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研究

2015-04-14 11:28郁政宏许晓李佳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民办高校学生

郁政宏 许晓 李佳

(三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

一、高校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之间的关系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学生工作是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平台。学生党建工作主要负责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发展和学生党员的教育等工作,这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高校学生工作主要负责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是学生党建工作的平台和载体,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学生工作,才能帮助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促进学生党员的成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既有不同之处,又有相同之处。一方面,两者所属范畴不同,高校学生党建是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从隶属关系上他们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他们的工作对象都是高校大学生,他们的教育途径都是以思想教育为主,教育方式都是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学生内心。两者的工作目标都是为了培养人、教育人、完善人,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所以两者在高校实际工作中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二、民办本科高校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共同面临的挑战

(一)大学生受社会负面影响带来的挑战

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活力得以释放,经济得以飞速发展。社会确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在给这一代大学生带来良好的经济生活条件的同时,又给大学生带来了过多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热潮。这些都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自我的感知,深深的影响着这一代大学生。可以说,社会向90后灌输的“大浪淘沙,不进则退”、“物竞天择,强者生存”的竞争思想,使得90后普遍聪慧、多才、自信、爱好广泛,同时也孤僻、脆弱、敏感而多少有些自私,更倾向于用一种警惕防范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所以,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的主渠道教育,尤其是价值观教育、诚信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等正受到来自社会负面教育环境的巨大冲击,给学生的价值取向、成长和高校人才培养带来巨大的挑战。

(二)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带来的挑战

现阶段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作为第二代独生子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武汉大学对90后的调查报告显示,这一代大学生心态开放,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自信张扬,但心理抗挫能力弱;崇拜政界商界成功人士,但易沉溺于网络世界。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与90前相比,个性更加独立和张扬,他们的主体意识强,叛逆性强,他们不仅想知道这个社会是什么,而且想知道为什么。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处在价值多元、思想激烈碰撞的社会,再加接收社会信息的途径增多,所以许多90后大学生敢于有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敢于反抗,敢于选择,自我的主体意识增强。所以,这给主要以思想工作为主要载体的高校党建工作和学生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三)“全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

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新媒体的形态不断的变革,并持续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根据2013年7月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手机网民数量为4.64亿,其中10岁以下1.3%,10-29岁52.7%,30-39岁26.1%。[4]显然,大学生成为了互联网的主力之一,而且目前大学生已经由关注门户网站、博客等,发展到倾向于关注流行的社交化媒体,如人人网、微博、微信。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已经由原来的课堂和书本,拓展到网络,尤其是运用移动互联网终端,高校思想意识形态已经不再与社会封闭隔绝。于是出现传统的教化已经落后于全媒体的丰富性,单一的价值观已经落后于全媒体的多元化,思想教育途径的有限性已经落后于全媒体的互融性。与此同时,又因大学生处在开放的社会中,缺乏人生经验,自觉抵制诱惑力不强,容易导致成长偏差,出现个体上网成瘾、出现个体色情和暴力倾向、出现个体躲避现实交流,现实生活表现为缺失人生目标、缺乏理想信仰、沉溺于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个人身心则表现为近视、体质差、孤独、宅。面对全媒体时代,以及它对90后大学生的强大征服力,正为高校学生党建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加了难度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四)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的特点带来的挑战

我国民办本科高校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的不可或缺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知识型劳动者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2012年12月,全国共有民办高校707所(含独立学院303所,民办本科高校87所),本科在校生341.23万人。[5]民办本科高校的大学生,既有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共同特征,又有其比较鲜明的特点。民办本科高校学费是公办高校的2-3倍,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相对要好些,但生活自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相对弱些;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学生价值观更加多元,思想更加活跃和开放,但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依赖性更强,生活习惯差些;学生自尊心更强,自主意识更强,业余爱好广泛,乐于参与社团活动和社会事务,但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功力色彩浓,持之以恒的毅力弱。面对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的特殊性,许多民办本科高校配有较强的辅导员队伍,以封闭式管理模式为主,这些都给民办本科高校学生工作和党建工作带来了挑战。

三、树立学生党建是学生工作的“龙头”意识

抓好学生党建就是抓好学生工作的龙头,这不仅是由学生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也是由学生党建在学生工作的特殊地位所决定。学生管理工作以学生党建工作为龙头,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来带动校风、学风、班风建设,从而推动学生工作的全面开展。只有抓好学生党建工作,才能真正培养一支坚强、可靠的学生骨干队伍,才能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党建工作中要激励、引导和教育学生党员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学生党员能在学生工作中起表率带头作用

学生党员是同学的表率,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凡是有利于学校安全稳定的事情,党员要带头做好;凡是不利于学校安全稳定的事情,党员要带头抵制。要在培养学生党员的过程中,向学生党员传递不能与同学争名夺利的意识,要让学生党员多思考他人的利益和幸福,要让学生党员有奉献创优精神。学生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大多属于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高校需要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纪律等方面中起带头表率作用,影响一个宿舍、周围几个同学,由点及线再到面,最终使班级同学形成群体向上的价值取向,最终促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

