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危机时代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培育

2015-04-16 15:37陈秋兰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培育

陈秋兰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2009年在美国召开的匹兹堡会议的结束标志着全球经济逐步回暖,世界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文简称后危机时代)是指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经济触底回升直到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在这期间,全球经济逐渐趋于缓和,也相对平稳,但金融危机的阴霾并未完全消除,仍然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1]在这样的经济大背景下,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中的心理资本。心理资本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Luthans 等率先提出的,它以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为基础,在对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对比分析之后,提出了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心理资本”概念。[2]所谓心理资本是指能够导致个体积极行为的积极心理因素,它是当今继财力、人力、社会三大资本之后的倍受用人单位关注的第四大资本。

而积极心理资本恰恰是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的“硬伤”,这个承受着经济、学业和同辈三重压力的特殊群体,往往缺乏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那么,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对于怀揣着“知识改变命运”梦想的寒门学子们而言,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换来的却是不尽人意的就业结果,因此而导致一系列影响校园安全、社会和谐的心理问题、伤害事件等逐渐引起教育者、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在后危机时代,如何预防、妥善解决因就业困难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强贫困生就业心理调适能力已然成为摆在高等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在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的后危机时代,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对高校贫困生进行积极心理资本的培育将是个富有意义的探索。本文以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培育的现实依据为切入点,在剖析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人际、综合能力、就业观等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为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紧紧围绕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培育的目标,构建政府保驾护航、高校主阵地以及个人自我努力三位于一体的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培育体系。

一、意义解读:培育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的现实依据

加强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培育,不仅有利于资助工作真正做到“育人”,还有利于推动资助工作创新,有利于校园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有利于贫困生身心健康

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背负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包袱,奋力完成不同阶段学业的同时,还要承受着来自同辈群体的压力。如此重重压力,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合理的化解,久而久之,往往会引起心理疾病甚至精神病变,会极大伤害贫困生心理健康,乃至身体健康。因此,通过培育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积极引导这一群体正确面对现实,增强心理韧性,提高抗压能力,有效地保障这一群体的身心健康。

(二)有利于贫困生成长成才

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身心健康只是前提条件,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和行动。

哲学告诉我们:行为受思想所支配。因此,培育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首先能使得贫困生能够以积极态度面对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困难和压力,化压力为前进动力,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以实际的积极行动完成成长的目标,直至成才、成功。

(三)有利于高校资助工作的创新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涵盖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3]但现有的资助体系仍然以“输血”式的经济扶贫为主,精神、心理、能力培养等“造血”式的扶贫普遍不受重视。而我国资助的根本目的在于助力贫困生成长、成才、成功,因此,培育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助力成长成才成功,有利于资助真正达到“育人”,有利于推动资助工作的创新。

(四)有利于校园和谐环境的构建

校园的和谐环境是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前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学生才能安心读书,教师才能认真教书育人。和谐校园环境的构建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形成。贫困生作为高校的弱势群体,他们是校园突发事件的高发群体。通过培育他们的积极心理资本,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这一群体的身心健康,并把因贫困而产生一系列不良事件降低到最小程度,这有利于构建校园、乃至社会的安定、稳定与和谐。

二、问题透析:当前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高校贫困生不同程度存在身心不健康的现象

高校贫困生在经济和学业的双重压力之下,再加上来自同辈群体的压力,更加重其原有的敏感、自卑感、焦虑感、自尊心过强等不健康的心理。究其原因,目前许多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尚未建立“造血”发展式的资助“育人”模式,“输血”保障式资助模式依然占据主流,资助工作缺乏系统化思维,导致教育、管理和服务各自为阵的现象十分普遍:资助工作重经济解困,轻精神解困;心理教育重障碍咨询,轻发展性咨询等,最终导致资助最终无法实现“育人”的目标。

(二)高校贫困生不同程度存在人际关系不和谐

社会学家沃恩·本特森指出:与好友、亲属和邻居进行随意性交往活动会在生活满足感方面起到极大的作用。[4]而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窘迫,使得他们一方面离不开经济资助,另一方面又担心因为贫穷而被人怜悯或歧视。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往往有自卑、逃避等不自信的表现,特别是对于家境富裕的同学,贫困生往往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与其交往,甚至产生敌视的情绪。这种不和谐人际关系使得这个群体普遍存在“社会性孤独”,即缺乏朋友交流[5],而“社会性孤独”反过来更加重其自卑、逃避、焦虑等情绪,使其人际关系恶性循环。

(三)高校贫困生个人综合能力比较欠缺

后危机时代,用人单位愈来愈看重求职者的综合能力素质。而高校贫困生在个人综合能力方面往往相对比较欠缺,加上自卑导致的普遍较低的自我效能感,使得这一群体在就业方面屡屡受阻。背负经济压力求学的贫困生,他们把大多数的业余时间花在勤工助学上,而忽视了适当参与到学生会、社团组织中,忽视了实践锻炼对个人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因此在面临就业时,往往由于缺乏综合的就业能力而无法顺利、满意地就业。

(四)高校贫困生不同程度存在就业观念不合理

怀揣着“知识改变命运”梦想的寒门学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备受经济拮据的困扰,他们迫切希望通过理想的就业来改变自身乃至家庭的窘迫状况。此外,受我国社会长久以来存在的“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贫困生往往把待遇优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城市、大单位作为首选,这种普遍存在的不合理就业观念,往往导致贫困生错过了最好的就业时机和合适的就业机会。

