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粮食生产的SWOT分析

2015-04-16 04:27郭燕梅范昭能王玉光何丽平徐胜杨皓宇金昆邱源杨航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粮食生产SWOT分析对策研究

郭燕梅 范昭能 王玉光 何丽平 徐胜 杨皓宇 金昆 邱源 杨航

摘 要 近年来,为提高粮食产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自贡市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依靠科技,整合项目,扎实推进高产创建,辐射带动大面积平衡生产,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基于此,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自贡市粮食生产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发展自贡市粮食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 粮食生产;SWOT分析;对策研究;四川省自贡市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03--04

受城镇化进程速度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业兼业化、农业劳动者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谁来种地”的严峻问题摆在眼前,稳定粮食生产形势严峻,确保粮食安全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本文用SWOT方法分析了自贡市粮食生产的内外环境,提出自贡市稳粮增收的对策措施,确保粮食安全供给。

1 自贡市粮食生产发展状况

1.1 粮食单产、总产逐年增长

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确保总产”的思路,自贡市以水稻、玉米、套作大豆、高粱、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为突破口,深入开展粮食作物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加快优质高产良种及高产高效集成配套技术推广,着力推进规范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现粮食单产和总产逐年增长。2014年,全市粮食总产127.78万t,平均667 m2产量395.87 kg,较2008年单产水平(386.10 kg)提高9.7 kg,增长2.53%。

1.2 粮食增产集成技术推广面积不断扩大

以高产创建为平台,通过示范展示、培训指导,将增产集成技术落实到田,推广面积持续扩大。2014年,自贡市水稻旱育秧5.476万hm2,占水稻面积65.10%,推广地膜覆盖栽培玉米2.82万hm2,占种植面积75.74%。杂交高粱集中育苗0.79万hm2,占高粱面积47.44%,脱毒马铃薯推广面积0.82万hm2,占马铃薯面积85.32%。实用增产技术的推广落实,为粮食作物单产水平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3 粮食供给基本平衡

自贡市总人口325万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趋势。以每年每人平均消耗粮食400 kg计算[1],自贡市一年粮食需求量为130万t,2014年,自贡市粮食总产量为127.78万t,供给与需求缺口为2.22万t,粮食自给率为98.29%。由此可以看出,自贡市粮食供给总量基本平衡,粮食生产与需求矛盾存在,但不突出。

2 自贡市粮食生产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安德鲁斯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2],是对内部资源(SW)分析和外部环境(OT)分析的结合,并进行系统评价,从而制定战略的主要方法[3-4]。笔者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自贡市粮食生产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2.1 优势(Strngths)分析

2.1.1 自然资源优势

自贡属南亚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温为18 ℃,年有效积温6 000 ℃,年降雨量1 100 mm,年日照1 100 h。极限高温41 ℃,极限低温-5 ℃,无霜期340 d,无台风、持续性冰冻、危险性病虫等灾害;自贡市属于川南丘陵区,农业旱地资源较为丰富,土壤类型多为沙溪庙组紫色土,保水保肥能力较好。其气候、土壤资源适宜栽培水稻、玉米、套作大豆、小麦、高粱、马铃薯等粮食作物。自贡自西向东温热资源呈逐渐优越的分布规律,东南面年均温高出西北面2.4 ℃,利用其特有温光条件种植一季有余二季不足的气候特点,发展口感好、销量俏、价格高的再生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西北面气温回升较慢,有利于小麦、高粱等作物充实灌浆,是全省优质小麦、优质酿酒高粱优势主产区之一。

2.1.2 产业基础优势

自贡市着力于抓好优势作物区域布局,突出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狠抓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粮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金色产业——套作大豆、粮油奇葩“中稻+再生稻”、一种两收“高粱+再生高粱”、优质高效——秋冬马铃薯特色粮食产业。再生稻技术水平全省领先,单产全省第一,自贡市农科所自主研发南方高蛋白大豆育种和繁育推广体系在西南地区领先,贡选1号等优良品种覆盖四川盆地种植面积70%,套作大豆集成配套栽培技术全国先进。自贡现有种粮大户304户,粮食专业合作社12个,以粮食为主要加工物的产业化龙头企业30余家,粮食产业发展形成良好基础。

