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好视角的大学生就业促进制度研究

2015-04-15 12:05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毕业生职业大学生

黄 欢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就业问题是我国的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大学入学率不断增加,导致毕业生数量剧增,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虽然我国的经济依旧保持稳定发展,但现有的就业岗位仍无法满足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如何在广袤的就业市场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就成为大学生要思考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偏好的含义及其理论依据

所谓的大学生就业偏好主要是指,大学生的主体对某项社会认知的评价、态度以及认知等,大学生的就业偏好既是对一种社会评价的直接表现也是对社会主体的一种直接评价。简而言之,大学生作为择业的主体,希望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可以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但是大学生往往又会存在职业的预期目标制定过高的现象。因此一些大学生在进行择业的时候会出现择业区域扎堆、择业岗位扎堆,难以对自己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估,经常容易造成职业期望过高,期望的收入与工作不相符,期望的单位性质与自己的期望不相合。

如果把大学生的就业看作是一次选择的话,那么根据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大学生根据就业偏好所进行的理想选择应是建立一定的前提之上的。首先,大学生在进行自身定位的时候往往以最大利益作为目标;其次,在特定情境中应当具有特定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再者,由于人的意识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大学生从意识上就形成了不同的选择会造成不同的就业后果;最后,大学生在对人主观选择上已经存在着不同的结果排列,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逻辑进行分析,大学生的自身价值存在着最合宜的追求,这对于大学生寻求最大价值具有很大优势,这种理性上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选择。

第一,大学生对于社会和人力资本的影响认识存在着不足,如果人力资源的存储充足则理性的选择范围要大;若人力资源的储存不充足,则大学生对于职位的选取也更难、更少。

第二,大学生在进行择业的时候往往会选取搜索一定的人力资源,针对其所掌握的信息来进行具有目的性的选取。

第三,大学生在就业之前需要对所有控制的人力资源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其人力资源信息的分布情况来对自身的择业情况进行判断,根据其分析的信息再进行择业之前分析,因为大学生掌握的控制信息决定其在后续行为过程中的分布状况。

第四,大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的分析在择业过程中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择业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的职业走向。因为面对第一次择业时,需要具有理性的认识,具有理性的选择,否则对大学生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理性的择业行为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人际关系或者是一定的社交关系。面对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需要重视的是理性择业过程中具体操作,从各个社会影响因素进行多方位的分析,不仅需要对社交关系进行分析,而且还需要对人际交往行为进行核对。只有在择业过程中选取最优解才能够实现最佳择业效果。因此人们在决定寻找择业的最优标准的时候需要针对其进行认真分析。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第一,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城乡分割、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两极分化严重等现象都成为了影响大学生就业水平的主要因素,而这样形成的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的流动是非常不利的,容易造成集中效应,也就是大部分的人才都涌向经济发达、发展机会较多而福利明显更好的地方,而一些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地方严重缺乏人才的流通,这样就使得大学生就业之间的竞争在经济更加发达的地区变得更加的激烈,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仍呈现人才不足的状态。

第二,不合理的体制安排和政策措施没有真正起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作用。我国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国家虽然已经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体制内,但实际起到的保障作用却十分薄弱。另外,这些政策的安排没有将构建公平竞争的就业市场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重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仍不够健全,地区间差异、机关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制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等,成为了制约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问题的因素。

第三,劳动力市场结构存在的缺陷增加大学生就业困难。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例如提供的就业网络信息不够、给予的监督力度还不够等,甚至严重的还出现了非法机构或人员会在毕业季的时候利用大学生经验不足等特点欺骗其钱财等社会问题。另外,我国还存在一系列如户籍、档案限制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范围,也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第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高校扩招并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未能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只能体现我国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一方面。我国高校仍带有计划体制的色彩,培养模式对就业市场人才的需求反应不够灵敏,热门专业招收的学生数量逐步膨胀,而相对冷门的专业却陷入更加“窘迫”的境地,甚至有些专业因招生人数不够而被迫叫停。我国的教育仍比较保守,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实践能力与个性的培养,导致创新型人才的匮乏。总体说来,就是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滞后于当前社会发展需要。

第五,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创业保障。自主创业是其中一个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从我国的就业政策也可以发现,鼓励大学生创业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战略举措。但是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仍然偏低,主要是由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不足,同时政府出台的关于大学生创业保障和扶持政策仍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创业促进就业的任务依然艰巨。

三、对于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建议

(一)经济制度

首先,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指标是就业所在地的经济状况、环境因素和人文因素等,因此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缩小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以此改善农村和城市及中、西部和边远地区的就业环境差距,这是矫正大学生择业偏好的必然选择,只有西部地区、小城市和农村发展了,地区的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与东部和大城市差距缩小了,大学生才会在择业时对其产生偏好。另外,通过改善经济结构来调整大学生的就业趋向。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政府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争取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从所有制结构上讲,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国有企业吸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为吸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创造条件。从产业结构上讲,要调整加工产业,更好的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其次,利用利益激励来矫正大学生择业偏好,政府要利用利益激励制度来对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加以引导、调节和控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解决边远落后地区的问题,政府可通过设立一定数量的专项奖学金、行业奖学金和地区定向奖学金来引导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到重点行业、边远和艰苦地区工作。通过给予大学生较高的工资待遇、减免助学金贷款和享受特殊津贴等优厚条件,激励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工作。

(二)完善体系

要建立就业保障体系。完善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会因为没能找到好的工作而出现气馁现象。要使当前国家建立起的失业和待业保障制度,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在待业和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注意在面对高校毕业生的时候需要提供最低的保障,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救助效果,政府部门要从劳务保障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构建起完善的就业指导信息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免费提供职业信息、求职指导、咨询、职业介绍等服务。

(三)高等学校要强化就业指导职能,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学校要建立从低年级到毕业全程化的就业偏好指导模式。每个阶段有各自的核心任务,大学生就业选择偏好的萌芽阶段一般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这个时期大学生的心理还不太成熟,往往带有高中时期或小时候树立的理想成分,因此这一阶段指导的核心任务是要开展对他们在职业层面上的人生理想教育。大学生就业选择偏好的塑造阶段一般为大学二年级,随着大学生对专业的初步认知和对社会现实的初步了解,他们的职业意识开始塑造。因此这一阶段指导的核心任务不仅要引导他们适应专业学习,而且要鼓励他们进行职业探索,从而制定初期的职业目标。大学生就业选择偏好的形成阶段一般为三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已比较成熟,对于本专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因此,这一阶段指导的核心任务是不仅要了解个人的兴趣、爱好,而且要帮助学生进行较为完善的人生规划设计,掌握求职技能。大学生现实就业选择偏好的阶段在时间上处于大学四年级,这时大学生已基本上做好了走上社会的准备并且大部分学生开始实习和寻找工作,指导的核心任务不仅要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做好大学生就业选择心态的调整,重点要放在对学生适应工作要求、寻求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劝诫上。

结语: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政府与社会各界都有责任来为大学生就业问题付出自己的努力。政府和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偏好特征来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干预,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扶持效果。

[1]朱顺德,杨鸿波.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J].民办创业教育,2009.1.

[2]张亚芳,董青,杨杰.大学生创业素质与高校创业教育策略探讨[J].社科纵横,2011.9.

[3]蔡明浩.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5:17 一18.

[4]安静.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09:18 一23.

[5]雷虹.基于供求关系的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分析[J].知识经济,2008,10:156

猜你喜欢
毕业生职业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最“叛逆”的毕业生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