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智伟 张 鹰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福建福州 350116)
基于比较研究分析福州大学城共享区功能布局问题及其结构优化
邱智伟 张 鹰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福建福州 350116)
基于国内外案例比较分析,梳理大学城共享区基本功能、结构定位及其各功能要素的相关性,从福州大学城共享区的规划及其实施现状,切入大学城共享区的功能定位及其结构问题。分析福州大学城共享区重要功能的定位,相关指标的匹配性及其结构关系,在现有主体布局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研究福州大学城共享区各主要功能结构及其优化的技术策略。
比较研究;大学城共享区;功能布局;福州大学城
大学城共享区,对整个大学城乃至周边地区的影响重大。大学城共享区的功能空间布局是否合理,功能特征是否符合发展需求,已成为我国大学城建设与发展中日益凸显的问题。本文以大学城共享区的功能布局和结构优化为出发点,探讨大学城共享区的演变及发展。
1.大学城的共享资源
大学城的共享资源可以分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两大类。硬件资源的共享包括资金、技术装备等物质性资源,包括教学科研设施、技术设备、文体活动设施、产业服务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及自然资源等。软件资源的共享包括人才、知识、专业、技术、信息、人文资源等。硬件和软件资源两个体系及其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大学城的资源共享系统。硬件资源的布局及其相互关系直接关系到大学城共享区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和共享性,因此本文重点就硬件资源的问题展开分析。
大学城的建立为硬件资源的相互作用、相互结合提供了有效载体。硬件资源的共享及配置,关系到大学城空间结构及功能布局。正因如此,众多硬件资源在相邻的空间内集聚,为规模庞大、类型丰富的设施共享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在如此众多的硬件资源中,哪些适合共享,共享的范围又是多大?成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这就需要对大学城中各类硬件资源按照功能和服务半径进行分级配置。
2.大学城共享资源的分级配置
大学城的建立,使得各大高校的优势和资源由于集聚效应得以相互共享和互补。传统高校只能提供内部使用的公共设施资源如今更多的变成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共享、大学城与城市之间的共享。根据共享资源的不同功能及其分级和服务半径,依照它们共享化程度以及大学城中人群活动规律,公共设施共享资源可以分为以下3个层级:区域共享资源;校际共享资源;校区共享资源。如表1所示。
合理的层级分类,将提高各类资源使用率,节约系统建设成本。在强调大学城的整体性同时又能保证各大高校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不同的层级在空间、交通和信息上都存在相应的对应关系,彼此并不是分离而独立运行的。由于规模及地理环境因素,各个层级间常叠合在一起,提供不同类型的共享资源。
从层级类型而言,区域共享资源层级应具备如下功能:首先,承担城市新区中心的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城市功能的不足或为城市增添新的功能;其次,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城内各高校或功能空间所共享,辅助各高校和功能空间更充分地发挥其综合的和特殊的功能。因此在这个层次的共享区内,公共设施的建设并非全部由政府和学校进行投资兴建,还可以根据城市发展及市场环境进行相关的社会投资开发,这对大学城和所在城市区域而言,提供了互相融合、互相开放的一个区域平台,也是大学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共享区。这个层级的共享区,辐射半径通常包括整个大学城乃至大学城所在的城市区域,并与中心城区保持着方便快捷的交通联系,是大学城实现资源共享和接受城市功能渗透的主要区域。大学城的标志性公共建筑和公共服务设施也常聚集于此,形成大学城公共生活的核心区。而在校际共享资源层级,共享设施在避免设施重复设置的同时,达成了一定的规模效益,它为大学城内的各校区提供一些经常性、互通性的服务,强化它们之间的协作关系。最后,在校区共享资源层级,共享设施则是为了满足校园内各种活动的使用要求,节省校园用地、建设投资、能源消耗,使学校高效运作而设置的为全校所共享的设施。
3.大学城共享区的空间布局
我国大学城共享区因共享资源的分层而呈现不同的空间结构。为了更好地发挥共享功能,通常将大学城中人群行为活动相同或相近的功能空间集中,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效应和较强功能的共享区。这些不同层次的共享区往往界限是模糊的,展现出相互渗透、交叉的形态。然而,许多相同的功能并不是完全集中在同一个区域,适当分散后与其他功能穿插融合将构成更丰富更全面的空间布局形式。
大学城的资源共享模式主要是教学资源和生活资源的共享。教学资源的共享打破了校区的界限,与教学相关的公共性基础设施都统一建设,再根据情况提供给多所大学共同使用。生活资源的共享背景是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通过建设由多所大学共用的生活集中区,对学生公寓、食堂、文化体育设施等进行社会化管理。
1.国外大学城及共享区的发展历程
