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综述

2015-04-12 05:27陈兰兰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政治思想

陈兰兰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山东威海264209)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面对这样一个巨大工程,需要各高校对此有全方位、更长远的思考和规划。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突出文化的育人功能,高唱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主弦律,并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思想教育人,以便使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文明、健康的发展趋势。毕竟,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是否能培养出社会、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此,应深刻梳理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概况

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载体。自从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有关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受国家、社会、各高校的重视,并引起了学术界对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潮。值得注意的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要求。这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保证。在2014年12月27日召开的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就着重强调,“若想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一定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学习,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书育人的过程当中去。”[1]

目前学术界对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颇多。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搜索关于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中文文献。其中,以“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获得了十年内期刊论文的详细数据,详见下表:

表1 研究文献分阶段统计 (单位:篇)

从表中可以看出,十年内的期刊论文共900多篇。其中,在2005-2010年文献数量不断上升,此后在2011-2014年文献数量则居高不下。其中在2012年文献数量达到最高峰。由此可见,自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后,有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从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归纳,以期对研究相关内容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实现途径作了明确阐述。以此为契机,许多学者把研究目标投向了与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由此引发了研究的热潮。而通过对所得文献内容的梳理和总结,可概括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首先,国内学者对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论述。李金英、石慧刚认为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两个完全不同、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体系,但两者存在必然的联系并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2]。杨娜、刘朋也认为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体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3]。李昌武、金文斌就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进行了探讨。前者指出两者的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二者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4]。后者认为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理念是育人为本[5]。此外,从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来看,杨义芹将校园文化分为物质、行为、制度、精神文化,并一一指出它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既富有文化底蕴、格调雅洁的校园物质文化,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好地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文化的功能,可将教学、科研活动中教师折射出的创新、进取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能够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意志并激发出大学生的创造潜力的发挥。制度文化,可规范大学生思想、行为并给予大学生一种独特的教育管理理念,对个体人格的完善产生积极的影响。精神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得到熏陶[6]。骆郁廷认为,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在形式,它具有导向、凝聚、协调、激励、濡染、辐射功能[7]。这些功能,不仅可以使大学生产生归属感、主人翁责任感、增加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现实,化为个体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从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来看,胡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8]。金文斌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路标指南[9]。陈正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校园文化传递的有力手段,能促进校园文化传播,是不断促使校园文化沿着正确发展方向的有力手式,是创造校园文化的重要渠道[10]。总之,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两个不同的完整体系,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即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其次,学者们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一些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背离的问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差强人意。其中,宋向华、张学书曾指出:部分高校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建设、强调校园制度管理而忽视文化熏陶、突出校园活动而忽视文化导向[11]。张建国认为:当前高校校园文化中缺失某些大学精神,例如功利意识凸显,娱乐倾向严重,文化格调不高、心理问题严重,人文精神缺失、缺少整体观念[12]。刘德宇指出:校园文化所存在的问题,即校园文化价值取向偏失、形式主义倾向严重、校园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具体而言,高校校园文化中存在的重物质轻精神文化建设、存在庸俗文化空间、重现代轻传统问题;领导工作、学生社团活动、建设方法上的形式主义严重;校园文化建设资金严重缺乏、校领导及教师时间精力投入有限[13]。王德斌也指出: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重物质、轻制度和精神文化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只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功利意识和娱乐性倾向突出;对校园网的影响重视不够[14]等等。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背离的问题层出不穷,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亟需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最后,关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路径的探讨。国内学者对此给出了不同的意见。其中,宋向华针对上述所提到的问题给予了解决路径,即要突出以校训为灵魂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建立体现人性化的校园制度、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15]。张建国同样针对上述所提到的问题,提出要凝炼和培育大学精神、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打造校园品牌来完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16]。伍思文采取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和优化能激励师生共同奋进的校园物质环境和能规范师生思想行为的校园制度环境、培育和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打造以道德教育为主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以实现高校的育人作用[17]。就以校园网为手段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来看,胡长春、洪倩湄认为:高校可依托校园网来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如可在网上开设强国论坛、时事之窗等;也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形式来开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堂[18]。毕竟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的主力军,通过网络来吸引大学生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教育。秦自强、陈楠楠也指出校园网的重要性,一致认为,网络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隐形平台和重要手段。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可拓宽大学生资源共享的空间,也可为大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以便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19]。孙桂荣认为,校园网可通过一系列反映校园变化、校政新风、教研成果等的新闻报道,通过网站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等的充分结合,可促使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功能[20]。此外,有的学者从大学精神、网络文化、寝室文化、社团文化的角度加以阐述如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不同的人应对问题的举措不同,但这就要结合真实实际,提出一些操作性强的对策,以增加理论论证的说服力。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研究者从不同的层面阐释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揭示了校园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应对举措。这为其他学者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但不难发现,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依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方面,需要厘清在这一课题框架下如何界定校园文化。这是研究这一课题的起点。只有在对其内涵清晰把握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把握住研究的方向。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多数学者只是单独地定义校园文化的概念,很少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来界定校园文化。这就需要在之后的研究中多加注意,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不能相对独立地、简单地介绍,而是要结合整个研究内容加以概述。

另一方面,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目前,研究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多数处于现象描述、经验分析层面,缺乏实践研究。这就需加强调研,可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展开较全面、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结合调研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建议。此外,众观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可发现,多数学者仅仅只从某一学科领域的角度加以研究,很少采用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这就需要开拓研究视野,充分借鉴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综合研究,以保证研究成果更加科学,更加全面。

总之,在各种思想观念、文化思潮的相互交织的背景下,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性、自豪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各高校应大力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1]董洪亮.习近平就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EB/OL].http://sc.people.com.cn/2014/1230/c345515-23389131.html.

[2]李金英,石慧刚.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

[3]杨娜,刘朋.校园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手段[J].学术论坛,2009(3).

[4]李昌武.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融性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3(23).

[5][9]金文斌.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辨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

[6]杨义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4).

[7]骆郁廷等.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91-192.

[8]胡建.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8-03.

[10]陈正发.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兼论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6).

[11][15]宋向华,张学书.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13(11).

[12][16]张建国.大学精神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0(3).

[13]刘德宇等.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75-87.

[14]王德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9(6).

[17]伍思文.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18]胡长春,洪倩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探讨[J].教育探索,2010(10).

[19]秦自强,陈楠楠.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

[20]孙桂荣.高校校园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31).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