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

2015-04-16 05:19吴晓怡夏顺珍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4期
关键词:护患产科孕产妇

吴晓怡 夏顺珍 许 蕾*

妇幼保健院服务的对象多为孕产妇,护理安全质量影响着男女双方甚至数个家庭的幸福。近年来,人们在就医过程中,对护理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国家生育政策(单独二孩)的放开以及国家对生育管理要求的提高,对孕产妇护理理念及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医疗技术发展的局限性,导致护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不断进行技能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护理服务,规范护理制度;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本文就孕产妇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1 孕产妇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原因

1.1 孕产妇病理生理及护理特点 根据围生医学多年的统计,高危孕产妇及高危婴儿约占总数的20~30%[1]。住院分娩产妇中,高龄、多胎、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胎位异常、贫血病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严重威胁着孕产妇的安全,医护人员身系母婴两条生命的健康和安全。在护理过程中,产前胎心的听诊、羊水破水判断、宫缩、产程进展等护理观察,产中由助产士操作的会阴侧切缝合、产钳使用等助产技术,以及产后新生儿复苏、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疾病筛查、产妇产后子宫复旧、恶露情况、母乳喂养、呼吸机使用、新生儿静脉穿刺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护理人员有过硬的技术,准确判断,协助医生处理病情,同时也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多巡查病房,及时发现异常产兆及新生儿病情的变化,避免导致处理救治不及时,失去最佳抢救时机,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1.2 科室管理不到位 产科病房病人周转快,围产期孕妇、新生儿病情变化快,涉及工作面多且繁杂,有些护士长经常忙于应对日常治疗及行政管理等工作,没有时间定期对护理过程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流程,未能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1.3 基本功不扎实、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 科室内护理人员学历、工作经验等有较大差别,同一操作,不同的护理人员熟练程度不同,特别是一些见习期护理人员,她们容易忽视一些细节,容易导致病人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不满情绪,进而引起护理投诉甚至护患纠纷。

1.4 护患沟通欠缺或不妥 护患关系是护理人员在治疗、护理工作中与病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一定联系的人际关系[2]。护患沟通的前提是有效,其沟通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有对话、文字、图片、视频等。健康教育可以采用这些形式,反复多次将对疾病正确的认识传达给病人及家属,从而建立友好和谐的护患关系。实践中,护患纠纷大多由于护患沟通欠缺或不妥导致。护理人员语言表达不严谨、态度不端正、回答解决问题不及时等,易引起病人和家属的不满而致护患纠纷。

1.5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 国家在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方面有要求,医护人员对于保护孕产妇安全的责任重大。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操作可能会触犯法律法规,责任和风险较大。如果忽视危险因素和潜在的隐患,将导致护患冲突与纠纷。

1.6 护理文书记录不规范风险 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有涂改或更改;执行医嘱代签或随意签字;抢救病人结束后未及时补记;医护记录相符性差,有时内容缺少连贯性。非抢救时下口头医嘱,造成书面医嘱滞后,漏、改医嘱导致护士执行医嘱在前,记录时间不相符合等。

2 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2.1 增强护理人员风险及安全理念 医院的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基础。建立健全相应的职责、制度、常规和流程等,便于护理人员按规范执行。经常进行院内外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法制意识、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安全防范意识、护理应急预案等内容。护理部在强化专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安全管理、法律意识和沟通能力培训并重。加强风险管理,培养护士防范风险因素的意识和能力,把风险管理融入到每项护理工作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范自身执业行为。产科护理高风险,关系着母婴两条生命的安危,严谨的工作作风及高度负责的责任心是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必备条件,严格执行护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流程是护理安全的保障。护理部建立健全护理安全标识牌、警示牌,指导临床护理人员根据病人个体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并实施。

2.2 加强产科护理管理 妇幼保健院应不断完善具有专科特色的护理管理规定,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措施。这就要求护士长除了处理日常护理及行政管理工作外,还需要根据医院实际,制定符合产科特点的各种操作流程并加以培训,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在紧急情况下启动预案,将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充分保障病人的安全。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并组织实施,督促护理人员重视护理安全隐患的危害性,时刻将护理安全牢记心中。

2.3 动态进行高危病人病情护理评估 高危病人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加强对高危病人的巡视查房,动态评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病情变化,协助医生及时处理。针对病人可能发生围产期风险及意外伤害进行评估,按照规范制作相应护理安全标示牌、警示牌,时刻提醒护理人员动态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意外伤害的发生。交接班时对重点观察病人做到床前交接班,采取预防性防护措施,避免安全隐患发生,减少护患纠纷。

2.4 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学习 产科护士必须精通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产科常用药物及助产器械的使用,掌握新生儿呼吸道护理、呼吸机使用,具备产房、手术室、儿科、外科等综合性护理技术,并具备对紧急状态的洞察能力,反应敏锐,动作迅速地处理紧急事件。常态性地进行科内、院内外业务知识学习,积极参加医院的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培训考核制度。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力。

2.5 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 建立风险管理告知制度 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医疗纠纷中,有60%以上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不良导致,医患有效的沟通可以使病人及家属对病情更加理解,并配合治疗。病人及家属的文化水平、地方方言等都影响着有效的沟通,护理人员应用非专业的语言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解释清楚。特别是在做健康教育时,反复多次的沟通可以获取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态信息,加深其对病情的理解,树立康复的信心。通过语言、动作、文字等鼓励病人,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建立与病人之间的信任感、亲切感,从而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2.6 加强对护理人员工作和服务质量的监管 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做到“写我所做,做我所写”。在护理文件书写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及时、准确、详细的填写[3],减少事后补记的现象,并加强对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情况的监管。督查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核心制度落实和执行情况。坚持出院患者电子触摸屏及“12356”回访电话的满意度调查。

产科护理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关系到医院的社会形象。安全护理是医疗质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安全、可靠、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护理人员努力的目标。建立健全、合理的产科护理管理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训练护理人员规范的操作流程,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解决各种护理安全隐患,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1 黄醒华.对剖宫产术的思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385 -388.

2 黄玮,张祖仪,李田.我国护患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3,26(11):61 -63,74.

3 陆文静,赵丹凤.护理文件书写潜在的法律问题及管理对策[J].护理学报,2008,15(6):37 -38.

猜你喜欢
护患产科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护患情境会话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