大学城的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至14世纪的欧洲,当时西方的大学通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大学为主的城镇,这也是最早的大学城形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学院以一种开放的形态和住宅区及商业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城镇的中心被商业用地及学院用地所占据,而居住用地和科技园区则布置在外围区域,大学城的文化与体育设施也被作为城镇的共享设施。而伴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传统的大学城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出现了以建设大学科技园区为导向规划形成的大学城,日本筑波大学城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城是此类大学城的代表。斯坦福大学城内的所有设施——如国际会议中心、高尔夫球场、科学园、购物中心和信息中心等都由各院校及企业共享。
国外大学城的发展模式充分体现了大学城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大学城通常与城镇相互交融,互利共生。大学没有被围墙所隔断,与周围环境没有明显的界限,城市的街道同时也是大学的组成部分并从校园内穿过,大学与城镇共用基础服务设施。大学以教育文化及科学研发功能促进城镇的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城镇也提供了相应的人力资源帮助大学提升教育及科研产业。
2.国内大学城共享区的功能结构布局分类及其效果评价
(1)国内大学城的空间结构
大学城共享区的布局,是在大学城整体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对共享资源分配的一种布局结构。因此,从大学城的整体结构类型入手,探究大学城共享区的布局结构。
大学城一般由若干个校区和公共空间的组合而成,而在规划主导建设的国内大学城背景下,大学校区通常是相对独立的一个空间。可大致分为以下3种空间布局模式:
1)“轴”状结构
“轴”状结构是适合在校区单位不多的情况下采取的结构布局形式。若干高校在大学城区域内沿着一个主要轴线依次布局,这个轴线可以是多种设施组建的功能轴,也可以说具有交通功能的虚轴。代表是上海松江大学城,以现状东西向的河流水系为主轴,沿轴线布置了各大高校校区。以南北向的联系轴为副轴,沿轴线布置了各种共享设施。
2)“核”状结构
“核”状结构就是若干校区围绕一个共享核心依次布置,这也是适合校区单元较少的情况。温州大学城以地理中心区域的公建设施、商务中心和水体绿地为核心,围绕核心布置了若干校区及区域层次的学生生活区。
3)复合结构
复合结构是“轴”状结构和“核”状结构相结合的一种结构,适合校区单元数量较多的情况。因为单一采取“轴”状结构,会导致主轴两端头校区单位和共享区之间的相互联系被削弱。而单一采取“核”状结构又将带来共享核心服务半径过大的问题,造成核心共享区与各大校区单位随距离变长而相互影响能力变弱。杭州下沙大学城以穿越大学城的高速公路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大区。东区以学生生活区、公共设施、中央公园为核心区布置了十个校区单元。西区则以学生生活区、公共设施、河岸绿地为功能轴线,沿轴线布置了五个校区单元。
(2)国内大学城共享区的功能布局模式
从以上3种大学城空间结构布局可以得出,共享区在国内大学城中主要的功能布局模式有以下4种:
1)平行带状模式。该模式使得共享区直接面对各个校区,有利于交通流线的组织,也便于生活、教学与共享三大分区的管理和使用。但由于共享区相对独立,基本不考虑大学城和周边地区的共享关系,强调内部共享。代表大学城为杭州下沙大学城、北京良乡大学城、南京仙林大学城。
2)梳状模式。该模式的布局使得大学城功能分区明显,生活区与教学区直接相邻又相对分离,便于交通联系的同时又能做到互不影响。但由于共享区的位置分布在狭长的区域中间,辐射能力有限,造成各校区共享度的不均衡。代表大学城为福州大学城。
3)圈层模式。该模式利于不同功能区的有机融合,各种用地可以弹性混合使用。共享区被各个校区围绕,使得共享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和均衡的利用。但由于共享区位于大学城内部核心区,较为封闭,与周边城市区域很难达到共享目的。代表大学城为温州大学城。
4)轴向圈层模式。该模式共享资源的共享度极高,无论是大学城内的各大高校还是周边地区都能与之产生关联和互动,适用于规模庞大的大学城。代表大学城为广州大学城。
根据共享区的存在形式和规模大小,空间布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相对独立的共享区域适合规划布置大型综合设施;相对分散的共享区域则适合小型服务设施的集聚。小规模共享区的空间布局往往结构清晰明确,尺度更适合人群进行连续性的活动;大规模共享区的空间尺度较大,共享要素间容易被割裂,无法进行有效率的连续性活动,同时交通量的增加降低了共享效率。因此,大学城共享区采用多种模式的空间布局更有利于各种功能结构的顺畅运行。在大学城内合理布局分配规模不同的共享区,能够提高大学城的资源共享效率,也能激活大学城的活力,给生活在大学城中的人群带来丰富的生活。
(3)国内外大学城共享区发展的对比与启示
国外大学城建设的时期较早,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建设大学城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较早,这些对我国目前的大学城发展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
