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超,杨 炯,卢波君,王晓枫,张志强,刘海峰*
(1.武警总医院医务部,北京 100039;2.武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613;3.武警总医院医工科,北京 100039)
随着时代变化与形势发展,反恐、处突、灾害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对卫勤保障“快速、高效、精确、信息化”的要求日益突显。加强医院战备物资仓储可视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平战时卫勤应急保障能力,是建设现代化、信息化军队医院的趋势,也是提高医院卫生战备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升卫勤战备训练质量,快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有效途径[1-2]。
战备作为军队医院的重点工作之一,包括战备库装备、物资、药品的平时管理和战时拉动等任务[3]。保证卫生战备物资物流通畅,提高特殊条件下应急反应速度,对于提高应急分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及救治效能十分重要[4],也反应出卫生战备物资管理的几个特点。
1.1 战备库布局要安全性 战备库布局“功能上独立,布局上连通”,这样才能适应快速应急的要求,也适应于不同物资的保管和养护。同时,需要注意完善防火、防盗、防冻、防潮、防霉变、防虫蛀、鼠咬等各项安全设施[5]。
1.2 物资储备的科学性 由于特殊任务需要,既要便于执行紧急任务时各类战备物资快速准确的装载,又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器材及药品存储条件、使用频率等条件的差异。因此,战备物资一般按照“三分四定”的原则存放,即装备、药品、器材按照携行、运送、后留三种设想箱包化放置,物资要定位存放、定人管理、定期查验、定标记。
1.3 快速转运的可行性 根据部队战备拉动的快速性要求,战备库物资的放置必须适于快速搬移,战备物资在平时以货架箱包化形式存放,按编制分组放置,在战备库设计中,需要结合设备及耗材使用频率。因战备多针对应急突发事件,需在最短时间内准确有序地搬移所有物资,所以物资的摆放一定要便于人员寻找,并最大限度地适于搬运[6]。在战备库设计中,将战备库进行场地编码设计,物资的摆放按照箱组排列统一编号并与存放位置对应。
1.4 应急使用的合理性 卫生战备需要高效的反应能力,并且在现场具有行动分散等特点,因此,物资的使用和消耗管理与平时和出入库管理有较大区别,只能在每天、一个阶段或整个任务完成后进行消耗量统计,并进行补充[7]。需要具备定时盘库功能并及时了解物资消耗特点调整存储方案。在整个任务完成后,由于执行任务中必然会造成装备的损耗、物资的消耗和遗失,因此,在战备装备和箱包等入库后,要及时进行一次细致的查库。查库内容包括:装备的检修、药品和耗材的查账,对于缺失物资要按出入库规定进行补充。
1.5 存放及管理制度化 药品、器材、通用物资、生活物资的管理都有章可循,管理人员应由各类专业人员组成,要了解战备物资的装备、分类、存放情况,熟悉管理要求。个人生活物资是应急队员野战生存的物资基础,卫生战备需要时,应按性别配备个人携行背囊,接到紧急任务携带配备背囊迅速集结出发。
传统物流是被动单一的服务,只提供简单的位移,并且为人工控制,没有规范化的统一服务标准,侧重点到点、线到线的服务,存在以下不足。
2.1 管理效率低下 传统的仓库管理,一般依赖于人工实施统筹、分拣、搬运、查验等管理工作。战备物资种类繁杂、数量庞大,药品、器械相关性强,人工管理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入库和出库时的人工误置、遇突发事件时管理员不在位、器械没有定期维护保养等问题,从而影响保障效率。
2.2 信息管理不善 在仓储管理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仓储信息,这种信息伴随着仓库订货、物资入库、物资管理和物资出库活动产生。传统的仓库管理,依赖于非自动化、以纸张文件为基础的系统记录、追踪进出的物资,一般具有数据操作频繁、数据量大和信息内容复杂等特点。常常出现物资出入库与记录不对应,或是应急状态下信息无法快速查阅等现象。
2.3 管理成本较高 安全需要,战备库需要专人专管,但医院不设库管助理员编制,战备库一般由分管训练的助理员负责。但是,按照上述战备库管理特点,想要科学有效管理,一个人难以胜任,多人管理就会增加管理成本[8]。传统战备库都是非自动化人工搬运,人力成本高,由于信息管理不善而导致药品超期失效、设备逾期不修等问题均会造成浪费。
3.1 物流仓储特色和发展方向 现代仓储物流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库房、场地物资的保管和配送物品进行存库、分拣等物流活动。仓储的发展经历了人工和机械化仓储、自动化仓储和智能可视化仓储三个阶段[9]。随着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成本的逐步降低,以及在国内物流企业应用案例的增多,仓储的自动化得以实现[10]。RFID技术支持更多自动读取,在缩减分拨人员工作量的同时,提高物资出入库的准确度,显著提升物流业务处理效率。智能仓储物流是自动仓储物流、信息采集决策系统、RFID技术和物联网的有机结合。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为智能仓储系统的产生奠定了良好基础。将物品与互联网相联系,使所有的物品都能被远程感知和控制,使得工作人员了解产品的详细信息,并通过电子标签操作完成物资的下单到运输库房储存再到出库程序,使用这一完整的物资供应链实时监控,保证库存高可视化、集约化、信息化。
