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军等
导读:志愿者和社工对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社会工作在消除贫困、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弱势群体的基本需要,在追求平等、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公民生活质量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志愿服务事业在世界很多国家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涉及领域也更为广泛,环境保护、扶弱助残、赈济贫困、救灾抢险、社区建设、公益活动等。
一、社工是社会科学的工程师
徐: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社工和城市志愿者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看,这两支队伍的壮大和成熟,对提升城市文明,乃至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都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都建议决策层加大对志愿者和社工队伍的支持力度,您对此有何见解?
文:志愿者和社工对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这已在国内外众多的社会实践中得到佐证,所以,既然是对社会有益,且又为公众认可,那么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就理应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但有一点需要厘清一下,志愿者和社工在社会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深浅程度上还是有区别的,而且志愿者的社会服务是纯义务性质的,而社工的则是职业性的。
徐: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了6.5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95.39万人受灾,617人遇难,数以万计的民房倒塌、损毁,部分村落几乎夷为平地。震后您曾率社会工作服务队赴鲁甸县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此行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文:按照国家民政部和上海市政府的安排,2014年10月30日,我带领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支援团第三批上海服务队赴鲁甸县龙头山镇灰街子安置点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工作服务。这里是鲁甸地震中受灾最重的地方——遇难人数达507人,占全县因灾死亡人数的80%以上。我们上海社工服务队针对灾区丧亲家庭、老年群体、妇女儿童群体、因灾困难人群等,开展了受灾档案建立、灾后需求评估、哀伤抚慰、心理疏导、生命教育、社会关系恢复、社区互助网络建设等一系列专业援助工作。
徐:国际社会工作联盟前主席、国际知名的应用社会科学家Lena Dominelli教授曾说: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社会工作,只有文化特定(culture specific)的社会工作。针对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的灾民,您带领的服务队具体从哪些层面展开工作?
文:此次鲁甸之行是国家民政部首次有组织、有计划地派出专业社工队伍介入灾后重建。灾区重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指向物质层面的重建,也包括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的重建。鲁甸地处贫困山区,居民原来散居在山区,震后集中安置必然会产生矛盾,我们社工帮助协调沟通、心理疏导。当地经济落后,交通和信息都不方便,但是当地妇女的编织和刺绣能力特别强,我们就组织她们编织,帮助她们把产品放到网店上卖,她们就可以获得一个谋生的机会。此外天气渐渐转冷,我们还带去了上海企业家捐赠的3000份过冬大礼包,帮助灾民解决了一些当下面临的实际问题。
徐:鲁甸地震后,我国社工才第一次以“国家队”身份参与灾后重建,这反映了社工在我国起步较晚。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社工的性质,以及目前我国社工的发展状况吗?
文:社工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社会科学的工程师”。专业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工作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发端,而中国的社会工作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我国内地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总体上讲还处在初级阶段,全国性的社会工作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专业人才教育和培训的总体水平偏低,专业人才评价和“持证上岗”使用制度需要严格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力度欠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量和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总量和作用还远不适应需要。
徐:社会工作直到2004年才成为国家职业资格范畴中的新工种。目前我国社工的服务内容和范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成为弱势群体有着不可抵御的社会根源,而且日益加剧的竞争使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有沦为弱者的可能。社会工作在消除贫困、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弱势群体基本需要方面,在追求平等、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公民生活质量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社会工作领域包括调查咨询、民政工作、社会救助工作、社会福利工作、社会服务工作、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组织工作、社会保护与社会保险工作、街道居民工作、违规与犯罪者的改造和挽救工作等等。目前我们主要是为残障人士的生活、工作提供精神卫生、残障康复等帮助;为两劳人员提供就业援助、犯罪预防;为戒毒人员提供禁毒戒毒、矫治帮教等服务,帮助他们回归社会。
徐:现阶段,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以及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产生了大量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催生了大量新的社会服务需求。解决这些问题、满足这些需求,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2006年10月,中央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要“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您认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是什么?