国外自然发展型大学城,大学城以一种开放的模式与城市各功能用地相融合,形成一个位于城镇中心区域的集居住、商业、高等教育、文化体育、公共服务和医疗卫生等设施的大学城综合区,居住、工业及科研用地围绕中心区域向外扩张发展。
大学城共享区的功能布局因自然形成和规划建设两种不同发展模式而具有差异性。自然形成的大学城,共享区由于是分散的,所以功能布局也是十分自由的,没有明确的区域,许多功能区通常与校园功能区相邻或相融合。
我国大学城的建设起步较晚,较之国外大学城多为“自然形成”的模式,国内大学城的显著特点就是多由“规划主导”建设而成。而规划建设的大学城,通常从初期就明确了一个独立集中的共享区,这种布局上的差异对共享区自身功能以及大学城整体结构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只有从大学城的资源共享出发,全面考虑功能布局,让学校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得到高效利用,大学城与城市形成一体化空间,相互依存和发展,形成良好地互利共生关系,才能避免成为初期脱离于城市生活而发展的筑波大学城。
1.福州大学城的空间结构及形态特点
福州大学城的总体空间结构呈长条形梳状(如图1所示),这种布局存在着优点和缺点:优点是区域内各地块的相互影响小,易于交通的聚集和疏散,同时与城市相联系的界面广阔;缺点是由于土地布局狭长,使得区域内的地块相互关联度较低,缺乏一个地理上的中心地带,人气难以聚拢,容易周边城市区域分流。作为梳状发展模式的代表大学城,福州大学城中心共享区的位置位于狭长的区域中间,辐射能力有限,易造成各校区共享度的不均衡。
2.福州大学城共享区的功能布局
在最初的规划中(如图2所示),在共享区内,集中设置可以为各高校所共享的教育和文化设施,同时增加了上街新区所没有的新功能,创造出由绿化、水域和公园环抱的新城中心。共享区的基本功能特征确定为文化、艺术、国际交流和新城商务居住等。共享区在规划中根据形态软硬被划分成两个主要区域。一个以建筑物和广场占较大用地面积,另一个以绿地、水体占较大面积。共享区的空间布局以旗山湖为中心,环绕布局教育、文化设施,建筑与自然景色互相融为一体。然而,随着共享区南面的体育公园地块调整福建工程学院大学城新校区用地后,旗山湖就失去了原本作为一个共享区生态中心区的作用,共享区与自然景观的结合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最新的规划编制中(如图3所示),旗山湖的北侧区域被调整为省考试院及四个教育预留地。共享区整体空间布局也从原来以湖为中心变成以明德路为轴线,两侧布局相应的功能用地。由于交地问题尚未解决,目前的共享区只完成了在明德路北侧区域的部分建设,南侧的旗山湖尚未动工开挖,沿湖的地块也未开始规划建设。由于数次的规划调整,共享区的空间布局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而未来的旗山湖的实现,也仍是未知。福州大学城共享区在建设过程中,按照其总体规划,实施或明确实施原总体规划项14项,优化调整项目 10项,绝大部分地块已得到基本落实。
3.福州大学城共享区功能布局问题与发展误区
(1)功能布局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福州大学城共享区在规划实施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按照原来的规划设计,而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各高校纷纷建设自己大型的图书馆和体育馆,同时也独立建设自己的校区及学生生活区。现在各高校基本拥有自己独立的学生公寓,并且各高校之间的学生公寓之间相互隔离,各个校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为本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大学城逐步成为几个封闭而又独立高校的集聚体。
另一方面,各高校到共享区距离的不同造成通达性的差异,从而造成各校区对中心共享区利用程度的差异。福州大学城共享区位于大学城的中间区域,福州大学与福建工程学院之间,这样的空间布局一定程度上方便这两所高校的使用,但考虑到大学城整体空间南北方向长达7-8km,两侧的福建中医学院以及福州教育学院的师生到达共享区的距离长达3km,这是在现有公共交通不够快捷方便的情况下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各学校到资源共享区距离的差异造成各学校对资源共享区利用程度的不均衡,从而导致资源共享区对各高校贡献程度的不均衡。这是梳状空间模式大学城所普遍面临的问题。
(2)发展误区
福州大学城共享区所暴露出的问题不仅是个例,我国大学城在“共享理念”的规划建设中,常常由于过分强调“共享”或片面理解“共享”,而忽略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要求,导致了共享区规划设计目标的偏差。
由于规划设计目标的偏差,往往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包括土地的浪费和资金的过分投入。大学城共享区内的大型体育场、大型商业设施、综合医院、中心湖水景观等,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大型体育场馆,只适用于召开大型运动会时才会得到充分利用;综合医院,目前各高校均设立各自的校医院,在目前管理制度下,各校的学生不可随意在外就医,而教职员看病时,往往在其他时间选择离住处近的医院;大型商业设施,根据大型商业设施1500m的服务半径考虑交通可达性,对于大学城内学生及教职工而言使用率并不高,而真正的受众人群是附近的常住居民。
4.福州大学城中心共享区空间功能结构优化的建议
基于比较研究分析,结合福州大学城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中心共享区空间功能结构优化的以下4点建议:
