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云 张利萍 鲍炳刚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医学是一门富含经验、科技的综合性科学,然而对经验和新科技的掌握无不来自于反复的临床实践。传统的临床技能培养几乎离不开“对自然人进行实践”。随着《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等医疗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正式形成,学生以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升临床技能必将成为历史。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工作将如何开展的问题研究迫在眉睫。为了解当前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现状,本文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安徽省3家三甲综合性医院、2家县级医院的189名临床实习生、391名医师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做出如下报告。
1、对象。来自安徽省3家三甲综合性医院、2家县级医院的189名临床实习生、391名医师。
2、方法。设置《医学本科生临床技能培养科目调查表》,把没门科目调查内容设4个问题进行评分,即(1)以“临床模具”教学形式亲身实践;(2)以自然人为实践对象亲身实践;(3)旁观学习兼导师理论指导;(4)偶尔参与。
3、调查内容为。轮岗实习过程中临床技能培养科目,即基本临床技能(参与值班、参与门诊、病例讨论等)、专业技能(独立值班、独立诊断,导师把关、参与诊治、参与主刀等)和专业医师对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
4、统计学处理。相关数据利用统计软件SPSS12.0进行分析。
5、判断标准。单位量化后,总分值在20分-100分,最低分40分,最高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临床技能培养现状越好,分值过低,则警示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情况堪忧,其培养模式有待研究。
1、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共发放《医学本科生临床技能培养科目调查表》580份,收回有效问卷567份,占总数97.76%;其中实习医学生189份(32.59%);医师378份(65.17%),生师比为0.5。结合卫生事业的发展实际,医师对一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意识对医药事业的发展相对权重较大,所以,从医学教育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问卷调查是合理的。
2、问卷调查统计情况。
Table1医师对医学本科生临床技能培养工作的开展情况
Table2 医学本科生对临床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医学本科生综合临床技能的培养与实习指导老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密不可分。指导医师越重视,实习生对临床技能掌握程度越高;学生重视程度越高,对临床技能掌握程度亦越高;指导医师对临床技能培养工作开展的情况不同,对医学生临床技能掌握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23.751P=0.002;57.672P=0.000);学生对临床技能培养自我重视程度不同,对医学生临床技能掌握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88.512P=0.000;156.667P=0.000);研究结果显示,医学生掌握实践经验和科技知识的应用主要靠“旁观学习兼导师理论指导”,这样严重阻碍了学生临床技能的发展。
从安徽省医学本科生临床技能培养科目的调查结果来看,推动医学院校临床技能培养工作开展势在必行。安徽当前本科生临床技能培养工作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重理论传授,轻临床技能培养。如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掌握临床技能的途径高达84.66%的比例通过“旁观学习与医师理论指导”的方式掌握基本临床技能,20.63%的比例通过“旁观学习与医师理论指导”的方式掌握专业临床技能,占75.41的比例偶尔参加专业临床技能培养,这些数据均显示出当前重理论传授,轻临床技能培养表现极其严重。
第二,医学本科生临床技能培养途径的匮乏。本科生临床技能培养主要靠见习、实习来完成,随着医疗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原来以“自然人培养医学本科生临床技能”的途径随之取缔,虽然国际上也有一些列的替代培养措施如:临床技能模拟实验室、医学模拟中心、模拟医院等。但均富含高科技、高投入等特点,对安徽当前医药高等学校的覆盖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医学模式的多元化转变和卫生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临床综合技能的要求也朝更高的标准发展。为了能够合理的解决当前临床技能培养的两个核心问题,我们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拓展实践途径,以开发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为平台,形成以临床技能为核心的实践培养体系。探索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和临床岗位技能训练模式,试图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规范操作技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临床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以质量工程项目为契机,以开发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为平台,引入SimMan3G系统、听诊触诊电子模拟人、深静脉置管、气胸置管、心肺复苏等模型,这些虚拟模拟课程,主要是通过高科技手段,以电子硬件为载体,利用计算机软件,通过仿真的手段,模拟生物状态,进而提升被训练者的临床技能。实为当前形势下,提升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实践手段。也只有不断开发临床技能实践途径,才能够逐步形成以临床技能为核心的实践培养体系。
第二,转变旧观念,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从职业能力需求的角度,开发学习生命各个阶段的基础知识。增加临床实践经验,提出轮岗实习中的出科考核、中期检查和毕业临床技能考核三个管理环节,完善培养模式,如探索临床技能训练与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并轨等。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
[1]须捷平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模拟教学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2):392-396.
[2]夏云,房文亮,孙江洁.医学独立学院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质量调查及分析报告[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10):63-65.
[3]李建明等.临床医师对医学课程设置的态度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5):95-96.
[4]耿敏.安徽省医学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现状及研究对策[D].安徽医科大学,2013.
[5]房文亮,夏云,周放,孙江洁.医学独立学院质量监控体系现状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索[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2,6(1):77-80.
[6]张利萍,夏云,孙江洁等.中英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比较及启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4):126-130.
[7]夏云,张利萍,杨优,周放,孙江洁等.医学独立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0):94-96.
[8]邱峰.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