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爱芳 吴纪祖
(南京中医药大学昆山附属医院,江苏昆山215300)
昆山郑氏妇科自宋末昆山薛将仕将女科医术传予外孙女婿郑公显,郑氏遂世代业女科,历29代[1],无有间息,迄今已有近800年悠久历史,成为中外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和吴门医派中的佼佼者。郑氏因子孙繁衍,逐渐迁居吴中各地,均成当地妇科名医。仅据现存文字记载(好几支分支家谱均毁于“文革”),历代业医者有100多人。其二十八世孙昆山郑绍先(1920-2004)主任医师,毕业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行医60余载,医学造诣精深,屡起顽症沉疴,被誉为“女科圣手”,为全国首批继承学术经验的五百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江苏省名中医、昆山市中医医院首任名誉院长,出版专著《郑绍先妇科经验集粹》。
历代郑氏先贤医术精湛,医技高超,医理精深,其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经后裔不断增益、修改、整理成《女科万金方》等多种医著,在家族内代代秘传,医效显著。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所载,分藏于全国各地图书馆的郑氏妇科医著有宋·薛将仕的《女科万金方》、明·郑敷政编撰的《薛氏济阴万金书》以及郑氏后人编撰的《产宝百问》、《薛医产女科真传要旨》、《坤元是保》等15种[2]。大多以问答的形式论述妇女月经、带下、胎前、产后的生理功能,发病的病因病机和诊治方法,并分门别类地汇总女科家传有效的验方、良方与秘方。
笔者从事郑氏妇科学术传承工作十余载,兹不揣浅陋,谨将郑氏妇科世医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总结如下。
郑氏认为女子月经的来潮、周期的形成和转变与心、肾、冲任密切相关。气血是月经的主要物质基础。气者,生于肾而上主于肺,条畅于肝,肾为经血之源流。血者,水谷精微得之心火,变化而赤是为血。由此可见心、肾二脏对气血的形成和运行有着密切关系。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任脉为“阴脉之海”,总任一身阴经,与全身所有阴经相连,凡精血、津液均为任脉所司。冲任两脉皆起于胞中,胞脉系于肾,肾气盛则冲任通盛而天癸至,肾气衰则冲任虚衰而天癸竭。在郑氏历代医著中,先贤调经先重于调气血,以补血养血活血为功效的四物汤频频出现于这些医家笔下[3]。在《女科万金方》中,薛氏强调指出:“四物汤专系乎血,此女科立效方,所以必本乎此!”郑氏代表作《济阴万金方》中共136方,其中以四物汤为基本组方的约占2/3。《内经》云:“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主神明,心既是循环系统的主持者,还是精神活动的主持者,人的情绪精神活动往往会影响人体内部激素的分泌而影响月经。在治法上郑氏遣方用药多以清心滋肾,宁心补肾,舒心养肾,调理冲任使经血充盈,冲脉血盛,任脉气通,月经按时而下。现代医学也证明:月经的来潮,以及周期的形成和演变主要是由人体内心 (脑)—肾—子宫生理生殖轴的调节而成。因此,月经的正常蓄泄实是心之气火平和,脾之生化,肾之阴平阳秘,冲脉之血盛,任脉之气通,气、血、阴、阳彼此协调和平衡的结果。
