一体化急救模式有利于急诊科急救工作有条不紊进行,通过科学分工,护士各司其职,使每个急救环节环环相扣,与其它科室高效协调配合,保证了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12],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患纠纷的风险。同时,急救护理小组的护士成员通过专业的培训以及新模式的锻炼后,能系统、全面、高效地掌握各项急救仪器、技术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的护理人才,形成一支高效率高素质的急救护理团队。
该研究结果显示一体化急救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但由于两组病例并非平行开展,病例间存在一定时间差,研究结果仍有局限,今后应针对一体化急救模式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研究。另外,在当学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立一套先进的、完善的急救医疗网络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将一体化急救模式进行有效延伸成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一体化急救模式高效保障了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急救价值。
[1]Duret Jerome,Pottecher Julien,Bouzat Pierre,et al.Skeletal muscle oxygenation in severe trauma patients during haemorrhagic shock resuscitation[J].Critical Care,2015,19(141).
[2]Artigas Martin J.M,Marti de Gracia M,Claraco Vega L.M,et al.Radiology and imaging techniques in severe trauma[J].Medicina Intensiva,2015,39(1):49-59.
[3]Kpelao E,Diop A,Beketi K,et al.Challenge of the management of severe trauma of cervical spine in sub-developed country[J].Neurochirurgie,2013,59(3):111-114.
[4]Archer Kristin R,Castillo Renan C,MacKenzie Ellen J,et al.Perceived Need and Unmet Need for Vocational,Mental Health,and Other Support Services AfterSevere Lower-ExtremityTrauma[J].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2010,91(5):774-780.
[5]郑世成,高宗强,樊立宏,等.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指导一体化救治模式在骨科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1):43-47.
[6]宋振兴,吴太虎,孟兴菊,等.一体化急救护理及其途中转运载体移动ICU的研制[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7):641-644.
[7]Sousa Antonio,Raposo Frederico,Fonseca Sara,et al.Measurement of Cytokines and Adhesion Molecules in the First 72 Hours after Severe Trauma:Association with Severity and Outcome[J].DiseaseIMarkers,2015,747036:1-8.
[8]Gutierrez-Rodriguez R,Fernandez-Ortega J.F,Furones-Lorente M.J,et al.Calorific Defictt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evere Trauma and Morbidity Associated[J].Critical Caremedicine,2014,42(12):S352.
[9]Lu X,Zhang M,Yang J.X,et al.Preliminary experience of assessment of intracranial lesions by ultrasound in multiple traumapatients undergoing craniectomy[J].Hong Kong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3,20(1):34-39.
[10]李博,李莉,白冰,等.基于流程重组建立一体化创伤急救流程[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1):105-107.
[11]甘晓.两种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J].重庆医学,2014,43(19):2495-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