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湖北省安监局在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找准建设“两化”体系着力点,形成企业自查自改自报、部门实时监控为核心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
湖北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数字化体系(简称“两化”体系),是以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以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为依据,以网络信息系统为平台,以企业自查自改自报、部门实时监控为核心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
截至2014年底,湖北省 “两化”体系建设在17个市(州、直管市、林区)、127个县(市、开发区)展开,共摸底建档的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生产经营单位)突破17万家,并逐一登记建档,全省共建立监管平台4 045个,完成入网注册企业9万3 338家,基本实现了行业和地域的全覆盖,各类企业自查自报隐患113万9 193条,整改率99.5%。2015年以来,又排查各类隐患30万6 883条,整改率97.56%。
经过强力推进,目前,“两化”体系正以其运行系统操作简便、管理投资节省、手段务实管用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基层部门和企业的普遍欢迎,彰显了安全监管方式改革创新的多重效应。隐患排查治理实现了以政府为主向企业为主的转变,有效推动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基本解决了监管部门过去对本地企业底数不清、失控漏管的问题。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格局基本形成。
“两化”体系建设着力点
2012年初,《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通知》下发后,湖北省安监局党组全面分析湖北省近年来安全生产工作形势,一致认为:各类隐患层出不穷,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监管网络不健全,安全监管没有实现全覆盖,安全监管存在盲区。二是企业不知道隐患查什么,怎么查,如何改。缺乏一套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三是监管部门不知道管什么,怎么管。现场检查无从下手,发现不了突出问题尤其是技术性问题。四是企业没有压力,主体责任不落实。大量中小民营企业与监管部门不对接、无往来,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工作要求没有贯彻到企业。纳入安全监管的企业,因量大面广且缺乏信息联通机制,其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情况如何,监管部门也不能实时监控。同时,因心存侥幸和需要投入等多种原因,大量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内在动力不足,需靠外力推动。但以目前的监管方式,开展检查时又无法全面覆盖。致使防控事故的压力没有有效传递到企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湖北省安监局党组形成共识,抓好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经。在体系建设中,必须织密一张“网”,把所有企业全面覆盖,消除监管盲区;必须布好一根“线”,把所有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有机连接,实现政企对接互动;必须打造一只“手”,强力推动,促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将这些作为“两化”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四个统一”的整体推进战略
湖北省的“两化”体系建设采取了自下而上的构建方式,为保证全省“两化”体系建设有序进行,防止出现各地自行其道,不便于管理的局面,在体系建设一开始,湖北省安监局党组研究确定了“四个统一”的整体推进战略:即统一研发管理系统、统一编制排查标准、统一推进工作标准、统一的工作步骤,为湖北省隐患排查体系建设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两化”体系建设作为监管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涉及政府多部门和多行业,仅以安监局一己之力推动肯定不够。为此,湖北省各级安监部门积极争取政府大力支持。2013年,湖北省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确保安全生产的决定》,将“两化”体系作为湖北省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推行的安全生产10项制度之一。湖北省政府分管领导多次研究指导“两化”推进工作,从省到乡镇均成立了强有力的“两化”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安监局也把推进“两化”体系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抓在手上,纳入全年重点工作。同时,各级安委办均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工作专班(简称“两化”办),各级“两化”办跟进督办指导,有效推进了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有序开展。在机构编制紧张的情况下,湖北省咸宁市委市政府已研究决定,将市安监局“两化”办纳入正式编制,设立专门业务科室。
试点先行 典型引路
建设“两化”体系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先例可循。为避免走弯路、走错路,湖北省安监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工作。一是防急求稳。从2012年4月份开始,湖北省一市、两区、两县等5个市县启动了“两化”体系试点工作,注册企业为安监部门重点监管企业,总数千余家、平台几十个,保证稳妥开局。在整个建设进程中,从行政区划到监管行业、从工作机制到系统功能,均遵循了先试点再推开、先试行再推广的思路,体系建设稳中求进。二是防偏求正。2013年9月,湖北省安监局在鄂州召开第一次现场推进会,将推广的第一批单位圈定在50个市、县,在这一阶段,各地对改革监管方式表现出强烈的渴望,一些地区自加压力,积极扩大覆盖面、积极探索新办法、培植本地示范点,工作迅速展开。为保证湖北省“两化”体系建设不急不偏,湖北省安监局形成工作辅导专班,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会分析发展形势,展开了高频次的业务培训和宣讲,进一步统一认识、规范工作进程,深入各地检查指导纠偏,体系建设的进程始终保持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三是防虚求实。2014年 7月,湖北省安监局召开全省第二次现场推进会,湖北省的“两化”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各地频频召开现场会、进行现场观摩,地域间展开广泛的横向交流。为推动工作,湖北省局开展了湖北省“两化”工作推进竞赛,将各地工作进度公开。各地积极性空前高涨,企业注册数量激增。为防止各地单纯追求数量、忽略质量的现象,湖北省局及时引入以“三个15天”(企业必须15天内登录管理系统,检查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展情况;15天内完成必须项目的排查;15天内要将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填报到系统中)为重点内容的绩效评估机制,体系建设企业数量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质量协调发展,体系建设功效初显,湖北省体系建设进入良性稳定发展阶段。
