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异位腮腺混合瘤一例

2015-04-13 14:49:11蔡江涛
海南医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涎腺腮腺下颌

刘 超,白 梅,蔡江涛

(武警陕西总队医院特诊科,陕西 西安 710054)

超声诊断异位腮腺混合瘤一例

刘 超,白 梅,蔡江涛

(武警陕西总队医院特诊科,陕西 西安 710054)

超声;异位;腮腺混合瘤

腮腺混合瘤也称多形性腺瘤,是腮腺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超声已作为目前涎腺检查最简便、最实用的方法。本院曾收治1例异位于面部右颧区的腮腺混合瘤,现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19岁,于2014年7月21日以“右面部肿块3年,肿胀不适1周”主诉就诊,患者3年前发现面部花生米大小肿块,无明确不适感,未治疗,逐渐增大,近一周来面部肿胀不适,无畏寒发热等症状,曾在当地小诊所进行抗炎治疗无效,以“面部肿物”收治入院。查体:右侧颧部触及一鹌鹑蛋大小的肿物,中等硬度,无压痛,活动度好。颈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使用仪器为GE VIVID7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 MHz。超声显示:右颧部探及一23 mm×15 mm大小的低回声包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为密集细小均匀低回声,可探及细小斑片样强回声,见图1,CDFI:内血流丰富,阻力指数RI:0.61,见图2。

超声提示,右颧部实性包块,性质待查。该患者于2014年7月23日进行手术,手术完整剥离一实性肿物,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为:腮腺混合瘤。

图1 B超图

图2 彩色多普勒超声图

2 讨论

混合瘤来源于涎腺上皮的肿瘤,常有黏液软骨样组织,故称混合瘤[1]。混合瘤是最常见的涎腺良性肿瘤,约占全部涎腺良性肿瘤的90%,发生部位以腮腺最多,为70%~85%,其次为颌下腺,少见于腭部、颊部[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40岁以上多见,一般无自觉症状,临床上多表现为无痛性、生长缓慢的肿块,虽然大多呈良性过程,但不同于一般的良性肿瘤,其中部分肿瘤包膜不完整,局部浸润性生长,若手术切除不彻底,极易复发。混该瘤可发生恶变,恶变率为3%~5%,病程越长,恶变概率越大,术后反复复发者更易发生恶变[3],超声检查混合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可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以低回声或等回声为主,当有液化坏死时可有囊性变,少数肿瘤内可见粗大钙化斑,后方回声部分可见增强,彩色血流可见细小血管包绕,瘤体内可见短棒状血流信号,部分肿瘤血供不丰富。阻力指数高低不等。本组1例超声图像完全符合,但因位置长在面部,未确诊为腮腺部位。众所周知,腮腺位置较为固定,位于面侧区,上缘接颧弓、外耳道和颞下颌关节;下平下颌角;前邻咬肌、下颌支和颞内肌后缘,浅部向前延伸,覆盖于咬肌肉后份的浅面;后缘邻接乳突及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腮腺导管口异位较为常见,但腮腺异位到面部右颧区较为罕见,文献[4]报道部分可以异位至颌下腺,扁桃体、中耳等,故值得引起注意。

[1]钱蕴秋.超声诊断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155.

[2]张缙熙,姜玉新.浅表器官及组织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78-79

[3]付志勇,万淑华,管湘霞,等.高频超声诊断腮腺混合瘤的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1,26(6):657.

[4]Scherer K,Szeimies RM,Landthaler M.Ectopic parotid tissue.An usual differential cervical cystic tumor diagnosis[J].Hautarzt, 2000,51(2):865-868.

R736

D

1003—6350(2015)08—1233—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08.0443

2014-08-14)

刘 超。Email:lcpw1982@163.com

猜你喜欢
涎腺腮腺下颌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CT灌注成像在涎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磨骨术在下颌角肥大患者整形中的应用分析
涎腺干细胞在放射性口干症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及涎腺功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PLAG1在涎腺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有礼貌
好孩子画报(2014年2期)2014-03-07 22: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