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啸双 姜爱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北京100070)
笔者运用盘龙针灸法为主治疗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合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1 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孙某,男,50岁。2013年4月29日初诊。
主诉:腹痛腹泻10余年,腰骶部疼痛6年。现病史: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隐痛,腹泻,服抗炎药无好转;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疼痛。2012年5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1)克罗恩病;(2)强直性脊柱炎。予甲氨蝶呤 15mg,1次/周;柳氮磺吡啶1g/d。服药后腹痛减轻,腹泻无黏液脓血,无发热,口腔溃疡面积缩小;腰骶部疼痛加重,伴腰部僵硬,弯腰困难,难以迈步行走。
本月起求诊我院。诉:腹痛,每天腹泻2次,腰骶部冷痛僵硬,夜间重,前屈受限,晨僵大于30min,胸骨角处胀痛;查体:双“4”字试验阳性,无驼背畸形,口腔溃疡;C反应蛋白19mg/L,血沉42mm/h。现服柳氮磺吡啶1g/d及中药。精神欠佳,舌红,苔厚腻,脉弦细弱,尺部沉。中医诊断:脊痹、泄泻。辨证:肾阳不足,脾虚湿盛。治则:健脾化湿,温补肾阳,通络止痛。主穴:华佗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配穴:百会,风池,肾俞,八髎,委中,三阴交,太溪,膻中。操作:患者俯卧,于华佗夹脊左右交替取穴,针与体表成75°内斜夹角刺入,得气为度,夹脊及肾俞穴针柄上加艾炷2壮,同时给予TDP腰骶部照射。余穴常规针刺,平补平泻;腰骶部痛点接电针,疏密波,50~100Hz,电流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留针20min;起针后于督脉及两侧膀胱经拔罐5min。每周治疗1次,至今2月有余。现腹痛消失,腰骶部疼痛僵硬缓解,晨僵5min,迈步行走及工作正常,大便2次/d,软而成型,口腔溃疡消失,双“4”字试验阴性,超敏C反应蛋白6.66mg/L,血沉10mm/h,病情稳定。
CD又称局限性回肠炎,是炎症性肠病之一,为累及全消化道的非连续性、非弥漫性的溃疡病变,以回盲部和回肠末端多见。腹痛,腹泻,粪便一般无肉眼脓血,病理可见肠黏膜非干酪样肉芽肿。AS是一种血清阴性关节病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病变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和脊旁软组织,脊柱畸形、僵直和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研究发现,诊断为CD后,30年内其AS的累计发病率为0.5%[1]。本例患者为CD发病后合并AS的发生,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病情,防治并发症。西药主要用甲氨蝶呤缓解和柳氮磺吡啶控制症状,但两者不良反应多,效果不佳者可应用生物制剂,英夫利昔单抗现运用较多,对CD和AS的疗效确切,可长期缓解症状。本病例西药控制病情效果一般,腰痛及腹痛缓解不明显,而生物制剂造价过高,故转为针灸治疗,且取得较满意效果。CD属中医学“腹痛”、“泄泻”范畴,AS属中医学“脊痹”范畴,CD与AS的病机相互影响,CD的脾胃虚弱不能生化气血补养先天肾精,脾主肌肉,加重AS的肌肉症状,脊椎和椎旁软组织疼痛僵硬难以缓解;同时,AS的肾虚又会累及脾胃,加重CD的肠道症状。
盘龙针灸法是左右交替取华佗夹脊穴的针与灸相结合的方法,施针后状如“一条龙”盘踞在脊背,故曰“盘龙”,该法可充分利用华佗夹脊穴的功效。夹脊穴位于督脉与膀胱经之间,通达督脉、膀胱经的经气,督脉为阳脉之海,膀胱经为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之处。《灵枢集注·背俞》:“五脏之俞皆本于太阳而应于督脉。”说明督脉、膀胱经对调节脏腑功能极为重要。因此针灸刺激夹脊穴,不仅可以治疗局部脊柱症状,还能间接地通过督脉和背俞穴通调五脏气血,补养AS的脏腑不足。腰骶段的夹脊穴还可改善CD的肠道症状。对夹脊穴的解剖可知,其下有相应的脊髓节段发出的脊神经和血管丛,针刺夹脊穴可改善周围神经血管的营养状况,调节机体紊乱的免疫功能。盘龙针灸法以夹脊穴为主穴,取艾灸温通散寒之性,温补脾肾之阳,疏通脊柱气血,通络止痛。针灸在治疗AS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可缓解炎症,减少软骨和骨质破坏,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国内的CD以前并不多见,但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和环境的变化,其发病率逐年提高,现已证实针灸治疗CD有效,可减轻肠道炎症,促使肠道组织结构功能的改善[2]。CD和AS的发病机制与症状息息相关,治疗上也要综合考虑,盘龙针灸法可兼顾两者,同时施治。与夹脊穴两侧排刺的常规施术方法比较,盘龙针灸法有选穴少、费时少、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的优点,同时临床疗效肯定。
[1] Shivashankar R,Loftus E V J,Tremaine W J,et al.Incidence of spondyloart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a population-based study.The Journalof Rheumatology,2012,39(11):2148
[2] 何家鸣,陈延.克罗恩病的中医研究进展.中医药学报,2012,40(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