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财,董树理,付 瑶,刘俊柱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国内关于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及传承、保护研究的资料比较少,主要代表有余谋昌所著的《生态文化论》;学术论文有王明东的《独龙族的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任永堂的《生态文化:现代文化的最佳模式》;马玉霞、谭杰所撰写的《赫哲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研究》等。虽然在2010年底,黑龙江省在赫哲族人居住相对集中的佳木斯市设立赫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把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保护,尤其是赫哲族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进行活态性的传承和保护,但缺乏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强有力支撑,关于研究赫哲族文化生态传承与保护的研究成果比较少,也没有系统的赫哲族文化生态保护理论指导。
从关于生态学历史文献资料来看,最初提出生态学概念的是德国的动物学家海克尔。他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周围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一种相互利害关系。随着生态学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并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引入到生态学当中,使生态学有了自己独立研究的理论主体,进一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
当前,随着人类赖以存在的自然生态系统急剧恶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更加重视人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由此,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作为生态学的主体开始深入研究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特别是人类对自然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生态学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和广阔应用前景。同时,生态学也以解决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和人类面临的现实困境为目标,其研究内容也从生物界扩展到以人类社会的生态问题为主体。研究对象从自然生态系统延伸到人类生态系统。将生态学基本理论应用到研究人类社会文化领域便产生了文化生态学,也就是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文化问题。
司马云杰在《文化社会学》一书中指出:“文化生态学是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来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的规律的一种学说。”[1]“如果说文化生态的概念指的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和状态,那么,文化生态学就是研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系统、资源、环境、状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2]缘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以往从事赫哲族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主要集中在物质、精神、民俗、风土人情等民族文化本身的整理发掘,关于赫哲族文化生态传承与保护问题研究较少,特别是从生态学视角,运用生态学理论系统研究赫哲族文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研究成果就更少。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球化浪潮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未来走向。在全球化浪潮席卷和裹挟下,民族文化特别是赫哲族这样的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一方面,赫哲族民族历史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逐渐缩小。全球化浪潮强化了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的同时,政治经济、文化竞争日趋激烈,西方文化和民主价值观强势入侵,不断挤占各国民族文化生存空间,即使是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和封闭的少数民族地区也难以幸免。另一方面,全球化浪潮也改变了赫哲族等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全球化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和推动的以经济为核心的包括政治、文化、西方民主价值观的强势输出,凭借其自身的优势,深刻改变和影响着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改变了赫哲族民族聚居地区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动摇了赫哲族民族历史文化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传统赫哲族人民日常物质生活的主要来源为渔猎经济,“夏捕鱼作粉,冬捕貂易货以为生计”。到了近现代,已有部分赫哲族人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赫哲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打破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结构原有的平衡,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之赫哲族传统聚居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促进了传统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的转变,最终导致赫哲族历史文化的衰退。另一方面,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因地制宜的合理规划,为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片面追求社会经济效益的现象屡屡发生。在赫哲族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起统一规格的房屋建筑,缺乏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古迹建筑的统一协调布局,甚至过度搞旅游产业开发又缺乏相应的文化产业保护政策、法律制度,致使民族历史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赫哲族历史文化生态保护的现实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识不足、观念滞后,难以统一发展思想,缺乏整体规划。民族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由于在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方面认识不足,各个地区各自为政难以统一思想认识,缺乏统一整体规划,制约了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难以形成有效文化生态保护机制。二是民族文化资源过度开发,没有做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保护文化生态环境,也没有充分发挥原住民在保护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主体性作用。三是由于投资不足、资金匮乏等原因导致从事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人才薄弱,后继乏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危机和困境。四是民族特色文化产品的开发缺乏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坚持在活态传承中保护与发展赫哲族文化生态。要切实做到对赫哲族文化生态保护传承并进一步发展,就要坚持民族文化的活态化保护原则。民族文化的活态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传承人,特别是对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如“伊玛堪”作为赫哲族特有曲艺说书艺术形式,在2011年被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就面临着传承人断代的窘境。
2.坚持就近、就地保护赫哲族文化生态环境原则。赫哲族在其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渔猎经济文化,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经济、文化生态系统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传统民族文化生态系统链条一旦断裂,会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人为地改变自然居住及生活环境不利于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
3.充分尊重本民族人民的文化主体选择权,以赫哲族人民为主体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保护问题归根结底是本民族人民自己的问题,因此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应主要依靠本民族自身的力量,提高人们文化生态保护自觉意识,使其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最终化为自觉的行动。
4.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赫哲族文化生态发展。对于原生态的赫哲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护最为重要的是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赫哲族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关键在于保护好其所在的文化生态系统,坚持在可持续发展中保护与发展赫哲族文化生态,寻求社会、经济、文化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建立文化生态系统就是为了保护赫哲族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重视赫哲族文化生态的整体性发展。“保护和抢救珍贵的民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在保护和抢救过程中,应贯穿整体性原则,这是做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抢救工作的重要保证。”[3]2010年底,黑龙江省在佳木斯市设立了“赫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2012年印发《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政府应申请设立“赫哲族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融资渠道要多元化。建立健全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编制“伊玛堪”说唱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图集,完善赫哲族语言、渔猎文化习俗、鱼皮制作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类保护标准和规划。对濒危项目和年老体弱的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实施整体性保护。
2.尊重赫哲族人民主体的文化选择,增强民族文化自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给予赫哲族很多人、财、物等多方面的政策扶持,使得赫哲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有了极大的改善,客观上也深刻反映了赫哲族的历史文化变迁。考察赫哲族的历史发展不难发现,在一系列保护措施当中,赫哲族自身的民族意识被弱化甚至边缘化了,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本民族人民主体意识引领下的自我创造和生成的过程,)都有本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应充分尊重赫哲族人民自身的主体性文化选择,增强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创造出符合赫哲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外部文化生态环境和条件,不能“越俎代庖”。
3.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机制和传承人才保障机制。赫哲族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是一种活态文化,其核心是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因此,赫哲族文化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重心也就是传承人。政府应建立健全传承人才保护、培养的长效机制,积极组织传承人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宣传赫哲族传统文化。加强政府的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利用政策导向、普及宣传等方式破解面临的困境。另外,要引导赫哲族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宣传、了解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培育民族文化认同感。
4.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文化效益协同发展。兴办赫哲族文化产业及旅游开发客观上能够改善和提高民族地区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但不应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态效益的提高。文化产品及旅游开发首要的应注重生态文化效益。通过开发可以使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植被覆盖率提高、水质清洁、空气清新,民族聚居地区生活环境就能得到改善,民俗风情、风土文化也能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样,既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也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协同发展。
赫哲族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生态环境资源,同时,像自然生态面临的危机一样,文化生态环境及其建设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对赫哲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也体现了对赫哲族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只有文化上的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认同,才会有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社会的安定,我国民族复兴之路才有保障。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53.
[2]戟斗勇.文化生态学纲论[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4(5).
[3]刘魁众.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