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红
山东省潍坊市社会福利院,山东潍坊 261200
老年糖尿病指在60岁之后发病,包括在60岁之前就已经发病但一直延续到60岁之后的老年患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人数日益增加,已成为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光靠药物治疗很难长期稳定控制血糖[1-2]。因此,近年来对糖尿病患者辅以心理指导越来越受到关注。该院对2013年4月以来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外,施以心理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患者年龄61~84岁,其中男59例,女41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43人,小学文化程度50人,其他7人。有家族遗传史患者47人,无家族遗传史患者53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家族遗传史方面均未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期间,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行常规糖尿病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之外,再辅以心理指导。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身机体的抵抗力虚弱,很容易一人多病。糖尿病又需要长期不间断治疗,老年患者很容易产生消极、恐惧和孤独心理,甚至对治疗产生抵触和抗拒心理。医护工作者应充分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多与患者接触和沟通交流,向患者告知糖尿病日常护理的基础知识。通过亲切的交谈,和蔼的态度,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对于患者产生的多种不良心理,应辅以相对应的心理指导。
1.2.1 怀疑心理 此类患者在症状较轻或无症状时,通常无法察觉。但症状较重时,患者通常会怀疑自己是否患病,而对治疗产生抗拒。对于此类患者的心理指导,应尽量耐心和细致,多与患者进行沟通,防止患者因对疾病产生怀疑和否定而延误治疗时机。
1.2.2 绝望心理 患者觉得糖尿病无法治愈,且需终身进行维持治疗,同时患者的经济条件有困难,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因而产生绝望情绪。对于此类患者的心理指导,一方面应尽量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应向患者反复强调糖尿病的治疗前景,同时应让患者多与家人相处,尽量消除患者的绝望和悲观情绪,最终使得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决心。
1.2.3 依赖心理 有些患者在患病后,会产生对药物的过度依赖性,觉得只要吃药就可以彻底的控制糖尿病,而不对其他不良生活习惯产生节制。对于这类患者,应向其阐明糖尿病的犯病机制,告诉患者不能光靠药物治疗,要注意控制平时的饮食和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检验。
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后,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嘱率相比于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的遵医嘱率对比[n(%)]
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不良情绪可能会加重或引起糖尿病。所以对于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外,还应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个人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心理指导方法,才能让老年糖尿病的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指导应该贯穿整个治疗的始终,通过正确合理的心理健康指导,不但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引导患者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对待糖尿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
在该研究中,对不同患者施以因人而异的心理指导,实验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在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嘱率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因此,心理指导可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有助于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1]吴玉兰.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指导及饮食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6):2.
[2]唐蒲.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初探[J].海峡科学,2009(9):65,70.
[3]崔伯兵.中医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心理指导[J].首都医药,201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