(1)优化功能布局。根据福州大学城中心共享区目前的建设情况,共享区内未建设的地块应选取适合未来发展的入驻项目。因此,在福州大学城共享区未来发展规划中,从旗山湖的设想出发,将明德路南面地块发展成为具有生态保育功能的开放景观带,在规划中将人文景观与地理风情的结合、教育园区与生态园区的互相融合。同时,对现有空置率较高的体育场馆进行功能置换利用,在平时将其转换成为科技馆或展览馆,吸引周边人气,从而增加场馆的利用率。
(2)创建新型流通系统,打通大学城空间结构。由于福州大学城是梳状的总体空间结构,不利于内部各区域的联系。因此,建立起高效快捷的流通系统,对促进大学城的共享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方面,大学城内部的主要交通流线要与城市周边保持便捷、通畅的联系,而另一方面又要对城市过往车辆进行一定的限制,以保证大学城内部人流、车流的完整和高效。对此,大学城的流通系统以车行道路为基础,园区巴士、小汽车、自行车、步行、地铁等其他交通方式相配合的综合体系。考虑到大学城内已经建成的福州汽车客运西站以及将要建成的地铁二号线大学城站点都毗邻大学城中心共享区,引入“TOD”的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集聚周边城市区域的人流,激活共享区的人气。
(3)加强与海西高新园的联系,承接部分功能。在共享区的东侧,福州高新区海西园已逐步形成规模,海西园总规划面积12.35平方公里,将建设成为福州市承接海峡两岸高新技术产业的新平台。该园区积极利用大学新区高校科研和人才优势,以高端研发、科技孵化和总部经济为主体。这对与共享区及整个大学城来说,带来了发展机遇和前景。福建省自2014年起,启动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建立,推进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跟随这种趋势,大学城中心共享区作为大学城智力资源密集和科技创新活跃的集中体现地区,可引入大学生创业基地和与大学城相关的产业服务机构,并产生与高新科技园的互动发展。高新科技园的发展将带动共享区开发剩余的地块,使之建立起大学城与科技园之间的桥梁,承接相应功能,更好地发挥和实现共享区的作用。
(4)基于中心共享区拓展大学城的“点、线、面”分散的共享区。借鉴国内外大学城共享区成功案例的功能布局,分析福州大学城共享区,单一集中的共享区已经无法满足顺应未来发展。因此,在这基础上,福州大学城的共享区应更多的考虑采用分散布局的空间结构,从一个中心共享区出发,更好地辐射到各个高校。这就需要各大高校校园内部进行适当的分区调整,从只考虑单一校区的总体布局,转变成考虑整个大学城的资源配置和共享。如将学生公寓社会化解决,校区内部仅设有少部分用于国际交流生的临时公寓,并将学生公寓置于教学区的核心区,便于学生步行联系等。各大高校摈弃各自为政、小而全的传统规划理念,从大学城整体空间结构出发,布置形成多个校际层级的共享区,并与中心共享区共同作用,实现大学城的全面共享。
共享区对于我国大学城的规划来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新事物,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分析国内外大学城共享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反思福州大学城共享区的功能布局。切实考虑大学城与周边的联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城结构,正确处理共享区和大学城、共享区和高校、共享区和城市地区等要素的相互关系,为促进大学城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1]李峻峰、米岩军、姚士谋:《大学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城市空间》,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年。
[2]胡海建:《大学城的理想与困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年。
[3]胡强:《资源共享理念下的大学城规划设计研究》,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4]胡蓉:《我国大学城的资源共享问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郭志宏:《我国大学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东北大学,2008年。
[6]李翠:《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分析——以济南长清大学城为例》,山东财经大学,2011年。
[7]赵玲:《国外大学城用地布局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四川建筑》2007年第1期。
[8]王伯伟:《大学城——城市范围的资源重组和开发》,《建筑学报》2001年第9期。
[9]朱瑾、李捍无:《从大学城模式谈高校资源共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0]何志军、钱检、黄扬飞等:《大学城的土地空间布局模式探讨——以杭州大学城为例》,《规划师》2005年第4期。
[责任编辑:余 言]
TU984.1
A
1002-3321(2015)04-0081-06
2015-03-30
邱智伟,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 鹰,男,福建福清人,福州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