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杂交种生产技术

2015-04-15 18:11陶玉祥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黄秋葵父本母本

潘 东,陶玉祥

(1.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甘肃 兰州 730020;2.甘肃省酒泉东方种子有限公司,甘肃 酒泉 735000)

黄秋葵(Hibiscus esculextus L.)又名羊角豆、秋葵,属于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南部、印度和非洲。主要以嫩荚为食用对象,嫩叶、花、芽也可食用。近年来,黄秋葵作为稀特保健蔬菜,逐渐被消费者喜爱[1-2]。我们根据甘肃河西地区的气候环境及生产条件,从黄秋葵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杂交种授粉,以及种子的脱粒、精选加工等环节,总结了黄秋葵种子生产技术。

1 生物学特性

1.1 根系

黄秋葵为直根系,主要根群分布于40 cm的活化熟土层内。喜透气性良好,肥沃湿润的微酸性至中性砂质土壤,适宜生长的pH为6.0~7.5。根系再生能力较强,适应性强,分布广。

1.2 株型及茎叶

黄秋葵株高1.0~2.5 m,茎直立,木质化,有粗毛。基部节间较短,旺盛生长后节间拉长,侧枝不发达。叶互生,柄长,中空,叶面3~5裂掌状,绿色;缘具不规则锯齿,微皱缩;下部叶片较大,上部叶片渐小。无限生长型。花单生于叶腋。生长期喜温暖湿润性气候、长日照条件和通风环境,喜肥水但怕涝,忌干燥,耐湿、耐热但不耐寒。

1.3 开花及结实

黄秋葵花朝开暮落,黄艳清秀,观赏价值高。完全花,花冠黄色,花径7~10 cm,花瓣萼片各5枚,瓣基褐红色,单瓣;小苞片线状8枚,较萼片为短,萼佛焰苞状。雌蕊1枚,成熟时黄色,雄蕊于开花后从花粉囊散出亮黄色花粉。花芽分化较容易,虫媒花,异花授粉,开花时由下部花蕾逐渐向上部花蕾开放。开花结实期最适温度22~28℃,花期遇阴雨连绵天气,结实差。幼果长5~20 cm左右,粗约2 cm,绿色或红色,有粗毛,具种沟5条;成熟时5裂,蒴果,内含种子几十粒至上百粒。种子圆球形,黑褐色或灰褐色,千粒重35~50 g。种子使用寿命3~5年[3]。

2 杂交种生产技术

2.1 播种育苗

2.1.1 播期安排 为了提高种子产量,在甘肃河西地区主要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适宜的播期在3月中下旬,采用营养纸袋播种育苗,晚霜后覆盖地膜移栽。也可在4月中下旬采用深穴浅播后覆膜、出苗后放苗的方式直播生产,但受生育期限制,黄秋葵授粉迟,成熟的果相对少,种子产量低。

2.1.2 育苗 在温室内采用8 cm×8 cm的营养纸袋播种育苗。为了预防病虫害,应提前对温室进行熏蒸。营养土以肥地土、河沙、过筛腐熟农家肥按照3∶1∶1的比例混配而成,1 m3加复合肥1.0~1.5 kg,杀菌剂、杀虫剂适量,充分混合待用。整平温室地面,南北向做畦,畦宽1.2~1.5 m。按生产面积和定单决定育苗数量,按原种发芽率决定穴播粒数,按亲本花期调节双亲播期。父母本须分开育苗。父本一般分2~3批错期播种,根据不同组合双亲花粉量及父母本配比要求,晚开花的亲本提前播种。黄秋葵种子种皮硬,不利吸收水分,播种前温烫浸种可明显提高发芽势和出苗率[4-5]。穴播1~3粒,播种深度0.5~1.0 cm,然后覆河沙0.5 cm,挂品种号牌后灌水。播种后7 d左右为发芽期,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并灌第2次水。遇温室气温超过30℃时揭膜放风,以防高温烧苗。白天最高温度控制在28℃以内。幼苗期定期拔草,适当蹲苗,以促进根系生长。定期喷药预防病虫害。移栽前15 d开始逐渐撤膜练苗,进行苗床清杂后再定植。

2.2 移栽

2.2.1 土地准备 黄秋葵定植地块要求同科轮作3 a以上,生产地块相对连片种植,以便于隔离区的调整和生产管理。不同组合或品种空间隔离不少于1 km,与锦葵科秋葵属的制种作物空间隔离不少于1 km。施腐熟农家肥45~75 m3/hm2,耙耱镇压,平整土地。

2.2.2 种苗移栽 5月中旬晚霜过后定植,定植前5~7 d整地起垄。按水塘50 cm、旱塘60 cm划线,旱塘施氮磷钾复合肥300 kg/hm2左右,南北向起垄覆膜。选阴天或晴天的下午气温下降时打穴定植,株距父本35 cm,母本40 cm,1膜2行,一般定植母本45 000株/hm2左右,父本7 500~12 000株/hm2。父母本按先后顺序独立种植。膜面适当压土,以防风刮膜。定植后立即灌水。

