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明,顾 琳
(江苏科技大学 学报编辑部,江苏 镇江212003)
质量是普通高校学报的生命线,也是决定其学术影响力的根本因素。努力提高高校学报质量是出版体制改革背景下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新媒体环境中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条件[1]。高校学报质量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既有宏观、客观的环境因素,又有微观、主观的内在主体因素;既有外在体制造成的困扰,也有自身办刊理念的局限;既受作者学术价值取向和态度的影响,也有编辑业务素养和学术能力的原因。提高普通高校学报质量,就要从上述方面着手,探寻新形势下普通高校学报质量的提升路径。
在现行学术评价体系下,普通高校学报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稿源流向出现两极分化。大量优质稿源流向中文核心期刊、CSSCI及SCI等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期刊,而普通学术期刊稿源急剧缩减。即便是对于稿源相对丰富的所谓“核心”“CSSCI”期刊而言,真正以“学术为本位”、具有独立学术品格的高质量基础性学科和传统学科学术研究文章还是“一文难求”,多数都是缺乏历史感和学术性的“热点”“显学”之类的“应景”文章,这种功利性学术研究产生的“短、平、快”学术成果,其质量可想而知。
当前,多数普通高校学报都面临同质化、低水平重复的结构布局危机。特别是在普通高校学报生存空间被大幅挤压情况下,多数期刊未能深刻认识期刊自身所处宏观“生态环境”以及自身所处微观“生态位”是否合理,导致部分期刊办刊定位不够准确、特色不够明显、内涵发展不够深入、目标读者不够清晰。例如,期刊栏目设置和策划作为普通高校学报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期刊整体的学术形象和质量,理应围绕期刊的办刊理念和定位进行特色化设置。但事实上,多数普通高校学报栏目设置存在“老、大、全”弊端,并未考虑高校学科发展细分化倾向和期刊自身未来发展出路。
高校学报的办刊理念应是以学术为本位,以传播高质量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首要任务。高校学报应在保证社会效益前提下,以质量求生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普通高校学报甚至一些所谓的“核心”“C刊”不惜以社会效益换取经济效益,稿件学术质量退而求其次,以所谓高额“版面费”出让版面,达到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如此一来,学术期刊的学术性将大打折扣,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失衡也会愈发明显[2]。
1.数字网络技术的反向工具效应
在新媒体环境下,数字网络技术成为制约传统纸质期刊质量提升、使学报发展陷入尴尬困境的一个非体制性因素。它对传统纸质学术期刊的生存造成一种非均衡的、破坏性的挤压,使传统纸质学术期刊面临日益沉重的生存压力。首先,网络信息技术现代化使信息的获取和复制更为便捷,但海量信息的集聚并非意味着内容的创新。由于当前学术环境和风气的变化,学术研究者较早期而言,缺乏严谨、神圣的学术情感而更偏好实用性,更热衷于对学术信息的简单拆分和整合。正是这种机械化的缺乏思想性和创新性的“实用主义”,从根本上销蚀了研究者学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这在客观上阻碍了学术期刊质量的提升。其次,数字网络技术的反向利用,降低了学术腐败的成本。“一向高雅、复杂的论文写作成了简单的复制、粘贴式的简单的流水作业、机械的搜索、加工和攒合。”[3]这对以学术质量求生存的高校学报而言,无疑是巨大挑战。再者,数字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流动的速度和范围得以无限拓展,加剧期刊发展的“马太效应”,使得文献、作者等优势资源“从国内到国外、从普通刊物向知名刊物”不断汇集、靠拢,形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畸形发展格局。这成为制约当前普通高校学报质量的又一因素。
2.学术评价体系和制度的价值导向
从体制性原因来看,造成当前普通高校学报质量低下的原因主要有:首先,现行的科研考核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多数仅以是否为“核心”“C刊”、SCI和IE系统收录期刊等评价标准对科研人员的学术能力和贡献进行单一的“唯数字”和“级别至上”的量化评价,缺少对学术价值的综合评估,致使“学术研究异化成为一种获得功利的手段”[4],学术研究功利化的价值取向明显,学术水平和质量下降。其次,以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为代表的学术评价导向打破了高校学报生存环境的生态平衡,导致大量优质稿源向其流动和聚集,众多普通高校学报陷入无米下锅、举步维艰的生存困境。在生存都难以为继的情况下,追求高质量论文更像是一种奢求。再者,为保住入选期刊地位或跻身于CSSCI来源期刊,各高校学报纷纷以提升“影响因子”为第一要务,难以同时兼顾质量提升。部分期刊只关注到短期的局部利益,而忽视长期的、整体的内涵发展。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