3.2 物联网智能仓库管理系统的理念 物联网是通过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物与物之间的协同互动,能够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11-12]。物联网的设计理念是“M2M”,M2M 可以解释成为人到人(man to man)、人到机器(man to machine)、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13-14]。因此,物联网智能仓库管理系统,实现仓库中的物、物关联和物、人关联,使卫生战备中的“人装结合”更加紧密。
3.3 物联网智能卫生战备物资管理措施 一是构建物联网智能战备物资管理保障平台。以物联网的智能运行和信息共享为基础,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系统,将各种相关网络信息有机统一融合,成为系统模块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二是实现自动化的存取货及快速盘点、物资监控等操作。增强库房作业准确性和快捷性,减少非法出入库、保障物资安全。三是通过科学编码,对物品的批次、产地等进行动态管理,缩短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时效性。四是利用系统库位管理功能,及时掌握随时提取所有库存战备物资当前所在位置,并且系统响应时间短,为我军提供有利的卫生战备保障基础。
军队卫生物资仓储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满足军队医院卫生战备建设需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模块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治疗的及时性与准确性,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与出错率,优化卫生物资管理,提高卫勤分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利于保证战备物资的储备与及时更新,为部队卫勤奠定后勤装备现代化保障基础。
[1] 张树华,穆少杨.军队医院卫生战备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11(3):205 -206.
[2] 苏 义,易学明,杨国斌,等.军队医院加强战备质量建设的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10,12(3):269 -270.
[3] 栾振涛,丁鸿雁.医院战备库管理之改进建议[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9):36 -37.
[4] 左娅佳.基于RFID技术的卫生战备物资智能管理系统的研发[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11):19 -21.
[5] 郑晓东,郭宝庆,杜晓军,等.后勤应急保障旅卫生营库房建设与战备物资管理初探[J].医疗卫生装备,1994(4):12-15.
[6] 邸凤英.条码技术在物资流通企业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10,26(8):34 -36.
[7] 朱 斌,王 好.浅谈基于ERP系统的仓储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3):97-98.
[8] 陈文霞,荆 斌,李 巍,等.医用战备物资管理系统的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7):35 -43.
[9] 黄志雨,嵇启春,陈登峰.物联网中的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研究[J].自动化仪表,2011,32(3):12 -15.
[10] Landt J.The history of RFID[J].IEEE Potentials,2005,24(4):8 -11.
[11]潘晓东,费 军.物联网技术在各类演习卫勤保障中的应用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2):129 -130.
[12] Kranenburg R V.The Internet of Things:A critique of ambient technology and the all- seeing network of RFID[M].Amsterdam:Institute of Network Cultures Press,2007:10 -28.
[13]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23(12):1 -6.
[14]沈苏彬,范曲立,宗 平,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6):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