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用沼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模式、作用及思路

2015-04-16 02:02杨建华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户用沼气池沼液

杨建华

摘 要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沼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何用好沼气,让其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基于此,介绍户用沼气的模式、作用及发展思路。

关键词 户用沼气;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3.2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03-0-02

通过福建省农村能源示范县项目(1998-2002年在上杭、长汀)、福建省生态农业示范县项目(1998-2002年在漳平)、农业部农村小型公益设施沼气项目(2001年在长汀)、国债沼气项目(2004年在长汀、连城,2005年在上杭、永定)及农业部农村户用沼气项目(2006-2014在新罗、漳平、永定、上杭、武平、连城、长汀)的实施,促进了沼气的发展,截至2014年,沼气池有103 565户,容积82.85万 m3。户用沼气的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户用沼气的模式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用户沼气得到快速的发展。现阶段,用户沼气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1 “猪-沼-果”型

此型主要是以养猪为主,通过沼气,促进果业的发展,使之趋于生态农业。具体的操作如下:将猪粪放入池内,使其发酵产生沼气,从而满足用户的供电需求,同时,沼液与沼渣等既可以作为饲料喂猪,也可以作为肥料促进果树的生长。这种模式的建设是1 m3沼气池配合667 m2果园、3头猪,此模式最为重要的作用便是有效处理了养猪的排污难题,同时,也为果园提供了有机肥料。

1.2 “猪-沼-鱼”型

此型主要是对沼液与沼渣的利用,二者含有大量的氮、磷、钾元素以及微量元素、蛋白质等,将其投放入鱼池后,不仅可以保证水质的肥沃,还可以促进生物的繁殖,同时,也能够保证鱼池水质的良好。在沼气池内,经过厌氧发酵后,能够杀死大量的寄生虫卵与病原菌,因此,满足了鱼池的需求,防止了鱼病的传染,提高了鱼种的成活率,保证了鱼的质量。

1.3 “猪-沼-菜”型

此型主要是利用沼液与沼渣进行蔬菜种植,沼液中含有代谢产物,如生理活性物质、营养物质等。二者的使用不仅可以调节蔬菜生长的代谢,还可以提供蔬菜所需的营养;同时,能够有效抑制病虫害。此模式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减少了肥料与药物的使用,利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1.4 “三结合”型

此型主要是规划了沼气池与厕所、猪圈,厕所、猪圈的排放物均可以进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能够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此模式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了管理的便捷,提升了环境的质量,控制了投资的成本。

1.5 “一池三改”型

此型主要是在沼气池建设之际,也进行猪圈、厕所和厨房的改建。将沼气池建于地下,在其上改建猪圈、厕所,再将人畜的粪尿引入到沼气池,同时,对厨房进行改建。此模式的运用保证了厕所的卫生、厨房的清洁。

1.6 “单一”型

此型仅是建设一口沼气池,不进行其他配套建设,此模式的投入较少,效果明显,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用户可以选择使用。

2 户用沼气的作用

2.1 缓解了能源紧缺的难题

沼气作为气体燃料,有着诸多的优点,对于一口8 m3户用沼气池来说,如果原料充分,管理适当,每年的沼气产量约为500 m3,完全可以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2.2 实现了沼肥的综合利用

沼气池在厌氧发酵作用后,可以产生沼液与沼渣等,二者作为优质的肥料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沼肥属于多元复合有机肥料,经过长期的使用,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微量元素与团粒结构,增加其孔隙度。在此基础上,土壤能够有较好的保水与保肥能力,保障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沼液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因此,沼液可以用来施肥与浸种,同时,还可以用来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作物的产品质量,最终实现高产、高质、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需求,保证种植业的长足发展。

2.3 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

沼液中含有大量的、丰富的元素,如矿物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在沼液中,含有氨基酸、赖氨酸与蛋氨酸等,满足了动物生长的需求。在养殖业中使用沼液,牲畜可以形成较好的食欲,保证了饲料的充分利用,促进了牲畜体重的增加。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牲畜含有较高比重的瘦肉,同时,牲畜的抗病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通过试验,使用沼液饲养的牲畜,其平均日增长速度、瘦肉率均有明显的提升,同时,饲料的利用率与转化率等均有显著的提高。因此,牲畜的饲养周期与饲养成本得到了控制,保证了用户的经济收益。

沼液可以饲养的牲畜包括猪、牛、鸡与鱼等,同时,沼气灯可以用来孵化小鸡,其效果较好。用户沼气不仅是优良的肥料;同时,也是用户养殖成本控制的重要途径,通过用户全方位的运用,养殖业可以获得稳步的发展。

2.4 维护了生态环境的和谐

目前,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威胁,主要是由于土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植被也在快速递减,造成了水土流失与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问题。在农村,不合理、不科学的耕作制度增加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进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洪涝、干旱、泥石流等。同时,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许多化肥、农药、地膜等,虽然增多了农产品的产量,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污染较为严重的是水体、土壤与环境等。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最重要任务便是维护生态环境,其中效果较为显著的方法即用户沼气,此方法既是农业生产的保障,是农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石,因此,用户沼气有着积极的意义。

沼气的开发与利用,利于植被的恢复,利于二氧化碳的收支平衡,同时,沼气技术对于废弃物、废水的处理与治理均有着较好的效果。沼气发酵系统与农业生产的结合,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农业的污染,改善了农产品的质量,解决了毁树伐木的问题,保护了森林资源,最终维护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和谐。

2.5 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日益深入。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农产品的质量,根据安全食品的高要求,要保证其无污染、低残留。高质量的农产品促进了竞争力的提升,使其得到了广阔的市场。在用户沼气技术的作用下,为农产品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与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二者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因此,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保证了食品安全。

3 用户沼气的发展思路

3.1 更新思想理念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沼气由于其能够提供生活用能与优质肥料,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新农村的建设均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在用户沼气建设之际,要更新传统的思想,树立先进的理念,领导人员要积极关注沼气建设,明确认识沼气建设的重要性,并将其进行战略规划,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同时,沼气建设要积极联系群众,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保证管理机构、服务体系的完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符合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引导农民全面地开展沼气建设。

3.2 加大投入力度

目前,资源的有限性制约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之际,要注重沼气的开发与利用,不断增加科技、人力与物力的投入,保证开发的全面性与利用的高效性。沼气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循环发展;同时,也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使农村经济趋于社会化、市场化与专业化,保证了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增收。

3.2 保证技术培训

在沼气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内容便是技术,因此,要注重对于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等进行教育与培训,让其掌握先进的技术,为沼气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与人才保障。

3.4 坚持因地制宜

沼气的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主要是由于农村的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气候、人口、地形以及资源等,沼气建设要对不同的因素进行综合的考量,确定沼气池的结构与类型等。沼气发展要保证投资的最小化与效益的最大化,进而调动农民建设沼气的积极性。

3.5 完善服务体系

农村要保证其服务体系的完善,建立农村能源管理机构,能源技术服务站与技术监督中心,并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规范沼气产品与器材等,保证沼气池的高质量与高效益。

3.6 健全管理和制度

农村沼气建设要注重监督与管理,保证沼气建设的质量与效益。制定农村能源管理的条例,为农村能源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并使其日益规范。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户用沼气池沼液
观察:户用光伏岔路口
起底浙江户用光伏
海宁市农村废弃沼气池现状及处置对策
沼液能否预防病虫
大棚丝瓜沼液高产栽培技术
户用光伏并网逆变器人机交互系统开发及应用
户用光伏系统安全防护问题的研究
沼气池浮渣结壳怎么办
沼液喂猪有讲究
沼液在农业生产中的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