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问题研究

2015-04-14 12:00
关键词:生源教育部办学

李 阳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问题研究

李 阳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招生方面面临很多问题:招生标准低,总体生源质量差;招生超额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高校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的态度不端正。要实现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必须要提高招生标准,保证生源的质量;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纳入普通教学单位进行招生和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问题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持续升温,教育部年度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14年10月,由教育部批准实施本科及以上层次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计1 068个,其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 009个,占总数的94%[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以不设立教育机构的方式,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2]。随着教育国际化深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得到国内众多高校的青睐。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人才培养环节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招收录取到可塑之才,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法达到预期的办学目标。若需“人尽其才”,在培养人才环节取得最佳效果,必须招生到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最普遍的形式,招生制度值得关注。

一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概况

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招生方式主要有两种:计划内招生和计划外招生。

计划内招生,即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项目。考生参加高考后,填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志愿,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和其他普通专业录取方法一样,根据所有填报志愿考生的分数,按高低排序后择优录取,录取人数占用了国家分配给高校的名额指标,与普通院校专业在录取流程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目前有808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计划内招生,占项目总数的80%。

计划外招生,即自主招生,实施外国教育机构学历、学位教育,这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名额不占用国家分配给高校的名额指标。报考计划外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并不和报考普通高校专业的学生一起填报志愿,此类项目单独公布招生计划、简章,但是计划外招生的项目通常也会拿高考分数作为参考依据,在英语能力方面有单独的要求。目前有20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计划外招生,占项目总数的20%。此外,无论计划内招生还是计划外招生,教育部在审批之际,都已经规定每年招生人数,任何项目不得超额招生。

二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存在的问题

(一)招生标准低,生源总体质量不高

在招生方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录取标准低于普通学生的水平。

多数计划内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录取的分数低于普通专业录取分数。许多项目规定,考生达到报考院校所在录取批次的控制线即可。而在实际招生过程中一些项目降低批次录取,造成录取的学生整体质量不高。

计划外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招生上更是降低标准、甚至没有标准。尽管很多计划外招生的项目在招生简章上注明要求考生达到当地本科控制线,但是实际招生中低于招生简章的要求,降低批次录取;有些项目招生中规定报考者高考成绩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即可免试入学,其余报考者则需单独参加一次考试,但是组织的考试多为形式而已,录取十分宽宥。尽管国家规定,实施外国教育机构学历、学位教育的,其录取标准应当不低于外国教育机构在其所属国的录取标准[3],但实际操作困难,完全达不到外方合作院校的录取标准。因此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尤其是计划外招生的项目,在招生录取方面十分宽松,标准较低,造成了生源质量总体水平不高。

招生标准低,也导致许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录取学生的英语水平较差,无法适应全英文授课。很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规定,如果要获得外方合作高校的学位证书,必须要通过雅思、托福等相应英语资格考试,这些学生不得不在校期间投入大量时间补习英文,导致无法全身心投入专业课的学习,造成专业课的学习质量差,使得办学效果大打折扣。

招生的标准决定着生源的质量,生源质量直接影响到办学的水平。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着如何提高办学质量的问题,生源质量制约着质量发展的潜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招生标准需要我们重新审视。

(二)招生超额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国家规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招生中必须严格遵守教育部所审批的招生人数,对于超规模、超计划招生的项目,教育部将予以责令限期整改、减少招生计划,直至停止招生,而超标的招生学生获得的外国高校学位证书也无法获得国家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尽管超额招生后果严重,但是项目在办学中遇到复杂的困难。

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基本上靠收取学生的学费维持办学的发展,学费是办学的主要经费来源。理想的招生情况是,每年能够恰好招满教育部所批准的名额——多招,则违规;少招,则无法获得最大的收益。但是,在招生录取后,会出现新生报到流失率的问题,几乎所有高校新生报到率无法达到100%,也就意味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即使录取人数达到规定的名额,也无法保证所有录取者都会准时来校报道。办学者若在录取时严格遵守教育部批准的招生人数,就会造成这一年度没有完成招生指标,达不到利益最大化。当前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为解决这一问题绞尽脑汁,据调查他们在招生中典型做法如下:

有的项目在招生之际铤而走险,录取时超额录取若干个,以防实际报到流失率。但是新生的报到率、流失率无法准确预计,每年情况也不尽相同,这种做法极有可能造成这一年度超额招生。

