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星辉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州350108)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形体肥胖的人越来越多,因肥胖导致的健康疾患也日益增多,并已引起临床的广泛关注。中医学在其防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从中医学的角度研究分析肥胖产生的病因病机,探索肥胖与他病之间的关系,显得颇有意义。中医学认为肥胖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体内膏脂堆积过多,体重异常增加,并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症。现代医学认为肥胖是指由于摄入的能量过多,超过了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过多、积聚分布异常,致使体重增加,是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1]。
中医学中,自古就有关于对肥胖的论述。《素问·通评虚实论》曰:“甘肥贵人,责膏梁之疾也。”《素问·异法方异论》曰:“其民华食而脂肥。”指出肥胖的产生与过食肥甘有关。
《灵枢·卫气失常》曰:“人有肥,有膏,有肉。……肉坚,皮满者,肥;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将肥胖之人分为脂人、膏人、肉人3种类型。宋代杨仁斋的《仁斋直指方·水湿分治论》曰:“肥人气虚生寒,寒生痰,湿生痰。……故肥人多寒湿。”金代朱丹溪《格致余论》曰:“肥白人多湿,肥白人多痰饮。”明确提出肥胖之人多为痰湿之体。明清时期对肥胖有更加详细和完备的论述。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曰:“何以反为气虚?盖人之形体,骨为君也。肥人者柔盛于刚,阴盛于阳也,且肉与血成,总皆阴类,故肥人多有气虚。”指出禀赋和饮食是肥胖发病的基本原因。清代陈士铎《石室密录》认为“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行,故痰生之,则治痰焉可独治痰哉?必须补其气,而当兼补命门之火;盖火能生土,而土自生气,气足而痰自消,不治痰正所以治痰也。”提出了气虚多痰之肥治法,揭示了温养命门则气自足,补火生土则痰自消的道理,深化了对肥胖病因和治疗的认识[2]。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认为:“人之肥者气必虚。”指出气虚阳微,怠惰沉困,可导致机体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失常,致使津液停聚为痰,痰湿滋生,弥漫周身腠理而发为肥胖[1]。历代医家对肥胖的认识,对我们今天研究肥胖病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总体来说,传统中医学认为肥胖多属本虚标实之候,其病因病机多为由于饮食不节、年老体弱、先天禀赋等因素致使体内痰湿壅滞、血瘀不畅、气滞津停、气虚挟痰、脾肾阳虚等而引起的机体气血阴阳的紊乱。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食物,食物经过口,受纳于胃,通过脾的运化功能将其转化为精微物质,再通过脾气的转输作用将精微物质输送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若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能化生精、气、血等充足的养料,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就能得到充分的营养而发挥正常的生理活动。若脾失健运,则胃虽能受纳食物,但饮食水谷不能转化为营养物质,运送到周身,反而形成痰湿之源,纳食越多,痰湿越重,最终导致膏浊积聚,痰脂滞留于周身肌肤、腹膜、脏腑之内,致使肥胖诸症丛生[3-4]。
脾主运化水液,机体水液的升降布散有赖于脾气的转输作用,脾主运化水液的枢纽作用正常才得以维持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必然会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而形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5],停聚于肌肤腠理间,则易导致肥胖诸症的发生。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沈金鳌曰:“肝和则气生,发育万物,为诸脏生化。”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则脏腑的气化功能得以维持升降出入的协调平衡,全身的经络得以通利,气血得以通畅,则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正常协调,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若肝郁气滞,木郁不达,下克脾土,脾失健运,影响水谷精微的正常转化,导致痰浊水湿互聚内停,膏脂沉积于腠理、皮毛、半表半里、筋膜、四肢、肠膜而致肥胖发生[5]。现代医学也认为,肥胖是多种肝脏疾病的危险因素,范建高指出肥胖不仅是隐源性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并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非酒情性脂肪性肝炎和隐源性肝硬化家族聚集有关,可诱发丙型肝炎肝脂肪变,加剧肝纤维化进程,还认为对于合并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减肥可能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6]。
肝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作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关系方面。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有协调脾胃升降的作用,并能疏利胆汁,促进脾胃对饮入食物的消化和对精微物质的吸收、转输。脾气运化功能正常,则水谷精微充足,气血生化有源,肝体得以濡养,则利于肝气冲和条达,疏泄功能正常发挥。若二者功能失常则会相互影响,如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木郁克土,则会导致脾失健运;若脾失健运,亦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4]。
