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2015-04-16 01:18:25潘臣炜郭剑琴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3期
关键词:核定卫生院社区卫生

王 智 潘臣炜 郭剑琴

2009年深化医改以来,盐城市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初步解决了群众有地方看病的问题。但是,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仍然缺乏一支稳定、专业的卫生人才队伍。当前因受编制、收入等因素影响,乡村两级基层卫生人才流失、人员不足、人才断层、专业水平较低的现象较为突出,因此,人才队伍短缺的问题依然是制约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

1 现状

1.1 乡级医疗卫生机构(全市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队伍情况

1.1.1 核定编制情况。乡镇卫生院137家,按照每万常驻人口配备11.7人的标准核定编制数,实际核定编制8 475个,实际在岗职工9 438人,其中在岗在编7 000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家,按照每万常驻人口配备11.6人的标准核定编制数,实际核定编制1 288人,实际在岗职工1 258人,其中在岗在编840人。

1.1.2 卫技人员职称情况。乡镇卫生院共有卫技人员 7 056人,其中高级 536人、占 7.6%,中级2 712人、占 38.4%,初级及以下 3 808人、占54.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卫技人员1 055人,其中高级95人、占9.0%,中级365人、占34.6%,初级及以下595人、占56.4%。

1.1.3 卫技人员学历情况。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本科及以上1 954人、占27.7%,大专2 918人、占41.4%,中专及以下2 184人、占 30.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技人员本科及以上362人、占34.3%,大专395人、占 37.4%,中专及以下 298人、占28.3%。

1.1.4 执业医护情况。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中,临床医生2 869人、占40.7%,公卫医师485人、占6.9%,护士1 857人、占26.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技人员中,临床医生369人、占35.0%,公卫医师80 人、占7.6%,护士282 人、占26.7%,注册全科医师234人。

1.2 村级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情况 全市政府办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2 188家,在岗乡村医生8 790人,其中男性5 041人(30岁以下81人、30~45岁2 343人、45~60岁2 451人、60岁以上166人),45岁以上占51.9%;女性3 749人(30岁以下85人、30~40岁1 603人、40~55岁1 921人、55岁以上140人),40岁以上占55.0%。

2 存在问题

2.1 乡级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 (1)编制总数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人口多、服务范围广、服务内容多,服务标准高,群众就医需求旺盛,而目前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定编制数相对偏少,难以满足现状。(2)技术职称低。乡级卫生医疗机构中、高级卫技人员比较缺乏。有的医务人员还身兼多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工作中,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人才梯队配备不合理,势必造成卫生事业发展滞后。(3)学历层次低。乡级卫生医疗机构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据主体,还有部分大专学历人员是通过参加成人教育取得的第二学历。(4)公卫人员少。与《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标准实施意见》配备要求相比差距较大。(5)引进人员难。近5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录计划为2 007人,实际招录1 062人、达52.9%。一方面,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待遇低、平台低等因素,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不愿意到乡级医疗机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招录门槛较高,导致很多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进不了乡镇卫生院编制,编外人员无编制保障,人员队伍极不稳定。

2.2 村级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 在岗乡村医生中,男性45岁及以上占51.9%,女性40岁及以上占55.0%,其中超龄工作的乡村医生306人、占3.5%。据统计,未来5年内退休的有1 428人、占16.4%,乡村医生老龄化问题明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不断增加,乡村医生的工作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乡村医生身份地位不明、收入低、从业环境差、养老待遇低等原因造成乡村医生大量流失,而新的人员不愿加入乡村医生队伍[1],甚至有的村卫生室近年来未招录1名乡村医生,乡村医生队伍人员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

3 对策和建议

3.1 强化政府责任 一方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资源配置上,要充分发挥出政府在政策制定、规划引领、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调控作用。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借鉴美国、日本、英国、巴西等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提供贷款、减免学费、提高工资收入和待遇、拓宽事业发展机会、制定人才发展规划等,积极引导医疗卫生类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文件,明确由地方卫校(卫院)举办乡村医生定向培养班,定向招录、培养、分配,为村卫生室及时输送新鲜“血液”,培养实用型人才,筑牢农村卫生服务“网底”。

3.2 加强编制管理 一方面,用足用好现有编制政策。按照《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标准实施意见》和《关于建立家庭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2]要求,重新核定编制。乡镇卫生院至少按照每万常驻人口15名人员编制配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照先进地区做法,至少按照每万服务人口配备18名人员进行编制核定。其中,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要按照每万常驻人口1.5-2.0名的比例配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每万名居民配备1名公共卫生医师。另一方面,创新编制管理。在用足用好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人员现有编制的同时,探索实施县编乡用、乡编村用的方式。相关部门出台文件,通过规范选聘程序将取得执业医师或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提升乡村医生对农村卫生事业的职业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

3.3 落实人员培训 一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增加投入,鼓励卫技人员参加医学本科学历教育,不断深造,改善现有卫技人员学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另一方面,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制定短期和长期培训规划,根据不同学科要求,每年派送一定数量的在职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连续数年,确保培训出一支基层技术骨干队伍。

3.4 增加乡村医生收入和待遇 据统计,2013年乡村医生人均收入在26 000元左右,乡镇卫生院普通职工明显高于乡村医生。一是出台硬性文件,将村级一般诊疗费提高到10元/人次;二是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实行核定任务与定额补助挂钩,并建立逐年增长定额补助的机制;三是逐年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新增项目经费,坚持“费随事走”原则,主要用于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村级;四是鼓励积极实施乡村医生与农村居民签约服务模式,并按规定收取费用,提供的基本医疗和个性化延伸服务项目,扣除直接成本后收入的大部分应用于签约乡村医生的技术劳务性补偿。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乡村医生收入,吸引医疗卫生类毕业生进入村卫生室工作。

3.5 提高乡村医生保障水平 参照城镇居民或企业职工的退休水平,提高乡村医生养老保险金缴费基数,同步建立乡村医生医疗责任保险等制度,将符合工伤保险参保范围的在岗乡村医生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切实解决乡村医生的养老问题。

1 张翠云,张建华,滕文杰.山东省乡村医生收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12):933 -934,942.

2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建立家庭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Z].2012-02-16.

猜你喜欢
核定卫生院社区卫生
关于印发《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能量核定导则》的通知
上海建材(2017年4期)2017-04-06 07:32:03
南京市煤电企业大气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核定方法比选研究
环境科技(2016年6期)2016-11-10 05:14:04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22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中国卫生(2015年11期)2015-11-10 03:17:34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50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6:18
卫生院重新吃上“大锅饭”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01-22 08:39:05
“编制”致卫生院陷尴尬境地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4
社区卫生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0
砂石采砂量核定方法的一些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14期)2014-02-27 14: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