文:2004年6月,国家劳动保障部颁布《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并在上海首先试点。这是国内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开创性文件。2010年中央两办发布《我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纲要》,将社会工作人才列为我国重点发展的六大类人才之一,把社工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党政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放到同样重要的地位。由于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起步晚,尽管发展速度较快但总量相对偏低,截止2014年,全国约有400所高校开设社工专业。全国现约有职业社工16万人,其中上海约占10%,有1.59万人。目前社会工作开展的深度不够,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存在社会工作者专业价值观的淡化、社会工作本土理论缺失等问题,另外“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也是需要格外关注的一个问题。
徐:在创新社会管理中,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会逐步破冰和最终形成。这会给社会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工作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加强社会工作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是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有力杠杆。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中等收入陷阱”,各种矛盾逐渐凸显,这也对社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说突发事件的处理、医患矛盾的协调等。尽管2008年汶川地震、都江堰地震,2010年上海静安寺大火,2014年末上海外滩跨年踩踏事件,都有社工介入,但是并没有从制度层面将社工纳入突发事件及灾后重建体系。在刚刚结束的政协会议上,我也就此提出了议案,建议从制度层面上将社工纳入灾害应急管理体系,这样有利于推动专业社工更好地在每次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目前三甲医院都要求设社工部,这样在医患关系上,社工可以及时提供危机介入、帮助患者申请公共援助、为绝症患者提供临终关怀等,可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并提供积极的人道关怀。
徐:2012年,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它的核心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部署。您认为,我们社会工作的发展会从哪些角度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文:宏观地说,“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微观上看,“中国梦”是人民幸福之梦。无论是国家富强还是民族振兴,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幸福。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当前在社会管理领域却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城乡之间、阶层之间、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也浮现出来,因利益受损等引发的矛盾也明显增多,协调和兼顾各方利益的难度越来越大。而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援助,可以帮助他们早日摆脱困境,尽早回归社会。概括起来说,社会工作是社会矛盾的调和剂,社会和谐的润滑剂,社会稳定的减压器。
二、志愿者精神是城市文明的财富
叶:说到志愿者,我首先想到了一则往事:中国大陆有一个年轻人去应聘联合国某个机构的雇员,招聘者对这个年轻人的自身条件均比较满意,但在面试时,一个主考官突然问道,在你26年的生活经历中,有没有为社会提供过志愿服务?年轻人如实回答“没有”。主考官再问,那你如何看待志愿者或志愿者的行为和精神?年轻人有点茫然,一时不知怎样回答。后面发生的事很遗憾,这个年轻人落选了。我们不排除这个年轻人的落选或许还有其他什么原因,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她对志愿者和志愿者精神的认识,和主考官的期待是有很大差距的。
文:这个差距实际上也反映了中国大陆现在的年青一代和世界主流文明思维水平上的差距。我们认为无关大局或可有可无的一些品行,人家却视为个人应有的和必须有的基本素质。发达国家的年轻人,一般在中学和大学时代,都有过志愿者的经历,因为在他们看来,担任志愿者,也是培养人的公益思想的一种途径。
联合国对志愿者的定义主要有两点: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二、提供无偿服务,核心是“基于信念、良知和责任”。所以,志愿者精神,助人为乐当然是第一位的。但在联合国制定的志愿者定义中为何不局限于为人服务?这是因为志愿者精神的内容是很宽泛的,比如还有动物保护、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公益事业。严格地说,一个理性、向上、追求进步的社会,应该教育年轻一代要具有为人类文明服务的理念,要有全球视野。
叶:你提到志愿者精神的内容是很广泛的,这使我想起龙应台曾在“我离世界有多远”的演讲中说到,“澳洲的小学生在学习内蒙古的沙漠化问题,德国的初中生在探讨南亚海啸所引发的贫富不均问题,加拿大的高中生在辩论欧盟和美国农业补助政策对加勒比海穷国的伤害,英国的社区学校在讨论全球暖化的因应对策”。所以,很多欧美国家的志愿者在非洲做动物保护工作,在亚洲、美洲、欧洲做环境保护工作,而且还是常态化的。
文:“志愿服务”是一个国际性口号,在欧美一些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已有了上百年的历史。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些善良而又勇敢的人士,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自愿奔赴战场救死扶伤,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志愿者之一。后来志愿服务事业在世界很多国家有了长足的发展,涉及领域也更为广泛,环境保护、扶弱助残、赈济贫困、救灾抢险、社区建设、公益活动等。志愿者精神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不乏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案例。
以前我们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失之偏颇,直到最近几年才走上正轨。所以,要想让志愿服务的行为常态化,首先要使国民对志愿精神的正确理解常态化。另外,你也不必和不要把志愿者精神捧到神坛上,无限拔高。我个人认为,志愿者精神,说到底,是一种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公共道德行为的体现,它也不是仅仅因为奥运会、世博会或是亚运会等重大社会活动而被凸现出来的,它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我们这儿只是因为一些社会变故,在一段时间里被人为地忽视和淡化了。
叶:志愿者的宗旨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美德,它应该没有地域之分,没有意识形态之别,也没有宗教信仰之异,它是我们人类社会公共道德的一部分。不知您对此有何看法?
