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强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济南250100)
论魏禧遗民心态的变迁
张裕强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济南250100)
摘要:明朝遗民魏禧的一生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前期隐居翠微峰,拒不与清廷甚至山外社会接触;中期五次出游江浙一带,图谋举事;后期因复国无望,转而接触清吏以图安民,刊布诗文以求不朽。在这三个阶段里,魏禧的遗民思想也相应地由侧重“实学救国”变为反清复明,最后转为以民生为本,以文传名。其遗民思想发端于家庭教育和结交的易堂学友,并随着年岁阅历和学识的增长以及交游群体的变化而产生了变化。
关键词:魏禧;遗民;易堂;三阶段;变迁
明末清初,满清入主中原,时人所谓“边夷乱华夏”之巨变。士大夫在抗清失败后纷纷选择退隐,以魏禧为代表的“易堂九子”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隐居于江西赣州宁都的翠微峰上,以讲学收徒、研读易学,写作诗文,砥砺志节为事。其诗文、气节颇为人称道,“时宁都易堂九子,星子髻山七子以文章气节名”[1]。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载:“高僧无可尝至山中,叹曰:‘易堂真气,天下无两矣。’无可,明检讨方公以智也。”[2]易堂九子以魏禧为魁,世称魏叔子,与侯方域、汪琬并称清初散文三大家。人称“魏集初出时,家弦户诵,群诧为北宋后得未曾有”[3]。作为遗民的魏禧,面对异族统治异常悲痛,以民族大义责己,图谋复国,针对明末风气,提出“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倡导躬行实践,以匡时弊。这种前朝遗民身份必然会产生诸如“殉难与留存”“出仕与隐居”“个人清誉与民族大义”的对立,因对立而生成的疏离心态,我们称之为遗民心态。
遗民身份及遗民心态贯穿了魏禧整整一生,不仅影响了其诗文创作,而且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事和人生旨趣。不仅认识魏禧文学创作思想和主旨必须从其遗民身份出发,把握魏禧的教育、人才思想,更是必须结合他遗民的一生,分阶段来考察。文章中拟结合魏禧入清前后的学习、著述、交游行事等,来论述其遗民心态的变化,揭示魏禧在经历国破家毁之后的心路历程,描绘其矛盾和复杂的遗民心态。
甲申之变,满清入关,崇祯帝自杀,消息传来,魏禧“闻辄号恸,日往公庭哭临,食不甘味,寝不安席”。魏礼《先叔兄纪略》云:“甲申流贼陷京师,天子死于社稷。先生闻辄号恸……谋与曾公应遴起义兵勤王。先征君亦慷慨破产助之。而李自成旋殄灭,遂不果。”[4]君主罹难,农民起义不断,满清入主北京,为了躲避战乱,于是魏禧跟着父亲来到翠微峰。据魏禧《翠微峰记》载,翠微峰地势险峻,四面削起百余丈,如斧劈然,相传自上古以来无或登而居者[5],此山无别路登顶,唯有一条仅可容一人的栈道上山,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自此,魏禧的遗民生活正式开始了,这一年他23岁,直到康熙元年(1662),魏禧38岁第一次出游江浙前,他基本上都是在翠微峰上居住,除了偶尔去过周边的程山讲学,间或与程山学派、髻山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交流学术之外,出游很少,且都在省内。这时期的魏禧是抱着仇清立场,放弃科举,拒入城,衣儒服,隐居山林。这一时期,魏禧痛定思痛,反思明亡的原因,与易堂诸子探讨学问,诵诗读史,抗论古今,开馆收徒,出外讲学,其思想以实学救国为主,包括他向姐夫邱维屏学习古文而放弃制举文,也是希望以文济世。他说:“予生平论文,主于有用于世。认为士君子不能遗世独立,要关心时世,谋求有用之学。魏禧还说出了当时人们的普遍看法:“读书所以明理也,明理所以适用也。故读书不足经世,则虽外极博综,内析秋毫,与未尝读书同。”[6]