2.3 生长期管理

2.3.1 苗期管理 定植后5~7d查苗补空。幼苗旺盛生长后定苗,每穴保留1株。附近田地喷施除草剂时,要注意风向,药液及药剂气味不能漂移到黄秋葵地块内,以防止幼苗遭受药害。6月上中旬幼苗开始抽薹,进入迅速生长期,结合灌水追肥1~2次,每次施氮磷钾复合肥225~300 kg/hm2,并配施适量硼肥,以促进抽薹、花器发育和开花结实。

2.3.2 生产田清杂去劣 约6月中下旬黄秋葵进入抽薹初期至初花期,根据品种特性进行清杂去劣工作,彻底拔除田间不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清杂过程中,检查一定要仔细,拔除一定要彻底。拔除异型株类型,如茎细弱,过早抽薹开花的退化株;长势过强的植株;株型、叶型、茎颜色、叶色、花型、花色等主要性状与正常植株有差异的植株。拔除的开花株花枝要埋入土中,不可随处丢弃[6-7]。

2.3.3 病虫害防治[8]黄秋葵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和立枯病,应及早预防。苗期用25%瑞枯霉水剂400~500倍液,或根病治粉剂500倍液,灌根预防。在抽薹开花期选用72.2%霜霉威水剂600~800倍液,或15%瑞枯霉水剂300~400倍液全株喷雾防治霜霉病;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轮换喷雾防治白粉病,7~10 d喷1次,共喷3~4次。主要虫害有小菜蛾、菜青虫,可使用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全株喷雾防治。蚜虫为害也较严重,应定期用70%吡虫啉水分散剂 15 000倍液喷雾,注意叶片背面也要喷到,间隔7~10 d喷1次。

2.4 杂交种的授粉过程

2.4.1 授粉前的准备工作 杂交授粉前,对生产田统一灌水。根据生产面积计划授粉工人,一般1 hm2需要人工45个左右。准备授粉工具,清除母本生产田植株上的侧枝、已结的果和已开放的花。

2.4.2 杂交授粉 授粉期在7月上旬至下旬,采用蕾期去雄的方式杂交。母本田内选含苞待放未散粉的花,从花冠一侧,用镊子去掉雄蕊,待2~3 d后花开放时,取父本新鲜花粉授在母本花的柱头上,然后撕掉3~4个萼片作为杂交标记或套塑料标记环作杂交标记。一般在授粉的前1天下午采第2天开放的父本花,在容器中置室内保存。母本田已散粉的花要清除掉。一般上午授粉,下午去雄。1株可坐果20~40个,授粉期一般30~40 d。对易倒伏品种适时设立支架,以固定植株。

2.4.3 田间管理 停止授粉后,彻底清除田间植株上尚未开花的蕾枝。拔除父本并运出田外妥善处理,进行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结合灌水,根据植株长势情况,追施适量全价肥料,以促进果实膨大和成熟。及早检查加固支架。荚果膨大以后,控制水肥,防止植株贪青晚熟[7]。

2.5 采收脱粒和种子精选

2.5.1 采收和后熟 黄秋葵从授粉到角果成熟约50~60 d。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当角果果荚颜色转为淡黄褐色,荚顶尖部分已呈现干燥状态时即可收获。收获工作一般应在清晨有露水时进行,因角果成熟不一致,应人工分批采摘成熟角果,2~3 d采1次。后熟晾晒时铺布或棚膜,以防止地面土粒和石子混入种子内。后熟、晾晒过程中,要防止种子受雨淋、发热和霉变。

2.5.2 脱粒和种子精选 果荚充分干燥以后荚果开裂,可用棍棒轻轻敲打干荚果脱粒,注意用力不能过大,否则会敲烂种子,影响发芽率。经风选干燥后的种子用离心式精选机或蔬菜花卉种子精选机械进行精选,再经人工挑选去除土粒杂质等,最后经14或16目方孔筛筛选,外观质量检验合格,水分降至7%以下即可收种入库。一般产杂交种子750 kg/hm2左右。

[1] 王夫同,赵学坤.黄秋葵及其高产栽培[J].西北园艺,2001(1):26.

[2] 陈贵林,任良玉.黄秋葵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J]. 中国蔬菜,1993(2):54-55.

[3] 陈思远,赵文若,李银范,等.三个黄秋葵品种开花结果生物学性状的调查[J].吉林蔬菜,2005(4):41-43.

[4] 陈禅友,童 莉.黄秋葵种子萌发生理特性分析[J].种子,2004(11):14-17.

[5] 陈学好,刘振华,陈艳萍.黄秋葵种子快速萌发试验研究[J]. 种子,1999(4):63-64.

[6] 魏照信,陈荣贤.农作物制种技术[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29-133.

[7] 张建鸿,陶玉祥,褚吉龙,等.芥蓝杂交制种技术[J]. 种子科技,2012(12):38-40.

[8] 刘 勇.无公害蔬菜生产常用农药使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黄秋葵父本母本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黄秋葵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三种土壤灭菌剂对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响
黄秋葵新品种苏秋葵1号
不同母本密度对敦玉328杂交玉米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
黄秋葵与红秋葵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黄秋葵引种栽培技术试验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
棉花杂交制种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