有的项目为了保证报到率,在录取学生之前,让学生缴纳一定的保障金或相应比例学费,这种做法虽能够防止一定的报道流失率,但是国家明确规定“禁止向考生及家长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录取行为挂钩的任何费用”,这种提前支付学费和保障金的做法明显违背国家的招生政策。

还有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寅吃卯粮”,在第一年招生超额后,第二年、第三年主动减少招生名额,目的是保证招生人数与教育部批准的名额在若干年的总数上保持一致。但是这种做法,其一,还是出现了在某一年度超规模招生的情况;其二,也不能完全保证在这几年间录取的学生总数恰好等同于这几年规定录取的总名额。

这些作法都没有很好的解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按标准招生和防止报道流失率的矛盾,因此招生超额的问题,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面临的一大困境。

(三)高校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招生态度不端正

当前,高校对中外合作办学招生的态度方面并不端正。首先,很多高校将中外合作办学放在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部门进行招生、录取,而并非放在专业所属院系进行招生、录取和培养。这种作法一则对招生录取放松,影响生源质量;二则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充斥着歧视,割裂了相同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和普通学生享有的共同学习和生活环境,不平等地对待两种类型学生;三则反映出举办者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不重视的态度。

其次,在教师的任聘制度上,由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由高校的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部门招生、录取和培养,这些项目的教师施行的是外聘制度,即使中方合作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教学,不计入正常的工作量,学校单独支付劳动报酬。因此造成了教师区别对待普通专业学生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一方面,滋生了教师“打零工”的教学态度,不能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投入最佳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学生无法及时获得专业课程教师的帮助和指导。这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来说有失公允。

再次,这种不端正的态度反映在一些具体招生条款中。比如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规定,普通学生入学后可以申请转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完成学业,但报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不能转入普通学生。这种政策,是对中外合作办学招生标准低的默认,也是高校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歧视”政策。造成了普通招生学生只能单向流动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并非根据学生的实际条件和能力出发,选择是否参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同时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三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的建议对策

(一)提高招生标准,保证生源的质量和水平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着力于质量建设,是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发展新阶段的鲜明主题”[4],办学质量是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生命线,而生源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5]。生源质量决定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的潜力,如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真正要做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在招生标准上应该提高。尤其是自主招生的办学项目,杜绝低标准或者无标准招生的现状。只有高质量的生源,才能够承担得起吸纳优质教育资源的重任。我国政府鼓励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领先,国内急需、空白的专业和学科,学生通过吸收这种教育资源,内化于心,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作用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有高质量的生源,才能够更好地承担起吸纳优质教育资源的重任,更好地掌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将其运用于国家的建设中,使得办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国家所期待的办学效果。

只有高质量的生源,才有充足的潜力发展成为国际化人才。中外合作办学是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形式,培养的是“具有国际视野,同校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国际化人才”[6]。这对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提出了很高的标准,显然标准低和质量差的生源很难达到上述标准,因此要提高招生标准,保证生源质量,使得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利用引进的资源,发挥他们的潜力,达到国际化人才的标准。

只有高质量的生源,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地位。当前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标准很低,造成社会上认为中外合作办学是兜售外国高校文凭的工具,许多家庭富裕的高考失利者,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达到留学目的,成为高考落榜者的“避难营”,对办学造成了负面影响。唯有提高招生标准,提高生源质量,才能符合办学的真正目的,扭转中外合作办学负面影响。

因此,计划内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录取条件不应低于该校普通专业的录取条件;计划外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当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规定录取的条件,坚决杜绝“无标准录取”的行为。招生录取工作是保证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办学发展的起点,拥有高质量的生源,就相当于办学站在了更高的起点,这对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快速发展必将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严格控制招生规模,防止招生超额

尽管如何处理好按标准招生和防止报道流失率的矛盾,始终无法找到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但是中外合作办学者必须要严格遵守教育部批准的招生规模。

首先,只有严格控遵守教育部批准的招生人数才能保证学生的切身利益。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是“不出国门的留学”,但是超额招生的学生,毕业后获得的学历、学位证书无法得到国家的承认,学生最终用四年的时间换取了一张没有任何价值的证书。因此办学者要严格遵守国家批准的招生名额的限制,对学生的利益要认真负责,以免使得中外合作办学在社会上造成“贩卖、兜售假文凭”的恶劣影响。

