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山
(武汉工程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
程建山
(武汉工程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复合型英语专业在中国已经设置有30多年的历史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其中的种种问题例如人才需求、就业、学科内涵、师资等仍然存在,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针对出现的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高校应结合各自的办学特色,集中优势教学资源,培养符合社会需求、高质量、高素质的国际化、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我国复合型英语专业最早起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自1982年开始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新专业,如国际新闻和国际贸易等。[1]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复合型英语专业在争议声中艰难前行,不断摸索,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复合型英语专业是由英语专业和其它专业融合而形成的,以英语专业知识为基础,其它专业知识为能力,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和人文素养,同时具有一定的其它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模式可以用“外语(英语)+X”来表示,X为变项,它随社会市场需求和学生个人志趣的变化而变化。以外语技能这一“不变”应对其它的“万变”。[2]目前,我国外语学院(系)已形成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具体培养模式有: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型),外语+专业方向(专业方向型),外语+专业(复合专业型),专业+外语(辅修型),英语+其它语种,英语双学位等。[3]《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大纲》[4](2000,以下简称《大纲》)中规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主要倾向于培养与外语专业比较接近的人文社科类专业,比如贸易,新闻,法律等专业,这种复合型专业被称为“软复合型专业”,而外语与自然科学类专业的结合则被称为“硬复合型专业”。[5]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的英语专业都开始了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尝试。例如,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自2006年以来共创办了英语+法学、英语+市场营销、英语+会计(国际会计)、英语+化工、英语+软件、英语+材料学以及英日双语等复合型英语专业,成为E+(English plus major)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本文主要以该校为例,分析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问题
从理论上来说,复合型外语人才既具有较强的英语技能和人文素养,也具有一定的其它专业知识,符合社会对宽口径、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但实际上,对于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问题还缺乏广泛的调查研究和需求分析。余樟亚研究了电力能源行业对于专门用途英语——电力英语的目标情境需求情况。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电力能源行业的招聘需求、岗位需求还是培训需求,都离不开电力能源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英语能力的发展与英语技能的提高。[6]根据2011年《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精通经济、贸易、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比单一的外语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更受企业的欢迎。企业更愿意招聘“双料”人才,即“外语+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7]
(二)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就业问题
胡开宝统计了上海交通大学国际金融和商务复合型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该专业毕业生因其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连续七年达到100%, 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该校所有本科专业乃至在全国高校英语专业中都名列前茅。[8]但是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其它专业一样也受学生的外语技能、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市场需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有很大的差别。笔者对比了武汉工程大学三年以来复合型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的就业率(见表一):
表一 武汉工程大学三年来复合型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的就业率统计表
注:就业率包括出国留学和考研的学生比例。
从统计结果来看,近三年以来,复合型英语专业的就业率只是大致相当或者略高于英语专业。其中,英语+化工专业就业率最高。从就业质量来看,英语+营销和英语+法学就业质量不高,特别是英语+法学专业,从事与法律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很小,这与近年来法学专业就业困难是相关的。英语+化工专业不仅就业率高,而且就业质量好,将近30%的毕业生进了国企或三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这种现象似乎表明,英语和理工类专业复合的效果比与文科复合的效果更好一些,但是考虑到文科专业就业率普遍低于理工科专业,下这个结论还为时尚早。
(三)复合型外语专业的学科内涵
高等学校的外语专业属于人文学科,具有人文通识教育的内涵,人文性是其本色,工具性是其特色。然而在英语专业学科建设规划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上,一直以来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一种是强调“学以致知”的“固本清源”派,坚守英语专业的人文内涵;另一种是强调“学以致用”的职业应用教育的“市场现实”派,发挥英语专业的工具价值。许多学者认为,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了外语专业的工具性,破坏了其人文学科的内涵。有学者担心复合型英语专业的学生无法同时掌握好英语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其他专业的知识,可能导致两头空的结局。从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通过率可以管窥复合型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技能和英语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见表二)。
表二 武汉工程大学近三年以来复合型英语专业的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的一次性通过率统计表 单位:%
从总体上来看,英语专业学生的专四和专八通过率高于复合型英语专业。但有时候复合型英语专业的通过率与英语专业相当甚至优于英语专业,比如,2009级和2010级英语+化工专业专四通过率明显高于英语专业。2008级英语+营销和英语+法学专业八通过率也显著高于英语专业。所以,仅从英语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考试成绩来看,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复合型英语专业的语言技能与英语专业相当或者略逊于后者。
(四)拼盘式复合
从复合型外语专业的定义和内涵可以看出,复合型外语专业并非是两个专业的简单结合,而应该是两个专业的融合。陆莺认为,“拼盘式的复合只是简单叠加,而不是有机融合,难以达到1+1>2的效果”。[9]英语复合型专业是以英语专业学习为主,其它专业为辅,最终两个专业互相交融。其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英语技能和外语素养,以及一定的其它专业的知识。而在现实中,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普遍认为其它专业知识比英语专业知识更重要,英语专业成了次要的专业。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其它专业课程,英语专业的课程被大量砍掉,学生对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英语文化等少有兴趣,其结果是学生的外语专业素养达不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五)复合型英语专业的师资问题
复合型英语专业的师资问题是阻碍这个专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英语专业教师往往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而不能胜任专业英语课的教学,而其它专业的教师则往往英语水平达不到要求,不能流利自如地使用英语来讲解专业知识。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国际化、全球化教学理念的普及,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模式正在迅速地发展。复合型英语专业教师不仅需要具有熟练的语言技能,而且还需要具有较为精通的专业知识。
(一)提高对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