三、思考对策:培育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的有效途径

经济因素是高校贫困生群体产生的根源,也是引发该群体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借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培育,首要问题是要解除贫困生基本生存的后顾之忧,同时,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紧紧围绕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培育的目标,构建政府发挥保驾护航、高校发挥主阵地以及个人自我努力三位于一体的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培育体系。

(一)从政府层面:政府为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培育起保驾护航作用

系统论认为,人类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分子,与系统内各种因素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社会阶层贫富差距逐步扩大,作为社会一个弱势群体,贫困生在物质、精神和心理上都承受着比非贫困生更大的压力。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的掌舵者,必须为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培育保驾护航,要做好顶层设计,营造全社会都关心这一群体的社会良好氛围,让贫困生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首先、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以“奖、贷、助、补、减、免”加“绿色通道”在内的保障性资助体系,逐步建立以精神扶贫、心理扶贫与能力培育三者兼顾的资助育人体系。同时,政府要借鉴国外政府的成熟做法,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探索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资助工作,如通过制定政策,给予那些为贫困生提供助学、助研、捆绑式就业的社会力量予以减税、免税、资金项目优先扶持等政策支持,激发更多企业、行业协会参与这种“双赢”资助模式的积极性。

其次,政府要打造舆论氛围,大力宣传积极参与资助工作的社会力量,传递社会正能量,鼓励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参与高校资助工作。在国外,社会力量是许多高校资助资金的主要来源,甚至一些知名高校的主要经济都是由社会资源提供的。但在我国,由于受长期存在的政府“包办”教育思维的影响,虽然近年来社会力量对寒门学子资助的支持力度逐年在增强,但资助的“深度”还远远不够。当前,政府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主流媒体,宣传社会力量参与资助的社会意义,倡导全社会关注、支持并参与助学公益事业,鼓励广大社会力量更多、更积极地、以更灵活的方式参与资助事业。

(二)从学校层面:高校是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培育的主阵地

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我国资助政策具体落实的基层单位。资助育人是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完善的育人体系,还需要高校教学、管理、服务各部门要有协同配合的育人思维。

1.要营造积极健康校园文化氛围。美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科尔伯格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比“显性课程”更有影响力的教育手段。与“显性课程”的刚性教育特点相比,校园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在特定文化氛围下的知、情、意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内化为自知、自觉的行为。高校要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如微博、微信、易班平台、校园网络、校园论坛、校园宣传栏等宣传平台[6],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善于挖掘并大力宣传大学生身边穷且益坚并成长成才的寒门学子,树立贫困生自信、自强和自立的身边典型,为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培育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2.打造教育、管理、服务协同育人新局面。管理是为社会组织达成一定目的而对其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而教育是人通过一定的社会活动使人的身心获得发展。[7]服务是指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8]教育是基础,管理是保证,服务是拓展,三者理应相辅相成,有机结合。[9]因此,作为教育者,首先要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对贫困生进行积极心理教育,激发贫困生自身的内在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使其逐步积累“感激过去—满意现在—期待未来”的坚实的心理资本。其次,加强管理,创造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平等交流的机会,让两个群体互相理解各自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为贫困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创造条件。最后,注重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服务,把生涯服务与心理服务有效结合,引导贫困生在生涯行动过程中不断积累心理资本,为未来成功就业打好心理基础。

(三)从个人层面:积极心理资本培育的关键在于贫困生自身努力程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那么,就贫困生积极心理培育而言,积极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成长就是内因,是决定积极心理素质培育成败的关键。

1.实现积极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作为个体自觉地“把自我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等方式,提高和完善自我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10]。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自我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认知决定行动,行动影响认知。贫困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应在充分利用生涯理论、网络测评工具、亲朋好友等360度评价基础上,借助SWOT 理论进行自我评估,形成科学、合理的自我认知。其次,要进行自我激励,增强自身自信心和耐挫力。贫困生要树立强者自强的意识,学会借助积极心理学中的撰写成就事件、夸夸我自己、归因训练等方法,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努力克服内向、自卑、敏感、乐群性低等消极心理倾向,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自信心,增强就业过程中的耐挫力。

2.实现积极的自我锻炼。后经济危机时代,用人单位除了看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十分看重包括语言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人力资本要素。许多成绩优秀的贫困生进入毕业季,却往往成了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双困生”,原因不是学业成绩不够优秀,而是其个人具备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相匹配,缺乏应有的基本人力资本要素,如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领导力等可迁移能力。鉴于此,贫困生应选择性地参加校园学生组织,如各类学生社团、团委、学生会等,通过参加这些组织,并在其中承担一定的组织角色,以锻炼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自身组织协调能力、领导力等等,实现自我综合素质的提升。此外,校内外的勤工助学,也是贫困生锻炼自身能力的机会。通过勤工助学,贫困生不仅实现通过自身付出解决经济来源的问题,还能在社会实践实际过程中体会与人有效沟通能力,锻炼与不同人相处的能力,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注释:

[1]姚梅芳、张兰、辛 阳:《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创业影响因素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1 期。

[2]宋国萍:《大学生通用就业能力模型研究》,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12页。

[3]焦 新:《调整有程序、资助已先行》,《中国教育报》2014年8月22日第004 版。

[4][5]张耀灿、陈成文等:《成才不是梦——高校贫困生的今天与未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20,220页。

[6]陈秋兰:《“90 后”大学毕业生对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满意度调研——以福州市五所高校为例》,《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年第 1 期。

[7]项贤明:《“教育问题”真假辨》,《光明日报》2015年1月20日第013 版。

[8]http://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9]张建宝:《“教育—管理—服务—发展”视阈下高校学生工作定位探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年第8 期。

[10]祖嘉合:《论自我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3年第9 期。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培育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