《女科千金方》“诸经问答篇”中明确提出痛经有虚实之分:“问:经水将来而作痛者,何治?答曰:此气涩滞,服七气散加归、芎之类;若过期而痛,则血虚也。 ”在“调经十五论”中第 2、3、7、11、12 条中更为详细地分析了痛经发生的病因和症状,指出青春期少女痛经多为脾胃血气虚弱,误食生冷,多表现为月经后期,来潮时腹部疼痛,得热痛减,恶心呕吐腹胀。育龄期妇女痛经因气血虚冷,经脉不调者表现为月经期紊乱,经来腹部隐痛,淋沥不止;因瘀血内阻者,表现为月经来潮“肚中块痛”,血块下则痛减;因湿热瘀阻者表现为月经来潮腹痛灼热不适,平素带下量多色黄。随着郑氏历代先贤的继承发展,对痛经也有了一个较为完善和全面的辨证论治体系,郑氏认为:痛经的发病机理是“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不通者当条达通畅之,不荣者当调气血阴阳濡养之。痛经也与患者体质密切相关,有气血、肾气之虚,同时有寒邪、湿热、瘀血等病因夹杂,故痛经临床证型不一,在治疗时先辨别病证属寒、属热,再按病人体质虚实的不同加以补虚泄实,以达到标本同治之效。
郑氏认为女性月经的来潮有赖于天癸,天癸乃肾之真阴,天癸至则月经至,天癸竭则月经绝,天癸至一靠肾气充盛,二靠后天脾胃化生水谷精微为气血滋养子宫。肾气盛,任脉通,太冲脉盛,脾胃健,冲任之气盛,源流不断,月事得以时下。《女科万金方·诸经问答篇》中指出“妇人室女一生经闭不通,视其脉不足者,当补气血”。郑氏《济阴万金方·经闭》曰:“经闭者,夫经何由而闭也,其病虽有虚血、实血、寒血、热血、滞血、脱血不同……”郑氏认为闭经的发病机理有因脏腑功能失调而致冲任气血蓄溢失常,有因化源不足而无血可下。但其发病原因不外乎虚实两端。虚者,都因肾气不足,肾精亏虚,脾胃虚弱,气血乏源,冲任血海空虚,胞宫源断其流,无血可下,治疗当养血为先,理气为要,通补兼施。实者,多为气血阻滞,痰湿流注下焦,是血流不通,冲任受阻,经血不得下行,治疗中气郁血滞型用疏肝解郁,理气养血;痰湿瘀滞型健脾化痰,祛湿通络;寒凝血瘀型温经散寒,行血调经。不能急切图功,一味运用攻血破气之药。《薛氏济阴万金书》就曾告诫:“医只守于攻击,如苏木、蓬术、干漆、蒲黄、桃仁、红花一切耗血之药,而不知寒温润燥、开滞之法,有几何而不杀人也哉!”
崩漏,西医妇科称之为子宫功能性出血。郑氏认为女子先天肾气不足,或少女肾气未盛,天癸未充,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或久病大病伤及肾元,或七七之年肾气渐衰,天癸渐竭,肾虚不能镇守相火,导致冲任督三脉失调,均可致崩漏发生。《女科千金方·调经十五论》中第七论:“凡妇人二十五六岁,血气虚冷,经脉不调……不分信期,每来淋沥不止……此血气俱虚,宜服四物补经汤。”第八论:“凡妇人二十七八岁,身体一向虚败,经水不时淋沥不止,或有成片黑血……只宜调补,不然则成血崩,宜服正经汤、四物汤。”明确指出崩漏本质为肾之亏虚,变化在气血。郑氏后人郑绍先在此基础上,根据女性多思善郁的生理特点,又提出清心泻火之法,郑绍先认为“女子属阴,以血为本。经血之源在心脾,若思虑过度,心脾亏虚,心火独亢,则月经错乱失常”。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于崩漏的病因,也考虑到了“瘀”的因素,对崩漏后期淋沥不尽者,常用加味四物汤以活血养血止血,使补中寓通,流传至今的郑氏验方“加味逍遥散”体现了郑氏妇科对于崩漏滋肾清火,通补兼施的独特治疗方法。方中生地、女贞子、旱莲滋养肾阴;丹皮、焦山栀清心肝之火;柴胡、白芍、当归疏肝养血,调补冲任;蒲公英、苦参清利湿热。全方水火既济,使阴阳渐趋平衡而崩漏自愈。
郑氏认为脏躁病的发生和妇女的生理特性密不可分:一是妇人多性情内向,情志抑郁,忧愁思虑,积久伤心,劳倦伤脾,心脾耗伤,经血津液化源不足,脏阴亏虚。二是妇人因经孕产乳,精血内耗,则五脏失于濡养,五志之火内动,上扰心神,发为脏躁。五脏失养则五情异常。肺失濡养在情志为悲,肝失濡养化火为怒,脾失濡养在情志病变为多思,心失濡养则病变为过喜。郑氏强调五脏的元阴“肾阴”,注重安定心之“虚火”,故在用药上多用甘润滋养之品,通过养心血,润肺燥,解肝郁,清痰火等方法达到宁心之效,标本同治,虚实兼顾,以达到人体阴阳的平衡则病证自愈。《济阴万金书》载:“妇人连年生育,血气俱虚,精神恍惚,时悲时喜,自哭自笑,默默然不欲食,心烦失眠,夜寐多梦纷纭,乃子脏血虚,受风化热,虚热相搏,扰乱神明,拟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主之。”方中以百合地黄汤清心宁火,滋养肾阴,甘麦大枣汤中小麦能和肝阴之客热,而养心液,甘草泻心火而和胃。肾阴充足,心火安宁则可止五脏之躁动。