针对晚明王学空疏之弊,他提倡经世实学并身体力行,提出了改良科举、限田、革除奄宦等三项变法主张,并编撰《救荒策》一文,希翼能解救民困。其《咏史诗和李咸斋》中云:“隐当为太公,不当为伯夷。择地钓渭水,乃为西伯师。德公处襄阳,诸葛侨隆中。既当都会地,亦多豪杰从。但使处孤僻,时务安得通?”该诗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即以姜太公与诸葛亮等人作为楷模,做一名待时而动的贤者,似隐实用,一旦有了机会,就会出山成就大业。可以说,以上诸言尽现魏禧此时的心志。
这一时期的魏禧主要是受到父亲和易堂诸子的影响。下面分家庭和易堂诸子两个方面来说明。
(一)出身八代素封,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魏禧生于宁都望族魏氏家族,先祖为宋代秦国公魏了翁,自七世祖祥公迁自宁都,代以力田致富,后以诗书传家,世代有通人,每有获得功名者。魏禧父亲魏兆凤,因受朝廷征辟不就,人称征君,生三子,魏祥、魏禧、魏礼[7]。而据《国朝先正事略》:“魏兆凤,以孝闻,居丧哀毁如古礼。家故饶于财,好施与,急人之难逾于己。”[2]另据同乡杨文彩记载,魏兆凤自幼爱好诗书,不喜嬉戏,为人忠孝,有大节,慷慨大义,捐钱修桥筑路,造福乡里,晚年还取葛天氏之民语,自号天民[8]。综上,我们可以不难发现,魏禧父亲本身品格高洁,见识颇高,才干突出,以此方能为朝廷征辟。而魏氏世代在乡里向有贤名,嘉靖时候其先祖希简公就曾捐谷万石。魏兆凤显然继承了优良家风,不仅慷慨大义,能解人难,还以学问见长。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魏兆凤以朝廷多党人,出世也不得志行,不就征,且以天民自居,私比东晋著名隐士陶渊明,由此可见其隐遁之心。之所以在这里详细介绍魏禧家世,实在是因为魏禧的遗民生涯与父亲关系甚大,与魏氏几代重文教,讲气节,重情义息息相关。魏禧自幼受到父亲“亢志厉节”的影响,养成了他坚韧不屈的性格,在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下,不仅爱好读书,十岁师从崇祯戊辰(1628)选贡杨文彩,甚至来到翠微峰,也直接与他的父亲有关。也有学者认为是受到理学影响,“魏兆凤非常有气节,明亡以后,誓不为清效力,剪发为僧,隐匿在翠微峰,躬耕自给。而这也正是理学的风骨。”[9]
(二)志同道合,易堂诸子以文章、气节相推重
易堂诸子即魏禧其兄际瑞、弟礼、姊婿邱维屏,同邑李腾蛟、彭任、曾灿,南昌彭士望、林时益等八人,皆以文章、气节名重于海内,是当时颇具影响力的一个文人集团。这里有直接参与反清斗争的彭士望、曾灿。彭士望正是在助杨廷麟募兵抗清失败后,经宁都,与魏禧一见定交,才携林时益前往翠微峰。而曾灿随父提兵数万人,赤日徒行二百余里往救赣,失败后削发为僧,隐居山里。而林时益原姓朱,为明朝宗室之后,与彭相交深。至于其他几人都是本地望族之后,文章气节很高。魏禧与他们交往,除了直接感受到他们那份赤胆忠心,奔赴国难的家国天下的情怀外,更是被彭、曾等人身上表现的民族气节所折服,为这种英雄气概所震撼,所以才有一见倾心,相交恨晚。至于诗文创作,学问进步方面,也是获益良多。易堂中为古文者,他最服膺其姊婿邱邦士,凡有作必相与论定,其文集也特请他作序。至于经史方面,彭士望力于古文辞,尤精于《春秋》《左传》诸史,晚年讲求实用之学,反对空谈。彭士望提倡古文实学,其论文以“真实有用”的观点为其核心和灵魂。这点上和魏禧不谋而合,或者说魏禧受其影响。我们会问,魏禧为何能隐居多年而不出呢?除了因为贪恋妻子,照顾年迈的双亲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么?有,林时益和彭任以及曾灿。林氏卜居冠石,结庐佣田,非其力不食。冠石宜茶,时益以意制之,香味拟阳羡,所谓林茶者也,工书,喜为诗,晚好禅悦[10]。林之乐犹如彭任,彭一生隐居,仅仅去过一次程山,安于躬耕自足,诗文自娱自乐。至于“江西山水画的始祖”,被扬州八怪推为“一代画宗”的清代书画家曾灿,之后削发为僧,遁入空门,四大皆空。在这些好友的影响下,魏禧隐志更坚定了。
