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桂梅,徐 斌,马方圆,王晓英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大学生中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的学生的比例约为20% ~25%,其中较严重的大约接近10%[1]。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特对2014 级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同时也使新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自我成长的重要影响,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寻求社会支持能力;也为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基础,为进一步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育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普查对象为全校大一新生2 281 人。此次普查选用大学生人格(UPI)问卷。时间为新生正式上课后的第二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网上集体施测,测试时间大概为30 min。发出问卷2 281 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 180 份,施测率95.57%。
经过心海管理软件系统进行筛查,总体显示异常人数即需要约谈522 人,在高校学生心理工作中,凡是符合第一类标准的学生,一般要求约请面谈。
在约谈邀请来的第一类学生中,经过咨询诊断进一步划分为A、B、C 三类,A 类学生被认为确有心理卫生问题的,该类学生需要进行持续的心理咨询。辅导员要建立重点追踪学生档案,B 类学生为没有严重心理问题,知道咨询方式即可,今后辅导员可以关注一下。C 类学生是没有任何心理问题。
在受约请的522 名学生中,实际来约谈的学生共有514 人,占被邀请人数的98.47%。前来咨询的学生中,其中A 类学生共有40 人,占约谈学生人数的7.8%,占全体施测总人数的1.75%,这类学生需预约下次咨询,每周或隔周面谈一次,直至症状减轻。B 类学生共126 人,占约谈学生人数的24.5%。这类学生通过面谈对其提供帮助,同时告诉他们以后如有问题,可以随时来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咨询和帮助,C 类学生共348 人,占面谈学生人数的67.7%,通过约谈起到了预防的作用。
普查结果发现,近80%的大一新生面临的多是新生常见的发展性心理问题:如学习不适应(主要包括教师授课方式、学习方法、方式不适应);人际关系不适应(主要是同学之间和宿舍舍友之间的关系);生活环境不适应;认知偏差、情绪情感问题、职业选择问题等。这些都是大学生成长中必然会面临的问题,但如果这些成长中面临的心理困惑能及时的得到长辈、学校老师的帮助,这样就可以帮助他们顺利渡过适应期,更好的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是学习目标不明确、人际关系敏感、期望过高、就业压力、自卑等。本次普查通过约谈归纳,发现导致大一新生产生焦虑、迷茫等心理不适应的因素主要有:
1.学习目标不明确。主要有六方面:1)在中学阶段考上大学几乎是所有学生唯一的目标,可是一旦进入了大学,此目标就暂时搁置,对自己的学习过度放松。缺乏远大的理想,没有树立正确的认识观,都是导致大学新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2)部分同学在中学时由于学习紧张,兴趣较少,特别想在大学里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参加社团和协会上,参加的协会有好几个,整天忙于开会、活动等等,社会工作和学习不能兼顾,而对学习慢慢失去兴趣。3)存在随波逐流现象。一些同学容易受其他同学的影响,你玩我也玩,你晚睡晚起我也晚睡晚起,从而忽视了学习。4)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5)家庭因素。一些同学认为家中环境优越,因此不在乎学业、前途,继而忽视大学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读书没有用处。6)专业、学校不理想,不想学、学不会,甚至不会学,也是导致部分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2.人际关系不适应。因为在中学阶段,学生一般都住在家里,同学接触的时间不多,他们之间出现问题或矛盾都由老师解决,但到大学后,接触的人多了,而且由于学生接受的是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这一点造成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组合起来难免就会产生各种摩擦。尤其是宿舍舍友之间,中学到大学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大学生集体生活的开始,集体生活是对大学新生的一个考验,显著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立性、融合性差、依赖性强,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往往会产生恐惧与焦虑(而现在的学生交友愿望很强烈,意愿认识更多的人)。同时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性格特点等不尽相同,因而在相处过程中就会出现摩擦与冲突,导致宿舍舍友间的关系紧张等现象。
3.对大学期望过高,缺乏较好的心理缓冲策略。大学新生李某说,高考前,我对自己的实力充满信心,认为考上一所如意的大学是很容易的事。然而没想到居然进入了一所二本院校!尽管专业还比较满意,但是心理始终不是滋味,不喜欢现在的状况。大一新生中一部分学生对大学生活缺乏了解,过分的理想化,认为大学是乐园,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轻松取得成绩,因此当面对紧张的学习、考试、各种活动,幻想被打破时就会产生不适应的问题,感到现实大学生活和理想大学生活不一样,出现极大反差,产生失望感。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初次独立生活,远离父母,失去了升学考试的压力,全身心放松解脱,尤其面对比高中少的课时、更自由的空间、大把的空余时间顿时产生无所事事,迷茫,空虚的消极状态。同宿舍舍友睡觉晚,早晨起床晚,课余时间只顾在宿舍睡觉,学习生活都缺少明确积极的态度。自觉这种状态不佳,却又难免“同流合污”,不知该作何改变。
4.面对就业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一部分学生从踏进校门开始考虑四年后的就业问题,过早担心毕业后的状况并且带有消极心理去预测后果,但由于学生经历较少,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和对策,最终产生焦虑、无力和迷茫感。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与服务,并结合专业教育教学,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2]。
正确良好的三观,能支配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而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通过一系列心理课程和“5·25”等系列活动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对于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很好的作用。
团体训练心理训练是一种群体式的心理互助活动。由于在团体心理训练中学生既是被训练者,同时又是最好的训练者。他们在接受的同时,通过情感的交流,把自己的感受、体会、经验与其他同学分享,从而在正强化的影响下,潜移默化的纠正一些同学不合理的认知和心理偏差,从而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提高的目的。
[1] 王雪梅,喻瑶.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7):45-46.
[2] 郑玉,任桂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4(8):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