妇人下腹结块,伴有胀、痛、满或异常出血者,成为癥瘕,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子宫肌腺症、盆腔炎性包块等都属于“癥瘕”范畴。郑氏《妇科百问》曰:“妇人食癥者,月候来时食生冷之物,脾胃气虚不能消化,结聚成块,日渐生长而成,用増损四物汤治之(当归、三棱、川芎、白芍、官桂、蓬术、干漆、干姜)。血癥者,气血劳伤,月水往来经络痞涩,恶血停结积年不散而成,用牡丹皮散治之(丹皮、桂心、延胡索、当归、蓬术、赤芍、牛膝、三棱)。妇人血瘕,其结聚结瘕而痛,推移乃动,其发则腹痛,血气上行乃胞中恶血不散,久则结成。或由月事不调,如怀胎之状,以调经理气为主,用桃仁丸(桃仁、大黄、朴硝各3g,蛭虫5g,先将三味同熬好后入朴硝化为丸,如桐子大,每服5~7丸,五更时白汤下)。郑氏区别了癥瘕之不同,一般多先有气聚成瘕,日久则血聚为癥,但两者都与气血密切相关。大致可分为瘀热内阻、肝郁血瘀、阴虚痰瘀、寒瘀互阻、肾虚肝郁五个类型,其治疗方法也灵活多变,有清热化瘀、疏肝理气化瘀、滋阴降火化瘀、温经散寒化瘀、补肾解郁化瘀等治法。在用药上也强调痰热湿浊的病理因素,故常在方中配入炙甲片、鳖甲、淡昆布、海藻、牡蛎、王不留行等咸寒辛润软坚散结之品。在化瘀的同时,郑氏也注重气血的调节,气血是脏腑的物质基础,气血逆乱则易导致脏腑功能的虚衰,月经的失调。在治疗癥瘕的过程中郑氏并非概以行气活血而治之,常根据临床辨证分别予理气、补气、养血、调经之法以获良效。
郑氏提出女子不孕主要是由于肾气阴精不足,或冲、任、督三脉气血失调所致。《女科要旨》云:“妇人无子,皆有经水不调,经水所以不调者,皆由内有七情之伤,外有六淫之感,或气血偏盛,阴阳两乘所致。”肾精是女性怀孕的物质基础,肾气旺盛,精血充沛,任脉通畅,冲脉盛实,督脉温通,两精相搏,才能受孕。在治疗不孕过程中,郑氏注重调节奇经的重要功能。奇经主要功能一是沟通十二经脉之间联系,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渗透作用。奇经中尤以任、冲、督三脉对生殖影响较大。郑氏认为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经,起于胞中,濡养女子胞宫,使胞宫阴精充盛。冲脉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使女子子宫经血按时蓄溢,月经按时来潮。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行于背脊,上行入脑,与脑、脊髓、肾有密切联系。这些奇经的血气流畅与月经的来潮以及月经周期中的排卵都有密切关系,临床施方中常配伍龟版、鳖甲、鹿角霜、川断等药。同时也立体动态地观察到女性不同生理期的子宫气血的内在变化。根据女性月经期、排卵期、卵泡期、黄体期不同生理期,肾阴、肾阳的相互转化,选用不同中药调整子宫内在环境,激发体内生殖功能,以促进怀孕。故在各个生理期分别用不同的药方,通补兼施,调整月经的正常运行,正所谓“种子之法,皆在调经之中”。
郑氏妇科代代相传至今,辨证思路广泛,组方灵活,用药轻简。著作文风活泼,问答歌诀,治病保健,无所不及。不但为传承者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而且也为当今各种妇科疑难杂症的治疗拓宽了思路,为今后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马一平.昆山郑氏妇科二十九代世医考.中华医史杂志,2000:2
[2] 林士毅,周坚,刘时觉.郑氏女科与《坤元是保》.浙江中医杂志,2013,48(2):94
[3] 任宏丽,刘玉良.《女科万金方》中四物汤的灵活运用.山西中医,2008,2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