魏禧自康熙元年(1662)至康熙十一年(1672),曾经先后两次出游江浙,途经今天江西吉安、南昌等地。这将近十年的时间,是魏禧的人生第二个阶段。经历前期多年的隐居生活,自觉文章道义已然有所得,需要躬行实践之。这段时间他的主要行动和目的是阴结江浙遗民,广交天下侠客游士,图谋举事。魏禧曾一再表示欲于“行伍屠沽”中物色“非常之人”。他说:“当天下之变,任天下难事,必有倜傥非常之人好义而轻其身者,毅然自奋于毁誉利害之外,然后其事可济。”他在《答李又玄》中说:“士生今日,所可为当为者,正非一端。虽文驾班、马,诗驱李、杜,尚是第二层三层事。”[5]连一向引以为傲的经世文章都不是魏禧所追求的第一层事情,那么究竟什么才算呢?细细揣摩其意,不难领悟其言论背后的“反清复明”之心。关于魏禧谋求恢复的论说,虽然也有部分学者不赞同,比如学者赵园认为证据不足以说明易堂九子有反清的预谋和行动,并反驳余英时,认为纯粹是推测[11]。但更多的学者是认可的。胡守仁认为魏禧隐约可见此心:他在《魏叔子文集·序言》写道:“撰写《大铁锤》其人奇,其事奇……殆寓有深意者,其欲为故国报仇之心隐约见之。”[12]余英时说:“(易堂)九子于清初图谋恢复最为积极,毕生奔走四方,连结豪杰,为晚明遗民放一异彩。”[13]李婵娟则认为“虽然没有直接材料证明魏禧参与过反清复明,但通过旁证可以推测出魏禧有着强烈的反清复明愿望,且终其一生都在为这种理想积极奔走”[14]。另外,汤宏在《魏禧遗民心态研究》一文中,也持相同观点,也认为透过魏禧诗文等可以间接窥探出魏禧的这一想法。他在文中还补充说:“以出门游历的机会以联络其他明遗民,共同图谋恢复明王朝,是魏禧当时游历的目的之一。”[15]上述学者在各自的论述中,针对魏禧“反清复明”的思想虽或泛论,或详考,或确信,或审慎,但其旨却同,即都认为在魏禧的遗民生涯中,有过一段或长或短的反清复明思想。不过,限于史料,他们都没有指出魏禧具体的行动。
据考证,康熙元年(1662)至康熙十一年(1672)年间,魏禧出游江浙,结交同道,著名的有:魏禧在康熙元年初游吴越之时结交金石之交顾祖禹,顾先生于甲申之变后作诗“杀贼有心为厉鬼,报君无路恨苍天”。还有归有光曾孙、晚明复社成员归庄,亦号普明头陀,晚岁居僧舍。而冷士嵋是明诸生,甲申之变后,弃去举子业,绝意进取,终身不入城府,此举颇类魏禧隐居不入宁都城。还有阎尔梅,崇祯三年(1630)举人,曾入复社,享有重名,曾入阁部史可法之幕,献以奇计而不用,遂遁海上,改披缁服,号为“蹈东和尚”,继而奔命于天下,年七十始居而不出。此外,康熙元年壬寅(1662),结识孙默。1670年拜访皖中的魏禧欲师之的曾经到过易堂的方以智。总的来说,魏禧交游的范围主要在江浙,皖中结识的人较少,一方面是因为本地著名遗民相对少一些,另一方面和魏禧主观上愿意结交江浙一带仁人志士有关,表现在他出省后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明朝遗民聚集的吴门、扬州、金陵等地。
除了结交同道,魏禧自己也在着手谋划,为举事做准备。如1667年魏禧往新城教书,并编成《左氏兵法》。同年,魏禧对举事有过初步打算,据他的学生梁份为其所作的祭文:
“昔夫子居庐陵万山中,份褐衣水行日夜百十里,就区画大事。其后成败不失锱黍,此惟份知之,而未尝与人言者,意将见诸行事,使苍生实被其泽,而夫子亦因以不朽。天乎!何当斯时而不假以年不得行其志,则岂一人之不幸哉。”[16]
这是魏禧1677年居庐陵山中事情,文中提到大事,明显是图谋恢复之大事,因其草成,且关系重大,自然不可轻易示人,这也侧面反映魏禧当时确实有过这么一个计划,并且让他最为得意的门人为之奔波。我们认为这则史料可补上述学者议论之不足,更加确定魏禧于这一阶段确有所行动。
大约在康熙十一年(1672)前后,以魏叔子二次游江浙自吴门回归为标志,魏禧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原来救济天下、图谋复国的期望日渐淡薄,而孤独衰老以及理想破灭后的悲观失望愈见浓厚。康熙十二年(1673),魏禧重病复发,加上好友姜琛、归庄逝世的噩耗频传,魏禧心情极度低落。他写信与兄魏祥、弟魏礼相约促膝相守以终余年。他在《送款县鲍生北游叙》中说:“久历世变,方潦倒偷活草间,数受人欺绐,始信天下事难为,知人不易,富贵功名不可悻,而向之厚自期待者盖妄也。”[5]至此,魏禧终于明白了大势已去,昔日汲汲之大事不可为。自此时起,直至到康熙十九年(1680)去世,魏禧改变昔日与清朝对立的态度,不再将自己局限在遗民群体内,而是走出山林,广交文友,甚至接触有识之官吏。关于魏禧后两次出游情况据马将伟[17]先生的考证,魏禧晚年积极游走于江浙文人墨客之间,以会面、酬答、为其诗文集作序等方式接触清朝官吏,上至大学士徐乾学下到宁都知县万蹶生。原因之一便是希望扩大自己声名以及文章的影响力;而接触仕清官员,更主要的原因是希望通过为官员们献言献策,力争为民谋实事,践行“为有用之学”的观念。总之,晚年的魏禧显示出了他的睿智和通达,或者叫识时务。下面,具体分析晚年魏禧出游江浙、结交清吏的原因。