2.1.3 政策支持优势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推行良种补贴、种粮大户、政策性农业保险、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强农政策,积极探索推行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品种——高粱。通过一系列政策宣传、政策落实,把政策的动力、市场的拉力和工作的推力结合起来,极大增强粮食生产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1.4 科技增产潜力较大

2014年自贡市高产创建区水稻、玉米、高粱(两季)、大豆(套作)667 m2产分别为619.5、602.02、755.5、134.8 kg,远远高于大面积生产(大面积667 m2产分别为504、351、384、101.5 kg),通过高产高效集成配套措施,示范田块远远高于大面积产量。我国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基本在70%以上[5],农业科技的力量还有待挖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潜力较大。

2.2 劣势(Weakness)分析

2.2.1 粮食生产水平低

自贡市现有的粮食生产形式主要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人均耕地面积仅0.057 hm2,只相当于美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的0.2%(20014年美国人均28.7 hm2)、不到英国、法国和德国等西欧国家的1%(2004年人均6~10 hm2)[6]。这种传统的无规模、无效益、粗放式发展的自足型农业难以应用科技及装备。2014年,自贡市有种粮专业合作社12户,平均种植规模2.82 hm2,远远低于美国农场平均规模177 hm2 [7]。从创造的价值来看,自贡市平均每个劳动力年创造农业产值6 289元,美国48 104美元,相差数十倍[8],这种以高成本低效率的小型农户经济为主题的散户经营,不仅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而且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严重“瓶颈”。

2.2.2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农业基础设施陈旧,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抗御自然风险能力较弱。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及投入力度不够,每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仅0.433万hm2,且补助资金只有800元/667 m2(仅较平原区高100元/667 m2)。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机耕道等建设力度不够,通行条件较差,自贡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34.3%,较全省45.1%的平均水平低10.8%。

2.2.3 粮食产品商品率低

在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占整个工业比重最大,扩张发展最快[9],反观自贡粮食产品加工企业总量少,规模小,产业带动作用有待加强,产业发展缺乏骨干企业的支持,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缺乏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粮食产品的品牌。自贡粮食商品大多数都是“原”字头,产品附加值不高,没有形成较强竞争力的商品。目前,自贡仅有12个粮食类注册商标和自主品牌。有资料显示,每加工1 t优质食用稻谷可增值20~60元[10]。由此可见,根据市场需求,对原粮进行精加工、深加工,可增加粮食附加值,转化增值潜力可得到进一步挖掘。

2.2.4 农业社会化服务缺乏

自贡相继成立了多种形式的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但由于大多数专业化组织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和成长阶段,大部分专业化服务组织还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渠道和经营模式,发展良莠不齐,加之缺乏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有效的管理模式,市场意识和营销意识不强,不能适应生产、加工、销售的全程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致使这些组织的作用功能未得到充分有效发挥,相当一部分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在农业机械化耕作、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方面未得到充分应用。

2.3 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2.3.1 国家政策导向好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粮食安全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粮食供给是影响城乡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11]。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12年出台一号文件聚焦三农,着力破解“三农”问题,十八大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2],这些无疑都不断在释放继续强农重粮的利好信号,标志着农业发展将掀开崭新的一页,粮食生产必将迎来新的机遇,开启新的局面。

2.3.2 市场关注度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会高度关注、媒体高度敏感、群众高度关心的焦点问题。确保吃上放心食品,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必须加强农产品生产源头环节的管理,使得农业产业成为新兴朝阳产业,越来越多投资者和知名企业加盟到这一领域,掀起了“田野农夫”热潮。

2.4 挑战(Threats)分析

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粮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较弱[13-14],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国家和地区间的界限被冲破,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特点更加明显。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由于人少地多、种植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在质量和价格与我国相比有明显优势[15]。在粮食进口逐年增多的情况下,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市场将面临严重的冲击和挑战。