郁证有广义狭义之分,其广泛的涵义指因积滞、蕴结而不得发越所致的病证,包括五脏六腑因为气血、经络之气郁滞而发生的各种病证;狭义的郁证指因情志不舒而导致气机郁结的病变,属情志疾病[2]。本文主要论述狭义之郁证。《素问·举痛论》中曰:“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以气为动力,推动脏腑气化,输布津液,宣畅血脉,消化水谷。肝主疏泄,畅达人体一身之气机,若忧思郁虑、愤懑恼怒等精神刺激均可使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以致肝气郁结,而成气郁,这是郁病的主要病机。可见狭义之郁证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1]。
6.1 因郁而致的肥胖 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在志为怒。若情志过极,恼怒伤肝,则气机郁怒不得伸,肝木不能随其条达之性,气失疏泄,而致肝气郁结,气郁由是而成。肝司疏泄,以气为用,气之疏泄,可使周身之气机、脏腑之功能活动条达畅茂。若肝气郁结,疏泄失司,而致诸脏气机皆不得畅达。一方面,肝郁气滞,会影响脾运化水湿的功能,会导致痰浊水湿互聚内停,停于肌腠发为肥胖。另一方面,气机郁滞,气化失司,津液不能蒸化输布,则津液运行不畅,凝聚成痰,痰气互结,形成痰郁,痰气郁结于肌肉四肢筋膜易致肥胖的发生。《丹溪心法·六郁》说:“痰郁者,动则喘,气郁不能化湿,则成湿郁。湿非人身素有之物,每因气化失司,而停滞于内。”[7]气机郁结,气化不利,或肝郁乘脾,脾运不健,水湿不化,食滞不消,形成痰浊湿郁等病理产物沉积于肌肤腠理,引起肥胖的发生。
6.2 肥胖者易患郁证 中医的郁证与现代医学的抑郁症虽不能等同但有着共性[8]。现代医学认为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临床上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特征,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的综合症。中医没有明确的抑郁症的名称,但关于本病的描述,可见于古代医家对郁证、脏躁、百合病、癫证、梅核气及奔豚等病的记载中。这种以情志方面异常改变为基本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在中医辨证中可归属于郁证的范畴[9]。有研究表明肥胖者多伴有情志方面的异常,由于肥胖者多行动迟缓笨拙,容易疲劳,加上形体不美观,容易表现出烦躁易怒、喜太息、精神抑郁或性情急躁等精神和心理症状,女性还可见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等[10]。儿童期肥胖表现更为突出,张秀莲的研究显示出中重度肥胖儿童的血脂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其血脂代谢紊乱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并且容易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患;此外,由于肥胖儿童体态臃肿,行动比较笨拙,会因为被同伴戏笑,造成心理上的压抑,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若长此以往,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受到不良影响,可能会导致其精神及心理的异常,形成内向、羞于见人的孤僻性格,甚至会引发强烈的心理冲突[11-13]。由此可见,肥胖病患者由于种种原因,极有可能会出现情志方面的异常表现,发展为中医中的郁证。二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
随着我国肥胖人群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其引发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随之逐年增高。这也给肥胖病的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心理负担。因此,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肥胖的发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中医学对肥胖的病因病机的认识,笔者认为肥胖与郁证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情志抑郁不舒,肝气郁结,影响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导致其他脏腑的功能失调,机体气机失于通利,致使痰瘀、膏脂壅遏肌肤腠理,形成肥胖;而肥胖者也常有情志不舒,肝气郁滞等情志异常的表现。在临床工作中,注意肥胖和郁证的相互关系有助于从另一个视角判断分析病情,以提高临床疗效。
总体而言,中医学认为肥胖的病位主要在脾与肌肉,与肾虚关系密切,亦与心肺功能失调及肝失疏泄有关。此文主要通过分析肝与肥胖的关系,引伸出与肝脏疏泄功能相关的郁证与肥胖的关系,并对其进行探讨论证,为临床上治疗肥胖与郁证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1]李永华,王晓川,韩裕璧,等.中医学对肥胖病因病机的认识[J].中医药学报,2012,40(4):4-5.
[2]王永炎.鲁兆麟[J].中医内科学,1999:272-284.
[3]姚文华.肥胖病诊疗问答[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4.
[4]童毅,周志焕.肥胖病的病因病机及病理机制探要[J].中医药学刊,2003,4(21):574.
[5]张超,汤晓云.肥胖病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云南中医杂志,1989,10(5):46-48.
[6]范建高,曾民德.肥胖与肝病的关系及其治疗对策[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6):438-440.
[7]盛夏.从肝论治郁证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4):55-55.
[8]郝志红.郁证临床辨治体会[J].山西中医,2013,29(4):32-33.
[9]李青,聂皎.抑郁症中医病机再认识[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8):85-85.
[10]李静铭.女性肥胖从肝论治[J].四川中医,2007,25(1):27-28.
[11]张秀莲.中重度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血脂水平及自我意识水平的差异[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综合版,29(4):17-19.
[12]张秀巧,石文彬,张雁平.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必须重视心理治疗[J].健康心理学,1994,2(2):66-68.
[13]杨慧,刘华锋,宋祥福,等.21名医学专科肥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807-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