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怡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放疗科,江苏224001)
鼻咽癌放疗后皮肤的护理体会
邱怡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放疗科,江苏224001)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疗后皮肤的护理干预工作,为鼻咽癌放疗后皮肤的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7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放射区域皮肤理化性质,对症处理出现的皮肤情况,并做好健康指导工作。结果:7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经护理后出现放射性皮肤反应0~I级35例(46.05%),II级25例(32.89%),Ⅲ级9例(11.84%),IV级7例(9.21%)。结论:强化鼻咽癌放疗后皮肤的护理干预工作,能有效减少患者治疗后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鼻咽癌;放射治疗;皮肤护理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视野较为复杂、照射的面积较大、使用的剂量较大、照射的时间较长等[1]。在放射治疗的过程中,最容易产生放射性皮肤反应,且高发在颈部皮肤。一旦患者出现放射性皮肤反应会加重治疗的痛苦,直接影响到放疗效果[2]。本次研究选取我科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鼻咽癌放疗后皮肤的护理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鼻咽癌放疗患者76例,其中男35例,女41例,年龄34~68岁,平均46.52±2.14岁。
1.2 治疗方法 76例鼻咽癌患者接受常规放射治疗,选取直线加速器6MV X线常规分割照射完成放射治疗,主要选取面颈野跟耳前野,鼻咽Dt 74Gy左右,颈部切线野为主,电子线照射,治疗量大小为75Gy左右,预防量大小为50Gy左右,照射量为2Gy每次,坚持5次每周,疗程为7.5周左右。
1.3 护理干预
1.3.1 心理护理干预: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面颈部皮肤一般存在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皮肤破溃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因为自身因素的影响,缺乏对鼻咽癌相关知识的了解,极易对鼻咽癌的放疗产生担忧、怀疑以及恐惧等心理,甚至会选择放弃放射治疗[3]。护理干预工作人员需要保持足够的责任感及同情心,在充分掌握患者实际情况及心理状况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并在实际交流过程中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放疗的方法、过程及放射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情况告知患者。同时鼓励患者跟同室患者进行交流,有效减少恐惧和紧张情绪,强化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积极配合治疗。
1.3.2 照射野皮肤护理:(1)红斑以及瘙痒的护理干预:对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红斑、皮肤潮红等现象,部分甚至伴有一定的瘙痒感,如不是很严重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如果出现皮肤瘙痒,需嘱咐患者不要抓挠,自行涂擦止痒药膏。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变化情况,尤其是皮肤皱褶部位,如果发现存在异常或不适感即需立即汇报医生,避免皮肤损伤加重[4]。(2)色素沉着、毛发脱落以及刺痛的护理干预: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皮肤非常容易产生色素沉着,并逐渐转变成暗紫色,甚至还伴有毛发脱落及刺痛感。需告知患者色素沉着、毛发脱落只是短期的,在放射治疗结束后,色素沉着、毛发脱落会逐渐消退,脱落毛发的部位会再长出来。同时要叮嘱患者在外出的时候可以佩戴假发或帽子,在照射野皮肤部位擦洗的时候不要使用粗糙毛巾,避免使用刀片剃毛发,防止皮肤受到损伤。
1.3.3 健康指导: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放射野皮肤需要保持清洁、干燥。在清洗的过程中,不要使用肥皂、碘酊、乙醇、沐浴露及刺激性消毒剂。局部皮肤不可以粘贴胶布,不可以外涂化妆品或刺激性油膏。放射野皮肤需要做好如下保护:避免冷、热刺激,避免紫外线照射,避免阳光暴晒,在实际生活中需着棉质、低领、吸汗、宽松衣物,因为粗糙的衣服会对患者的皮肤产生一定的摩擦。指导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理发,保证患者鬓发、颈后部位的发角尾头发不要覆盖到照射野区[5]。与此同时还
要保持照射野界限的清晰度,如果在照射的时候存在照射野标记模糊不清的情况就需要由主管医师进行描画,不可以自行勾画,避免因为勾画不当,影响治疗效果。在患者进入放疗室之前需要将金属制品摘下,例如耳环、义齿以及项链等。因为金属制品会增加放射线的吸收量,从而产生严重的皮肤损伤。
1.4 评价指标 以RTOG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为基本前提,将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急性放射性损伤分为以下几个等级:0级,皮肤无变化;I级,放射野皮肤微红,偶尔瘙痒,出现红斑;II级,色素沉着或者皮肤稍有色素沉着、微黑,偶尔会出现毛发脱落以及刺痛感;Ⅲ级,皮肤明显色素沉着,发黑、干燥或者是存在皮肤裂纹以及干性脱皮的干性反应;IV级,存在重度色素沉着、出现皮肤水肿、水泡以及渗出的湿性反应。
1.5 结果 7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出现皮肤反应的情况为0~I级35例(46.05%),II级25例(32.89%),Ⅲ级9例(11.84%),IV级7例(9.21%)。
在肿瘤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为放射性皮肤反应,放射性皮肤反应、皮肤辐射损伤的病理改变主要跟照射剂量有直接联系。照射剂量的加大,射线会对照射野皮肤上皮细胞产生直接损伤,促使皮肤毛细血管发生反应性转变。如果反应程度过大会使患者主动终止治疗,影响其治疗效果。本组7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治疗后,经积极护理出现皮肤反应 0~I级 46.05%,II级 32.89%,Ⅲ级11.84%,IV级9.21%。
对皮肤出现问题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健康宣教,可以促使患者正确的认识放射性皮肤反应,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护理干预工作。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照射野皮肤反应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促使患者症状最快、最大程度的缓解消退,最终使放疗计划顺利完成。所以,强化对放疗患者皮肤的观察以及护理干预力度,可以有效地预防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发生率,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降低患者的精神及经济负担,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守翠,李树玲,孙利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残存的护理27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0):38.
[2]张秀华,骆惠玉,李巧霞.鼻咽癌放疗病人出院健康教育[J].现代肿瘤医学,2004,4(4):385-386.
[3]吕传爱,陈莲凤,李静.鼻咽癌放疗患者健康指导要点[J].山东医药,2006,46(29):85.
[4]许春华,王炜,马建华,等.鼻咽癌放疗致皮肤口腔黏膜反应54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8):738-739.
[5]谭倩.两种皮肤护理方法对鼻咽癌放疗中皮肤损伤的临床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06,5(2):47-48.
R739.6
B
2015-05-14
2015-02-10
1006-2440(2015)04-04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