高校学报的质量提升是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一个多元的合力模式。其质量发展离不开作者、编辑、审稿专家、读者等众多相关利益人的共同合作。
1.作者—严谨学术精神缺失,写作态度敷衍、功利
作为社会精神文化产品的第一创造者,作者是决定学术期刊质量的首要主体。但在数字网络技术广泛普及以及现行学术评价体系和制度环境下,学术风气日渐衰微,“神圣而严肃的学术研究事业日益演变为以为求新求异的‘快餐’式研究和谋生的工具”[4]。作者的学术价值观呈现出功利化、实用主义倾向,严谨务实的学术精神被“快餐式”“粘贴复制式”的写作侵蚀殆尽,真正能潜心学术研究的作者少之又少,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从何而来?再者,某些作者自身的学术态度不够端正,缺乏一定学术基础和研究能力,导致论文剽窃、抄袭、拼凑现象屡有出现;还有的作者在稿件退修过程中,对专家、编辑提出的修改意见敷衍了事,不能进行认真修改,从而阻碍了文章学术质量和内容质量的提升。
2.编辑—综合素质未能与时俱进,角色转换未能同步协调
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学报编辑的能力和知识层次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信息内容加工者和创造者的学报编辑,是否能积极主动转变自身的工作形式和思维方式、主动进行角色转型、积极提升综合素质等因素成为决定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质量的关键。当前,部分学术期刊编辑对数字化出版认识不够深刻,对数字环境下出版发展前景了解不够全面,未能深刻领悟新媒体时代对期刊编辑提出的新要求,依旧沿袭传统的期刊工作流程和操作形式,缺乏对期刊编辑工作所蕴含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认识,不能对自身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和转换,缺乏将自己打造成适应时代发展的具备多种技能和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学者型、专家型编辑人才的动力和热情。
3.审稿专家—队伍构建不尽合理,审稿质量参差不一
对普通高校学报而言,其学术质量与审稿专家队伍建设和审稿质量密不可分。从审稿质量来看,稿件质量不尽如人意,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审稿把关不严,或是编辑部没有选择合适的、学术水平较高的审稿人来严格把关”[5];从审稿专家队伍来看,学科、年龄层次分布不均衡的结构性缺陷导致部分稿件缺少合适的审稿专家人选。即便是能够找到资深的教授专家,却又受限于自身的专业研究领域、知识更新程度限制,难以对某些观点的创新性和科学性作出正确评价[6]。
4.读者—受众面比较狭窄,有效反馈评价缺失
当前,多数普通高校学报主要功能定位是进行学术传播和交流,市场化盈利并非其主要价值取向。因此,对读者的研究相对于其他工作环节而言比较滞后。多数普通高校学报的信息传播方式基本上都是单向交流,编辑和读者信息交流不对称[7],双方缺乏有效互动的途径和平台,因而处在信息交换几近“绝缘”的状态。期刊只管办刊而不顾读者的反馈和评价,读者的需求没有合适的途径可以传递和表达。实际上,多数高校学报的读者可能是其潜在作者。关注读者群体,深入研究读者的学术诉求,认真听取读者对期刊办刊模式和质量的评价和建议,这对于提升学校学报学术质量,培育、发展优质作者群体,创新、调整办刊思路和模式,树立期刊良好社会形象,提升其社会影响力,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普通高校学报应始终秉持“以学术为本”的办刊理念,摆脱当前学术评价体系的束缚,要自觉抵制当前功利化学术研究价值取向的误导,明确办刊理念,回归学术本位,走一条“特色明、质量高、精品多”的内涵发展道路。
普通高校学报质量提升是系统工程。一方面,它离不开学报内部严格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也离不开外部对学报的学术质量、学术影响力、社会效益等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和积极反馈,以促进期刊自身的主动调整和提升;另一方面,要积极加强期刊内部主体建设,大力促进外部环境的优化,为学报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具体而言,要从主体、期刊自身和环境三个层面入手,从与学报学术质量密切相关的作者、读者、编辑、审稿专家等相关主体入手,从学报自身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入手,多途径、全方位促进学报质量的整体提升。
1.规范作者学术行为,培育严谨学术精神
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从构思、撰写到成文,离不开作者严谨、科学的学术精神,端正、认真的学术态度和求真求实的学术道德。学术期刊应致力于对作者学术道德、行为习惯进行引导和培育,让作者知晓学术研究的实践性、严谨性、艰苦性和非功利性,引导作者树立健康的学术价值观。