3 自贡市粮食生产发展对策

3.1 以科学规划为引导,推动自贡粮食产业稳步发展

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发展粮食产业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自贡粮食生产区域优势、生产技术条件和作物增产潜力等因素,将粮食生产区域进行科学分配和合理布局,以荣县、富顺县为产业核心,延伸自流井区、贡井区、大安区、沿滩区,着力推进自贡4万hm2中稻+再生稻、2.67万hm2玉米—大豆复合种植、1.67万hm2酿酒高粱等粮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突出抓好产业基地的提升改造与连片扩展,辐射带动自贡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3.2 以高产创建活动为抓手,提升粮食生产水平

大力开展高产高效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集成、创新和推广力度,分作物打造连线成片的粮食作物高产示范带、展示线和辐射区,以此为契机,促进技术模式标准化,辐射带动自贡市粮食生产水平提高。

3.3 以加强科技培训为手段,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培训到人,良种良法落实到田,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促进品质提升和转化增值。针对自贡干旱、低温、病虫等主要农业灾害发生频繁和农技推广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协作,突破技术难点,强化实用技术的集成创新。特别要针对农业劳动力减少及老龄化趋势严峻的现状,组装优化各类实用技术,形成简便、省力、易操作的标准化生产技术。通过技术大培训、大宣传、大示范,把科技兴农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不断增强粮食产业科技的支撑能力。

3.4 以完善基础设施为保障,改善粮食产业生产条件

围绕主要粮食作物和种植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条件、农耕农艺措施相互配套。完善粮食主产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力开展蓄、引、提、排水工程建设,完善渠道,提高耕地灌溉保证率,建成旱能灌、涝能排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按照有利于机械作业的需求,统筹规划建设机耕道和生产道,完善田间路网,进一步提高机械耕作保障能力。

3.5 以注重品牌创建为突破口,提高产品竞争力

加大对粮食加工仓储企业的扶持,不断提高粮食商品率,坚持粮食生产与产业化衔接、与大市场对接,积极引导散种农户与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合作,延伸产业链条,创新利益联接模式,努力把基地建成龙头企业稳定配套的优质原料基地。注重于企业合作,找准产品特色,开发粮食品牌,积极开展市场对接,培育一批粮食名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3.6 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目标,提升粮食规模效益

当前,以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等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力量。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引导缺劳力、缺技术、缺装备的散户农民的自有土地流转到种田能手,将其培育成为带动力强、辐射面广、增收明显的专业大户、示范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知名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超”对接为主的“四进”产销模式,让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社区、厂矿和餐馆,形成长期互利合作的产销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产品产得出、卖得及时、城乡居民均受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谭华.我国粮食安全现状探析及对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37(2):70-73.

[2]李丹.砀山水果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J].宿州学院学报,2009,24(2):36-38.

[3]吴兆娟.李平,李萍,等.基于SWOT分析的重庆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2):2939-2944.

[4]李刘艳.东北区粮食生产的SWOT分析及支持方案[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84-7985,7990.

[5] 詹吉英,顾孟迪,李干琼.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5,3(11):2178-2180.

[6] 张振江.农业大省现代农业建设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经纬,2009(4):114-117.

[7]高海水.世界农业发展趋势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J].经济经纬,2008(2):126-128.

[8]陈文强.加快河南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J].经济师,2002(7):117-119.

[9]王洁若.传统农业大区向现代农业强区跨越[J].农村工作通讯,2014(14):43-44.

[10]李刘艳,李容华.长江中下游区域粮食生产SWOT分析及支持方案[J].农业科技通讯,2007(11):9-11.

[11]贺丹,王永德.黑龙江垦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SWOT分析[J].中国农垦,2013(5):39-41.

[12]刘军.统一思想 坚定信息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努力推进“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J].活力,2013(2):40-41.

[13]赵佰利,杨秋苹,刘英姿,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粮食面料的挑战与机遇[J].吉林农业,2012(12):11.

[14]汪洋,崔海涛,乔耀东.粮食“九连增”背后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农资,2013

[15]李刘艳,基于SWOT视角的我国主要农业区粮食安全分析[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2,23(7):31-33.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粮食生产SWOT分析对策研究
中原经济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郑州市粮食生产能力分析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浅论雷州市广垦东西洋米业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基于SFA河南省18地市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