(一)与名士交游唱和,刊布诗文集
魏禧自1673年多次发头风病,身体不好,但仍然积极出游,1677年三月庐陵山中,四月与兄伯子会于赣州,七月至扬州,十月自广陵之吴门,同年因兄侄先后去世,仓促南归。1679年就病卧泰和县,而1680年,魏禧五十七岁六月客吴门,七月编次文集二集,八月疾甚,十一月十七日卒于仪征。晚年魏禧出游江浙比以前更积极频繁,以文会友。这主要是追求以文不朽的目的使然。魏禧《祭伯子世杰文》中说道:“吾无子……汝诗文吾已刻竟,今用陈汝灵几。呜呼!有文不朽,有子不死,独吾之恨也,终吾生而未有穷也!”[5]刻诗文集以求身虽死而名不朽,以文传而千古知。魏禧此时因为恢复故国无望,政治抱负落空,除了立言,立德、立功均遥不可及,而年岁已高,身体多病,一生未有一子一女,自知无法做到“有子不死”,加紧了对其诗文的推介。对于魏禧这个目的,江浙当然是首选之地。江浙一带文化名流众多,与魏禧交往文士不少,借助他们的口耳相传,已是名声在外了,借此诗文极易流传。另外扬州、金陵等地的雕版印刷业极其发达,工匠水平高,刻书又快又好,往往削版待成,随写随刻。
(二)结交仕清官员,是为民请命谋福祉
康熙十二年后,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清朝版图日渐扩大,军事、政治实力大大加强,国家也得以恢复。康熙亲政后治国有方,不仅平定了三藩之乱,还扫除了南方反清势力,国家基本统一。文化上清朝还加紧笼络汉族知识分子,不仅开设博学宏词科,征辟明朝遗民,还开明史馆,召集贤人有识之士。在这样的背景下,著名遗民黄宗羲虽然自己拒绝征召,但也让他的学生万斯同以布衣身份参与了《明史》修订,也不反对万言接受了清朝官职和封赏,甚至让自己的儿子黄百家担任修史顾问。而经十几年的游历之后,见识到连年战乱动荡给黎民百姓带来的创伤,民生凋敝,魏禧更加关心民众疾苦,既然恢复故国的大事不可为,那么就做些对百姓有实际意义的事情。在大环境改变以及自己毕生奉行的为有用之学、知行合一的观念支配下,魏禧选择了与仕清官吏交往,希望借当事人之力解救民困。其《赠万令君罢官序》称颂宁都县令万蹶生的定乱之功,曰:“予最服夫君之处乙丙之乱也。方甲寅西南变起,境百里环强敌,十里多伏莽,门以内奸民之欲持白楮而起者相视……于是宁民得宴然保其父母妻子免反覆诛讨之殃……予乃与君为往返礼。”[5]如他与赣州丁炜交,并为其《问山诗集》作序:“公闻之,枉车骑临客舍……以温柔敦厚之教治吾赣,兴利彰善。”[5]魏禧借助《序》劝勉丁公礼贤下士,广开言路,以实现赣州大治。第三次出游江浙时与徐乾学相识(两人于1677年会于扬州),1670年应徐氏子之请为徐氏五十岁寿写贺序,序言中,魏禧希望徐乾学能“为大度量,纳贤上士,进德修业以图利天下之生民”。此外,还结交汪琬(清初三大散文家之一,时任清户部主事),称赞其文为天下少有。
魏禧在魏祥父子相继去世后,曾经希望魏世傚出来谋取功名以支撑门户,但魏世傚没有答应。后来,他回忆此事时说:“仲父欲去大父所达学租二百,令游太学。余从容曰既久绝进取之念,思无负生我。今若此,是老女适人哉。”[18]
为民请命和劝侄子求功名两件事,说明魏禧对清朝的态度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起初的抵制、反抗到晚年接受即成现实,甚至有点积极入世了。这说明在时间的作用下,在家国天下的情怀影响下,光宗耀祖的宗族观的支配下,魏禧的原有立场有了松动。正如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对这段时期的描述那样:“从清代初年以来曾是士人精神支柱的民族主义感情,在时间无情的流逝和权力严厉的批判中,已经基本瓦解了,偏激的民族主义已经失去了它的合理性。”[19]
魏禧在父亲魏兆凤和学友彭士望、曾灿等影响下成为一名坚定的明朝遗民,但伴随着时间推移和学识阅历的增长,魏禧的遗民心态也随之变化。早年以反思明亡教训,怀抱实学救国,以退避山林、拒不入世的姿态成为一名隐逸君子。然至中年,各地抗清势力日趋衰微,各地遗民斗志衰退,深感时局紧迫的魏禧奔走于江浙,阴结豪杰故人意图恢复未果。直到晚年,满清政局稳定,遗民们或从新朝或彻底隐退山林,反清力量日趋分化,魏禧顿感大势已去,再难复国,于是加紧刊布诗文,以求不朽。在多年游历过程中,魏禧目睹战乱给百姓生活带来的极大灾难,心中燃起关注百姓疾苦,解决民困,恢复民治的愿望,所以他选择有限度地接触仕清人士,希借当事者之力以纾民困,兴郡县。与清官吏的接触正是在对民生利病所共有的关怀背景下进行的,这丝毫不影响魏禧作为遗民的气节,反而体现作为有识之士心系苍生的大家情怀。