(二)学生党员能在学生工作中起感染引导作用

学生党员要在奋发有为中树形象,要通过自身的言行感染和带领同学,在同学中产生凝聚作用,引导同学往积极健康的方向前进。民办本科高校在学生管理中要充分鼓励和要求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实践,参与社团活动,参与集体生活,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感召力和感染力。学生党员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不仅增强了党性,而且也增进了党员与同学之间的了解,加强了组织的凝聚力,发挥了党员的感染和引导作用。

(三)学生党员能在学生工作中起纽带桥梁作用

学生党员是党组织与广大学生密切联系的纽带,是学校安全稳定的信息员,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优秀骨干力量。这支队伍的运用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学生管理工作的大局,也关系到学校整个校风学风的问题。民办本科高校在学生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人翁精神,一方面将学校的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好,向同学们做好解释工作;另一方面将学生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向学校积极反映,以便消除隔阂和误解,最终为学生工作的全面、顺利和有效开展服务。

四、建立以学生党建工作为龙头的学生工作机制

(一)建立学生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相融合机制

大学生党员队伍是高校学生队伍的中坚,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6]民办高校需要在学生管理中发现和挖掘党的发展对象,同时也要在发展党员中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不管是学生党建,还是学生工作,根本任务都是育人,都是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服务,只是他们工作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高校通过将学生管理和学生党建工作相融合,逐渐形成以党建工作为学生工作的龙头,以党建促育人,以党建树学风,以党建带团建,以学生党建带动整个学生工作的思路。民办本科高校对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必须进行全过程考察和管理。从新生军训期间的入党启蒙教育,到团学联合会挂职,到党课培训,到发展对象考察,到吸收为预备党员,再到入党后再教育,每一各环节都从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工作表现、同学认可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确保发展的学生党员质量。建立学生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相融合机制,就是将发展学生党员与各班学生管理工作有效结合统一起来,把党员的发展工作作为班级管理的龙头来抓,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抓好学风,在学生工作中考查入党积极分子,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生活态度,做好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二)倡导争先创优、敢打敢拼的激励机制

民办本科高校历来十分注重学风建设,在每个学校的成长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种精神。各高校在进行“三育人”建设中,校训的提倡是首要问题,也是呈现高校精神的思想基础,其中理想信念更是重中之重。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只有具有坚定信念,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焕发出高度的自觉性和创造精神,出色的做好工作。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较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是:对成才的渴望和强烈的自卑相交织,他们有一部分在高中时期是佼佼者,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受到挫折的同时并不甘心,他们在进入校园前就有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如果在此时进行党的教育,进行党的理想信念教育,进行超越自我,争先创优的引导,那么对学生的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和号召力就呈现出来了。“山高水流长,志大干劲足”,全体学生党员、入党积极份子,从接受党的教育开始就需要倡导一种“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的做事作风,树立敢打敢拼、争先创优的亮剑精神。这种精神一旦形成,会变成个体成长的可迁移能力,为学生顺利踏入社会,欣然接受社会锤炼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培育全局意识、感恩意识的教育机制

“胸无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识大局方能谋大事。不管是学生党建还是学生工作,都会培育学生能从全局出发,自觉服从学校工作的大局,时刻从集体的角度来考虑和处理问题。90后大学生个性独立,许多都乐于做“独行侠”,喜、怒、哀、乐宁可在微博、微信中书写,也不愿与人分享。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也不管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何大,但培育学生的全局意识和感恩意识是良好社会风尚所需,是社会健康发展所需。人的一生有四重恩要感谢:一是父母恩,二是老师恩,三是国土恩,四是众生恩。民办本科高校要在学生党员中树立一种顾全大局、吃苦在前、敢于奉献的品质,这不仅是党员应有的党性觉悟,而且也是时代的需要。民办本科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内容就是感恩教育,尤其是大学生党员更应学会和懂得感恩,学会换位思考,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

(四)加强持续教育,净化学校风气的长效机制

学生党员的教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民办本科高校确实存在部分学生党员在发展前非常积极,发展后不见人影,甚至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现象。再加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作风,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使利己主义、个人主义膨胀,这说明高校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没有跟上,这也是学生工作中较为薄弱的方面之一。正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工作除依照党章和党员标准外,高校各二级院系党总支可以出台“党员告诫书”,对学生党员进行学年或年度考核,对一些党员没有很好履行党员义务,在同学中未起表率作用,但又达不到校纪或是党章处理的党员,采取一种书面告诫形式,限期其整改,而考核的成绩直接涉及其能否按期转正和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3年开始,党中央对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进行了严格控制,所以各高校发展学生党员都在质量标准上下功夫,努力吸收综合素质更高的学生加入党组织,并为学生工作提供重要支撑。虽然学生工作千头万绪,但抓住了学生党建工作,就是抓住了学生工作的“龙头”,就会对整个学生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1]龙银.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的互动机制[J].科技信息,2010(5)

[2]许兴、陈永强.“90后”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及原因分析[J].心理研究,2009.2

[3]戴长澜.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N].中国青年报,2008.11

[4]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7/t 20130717_40664.htm

[5]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3/201308/155798.html

[6]陈福刚.试论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相结合的运行机制[J].教育与职业,2009.12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民办高校学生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