其次,只有严格控制办学规模,才能保证办学的质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人数,是教育部对办学规模、办学条件等相关资源审核后而批准的,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实际办学能力。“每个招生专业的计划与其开办专业的投入基本是对等的”[7],超额招生,必然会造成办学资源紧张,无法满足学生需求,造成办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再次,遵守招生名额的限制,是办学公益性的体现。《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8],超规模招生,完全不顾办学的公益性,把追求办学的营利放在首位,背离了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因此超规模招生的问题需要得到彻底的解决。

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招生中的作法都无法协调报到流失率和按标准招生的矛盾。笔者认为,解决这一矛盾,没有两面俱全的方法,只能尽力而为。中外合作办学应当充分利用补录制度,在第一次征集志愿未能招满后,及时公布补录信息,弥补第一次录取的名额不足。但是若补录还未招满,应接受“市场”的自然“惩罚”结果,办学者应该自我反省,充分考虑办学方面需要改进的因素,提高办学水平,在办学的影响力充分提升情况下,报道流失率问题会迎刃而解。同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招生,应当做到“宁缺毋滥”,在办学中要以“质”取胜,对办学的评价高低,在于其质量,而不在于数量。

(三)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和录取纳入普通教学单位

中外合作办学应当纳入高校的普通教学单位,这样才使得高校切实重视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和办学质量,扭转对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不端正态度。

首先,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放入普通的教学单位,更能体现中外合作办学的公益性。各高校的国际教育学院等机构起初是针对海外留学生的教育机构,后来逐渐发展成各高校开展外语学习、职业技能培训、留学预科、远程教育的机构,高校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在国际教育学院等机构开展营利性办学活动。但是,中外合作办学与其他办学活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属于公益性质的,若与这些营利性质的培训活动放在一起,违背办学的初衷。因此如果纳入普通专业所在的院系,能够更好地体现中外合作办学的公益性。

其次,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纳入普通教学单位,能够使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与老师和其他普通学生更好地沟通,更好地融入专业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归属感。高校设置的院、系等教学单位是各学科、专业的集中地,在这里学习才更有专业学习氛围,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专业教师资源,与普通学生共同享受学校提供的各种教学设施等教学资源。中外合作办学尽管在课程、教学等方面与普通专业学生有着很大不同,但是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与普通学生融合起来,两种类型学生能够相互砥砺、切磋,在平等的交往中形成和谐进步的学术氛围。

再次,将中外合作办学纳入普通教学单位,能够更好地带动高校教学改革。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教育改革也处于深水区,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办学机制和教育资源能够给国内教育改革带来一定的动力。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和普通学生在共同的教学单位,能够相互竞争,这种竞争可以带动普通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在攻坚阶段继续发展。此外,中外合作办学也可以看作是先行的“试验田”[9],将在这块“田地”里积累教育经验,“移植”到普通专业的教学中。因此,充分发挥中外合作办学的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做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1]本研究数据根据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公布的信息统计得出[R/OL].(2013-08-07)[2014-10-09].http://www.crs.jsj.edu.cn/index.php/default/index/sort/1006.

[2]教育部令第20号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R/OL].(2012-03-01)[2014-10-09].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001/200507/10295.html.

[3]教育部. 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R/OL].(2005-06-23)[2014-10-10].http://www.crs.jsj.edu.cn/index.php/default/news/index/1.

[4]刘梦今. 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建设与高水平示范性发展[J].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 2014(2):21-27.

[5]任初明. 高校生源竞争力的测量及其提升研究[J]. 高校教育管理. 2014(9):68-71.

[6]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R/OL].(2014-10-09)[2010-10-15].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7]何践理. 高校新生不报到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 2009(6):35.

[8]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R/OL].(2012-08-02)[2014-10-19].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001/200507/10295.html.

[9]李阳. 中外合作大学招生制度特色研究[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5(4):57-61.

(责任编辑:孙永泰)

The Study of the Enrolment of the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Programs’ Problems

LI Ya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 China)

The programs of the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are the main form of the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At present the admission of the programs is confronted with some problems. The admission criteria is low, the quality of the student resource is poor. They cannot solve the problem of over recruiting. The programs runners always discriminate against the students. In order to introduce the better educational recourse, foster international talents the programs should improve the admission criteria, guaranteed the students quality, control the school size, at the same time, put the running program into the ordinary department and faculty to recruit and foster students.

the programs of the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admission system; problems

2014-10-25

李阳(1988— )男,河北邯郸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合作办学。

G 513.3

1671-6493(2015)02-0059-04

猜你喜欢
生源教育部办学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高职院校农村生源的补短教育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