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摘 要】分析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这门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用一个“单元设计”作为例子,对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这门课课程改革做一个深入探讨。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综合布线;网络工程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是伴随着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而新兴的专业,主要面向智能建筑行业培养能从事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实际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中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智能建筑的“中枢神经”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智能楼宇专业的主干课程。当前本门课程的教学状况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实际工程项目脱节,实训器材存在不足,教学实施困难;学生觉得上课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用人单位觉得学生技能薄弱,不符合实际工程项目的要求,学生也不了解当前工程的实际操作方法。
为了突出学生岗位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我们在“综合布线工程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首先,深入分清课程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传统的教授方式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混淆,把“了解”“掌握”作为课程教授的最终目标。很显然,学生学会了知识,掌握了原理。但是,他的专业技术能力没有通过教学过程有所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强调的是课程的知识目标,并非能力目标。而“能干什么”“会干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学中能力的提高。例如:在综合布线课程的能力目标为“能够熟练地使用网络布线工具,具有完成网络施工中部件制作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相应的测试工具,具备按照标准进行综合布线系统测试的能力”等。
其次,利用项目教学法贯穿于课程的教学。“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在综合布线这门课中,可以提出“校园图书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实训楼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等项目。针对具体的情况展开教学过程的开展。这样能夠了解实际工程的施工过程,将教学与实际项目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再次,利用情景设计,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他主动地完成工作。例如:在校园图书馆综合布线工程中,项目部安排施工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调研,进行深化设计,列出综合布线系统材料清单。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组作为一个项目部,项目部接到任务后,怎样开展工作,遇到问题,在项目部中进行讨论。最后提交材料,对这几个组的工作情况予以总结,对涉及的知识和技能予以指导。最后评出哪个项目组表现最优秀。这样的情景设计,把学生都调动起来带着任务去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普遍有所提高。
在我校课程改革中,以综合布线课程的单元设计为例,具体说明课改的实践情况。这是“信息模块的制作与信息插座安装”单元设计。这次为2学时。课程的设计如下:
(1)介绍工作区子系统安装的技术要求,利用视频和图片展示,组织学生讨论,给出典型工程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图纸。视频和图片展示,组织学生讨论,给出典型工程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图纸。
(2)填写技术交底文件中材料要求,能提出工作区子系统安装材料要求和主要机具/掌握工作区子系统安装施工材料机具。讲解、指导学生填写技术交底文件中的材料要求和主要机具。
(3)填写技术交底文件中作业条件和操作工艺;能明确工作区子系统安装的作业条件和制定操作工艺/掌握工作区子系统安装施工工艺。组织学生实际动手制作RJ45水晶头跳线、安装RJ45信息模块。填写技术交底文件中作业条件和操作工艺。
(4)制定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措施。能制定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措施/掌握工作区子系统安装质量验收规范。介绍质量控制内容,讲解、指导学生制定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措施,并组织学生使用网络测试仪检测网络的通断。
(5)完成质量检验批文件的编制。能进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掌握工作区子系统安装质量验收规范对校园图书馆工作区子系统安装进行技术交底。介绍质量检验文件,指导学生完成检验批文件的编制。
(6)能进行工作区子系统安装技术交底/掌握工作区子系统安装施工材料机具、工作区子系统施工工艺。布置任务、指导学生按照小组完成工作区子系统安装技术交底。
通过上面的步骤,可以看出整个单元设计是以校园图书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项目为背景完成的。并且以项目组的形式进行学生的分组。学生结合图纸列出材料清单,参考相关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对信息插座与信息模块予以安装。再查找资料,检测质量,最后完成检验批的检验,形成技术交底文件。这样就完成了这个知识点在实际工程中相关的工作,既达到了知识目标又完成了能力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