参考文献:
[1]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附国朝经师经义目录、国朝宋学渊源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170.
[2][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M].长沙:岳麓书社,2008:1125,1126.
[3][清]李祖陶.耻躬堂文录[C]//国朝文录.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瑞州府凤仪书院刻本.
[4][清]魏礼.魏季子文集[M].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六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214.
[5][清]魏禧.魏叔子文集[M].胡守仁,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03:723,340,503,692,527,486.
[6][清]魏禧.魏禧文论选注[M].周书文,等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51.
[7]温聚民.明魏叔子先生禧年[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1.
[8][清]杨文彩.魏征君传[C]//林时益.宁都三魏全集.宁都:宁都绂园书塾,1845(清道光二十五年).
[9]周建华.“易堂九子”的思想内核是宋明理学[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2):21-25.
[10]赵尔巽.清史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10120-10121.
[11]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83.
[12]胡守仁.魏叔子文集序[M].北京:中华书局,2003:7.
[13]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M].北京:三联书店,2004:18.
[14]李婵娟.清初明遗民魏禧的生存抉择及心态探微[J].江西社会科学,2008(9):152-155.
[15]汤宏.魏禧遗民心态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2012.
[16]梁份.怀葛堂文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36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182.
[17]马将伟.易堂九子与清初仕宦文人交游考述[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6):68-75.
[18]魏世傚.耕庑文稿卷二[C]//林时益.宁都三魏全集.宁都:宁都绂园书塾,1845(清道光二十五年).
[1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89.
作者简介:张裕强(1991-),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E-mail:1194939091@qq.com.
收稿日期:2015-04-07
文章编号:2095- 3046(2015)04- 0076- 05 DOI:10.13265/j.cnki.jxlgdxxb.2015.04.018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