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慧
(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2)
前言:如今国内的高职高专教育虽然迅速崛起,但是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数学教育在学生素质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数学作为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学校的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方式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在教学改革中实现学生由怕学数学到主动学习数学的转变。
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而每个地区的教育程度又不同,所以造成学生的素质也大相径庭,特别是数学学科,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都大不相同。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专业课的学习大家都是从零基础开始,但是对于学习了近十年的数学,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不同导致对数学的掌握有好有坏。与此同时,高职高专的学生有的是高中毕业,有的是初中毕业,而一些专业同时招收文理生等原因,学生的数学学习程度自然而然地也就不一样。
数学学起来比较抽象、枯燥,高职高专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学校又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导致高职高专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严重缺乏。高职高专学校相对于数学而言更加重视学生专业的培养,数学学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数学的教学只是个形式而已。高职高专采用大班授课制度让数学的教学变得更加困难,教师不能随时随地地照顾到每个学生,使一些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在越来越学不会的情况下变得更加不自信。
随着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主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数学程度和不同的需求进行分层次教学。
现在学校采用的教材都是统编教材,然而统编教材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因材施教,层次不够分明。分层次教学最重要的措施就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这样才能推进改革的进程,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编写适合自己的教材。
将高职高专的学生大致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各取所需。对于专升本的学生而言,想要着重研究数学这门学科,这是在数学分层次教学中处于高端;有些学生只是单纯地想要完成学习任务,为了获取毕业证而学习,这是处于中端的学生;还有些学生因为基础太差,或者受到中学阶段文理分科的影响,使这些学生处于低端层次。高职高专数学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
在教学计划中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而言,应该向大学学习内容靠拢,更深入全面地去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对于低端和中端的学生而言,尽可能地将数学学习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调整适合专业需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充分运用到专业中,学以致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能动性。
所谓数学分层次教学,就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所学知识点、优美的图片、活泼的动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数学的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对于那些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而言,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不再反感学习。再例如,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切身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成功解决案例,在自我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做到熟练运用,因为案例的设计往往与学生的专业相关,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层次教学其目的就是让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学得更好,让基础不好,掌握不牢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尽力学习高等数学,使高职高专的所有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教学或教育模式下的分层次教学,在素质教育层面可以理解为因材施教。日前,对于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已经得到了许多教师的认可,但是高职高专院校的高等数学实施分层次教学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发展成为一项新课题。随着高职高专院校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无疑已经成为高职高专院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教学手段。
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作为培养数学领域人才的重要保证,应该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定合理、适应学生自身条件的教学计划,再根据教学计划,将数学学习与学生所学专业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数学人才,使教学计划与分层次教学相辅相成,达到最佳的效果。
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增强。相反地,不分层次教学可能存在部分学生感觉学起来特别吃力,而部分学生又觉得学的太过于简单的问题,在学生之间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一种相互竞争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高中端的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不断创新,低端的学生可以在与自己同水平的学生共同的学习环境中重新找回学习的自信,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分层次教学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自主地去学习数学,让学生在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下,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水平。分层次教学从客观层面上来说是将学生分为了不同的层次,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分层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果高层次的学生对低层次的学生进行嘲笑,这样就会使低层次的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不但会影响到教学效果还会使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变得复杂紧张。
首先,分层次教学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其潜能,把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充分地发挥了出来。学生在积极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可以最大化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动态管理,严格遵循层次逐步递进的原则,学生可以在不同层次间重新选择,有助于将差等生逐步转化为优等生,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分层次教学将教师的指导放到首要位置,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从课后作业的强大压力中解脱出来,让同等水平的学生共同进步,在没有了课业负担的情况下,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时间有精力去参加课外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再次,实施分层次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入学时开始就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数学学科的掌握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进行学习,处于低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努力进入高层次学习,从而促使学生之间产生一种良性循环的竞争机制,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以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第四,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学习中去,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学信息得到反馈,在公平竞争的体制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时刻处于亢奋状态,受到更多老师和同学的称赞,不断提高自信心,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中不断进步。
最后,高等数学分层教学不仅保持了班级授课制的特色,还借鉴了复试教学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不再把数学看成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而是可以轻松学习的。与此同时着重强调教材的钻研和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长期坚持可以帮助调节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结论:在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下,分层次教学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好数学这门被普遍定义为比较难的学科,改变教师和学生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学习观念,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获取必需的数学,让数学学习变得更有价值。因此,不断探索分层次教学在高职高专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理应承担的责任。
[1]杨孝平,刘德钦,米少君.本科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深入思考与实践[J].大学数学,2011,19(06).
[2]陆伟林.分层次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科学教育,201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