首先,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要在经济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一大批精通英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且谙熟中西方文化和国际惯例的复合型、国际化英语专业人才。[8]其次,随着教育和学科的发展,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各种学科专业广泛融合,这是时代发展的一大趋势。再次,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大致可分为两种:理论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复合型外语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完善复合型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大纲》把复合型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三大板块,即英语专业技能课,英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的知识课。复合型英语专业本质上仍属于人文学科,隶属文学门类,英语专业的学科属性和内涵要求复合型英语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英语技能,还必须具备外语文化素养、人文内涵、多维的思维方式和健全的人格。为了提高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人文素质,武汉工程大学在保留传统的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英语国家概况的同时,增加了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文化内涵的课程,例如西方文化与礼仪,英语名著名篇欣赏,英语演讲艺术,剑桥商务英语等素质课程,提高复合型英语专业学生的学科人文素质。
(三)加强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教学
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专门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如外贸英语,金融英语,营销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等。[10]ESP课程既不是单纯的语言课,也不是单纯的专业课,而是一门英语语言知识与特定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不同的ESP课程内容涉及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不同专业文献的语言特点。ESP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必不可少的。复合型英语专业是否能取得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ESP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此,武汉工程大学在复合型英语专业中开设了与专业相关的ESP课程,如法律英语、IT职业英语、营销英语、化工英语等课程,实现英语语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这些课程的学习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技能,又可以初步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为下一步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采用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模式
在复合型英语专业的高年级阶段,学生基本具备了用英语接受专业知识的能力,所以这一阶段的专业知识课程应以双语或全英语教学为主。一方面,可以继续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学习专业知识,使两者紧密结合,真正体现出复合型英语专业的内涵与价值。 武汉工程大学在复合型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中设计了一定量的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专业课程,如化学工艺与过程、软件设计、市场营销、国际商法等课程。双语或全英语教学模式使英语专业与其它专业互相渗透、相互交融、合二为一,体现出了复合型英语专业的学科优势和涵义。
武汉工程大学校为了解决专业课双语或全英语教学师资短缺的问题,从教师源头和素质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以适应教学的需要。近年来,采用英语专业教师接受其它专业培训、出国进修、鼓励英语专业教师跨专业报考硕士或博士、招聘具有其它专业背景的英语教师或者从其它院系聘请教师等方式,基本解决了师资缺乏这一难题。
(五)运用多样化、高效率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外语教学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灌输,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和系统性。[11]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改革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地位,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建构知识。而教师的身份则转变为组织者、帮助者、鼓励着和评判者。教师的主要作用体现在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提问、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并评价学习的结果和效果。近年来,内容依托式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简称为CBI)越来越受到教师和研究者的关注。内容依托式教学法把语言技能融于专业知识教学中,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符合复合型英语专业教学的要求和特点。
复合型英语专业的在我国发展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其中的种种问题依然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对这个专业的认知不足,也有实际运行中的困难。解决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问题应提高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加强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教学、采用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新模式,运用多样化和高效率的教学方法。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代表了未来英语专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各高校应结合各自的办学特色与实际,集中优势教学资源,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高素质的国际化、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1] 丁智勇. 面向21世纪的外语人才[J].外语界, 1998(2):4-5.
[2] 罗世平. 也谈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J]. 外语界, 2000(3): 8-11.
[3] 周玉忠. 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 2004(3): 72-73.
[4] 教育部.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5] 侯广旭. 高校复合型英语专业办学困境与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 2012(1): 57-58.
[6] 余樟亚. 行业英语需求状况调查队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 2012(5): 88-96.
[7] 张炳阳.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外语人才[J/OL].光明网—光明日报, http://rencai.gmw.cn/2011-01/20/content_1561353.htm.
[8] 胡开宝. 复合型、研究性和国际化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理念与实践[J].中国外语, 2010(11): 10-13.
[9] 陆 莺. 从对立到融合: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多元转型[J].中外语界, 2008(6): 35-36.
[10]陈葵阳. ESP教学与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高教研究, 2005(6): 84-85.
[11]常智勇, 王会东. 试析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9):133-134.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Problems of Multi-disciplinary English Talent Cultivation
CHENG Jian-shan
(College of Fereign Languages,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uhan 430205,China)
Multi-disciplinary English major has developed in China for more than 30 years and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still exist various problems in such aspects as talent demand,employment, disciplinary connotations,teaching resources,etc.This paper takes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and it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design,teaching models and teaching methods.Colleges and univerities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ir special features, collect excellent teaching resources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international,innovative multi-disciplinary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multi-disciplinary English major; talent cultiv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2014-09-30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大学微观机制设置、行为引导与价值创造”(11YJA880162);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大学英语为专业服务路径研究” (2013292)。
程建山(1979-),男,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应用语言学。
G642.0
A
1671-1181(2015)01-0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