念好“六字诀”
湖北省安监局将促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作为全面建设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大处着眼,注重细处着力,念好“全”“细”“实”“新”“准”“优”六字诀。
一是全面摸底,全面归责。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的摸底排查,建档造册,将大量长年游离于监管部门视野之外的生产经营单位纳入监管范围。据统计对比,2014年新建监管平台3 162个,新增注册企业7万2 870家。实现了湖北省工业生产、化学品、矿山开采、烟花爆竹、工程建筑、道路运输、水上交通、人员聚集和其他九大类行业全部覆盖。在此基础上,湖北省安监局对所有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分类分级,全面归责,分类分级率99%,有效杜绝了监管盲区死角;同时,历时半年,全面修订了湖北省安委会成员单位的监管职责,进一步厘清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边界。为深入推进“两化”体系建设工作,湖北省安监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两化”体系建设业务培训。仅2014年,就举办各类培训班20批次3 400人次。同时,还开展了巡回辅导检查,由湖北省安监局领导带队,组成专家团队,深入各县(市区),一对一进行辅导解疑。各地也根据工作进度,有针对性地办班培训。据统计,自湖北省“两化”体系建设启动以来,湖北省共组织培训2 492批次,12万7 907人次。受训人员覆盖政府领导、监管部门以及企业负责人、安全专(兼)职人员以及所有的监管部门信息管理员、企业操作员(简称“两员”队伍),使“两化”体系建设深入人心,培训了一大批“两化”建设“明白人”,极大地推动了湖北省“两化”体系建设的蓬勃开展。
二是细化清单,标准落地。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是湖北省“两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湖北省安监局长期保有一支庞大的专家团队,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隐患、引发事故的事项,制定了108个行业隐患排查标准,并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同步完善。在提供行业排查标准的同时,湖北省安监局要求各企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照标准,取舍加改,并明确排查事项和重点部位、每次排查的频次或周期、排查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编制本企业隐患排查清单,做到“一企业一清单”。使得一个大而全的行业标准能与各生产经营单位特点紧密结合。依照清单排查,使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不断得到全面检查,达到有效防控事故的目的。
三是化虚为实,创建抓手。为有效地促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湖北省安监局对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内容、流程和绩效全面量化,变无形的概念为有形的抓手,以“三个15天”为主要内容实施实时监管。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内容作了8类22项工作量化,对政府和部门的工作细化了“2数5有8率”内容(“2数”即注册入网企业数和企业排查隐患平均数。“5有”具体内容对政府部门和企业有所区别。政府和监管部门“5有”指有一个工作领导小组,有一个工作专班,有一套培训、服务规定,有一套督查考核办法,有一套执法问责任制度;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5有”指有一个隐患排查治理管理专班,有一套隐患管理台账,有一套隐患排查治理公示牌,有一套教育培训制度,有一套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奖励制度。“8率”即三个15天的系统登录率,必检项完成率,隐患填报率,清单编制报备率,短信手机绑定率,隐患整改率,检查覆盖率,四类水平企业控制率),做到工作绩效实时统计显示,好坏一目了然。通过管理系统实现了工作逾期短信自动提醒,第一时间提醒相关监管部门或生产经营单位抓紧工作落实,使监管工作更及时、更高效。目前,省、市、县、乡各级都以此为抓手,将“两化”体系建设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并加大考核权重,有力地推进了工作的落实。
四是结合实际,创新机制。在对各地创新措施手段方面,湖北省安监局只强调总体要求和目标,实施绩效管理,对具体做法不搞一刀切,鼓励大胆创新,各地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不断涌现。如,鄂州市落实立、学、用、管“七个一”管理模式(制定一套经专家审查认定、与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契合的隐患排查 “清单”, 发布一个《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清单》的文件,成立一个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专班,开展一场专家指导下的“两化”学习培训,完善一套规范化的隐患管理台账,制作一套隐患排查治理公示牌,制定一项隐患排查考核奖惩制度);武汉市江岸区“2+6”工作法(2是指“两个一致”,即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安全检查标准与“两化”系统备案标准一致,生产经营单位实际检查结果与在“两化”系统登记的隐患一致。6是指对标立规、法人确认、标准备案、对标检查、实际录入、建立台账)和小微企业监管模式,以及湖北省广泛采用的“网格化”监管等等,对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彰显“两化”体系建设功效、促进企业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效果明显。
五是有的放矢,精准执法。“两化”体系建设改变了传统的执法模式,由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作绩效被全面评估,执法重点十分明确,执法对象的捕捉不再“大海捞针”,执法部门依据系统采集数据,对工作内容落实不好的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做到了有备而往、执法有据,并将对此类企业的执法作为年度执法计划的一部分,建立了常态机制。
六是强调实用,不断优化管理系统。作为“两化”体系建设的支撑平台,“两化”信息管理系统从企业自查隐患、上报隐患,到接受监督指导,直至整改隐患形成完全闭环的链条,具备了隐患自动评级、工作逾期短信自动预警、数据统计排名等功能,实现了隐患不排查,系统能觉察;排查不上报,系统能知道;上报不整改,系统有记载;整改不及时,系统有警示。同时,与移动执法终端实现互联互通,通过信息系统,形成了一个纵向连通省、市、县、乡,横向连接综合监管部门、专业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平台,将每个生产经营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置于属地和部门的双重监管之下。为适应广大监管部门和企业的实际需要,系统软件不断升级完善和拓展功能,仅2014年,在系统既有功能的基础上,就开发了功能拓展模块11个,涉及功能点287项,完善功能200多项,长期不间断地提供系统客服,及时为广大企业提供服务。同时强化硬件配置,建立了服务器大集群,保证数据读取顺畅和数据安全。
目前,湖北省“两化”体系建设试点和推进工作已进入第四个年头。在2015年,湖北省安监局将坚持问题导向,在新一年度的体系建设中,本着“提质增量,注重实效”的原则,继续推进全省“两化”体系建设向更广、更深处发展。
编辑 韩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