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丽
【摘 要】儿童文学是一类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文学种类,其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被广泛运用。通过探究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旨在提高教师的认识,同时促进儿童文学的发展,并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地位;作用
一、引言
长期以来,儿童文学都被我国小学语文的教材所重视,其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拥有较高的比例和地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众多教师开始探究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求提高利用率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基于此,本文在此探究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达到推动小学语文教育进一步发展与建设的目的。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一)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资源
首先,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资源,是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纵观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文学都占有一定的比例。
一方面,儿童文学是专门针对未成年儿童的一种特殊文学种类,其内容与体裁都能够适应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其丰富的内容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儿童文学通常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简单易懂的思想展示某种思想,通常能够对学生起到正面的导向作用,这也符合了小学语文教材的目标。
因此,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资源,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儿童文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二)儿童文学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对象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得到改变。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达到丰富学生认知、增加学生积累的目的。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低,同时容易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小学生通常不会对成人文学有太大的兴趣,而儿童文学就成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对象。
三、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拥有其独特的地位,是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资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儿童文学,并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首先,儿童文学能够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在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写者有意安排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小松鼠找花生》、《雪孩子》、《乌鸦喝水》等等。
这些儿童文学作品不但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素材,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工具。这些儿童文学作品通俗易懂,符合学生的能力与基础,能够方便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儿童文学作品拥有较为离奇的内容,迎合了小学生爱幻想的心理特征,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进行更加自由的联想,使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乐趣。
(二)儿童文学能够树立学生健全的人格
在此基础上,儿童文学能够帮助教师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具体地说,儿童文学还具有另一大特点,其内容与思想都是正面积极的。作者在创作时必须考虑儿童的思想和心理,必须要赋予作品正面积极的情感,进而引导儿童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以《手捧空花篮的孩子》这则儿童文学为例,作者创造了符合儿童阅读的故事,并告知儿童诚信的珍贵,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养成诚实的品格。由此可以看出,儿童文学中大多具有健康美丽的品质,值得学生借鉴与模仿。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儿童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正面品质和精神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导向,使学生的人格和心灵变得健全,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三)儿童文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已经逐步认识到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只有当学生拥有了阅读的意识和习惯,其才会主动的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才会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主动地课外阅读。基于此,学生才能在大量的阅读中不断积累,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儿童文学所具有的优势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和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在儿童文学中,作者塑造了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也融合了离奇、有趣的故事内容,这就迎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能够爱上阅读。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以儿童文学为跳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从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起步,并逐步产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这就能够让学生的文学积累得到快速增加,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与成长。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儿童文学是一种相对特殊的文学,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始终占有一定的比例,这已经体现出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因此,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视儿童文学,同时有计划有目的的运用儿童文学,发挥其真实的效力,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1]韦宏.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重庆社会科学,2006(07)
[2]曹文英,吕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