文:从一个宽泛的层面上去审视,志愿者精神,对弘扬社会正义、提倡与人为善等,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正面意义,体现了人类共同文明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因此,倡导志愿者精神,其实也是倡导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命态度,一种价值观念。比如,上海已进入老年社会,三百多万老人,特别是独居孤老,日常生活肯定有诸多不便,所以照顾关心他们就是社会公德,就是社会和谐,就是与人为善。
志愿者精神,其实还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公益精神,而公益精神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精神。因为它要求人们懂得,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也有责任为公共利益作出贡献。这儿不妨重复一些老话,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捡起他人随手扔下的垃圾,开车的人对步行者要尊重礼让,等等。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这样的机会,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公益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倡导志愿者精神,其实也是倡导一种城市的风尚,一种文明的氛围。所以,公益精神就像你上面所说的,是人类社会公共道德的一部分,它要求具有人类社会属性的人都应该遵守和发扬。
叶:我查阅有关资料得知,自1971年以来,已有160多个国家的30 000多名联合国志愿人员到140多个国家工作,但其中很少有中国大陆的志愿者。根据我所掌握的资料,中国首次启动联合国本国志愿人员项目,即中国专业人员受聘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在中国境内提供志愿服务的,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时有近50多名本国志愿人员被派遣到内蒙古呼和浩特、河南郑州、湖北恩施等地区服务。
文:由于一些人为或客观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行政体制上的羁绊,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志愿者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化或消失了。从社会进步的角度看,这是一种道德精神的损失,所以今天它能重新登上社会舞台,是一个可喜和值得庆贺的现象。当然,现在志愿者的活动总体上还是由政府和单位在操办,虽然民间志愿服务的比例在增大,但还没能成为社会主流。我希望今后的社会志愿者活动,最好能进一步弱化官方行为,应更多地由民间团体来主导,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行动。
叶:你说到志愿者活动应更多地由民间团体来主导,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行动,这很有现实意义。严格地说,志愿者服务成为一个家喻户晓、且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活动,应该始于2008北京奥运会,而成为一种旨在提升城市文明水准、凸显城市精神并使之常态化,应该是2010上海世博会,但这两次规模宏大的社会志愿者活动,皆是由政府出面组织的。
文:从现实社会的情形看,大规模的社会志愿者活动,还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和操办,这是由现行行政体制所决定的。另外,由于在认识、宣传、实践等方面的滞后,现在中国大陆的国民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还不够充分,一提社会志愿服务,很多百姓就认为是车站马路、地铁公交等公共场所的那些服务行为。当然,这些地方的志愿服务很重要,但国民应该懂得一个基本道理,志愿者活动并不局限于公共场所,也并不总是与重大社会活动或事件相关联,它应该渗透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中,而且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一种行为。在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的现场志愿服务的人是志愿者,但给人指路、或善意劝阻、或关心孤老等也是志愿服务行为。所以,志愿者的服务可以在一个很大公共事件中体现,也可以在一个社会小角落里实施,就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关键是志愿者精神是否融入国民的思维意识中。我想,随着志愿者行动的深入开展,志愿者精神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力量。
叶:能否让志愿者的社会服务形成常态机制,或者说能否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转化为城市文明的精神财富,这是一个我国上下都很关心的问题。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文: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现时应着重于做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和组织渠道的固化。它的意义首先在于充当制度漏洞的补丁和社会隐性冲突的润滑剂;其次在突发性国家重大事件面前,可以保证及时有序的人力调度,保障社会意识形态安全。这种长效机制建立的手段,未来将更多依赖于信息系统化管理模式,包含志愿者个人信息,以及招募、培训、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系统工作,辅之以规范化的流程运作,将为整个社会的文明志愿进程,带来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效应。
二是志愿者文化的培养。在不久的将来,完成志愿者工作从“官方组织”到“民间自发”的转变,既要有经济发展夯实基础,也要有观念风气配套更新。志愿者文化养成的方式方法多样,应及时总结志愿者工作经验。当然,最重要是要鼓励更多年轻人弘扬传统美德。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名扬世界的荣誉,但奉献的快乐却可以为千千万万人所享受。功名利禄皆为浮云,而人却可以在对世界的不断奉献中实现终极的自我价值。
总而言之,志愿者的经历和经验将成为社会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千万不能低估志愿者精神的重要社会作用。可以预见,志愿者精神将托起城市精神文明的未来!
责任编辑:施 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