首先,从制度层面加强对作者学术价值观的引导。一方面,普通高校学报应制定严格、科学的稿件筛审流程和制度,规范自身的学术选择行为,真正做到“不以出身论英雄,惟以学术鉴文章”进行取舍,将学术质量作为评价、录用文章的唯一标准,对所有作者一视同仁,为作者传递健康的学术价值导向,体现学术公正原则;另一方面,期刊应严把学术质量观,要对文章的选题立意、学术价值、行文表述、用语规范等各方面严格把关,向作者明确学术规范、学术态度要求,以培养作者求真、求实、求精、求细的学术精神。
其次,从技术层面规范作者的学术创新行为。普通高校学报应坚持利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充分发挥对作者学术行为的约束作用。事实证明,学术不端文献检测在抵制学术腐败、提升期刊质量方面确实起了重要作用[8]。它可以识别大量抄袭、复制已发表研究成果的文献,杜绝垃圾文献信息的产生,为创新性强的研究成果提供更多的出版资源和机会,进而不断提高期刊学术质量[9]。
2.重视审稿专家遴选,构建合理专家梯队
构建一支学术水平高、审稿及时的学科和年龄层次分布科学的审稿专家队伍,对高校学报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普通高校学报应高度重视审稿专家的遴选和培养。首先,通过各种途径构建合理的审稿专家梯队。例如,可以利用期刊编委会力量,直接从中选取或由其推荐合适人选;通过资深的编审、专家及编辑同行推荐;由投稿作者推荐;通过网络、各类专家名典、全国硕博招生专业目录、相关学科领域的参考文献等途径查找。其次,编辑部应将这些专家信息按照学科门类登记入库并及时更新,要借助网络实现与其他期刊专家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建立起质量高、人数多、学科广、信息全的方便快捷的虚拟审稿专家库。这对于实现资源共享、缩短审稿周期、提升学术质量有重要作用。再者,编辑部也要通过各种学术会议、电子邮件等各种平台和方式与专家保持密切的工作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审稿专家的科研动态和学术成果,增强双方合作的针对性、稳固性和长久性。
3.提高编辑业务素养,主动进行角色转型
在新媒体环境下,编辑应主动转变观念,顺应时代潮流;主动学习相关的数字出版技术,紧跟时代步伐;主动与外界交流,与时代融合[10]。编辑应该从多维视角认识自身的职业特点、角色定位、职业素养和价值诉求,努力提升策划力、组织力、审读力、选择力、加工力[11],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内化其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外化其职业综合素养和能力,强化其学术意识和精品意识,促进编辑学者化的角色转型。
4.重视读者价值诉求,明确办刊终极目标
繁荣学术、服务读者是学术期刊发展始终不能偏离的初衷和终极目标。在当前学术期刊日渐远离读者、远离服务对象的今天,明确期刊“为谁服务、为谁办刊”这一要义是防止高校学报办刊目的异化的唯一正解。编辑部应树立高度的服务意识,重视读者的价值诉求,应该通过学报的网站、论坛、微信、博客等手段和读者保持近距离、高频度的互动和交流,听取其对学报定位发展、栏目设置的建议,接受读者对学报学术、编校、印刷等质量的全面监督,了解其对刊登论文学术性、创新性的评价,倾听其对期刊审稿流程、出版时滞及模式的看法等,由此及时调整和提高期刊的办刊思路和服务水平。
1.宏观上—找准生态位,特色促提升
明确发展战略和特色化定位是普通高校学报发展最为重要的一环。普通高校学报的发展应避免同质化发展模式,应立足于学术期刊生态大环境,在充分整合和挖掘自身现有的学术、人才、物质等现有资源和潜在资源基础上,找准自身的最佳生态位,强化学术期刊的品牌意识,秉承“你无我有、你有我精、你精我专”的特色化办刊思路,走一条“质量立刊、特色立刊”的内涵式发展之路[4]。
2.中观上—栏目设置科学有序,整体、局部协调兼顾
在“特色立刊”的发展思路下,普通高校学报要科学设置期刊栏目,改变原来“大而全、散而粗”的栏目设置模式,在明确办刊方向和定位的前提下,依托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围绕当前学术理论研究中前沿的热点、焦点问题,争取“设名栏、出名刊”,以特色栏目和专题促进、带动高校学报的整体转型和发展,以提升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和专业化水平,从而带动其整体质量的提升。同时,在数字化出版大趋势下,普通高校学报更要注重各期风格的延续性以及栏目、单篇文章之间的系统性和传承性,注重期刊整体内容质量和局部内容质量的协调和兼顾,尽力保持栏目和期刊整体风格和思想的同一性以及单篇文章之间的关联性,使同类文章能够相互照应,加强其整体性阅读功能,促使学报形成比较稳定的整体品牌影响力[12],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报整体质量的优化。
3.微观上—加强质量监督,促进质量全面提升
要从整体上提升高校学报质量,就要加强编辑出版各环节质量的监督,从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出版等各个环节入手,促进学报质量全面提升。具体来讲,要以特色栏目和专题策划为突破口,落实策划组稿工作,学报要对相关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主要研究者、高被引作者、高产作者等进行梳理和分析,积极落实组稿、约稿工作;要严格控制稿源和审稿质量,加强对来稿质量的筛审,重视专家约稿,通过各种政策激励吸引优质稿件;加强审稿制度建设,严格履行审稿流程,通过高质量的审稿专家队伍和各种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等手段严把论文质量关;加强编辑出版环节监督,在确保期刊政治质量前提下,通过严格的编校制度、编校质量监督和检查制度、质量评价反馈及奖惩制度等保证论文编校质量;在“精编、精校”的基础上,注重期刊的“精出版”,重视刊物的装帧、设计以及印刷质量,努力实现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相得益彰。
1.物质环境优化是基础
改善普通高校学报的生存环境,物质环境是基础。首先,普通高校学报应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争取主办单位更多的经费支持,以改变办刊经费普遍不足的问题,使编辑部在约稿组稿、组建高质量审稿专家队伍和编委会、参加相关学科领域学术研讨会议、编辑队伍进修培训、奖励高被引作者等方面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和空间。其次,加大对学术期刊网上采编平台的开发和投入,实现学术期刊采编网络化和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再者,加强和改善普通高校学报的办公设备、图书资料建设及办公环境,提升编辑创造性劳动的效果。
2.制度环境强化是保障
普通高校学报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更需要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例如,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监管体系,改善出版的法律环境,确保数字化出版背景下著作权保护;出版部门应从法律层面上保护学术期刊网站公信力,规范学术行为,打击非法出版和影响正规学术期刊社会声誉、有悖学术公平的不法活动,净化出版环境;建立高效客观的质量评价机制,优化在线同行评议系统,进一步为学报稿件质量把关,建立公正健康的学术评价机制和业绩考核制度,将学术研究引到真正“以学术为本”的正常轨道上来。
3.精神环境净化是核心
一个公平、有序的制度环境能为科研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学术研究心态和健康的学术价值导向,营造和谐的学术创新环境。特别是在当前浮躁的功利化心态下,净化学术研究环境、呼唤学术精神回归本位显得尤为重要。从整体看,要加强制度规范、监督和舆论宣传,遏制学术腐败,营造自由开放、公平诚信的学术氛围;从局部看,在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下,普通高校学报更应坚持以学术为本位,以繁荣学术、服务社会为最终目标的办刊原则,引导作者自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摆脱功利性学术研究的束缚,自觉承担起引领学术潮流、彰显学术品格、倡导学术公平的文化责任和学术责任;从个体看,科研工作者应切实增强自身的学术修养和能力,自觉抵制学术腐败、学术垃圾,从其所担负学术使命的高度来提升学术境界。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普通高校学报社会效益和学术质量的整体提升。
[1]游滨,蔡珍红,彭建国,等.高校学术期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与举措[J].编辑学报,2012(2):152-153.
[2]张业安.生态学视野下我国体育学术期刊质量建设的主体保障与环境优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6):1003-1008.
[3]王华生.新传媒环境下学术期刊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59-62.
[4]刘京希.当前影响学术期刊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其消除[J].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77-80.
[5]张秀兰,庄亚华.加强学报审稿网络建设,确保学报用稿质量[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4):72-75.
[6]朱君华.重视期刊审稿工作提高学报学术质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128-130.
[7]黄崇亚.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角色转型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4(4):27-30.
[8]胡政平.学术不端文献检测与期刊质量的提升[J].出版发行研究,2012(11):87-89.
[9]吕红.中国学术期刊质量提升对策研究[J].中国出版,2013(10):62-64.
[10]范雪梅.数字化时代编辑应做到三个主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7):185-187.
[11]李军领.编辑力“五力模型”的试探[J].编辑之友,2011(4):71-73.
[12]方志.对学术期刊内容质量的新理解[J].出版科学,2013(4):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